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節
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劉盈捉住劉元道:“我不當了,阿姐,我不當皇帝了,你當這個皇帝好不好?我把皇位讓給你,由你來當。你當這個皇帝,你一定可以做得比我更好的?!?/br> 一天之內啊,劉元第二次聽到這提議,劉恒問她是不是想當皇帝,她從前沒有這樣想法,而現在…… “不能后退,只能往前,你看不慣我做的事,你覺得當皇帝是個折磨。盈兒,你就真的那么想把我與阿娘耗了半生心血的皇位讓出去,就因為你狠不下心對別人,所以你可以狠下心對待我們?”劉元走到劉盈的面前,伸出手撫過劉盈的臉。 劉盈并不怕劉元,只是與劉元輕聲答道:“我做不好皇帝,阿姐你知道的,我做不好。你答應過我的,只要我能平平安安地活下來,你就會如我所愿。正好,就讓你登基,你當皇帝,你一定可以當好這個皇帝的?!?/br> 全然是對劉元的信任,劉元道:“可你知道,我無子,這輩子我都注定無子。盈兒,讓瓊先生想盡辦法地治好你的毒,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我就如你所愿,讓你離開皇宮?!?/br> “阿姐?!眲⒂@喜地看向劉元,“阿姐要當這個皇帝?” 劉元道:“我還沒想好,但是你我必須后繼有人,不僅僅是為了你我,也是為了阿娘?!?/br> 她當不當這個皇帝另說,但是他們需要一個健康的孩子,劉盈能生,可以生,就讓他找人生,從前不知他身上的毒竟然連子嗣都會影響,更沒料到毒會潛藏,若不是劉簡的出生,或許劉盈哪一天突然死去他們都未必知道。 想到每日為劉盈號脈的太醫們,劉元也是皺起了眉頭。 “好,好!”劉盈沉著地答應了,他會的,他既然堅定要退,堅定要離開,他就要想盡辦法為呂雉和劉元留下一個健康的孩子。 “明日起我會上朝?!贝丝痰膭⒃皇窃谡髟儎⒂囊庖?,而是告知劉盈,劉盈頓了頓點頭道:“好! 一個好字,昭示著劉元開始真正的大權在握,她本就有大權在手,從前只是安靜地不用,一度讓人以為,原來她不過一個公主而已。 當天下太平了,她這個公主也將歸于內院,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出現。 可是現在,劉元出現在大朝上,一身合身的朝服,叫好些年沒看這樣的劉元都晃了神,而劉盈宣告道:“從現在開始,朝中大事由始元長公主與太后共掌,朝中諸事諸卿可稟于始元長公主,由始元長公主裁決?!?/br> 陳平昨天才見過劉元,此刻再見劉元,比起從前的平和,劉元就像一把開了封的劍,時刻準備動手殺人。 “陛下,長公主殿下多年不曾參政,將大權交給長公主殿下是否不太妥當?”總有反對的人,而劉元問道:“我不參與朝政,代表著我不能打理朝事?” 面對劉元一問,劉元再道:“這些年我休養生息,許久沒上朝來,你們一時不習慣我都明白,可是往后你們總要習慣的?!?/br> 陳平依然不敢吱聲,昨天親手殺了劉恒的劉元似乎變了一個人,陳平不敢多說,就怕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惹事。 “我本就有參政的資格,先帝在時你們說不過我,現在又怎么覺得自己能攔得住我?”劉元看到有不少想開口反駁的人。 “容我提醒你們一句,我是以軍功而得封地可以參政的公主,我這些年不上朝不代表我不能參政,所以我來上朝參政,不是在征詢你們的同意,只是告知你們一聲而已。不想讓我參政的人,想想你們哪一個的功勞比得上我?” 劉元警告地掃過眾人,提到功勞二字,其實也是提醒了她背后的容軍,北境盡握劉元之手,還有劉元幾年前走了一遍大漢,直接將其他劉邦沒有收拾的諸侯兵馬都收拾。 現在大漢手里兵馬最多的人非是劉元莫屬,要跟劉元談條件,他們確定自己有資格? “殿下,敢問殿下宮中傳出恒皇子為殿下所殺一事,是真還是假?” 行,攔不住劉元他們不攔還不行,直接問事,劉恒的死訊怎么傳了出來的,直接還說破了兇手是劉元,暫且不說。 劉元揚起眉頭輕輕地吐字,“你說錯了,劉恒不僅是死于我手,先帝諸子現下除了陛下,只剩一個劉肥?!?/br> 一片嘩然,一個個不可置信地看向劉元,劉盈其實也沒想到劉元一上朝竟然就跟人提起此事。 “而且人都是我殺的?!眲⒃X得還不夠,再一次丟出事實,舉朝皆震,劉交第一個站出來問道:“為何?” “因為他們要殺陛下,不僅要殺陛下,也要殺我,所以在他們暴露之后,我殺了他們,一個不留?!眲⒃鴦⒔换卮鹚膯栴},劉交已經完全呆住了。 “殿下可曾讓廷尉查實,諸位皇子怎么可能一起殺陛下和殿下,是不是有什么誤會?”聽到劉元一天之內把除了劉盈和劉肥之外的人全都殺了,誰能不震驚,隨之而來的質疑聲再起。 “不僅是廷尉,左丞相,還有周將軍,他們知事情始末,對吧?”劉元看向他們,笑笑地問著,陳平與周勃的臉色極是難看,他們都以為劉元只是殺了一個劉恒而已,卻是連其他皇子都殺了? 別說陳平和周勃了,就是徐莊也萬萬沒有想到,故而此時皆是一臉驚呆的看向劉元。 “劉恒做了什么事,為什么做出這些事,左丞相知道,周將軍知道,你們可愿意告訴諸位,再讓諸位一道說說,我究竟該不該殺他?!眲⒃蛔岅惼胶椭懿獊碚f的樣子,倒是叫劉交拿不準了。 陳平和周勃只是知道個大概,并不清楚內情,但劉元把事情往他們身上推,由著讓他們開口,陳平和周勃難免心虛,就因為劉邦的詔令。 “始元?!眲⒔粏局鴦⒃姆馓?,都是劉邦的兒子,結果劉元除了劉盈和劉肥竟然全都殺了? 劉元問道:“他們敢動殺意,動了陛下,動了我,我就讓他們死,理所當然不是?” 劉交頓了,劉元道:“將人證物證都拿上來,單就劉恒做的事,你們聽聽看,他一個弒君者,該死還是不該死?!?/br> 一天的時間發生那么大的事,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全都傻了一般看向徐莊,其他人的事徐莊并不清楚,但是劉恒的事是他從頭到尾查出來的,他當然知道。 好在昨天也料到今天朝堂上一定有人問起,徐莊早就準備好,聽著立刻呈上來,“從王丞相開始,一個個讓他們看明白,叫他們知道,劉恒死得不冤?!?/br> 徐莊沒有其他的話可說,他看著劉元,同樣察覺劉元的變化,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劉元身上的平和不見了,滿身的殺氣,因為殺了劉恒?因為殺了諸皇子? 念頭一閃而過,徐莊并沒有詢問的機會,他現在要辦好自己的事,身為一個廷尉應該辦的事。 丞相而始,人證物證全都看過了,哪怕劉交看到上面清楚地寫著劉恒殺死了唯一可能救劉簡的人,解劉盈身中之毒的人都頓住了。因為想要清楚地讓人知道劉元殺人的原因,陳年舊事,項慶的點滴,還有項慶知道未來的事,劉元都讓徐莊據實而寫。 項慶此人,哪怕過去那么多年,卻還是有人記得此人的,自然曉得此人當日引起的動蕩,想大漢的太子,如今的皇帝兩次落于此人之手,何其本事。 “說來宮中的許多事都是因為項慶而起,而項慶還曾告訴旁人,我與陛下皆是早夭之兆,故父皇給劉恒準備了一紙詔書,道是陛下若有一個萬一,便取而代之,詔書左丞相有一份,周丞相有一份,而我燒了左丞相的一份。其他誰人手里還有同樣的詔書,左丞相查得如何?” 被問的陳平面對眾人詢問的目光,他終是站了出去,“尚未完全確定?!?/br> 劉元道:“沒關系,不管還有多少人有遺詔,諸位當日在父皇的榻前,三公九卿們都應該還記得,父皇更是當著你們的面說過,若是有人危及大漢的江山,無論任何人,殺之?!?/br> 這件事當然都記得,但當時劉元的反應,劉元明顯并不愿意按照劉邦的意思處事。 “見不得人的遺詔,諸卿見證的遺詔,你們聽哪一個,信哪一個?”直接地問出來,就算劉交被劉元殺了那么多的人驚得不輕,聽到劉元提起此事,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無法反駁。 劉元道:“我現在不問你們有多少人手里有遺詔,因為不管你們有多少的遺詔,父皇的孩子就剩下三個,劉肥一個,我一個,陛下一個。我啊,心情越發不好,若是陛下有個萬一,請相信我,我會毀了大漢的江山,你們最好牢牢地記住這一點?!?/br> 隨著劉元的話音落下,終于都知道劉元的不對勁在哪兒了,被刺激大發的劉元大開了殺戒,顯然在殺了自己的兄弟之后,還想對所有人動手。 有人在心里估量,究竟劉元想殺人的可能性有多大,皇宮內的侍衛已經換上她的人,周勃的人全都被看管起來,劉元不讓許人動,周勃除非想和劉元打起來,否則他就不敢動。 外面更不用說了,劉元的容軍天下聞名,各州的兵馬早都叫劉元重整重置,領兵之人都是劉元重新任命的,如此情況下,朝中握著兵權的人,哪一個敢說和劉元打能打得過,打得贏的。 “你殺了你的兄弟,你瘋了?”想到劉元手握天下兵馬,所有人都不敢吭聲了,卻不包括劉交。 “許他們殺我,不許我殺他們?”劉元反問劉交,劉交臉色鐵青的道:“可是他們沒有動手,至少到現在為止都不曾對你動手,你是在濫殺無辜?!?/br> “叔父要怪只能怪父皇不知留下多少遺詔,若是陛下有恙以取而代之,這是什么?這是引人來殺盈兒?劉恒就是因為這份詔書起了心思,我本想去查有多少的詔書,所以讓陳丞相去辦了,最后卻又想,找到詔書的人算什么,把有可能寫在詔書上的人都殺了才是最好解決辦法?!?/br> 聽著的人盡覺得毛骨悚然,劉交沒辦法再說話,劉邦想給大漢多做準備,可對劉盈來說,遺詔就是催命的東西,所謂有恙,真有恙或是假有恙是能查得出來的?只要有人動手,防不勝防。 為了一個皇位天下人能做出什么事來,都摸著自己良心問問清楚了,前撲后繼的人會少? 劉元道:“人是我殺的,為了陛下,為了我自己。我不可能由著人動陛下,也不會由著人來殺我。朝政我要插手,往后做事,不要用應付先帝的辦法應付我。當著大漢的官,做好你們分內的事,若是你們不做,自有人取而代之?!?/br> 哪怕劉邦都沒敢當著滿殿的臣子放出這樣的話來,因此聽著話全都不可置信地望著劉元。 劉元道:“從前我沒功夫搭理你們,現在有了,你們要是想斗智斗勇,我會奉陪到底?!?/br> 情況不一樣,敵人不一樣,劉元的意思朝臣明白了,劉元強勢至此,沒有人能夠想到,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不想以卵擊石最好便安分守己。 “諸卿還有什么想說的嗎?”劉盈適時地提問,叫人都看向了劉盈,很是想問問劉盈怎么就能容忍劉元在此大放厥詞,他還像個皇帝? 若是劉盈聽到他們心中的疑惑,必會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他并不想當這個皇帝,到了現在更是不想,恨不得立刻讓劉元來當 。 朝臣沒敢問,劉盈也沒機會答,早朝之后,劉元去了丞相府,王陵,陳平瞧著劉元走來,劉元問道:“丞相府中諸事,我與兩位丞相立個規矩如何?” 一點都不客氣,王陵雖然疑惑,但還是朝著劉元顯得恭順地道:“殿下請說?!?/br> 劉元參政攬權與呂雉臨朝稱制并不一樣,王陵表明洗耳恭聽,劉元道:“所有的奏折要求他們能一句話說完的不要用兩句,若是做不到的,駁回讓他們重寫?!?/br> 知道秦始皇是怎么死的?知道雍正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秦始皇一天看幾百斤的奏折,那是多少數字,全國的大事全由皇帝決定聽起來好似是好事,事情都壓在一個人的肩上,一個人有多少的時間和精力,非把事情和權力攢著,真以為天下的事都是他能管的? 王陵一頓,“可是奏折用詞……” “規矩是人定的。奏折寫來是為了什么?說事,解決事情,欠錢欠糧才幾個字,要多少糧又要多少錢又才幾個字,看看丞相府案上的奏折,你說說上面都有多少字?你批一份奏折的時間多少,有這樣的時間你又能做多少事?” 問得一個個沒辦法反駁。劉元看向一旁的陳平,“左丞相先前做的事極好,我也有一些想法與你提一提,你且聽聽?” 陳平今天見著劉元便打從心底發寒,再聽劉元的話作一揖而道:“臣洗耳恭聽?!?/br> “權不可過大,也需要制約,三公九卿皆以世祿世卿,取士之法而無,我想開取才之先例,非以世祿,而以才用之。治國治民,皆需有才。兩位以為如何?”劉元把想法一提出來,引得兩人齊聲叫好,“殿下想要如何取才?” “開科舉?!笨婆e以取才,這是取才的精華,只要開始得好,往后便再不用擔心。 “考什么?”王陵與陳平異口同聲地問,他也好奇劉元想考什么? “當官需要什么?”取才為了什么,為了有人幫忙治理天下,既然要治,當官的人就得會治。 “天下若開科舉,考天文地理,考治國安民之道,考修渠引水,驅逐外敵,保境安民之法,兩位又以為如何?”當官要做的事就這幾樣,考文章,看才能,但凡有本事的就用。 “若是開此取才之道,貴族必會反對?!标惼街钡亻_口,劉元道:“他們反對的事情多了,因為他們反對,我們就什么事都不做了?!?/br> 陳平無可反駁,真要看貴族的臉色過日子,他們都不用過了。 劉元道:“我想在北境先開一場。此事你們誰愿意去辦?” 開科舉取才這樣的大事,一定得做起來,接下來的日子,事情會一件接著一件,,沒有多余的時間給劉元多思多想。 陳平與王陵對視一眼,陳平道:“殿下,我去?!?/br> 其實這些年劉元雖然沒有大興開科舉,但是她在北境開了那么多年的學宮,總要讓人看到希望,雖然自劉盈登基之后她再沒有回過北境,北境早就已經有了考試取才的做法。 一回兩回的早讓人看明白了,北境由得劉元做主,取才取士皆算公平,他們也無話可說,至于其他地方,暫時沒拿劉元的取才之法當回事,不足以引起重視。 陳平現在去,不再僅僅是為北境取才取士,而是代表朝廷,意義非同凡響。 劉元道:“好,我也希望等你回來的時候不僅僅給我帶回人才,還要給我帶回,分權之法?!?/br> 陳平擅長,恰好劉元也想分權,一拍即合理當行之,劉元看著眼前的人,陳平想必明白劉元的意思,陳平作一揖而應道:“諾?!?/br> 得一個諾字于劉元足能,故而劉元再說起其他的事,比如她要用人,丞相府內用人的標準是什么她明白,她手底下有不少人,都適合出任丞相府內的官職,御史大夫的府上,御史之中,給尤鈞一個御史之職。 尤鈞,誰還能不記得尤鈞。但是劉元坦蕩至此的提出要給尤鈞一個御史之職,想想尤鈞做過廷尉,卻因一個女人被關了大牢,出去之后劉元沒有立刻提出放人用人,一晃好些年,都差點忘了這號人了,劉元此時提起,王陵與陳平認識尤鈞的人,讓尤鈞當這個御史,不算什么事。 “御史監察百官,可是你看看現在的御史盯的都是什么事?雞毛蒜皮,不足為奇的小事。御史大夫是為副相,丞相府管不了的事,我會讓人管,而且管得妥妥當當?!眲⒃亮嗽?,王陵與陳平雖然心下都在想劉元開始插手朝事還想改了朝局不成? “殿下有吩咐,但聽殿下的?!本蛣⒃臋鄤?,她直接可以不打招呼的塞人,人家還跟你說兩句,王陵和陳平想到劉元方才在朝堂上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殺死了所有兄弟,心里直發寒,思來若是真要與劉元反對,不讓劉元做她想做的事,怕是…… 識時務者為俊杰,不約而同的,兩人的腦子閃過如此念頭,打定主意還是別與劉元爭鋒的好。 “除了劉恒他們這件事,其他的事我若有不當之處,丞相可以直言,莫要再拿著此事不放,我握著大權是要大漢更好,我要證明自己,也會為陛下證明,大漢的天下再沒有比他更適合當皇帝的人?!?/br> 劉元知道他們心起之畏,可是這份畏并不能讓劉元長長久久的走下去,想要大漢安寧,不是只有她一個人可以做到的。 丞相是百官之首,這兩個人的本事劉元不能否認,哪怕他們不是跟她一條心,但他們也要為百姓,為了天下做事。 王陵和陳平聽著劉元放了軟話,微微一頓,最后還是朝著劉元作一揖道:“既為相,當盡本分?!?/br> 方才劉元放過話,要是身在其位不思謀其職的人自當除之,萬萬不能讓人留在朝廷吃著朝廷的飯卻不思為朝廷百姓做事。 “還有,國庫盡空,我想在這個時候以鹽務歸于朝廷?!眲⒃矒嵬耆?,還得繼續丟出重點,以鹽務歸于官營,也就是說從今以后大漢天下所有的鹽利將會歸于朝廷。 誰不知道劉元手執之鹽利正是支撐著劉元養兵修渠的根本,成為丞相之后的眼前兩位更清楚朝廷這些年免賦稅,壓根沒有進賬,還是劉元將鹽利所得歸于朝廷,才能保證國庫里有那么一點點的錢。 其實對著劉元不敢大聲說話,也是因為王陵和陳平清清楚楚的知道,劉元不僅不讓朝廷撥款養兵,護衛邊境,壓根是她在養著朝廷的所有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