第13節
趙南簫看著投影在設備上的大橋原設計方案。 這個方案當初是大橋部的團隊負責設計的,采用的是三塔混凝土斜拉橋方案。采用這個方案,建成之后,塔墩高達430米,將是世界第一高塔,遠超名噪一時的法國米洛大橋343米的懸臂支柱。當時的控股業主方考慮以后的景觀效益,追求打響大橋名氣,對這個有著“世界第一”的方案十分滿意。 而現在,zj在經過施工前的詳細勘察后,提出新的意見,認為在當地地質條件下,這個430米的塔墩建設難度很大,而且,當地屬于地震高強度區。按照這個方案施工,除了獲得一個世界第一高墩的稱號,并沒有別的明顯優勢,這與zj集團一向追求的“務實”理念是相悖的,所以向設計院提出更改設計的要求。 會議室里響起一片嗡嗡的討論聲。陸續有人提出新的設想。 聽完幾個發言之后,胡院說:“我給你們看一個方案,你們看看,覺得如何?!?/br> 秘書播放ppt。 屏幕墻上現出一幅放大的電腦制作的橋梁建成預想圖。 寬闊的谷底上,高高架著一座鋼桁架懸索橋,連接兩岸峭壁。 趙南簫看著ppt,目光定住了。 胡院說:“本方案為跨徑為1300米的雙塔單跨鋼桁架懸索橋,主梁采用鋼桁架加勁梁,東西兩塔,高度各200米左右?!?/br> 參與過前一個設計方案的大橋部陳工首先肯定這個設計:“懸索橋是世界公認的大跨度橋梁的主要形式之一,橋梁地點的兩岸地形陡峭,沒有主橋鋼箱梁的吊裝條件,采用鋼桁架加勁梁,這在國內超過千米的大跨徑懸索橋實踐中雖然不多,但可行性很高?!?/br> 二所的黃所長說,這個設計不設中橫梁,不但令塔的形狀簡潔優美,而且也方便施工。 坐趙南簫邊上的高所長也發了言,更是高度贊賞:“這個設計比例勻稱,主跨突出,尤其是用鋼桁架加勁梁的想法,不但因地制宜,比鋼箱梁輕,在節省材料降低造價方面有優越性,而且,在峽谷上方一跨如虹,氣勢磅礴,造型優美,可謂剛柔并濟,是功能和美觀的高度統一?!?/br> …… 一通發言下來,基本都是肯定的意見。 胡院和秦總交換了一個眼神,點了點頭,目光投向進來后就沒說過話的趙南簫,笑道:“大家的看法與我和秦總的看法基本一致。這個設計確實有可行性,在造型方面,也有很獨到的審美。下面我來介紹下,這是一所老高手下趙南簫的方案?!?/br> 胡院話音落下,偌大的會議室頓時陷入沉寂,幾十雙眼睛全都看向趙南簫,表情無一例外驚詫。 高所長人到中年注重養生,到哪兒都捧著他那個泡著枸杞茶的杯子。胡院說話的時候,他正端著茶杯喝水。突然聽到趙南簫的名字,嗆住,咳了幾聲,扭頭睜大眼睛看著她。 胡院說:“小趙,你來給大家講講,當初你是怎么考慮設計這樣一個方案的?” 三年前,院里在剛接觸這個項目時,十分重視,曾有過一個征集方案擇優組建設計團隊的活動。趙南簫當時剛進來一年,初生牛犢不怕虎,懷著激情也報名參加。雖然沒條件到實地勘察,但泡圖書館,查地方志,找相關的資料,在閱遍了她能得到的全部資料之后,利用下班后的時間構想設計,天天熬到下半夜,終于在截止期前,設計出了這個方案。 交上去后,自然是石沉大海,被吞沒在了設計院這艘航母巨無霸前進途中劈出的浪花里。設計院配合當時甲方的理念,采用了目標是世界第一高塔的斜拉橋方案。 這么久了,趙南簫早就忘了自己當初也曾參與過這個項目,剛才突然看到ppt上出現自己的作品,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她對上了胡院和秦總投來的目光,慢慢地從位子上站了起來,說:“這是三年前我參加院里征集活動做的一個設計。之所以做這樣一個方案,是查過一些資料,得知當地位于幾個地質斷裂帶的交匯處,屬高烈度震區,而且地形變化急劇,屬于青藏高原過渡地段,從海拔500米驟然抬升到2000多米,地勢陡峭,河谷深切,所以設計的時候,著重考慮抗震,再結合別的因素,出來這個方案?!?/br> “謝謝胡院秦總還有大家的肯定?!?/br> 她的發言簡短。 秦總說:“不錯。小趙雖然年輕,但很有想法,底子也扎實。zj方在提出新要求后,我調閱了這個項目的檔案庫,發現了這個設計,很有亮點,在和胡院取得一致意見后,今天拿出來和大家探討?!?/br> 他含笑看著趙南簫,帶頭鼓掌。 會議室里起先只有他的掌聲,顯得有點單調,在胡院也加入后,很快,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大家紛紛勉勵趙南簫。 高所長鼓掌鼓得最起勁,等掌聲停了,笑呵呵地說:“院長,秦總,小趙進來后就在我手下做事,我常鼓勵她,年輕人只要有想法,放心沖,設計院能為他們這種年輕人提供最廣闊的工作舞臺!” 院長和秦總笑著表示贊同。院長說:“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院長,秦總,我有個方案,不知道能不能現場演示?” 這時,剛才一直沒發言的林洋忽然站了起來說。 “小林???當然可以?!焙洪L鼓勵。 林洋道謝,拿著u盤來到演示臺前,播放自己的文件。 墻幕上出現一座連續鋼構橋的效果圖。 林洋侃侃而談:“院長,秦總,在設計方案前,我也做過大量的研究。這個地方不但高震,而且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個風場,長年有著風速高、湍流強、風攻角大的特點,在這種大風區,懸索橋的設計如果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重蹈從前美國舊塔科馬懸索橋那樣的風毀事故,所以我主張在這里建混凝土連續鋼構橋。這種梁式橋是經典,尤其就抗風抗扭性能來說,它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我的這個方案,除了考慮最大的抗風性能,也有著新的創意。因為墩高超過300米,所以,除了常規的雙薄壁墩,在墩頂的下部位則采用整體空心墩,以保證橋墩的整體穩固性。這個設計的核心理念,是在力求最大穩固的前提下,凸顯經典和創新的結合?!?/br> 他頓了一下,轉向趙南簫。 “剛才的懸索橋設計,我也非常認可,但有一點,我想請教下趙工。在這種大風場的環境里,如何消除風力對懸索橋的負面影響?” 會議室里,幾十道目光又射向趙南簫。 胡院和秦總也看著趙南簫,似乎在等待她的回應。 趙南簫再次站了起來。 “在座的都是專家和高工,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林工既然問,我就班門弄斧了。塔科馬懸索橋倒塌的原因是其橋面厚度設計偏薄,自重不夠,強風吹襲引起卡門渦街擺動,繼而產生共振引發崩塌。這也是二十世紀最嚴重的工程設計錯誤之一。有了前車之鑒,后來人的設計完全可以據此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但林工的顧慮,提的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實上,并不僅僅是在建成后,在施工階段,大橋的抗風性能更是至關重要,當然,這也需要施工方的配合。概括來說,前期結構動力特性的計算,對大橋橋址風場的分析、主梁三分力試驗、節段模型的震顫試驗、渦激振試驗,全橋氣動彈性試驗,施工階段裸塔抗風性能測試,等等手段。就我淺薄的知識而言,近年國內已有專家專門研究這方面的問題,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可以參考沈仕儒院士的相關文章?!?/br> 林洋仿佛還想反駁,一時卻又說不出話來。 胡院和秦總再次對視,點頭。 胡院說:“小林,你的這個方案,我和秦總之前也看過,確實有亮點,但造型偏保守,并且,現場混凝土澆筑和施工工作量大,設備投入高,工期長,相對于懸索橋方案,成本過高,經濟不占優勢。業主方提出的要求是穩固,經濟,另外力求美觀,畢竟,那一帶是以后旅游開發的重點區域,大橋也將是標志性的重點景觀之一?!?/br> 胡院的意思自然是不予考慮。 林洋神色略顯沮喪,但很快,掩飾地笑,表示贊同。 胡院站了起來,環顧一圈,說:“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和秦總在商議后,初步決定以小趙的這個懸索橋設計為基礎,進行優化設計。因為時間緊,工程重要,就由秦總親自牽頭成立設計組,具體組員名單,定下來后公告通知。今天會議開到這里,散會!” “小趙,你來下我辦公室?!焙洪L叫趙南簫。 趙南簫在身后許多目光的注視下,跟著來到院長辦公室。 院長叫秘書給她倒茶,讓她坐。 “真是沒想到,我們院里還有你這樣一個出色的年輕人。我看了你的履歷,名校畢業,第一名考進來,進來有四年了吧?工作表現非常優異。去年三號跨海橋的航道塔樓形體改良非常好,雖然改動不大,但節省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工人在海上長時間作業的風險。我本來以為是個集體決議,現在才聽說,當時也是基于你在探討會上提出的點子?” 趙南簫微笑:“謝謝院長鼓勵。叫我什么事?” 胡院長說:“還有什么事?自然是秦總親自點將,讓你擔任助手,參與金沙特大橋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小趙啊,秦總以前的博導就是你剛才提到的沈院士,和沈老一樣,出了名的嚴格。這回破格點你,是你一個大好機會。我們做設計的,光坐辦公室里是做不出好方案的。人員定下后,就由秦總帶隊,盡快去往實地再次勘察,優化方案,及早施工。zj方催得很急,沒辦法,人家是上帝,有要求,能滿足我們都要盡量滿足。他們到時候也會派人去現場接洽配合我們工作。這個項目我估計完工要兩三年,等你參建完畢,院里會考慮把你從技術崗位晉升到高級管理職位?!?/br> “怎么樣,你有沒信心?”院長笑呵呵地看著她,等著她驚喜點頭。 趙南簫沉默了片刻,說:“謝謝院長和秦總的信任。能不能讓我考慮下?” 胡院長一怔:“怎么了?” 趙南簫說:“最近我狀態不大好。事關重大,我怕貿然接受,辜負您和秦總期待,也耽誤工作?!?/br> 胡院長端詳了她一眼:“青嶺大橋那邊就是你去的?聽老高說,你回來就申請休假了?!?/br> 他沉吟了下。 “也好,你先好好考慮,這幾天繼續休息。下周一前,給我一個回復?!?/br> 第12章 幾天后,外公從外地回京,趙南簫和母親一道去看他。 外公休息了一晚上,精神看起來很是不錯??熘形绲臅r候,母親到廚房幫阿姨做飯,趙南簫來到書房。 外公快七十了,但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十幾年前就開始學習用電腦去處理圖紙文件,到了現在,熟練程度完全不在趙南簫之下。 他正坐在電腦前,審閱助手剛發給他的一封郵件,指著打開的文件對外孫女說:“小南,這是這次合龍事故的部分資料,等全部整理好,姥爺也發給你一份,你有空看看。這次的事故雖然是個例,但不表示以后不會再次發生。對你來說,也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br> 趙南簫站在一旁看了一會兒,輕聲說:“姥爺,我要是現在出國再去讀書,你會不會反對?” 外公笑著說:“有句話說,造橋技術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看美國,六七十年代看歐洲,八九十年代看日本,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看我們中國。我們在橋梁建設方面的速度和技術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進展,很多方面,可以不夸張地說是創舉和領先。不過,學無止境,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再出去多學習了解一些國外這方面的經驗和技術,也是大有裨益。姥爺支持你?!?/br> 趙南簫說:“姥爺,不是讀這個。是金融?!?/br> 外公握著鼠標的手停住,抬頭看她,沉吟了下,摘了眼鏡,指了指邊上的椅子,問:“怎么突然有改行的想法了?” 趙南簫慢慢地坐下。 “不是突然。這幾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漸漸覺得我的選擇和我當初的設想并不一樣,我沒有從中獲得歸屬感和成就感。我感到仿徨。姥爺,你一輩子都從事這項事業,到現在還不停。爸爸也是,甚至為它失去了生命……” “姥爺,您和我父親是怎么看待你們的事業的?或者說,一直以來,你們就都熱愛著你們從事的這個職業?” 外公沉吟了下,說:“小南,姥爺還小的時候,姥爺的父親曾對姥爺說,我們現在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親手炸毀自己建造的橋梁了,相信有一天,我們一定也能造出世界上最先進最偉大的橋梁。姥爺到現在還記得他說這句話時的情景。這也是姥爺的心愿。遇到困難,看看老照片,想想當年姥爺父親那一代的橋梁人,有什么是堅持不下來的?” 他頓了一頓,視線落向壓在書桌玻璃下的一張老照片。 趙南簫看去。 照片是學生時代的父親和外公在校園的合影。照片里的父親儒雅而英俊,面帶微笑,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小南,不知道你mama有沒有和你說起過你父親早年的事。其實他剛開始是建筑系的高材生,當時國家急需道橋方面的人才,他響應國家號召,毅然轉入橋梁,這才做了姥爺學生。他當年不少的同學,前段時間還有幾個來看我,現在要么成了著名建筑師,要么轉入地產金融風生水起。但是我相信,你父親他一直沒有后悔他當初做的選擇。確實,真正做這一行的人,要付出很多,從物質上而言,這種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小南你現在有了新的感悟和想法,姥爺尊重你的選擇,但如果,與此同時,你也能理解你父親當年做出這種選擇的價值,姥爺會很高興?!?/br> 外公注視著趙南簫,帶著微笑。 “同樣的,如果你現在重新開始人生規劃,實現人生價值,姥爺也會非常高興。因為這是小南你自己的人生,姥爺相信你會做出你真正想要的抉擇?!?/br> 趙南簫沉默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小南,你的時代和姥爺,還有你父親所處的時代都不一樣了。姥爺高興你以前選擇了這項事業,但姥爺更希望,如果到了最后,你還是將橋梁作為你的終身事業,那么這個選擇,完全是出于你對這項事業的熱愛和認可,而不是因為別的,比如姥爺和你爸爸的緣故?!?/br> 外公慈愛地摸了摸她的頭發:“你慢慢想,無論小南你最后怎么決定,姥爺都會支持你的?!?/br> 這個晚上,回到家里,趙南簫坐在書房的桌前,望著著面前那一疊舊筆記本。 這是父親工作多年留下的日志。 她抽出其中一本,一頁一頁,慢慢地翻,讀著父親留下的仿佛還帶著溫度的字。 “……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有意義的日子。帶著幾千人,歷時三年的艱苦建設,終于完工。在這個自古就被層層大山道道峽谷與世隔絕的地方,火車通過了連接山谷的大橋,筆直的鐵軌,一頭來自山外,一頭伸向山的深處。慶功宴上,許多當地群眾自發送來家釀的酒,自治區區長興奮地喝醉了酒,被人抬了回去,我也快醉了。躺下去的時候,想到了曼和小南。很愧疚,去年春節也沒回家。但很快就能回去見她們了,又興奮以致無法入眠。能得到了她們無條件的支持和付出,我很幸運?!?/br> 趙南簫的眼睛發熱,合上了筆記本,燈下的影一動不動。 沈曉曼端著碗點心進來,放在桌上。 “小南,都休假了,大晚上的你還坐這里干什么?不早了,吃了去睡覺!” 趙南簫轉身望著她,輕聲說:“媽,那天院里開會說的事,我決定還是接了,明天就回復院里。我再繼續做兩年看看吧。等這個項目做完,要是還找不著感覺,我一定聽您的,去讀金融或者做別的?!?/br> 趙南簫原本有些擔心,自己的決定會讓母親無法接受。 “吃吧。吃了睡覺去!” 出乎意料,她竟然沒有責備,也沒別的意思表示,說完轉身出了書房。 趙南簫望著她的背影,心里感覺有點對不起她,愧疚,但又微微松了口氣。 再試一試吧,這個晚上,入睡前,她在心里想。 就這樣放棄,還是不甘心。畢竟她曾經多么的熱愛。最多再過兩三年,到了那時候,要是依然患得患失,那就再不用猶豫了,她不適合這個職業,就此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