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3)
凡重金賄賂劉瑾者,可以越級升遷,其鄉朋親友因此獲官者不計其數。劉瑾視朝臣為奴仆,稍不如意,輕則廷杖,重則下獄處死。民間街坊稍有一點議論宦官八虎的就有東廠、西廠太監報知劉瑾,立即捕捉到廠中,用廠刑拷打。 劉瑾嫌朝廷準許的國刑太輕,有一些硬漢照樣能堅挺過去,于是發明了二十幾種酷刑,例如有一種極刑是在一張鐵皮里面密密麻麻釘上針尖,用刑時將鐵皮裹在犯人身上,做成一只鐵桶,一名太監按住鐵桶,一名太監抓住犯人的發髻從桶中倒拉出來,只見他身上的肌膚被針尖劃得一絲一絲地化開,就像脫掉衣服,再把鹽鹵倒在他身上,這撕心裂肝的疼痛,犯人就昏死過去了,劉瑾美其名曰“猢猻倒脫衣”。 還有一種最殘酷的刑罰叫披蓑衣。就是把青鉛融化后,和著guntang的油澆在犯人的身上。只見鉛油將灼散的肌膚點點滴滴的四散淋下來,人就像穿了一件大紅蓑衣一樣。其他還有”仙人駕霧”、“掛繡球”、“掮葫蘆飛蜻蜓”等等多達二十幾種酷刑。對于重罪疑犯,或者東西二廠辦案不力者,劉瑾就指派內行廠特務追殺。 顧履方聽父親講述后氣憤地說:“劉瑾為首的八虎太監氣焰囂張,可惜弘治留下的三人內閣,走了忠心耿耿、能謀善斷的劉健、謝遷,留下能寫能算的筆桿子李東陽也成不了大事。難道沒有朝臣敢于上疏挽留劉健、謝遷?” 顧擷岡說:“如今是劉瑾獨攬朝政大權,誰要上疏挽留,誰就倒霉。我見過李東陽,他是一位心思縝密、深思熟慮的人,他主張八虎只能趕走,不可捕殺。劉健和謝遷對正德皇帝的個性了解不透,也低估了劉瑾為首八虎的卑劣手段?!?/br> 文昌君說:“擷岡老弟說得對。朱厚照是個貪玩成性的荒唐皇帝,誰要是阻攔他玩耍私事,誰就沒有好果子吃。朱厚照非常寵信劉瑾八虎這些聽話的玩伴,他已經離不開八虎,只能把八虎從朱厚照身邊趕走,要是把他們捕殺了,朱厚照于心不忍,也下不了手,再說劉瑾八虎也不是好對付的,他們會狗急跳墻,負隅頑抗?!?/br> 義父顧鼎臣說:“擷岡和文昌兄弟倆說得對。正德皇帝的性格我最清楚,他是被先皇弘治寵壞了的,玩性難移,誰也不能阻擋他玩樂,也不會同意捕殺他的玩伴。再說劉瑾八虎已成氣候,是很難制服的可怕對手,要打倒劉瑾八虎,只有等待更合適的時機。李東陽我了解他,他比劉健、謝遷更加老成持重,堅韌不拔,與我是忘年之交。他之所以留下來是有深謀遠慮的計策的,他是在等待誅殺劉謹八虎的時機。劉健、謝遷和許多朝臣都誤以為他投靠了劉瑾八虎,其實不然,李東陽是個能忍辱負重,干大事的人?!?/br> 顧擷岡說:“我看劉瑾是個心狠手辣的閹奴,他對正德皇帝百般奉承,但對彈劾他的朝臣卻千方百計地伺機報復,李東陽能逃避得了他的法眼嗎?” 義父顧鼎臣說:“擷岡分析得對。jian詐的劉瑾對李東陽并不信任,他千方百計地派人尋找李東陽的把柄,想要把他送進牢獄。但是李東陽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多少年來沒有一丁點把柄落在劉瑾手中。李東陽不僅站住了腳跟,還把叛變投靠劉瑾的大學士焦芳拉攏過來,替他說情、辦事。 要不是李東陽從中斡旋、求情、營救,劉健、謝遷即使退休回家養老也免不了牢獄之災,甚至于不明不白地冤死獄中。李東陽利用劉瑾對焦芳的信賴還挽救了大學士楊廷和、都察院副都御史楊一清,這二人成了李東陽的左右手,等到將來時機成熟,誅殺劉瑾時,楊廷和就是內應,劉一清就是外援?!?/br> 但是許多朝臣并不明白其中的玄機,他們鄙視李東陽,為劉健、謝遷鳴冤叫屈,紛紛上書挽留。以監察院御史薄彥征、南京給事中戴銑為首的二十多名朝臣是第一批上書挽留的,結果被劉瑾全部處以廷杖,一個個被打得皮開rou碇,戴銑居然被當場活活打死。為了挽救戴銑的性命,又有以王守仁為首的第二批朝臣上書,劉瑾照例還是全部處以廷杖了事。 文昌君說:“義父與王守仁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你們一個是詹事府的左諭德,一個是刑部的主事,都是六品京官。義父若不方便出面去王守仁府上探望,我和擷岡可以代為前往?!?/br> 義父顧鼎臣說:“我正有此意?,F在東廠、西的特務遍布全城大街小巷,你們一定要小心翼翼的,謹防東廠、西廠在王守仁府外有盯梢的特務?!?/br> 顧擷岡調侃道:“義父盡管放心,文昌大哥神通廣大,法眼無邊,他能識破任何妖魔鬼怪。王守仁我見過幾次,覺得他脾氣古怪,特別喜歡與我侃大山,聊哲學,他志存高遠,想做當代的圣賢?!?/br> 義父顧鼎臣說:“擷岡看得很準,王守仁確實是個怪人。他成化八年生,年長我一歲,我尊他為學長。他家祖籍浙江余姚,是遠近聞名的大戶人家,書香門第。據說王羲之是他家的先祖,他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的狀元,那年王守仁十歲,他們全家都搬到了北京。 他父親聘請了許多名師教他讀書,但是他不喜歡坐在書房讀四書五經,經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責難老師,他最喜歡到校場舞劍耍槍,學習孫子兵法。父親沒有辦法,就帶領他到居庸關外縱馬馳騁遼闊的草原和荒漠,他看到關外早已不是永樂皇帝時代神圣不可侵犯的樣子,韃靼騎兵經常出沒滋擾。 于是王守仁對父親說:‘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奏折,只要給我幾萬人馬,我愿意掛帥出征,討伐韃靼?!赣H氣得用手頭的書劈頭蓋臉地打去,說他太過輕狂。 回到京城后,他專心致志地研究朱熹的圣賢書籍,有一天他告訴父親,他不想考功名做官吏,他要像朱熹一樣當個圣賢。 他父親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我們王家祖宗的英名將要毀壞在你這個混小子的手里!’ 為了管束這個逆子,他父親決定給他包辦婚姻,要十七歲的兒子立即娶妻生子。他的岳父大人是王家的世交,遠在江西南昌做地方長官。就這樣他父親把他趕出了家門,也趕出了京城,讓他獨自到江西南昌去相親,免得他在跟前晃悠,在京城惹事?!?/b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