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1)
第二十三章英雄休歇時 火氣廻風轉捩機,爭馳人馬弄鎗旗。 油乾燈死撥不動,方是英雄休歇時。 第二天兄弟倆依依不舍地送義父一家到通州運河碼頭,直到看不見桅桿才揮淚告別,引吭高呼道:“義父,皇上很快會召你回京的?!?/br> 在京城任職長達三十四年的顧鼎臣,終于可以全身而退,榮歸故里了。六十七歲的顧鼎臣攜帶妻兒老小高高興興地回到昆山家鄉養老。 昆山的父老鄉親,為顧鼎臣舉辦了盛大的奉帝返鄉典禮。位于號衙西聰明弄口的尚書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熱鬧非凡,連日來擺宴慶賀,還請昆曲名角在霖雨堂演出了三天。 昆山建筑新城墻后,縣城經濟更加繁榮富庶,因為顧鼎臣在嘉靖皇帝南巡時,曾經輔佐太子監國,代皇百日,所以昆山的朝陽門,經特別準許,改名為正陽門。 那是一種特殊的榮譽,因為只有北京城才允許有正陽門,其他各州縣城門只能稱為朝陽門。城濠上的那座朝陽橋,也隨之更名為正陽橋。 顧鼎臣在家鄉狀元府內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但是他把主要時間還是放在整理自己的著作上。他給書房起名為未齋,每天清早起來,先在庭院里擊劍打拳,鍛煉身體,然后在未齋里吟詩作詞。 早飯后就坐在書房里埋頭寫作,中飯后稍事午休,又整理他的著作,晚飯以后就在書房里集中精力,挑燈夜戰,直到深夜。 他平生耕耘不斷,著作頗豐,著有《未齋集》二十二卷,《文康公集》二十四卷,《文康奏議》一卷。他專門對明朝的狀元進行了詳細考察,輯有《明狀元圖考》五卷。 他擅長創作散曲,有不少著名散曲作品被名家收錄。顧鼎臣工書法,楷書字跡秀麗嫵媚,酷似趙孟頫,廣為世人收藏。 他平生對中醫藥非常青睞,閑暇時間就潛心研究醫藥衛生知識,并收集、驗證了許多秘方、驗方,整理成《經驗方》一卷,尤其對眼科疾病有獨到的見解,著有《醫眼方論》一卷。 顧鼎臣家族在昆山也算得上人才輩出,他大哥顧式未成年就成為生員,并被薦舉到應天府鄉試,可謂少年得意。但是從天順、成化到弘治四十年中的十余次鄉試都名落孫山,屢試屢勝。正如蘇州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所嘆息的那樣,是其“時運不濟”。 顧鼎臣二哥的兒子顧潛運氣不錯,應天府鄉試考六十名,弘治九年會試第三十四名,殿試二甲第三名,成為顧家的第一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山西道監察御史,提督京畿學政。 顧鼎臣狀元及第,給顧家帶來了極大的榮耀,科考成績達到頂峰。此后在第二代中,還有顧式之子顧邦石,在正德八年順天府鄉試中得到第一百三十四名,官至江西南昌府通判。 嘉靖七年,顧鼎臣之子顧履方考中順天府戊子科鄉試第一百零四名。在第三代中,顧左之孫顧夢圭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殿試二甲第五十二名,授刑部主事、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因此顧家成為昆山赫赫有名的書香門第、官紳之家。 顧鼎臣另外一處宅院在玉山鎮鰲峰橋東,內有狀元廳。顧鼎臣雖然是狀元宰相,但是為人處世相當低調,家教十分嚴格,其子顧履方秉承父訓,為人誠實謙虛,雖然父親官高位重,如日中天,但是仍然謙恭如寒士。 顧鼎臣念念不忘家族鄉里中的年老、年長者及婦人、殘疾、孤苦者,俱給與糙米一石。其他婦人八斗,男子年十六歲以上者七斗,男子十五歲以下和女子,不論大小,給與四斗。 對于寄田在他家的親友,一律造冊,退還各戶,親友見怪者,給他們書信說明,我等官紳之家,尤其要帶頭執行新政,不可茍徇人情。 對于家丁在外杖勢欺凌百姓者,決不姑息養jian,依法查處。一應外出討租債之家丁,對他們管教從嚴,不許欺凌鄉民,在外生事。對十分貧苦無措的佃農,打聽仔細,便慨然減免他們的租糧和欠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