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勇敢的人
緊閉的大鐵門外面擁堵著好幾十個喪尸,要燒死他們并不是什么難事,難的是它們身后和散布在更遠一些的地方的那一百多個。而除了面前的大鐵門我們目前根本沒有第二條出路,就算把門外的尸群燒掉一大半我們出去之后仍然會被外圍的喪尸堵住,所以,我沒有并沒有打算從鐵門出去。 我建議大家先把車輛開到辦公大樓后面藏起來,并將皮卡車后面拉載的物資盡量分散裝載到其它車輛里面,然后將倉庫里面的棉紗棉布之類的東西搬一些出來弄散之后高高的緊靠著鐵門堆積起來,數量還不能太少并且要澆上汽油,一定要達到拉開鐵門的時候堆積的物品要往外傾倒,散亂的棉紗和棉布會在短時間內和一頭扎進來的喪尸絞纏在一起,延緩一下它們進入鐵門之內的速度這樣才能讓拉鐵門的人有時間撤離。 然后要想辦法把后面的喪尸盡量吸引著往這里面移動,跟著就是縱火。因為喪尸是沒有意識的,并不會因為前面是一團大火而放棄前進,只要吸引的力度夠大,因為火焰是吸引不了喪尸的。而縱火的地方并不只是這里,還要將倉庫引燃。 看見大家有些不解,我拔出軍刺在圍墻上挖鑿了幾下之后示意大家一起來看,被鑿開的水泥里面包裹的是紅色的磚墻。我給大家解釋到:“這個圍墻的主體其實是磚墻,外面包裹了一層水泥而已,并不是鋼筋混泥土做成的,所以在足夠猛烈的火焰炙烤之后外層的水泥和里面的磚墻受熱之后膨脹程度不一樣,就會引起開裂,并且被猛火焚燒之后不管是里面的磚墻還是外面的水泥都會呈現出一種硬度還在但是脆性變大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再用皮卡車的后端去撞擊大火之中的圍墻,那么,就有可能會撞出一個大洞,甚至撞垮一段墻體,這樣我們就能從另一個方向脫逃而去”。 聽了我的建議之后,張斌撓了一下腦袋之后問我:“那既然是這樣的話,為什么還要將喪尸放進來???其實你這個方法可以完全不用去管外面喪尸的嘛”。 “那要是我們直接在里面放火之后,沒有能夠將圍墻撞開呢?況且大火一旦燒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控制火勢的,如果大火燒到了鐵門那里,那個時候再去打鐵門那邊的主意可就難上加難了”我跟張斌解釋著說到。 “你的意思也就是在實施炙烤圍墻的同時盡量的將鐵門外面的喪尸一起燒死,如果一旦撞墻失敗,那么就從事先打開的鐵門沖出去是吧?”衛華看著我也提出了問題。 “是的,雖然外圍距離遠的地方仍然有喪尸,從這個方向出去可能又會被尸群逼得到處亂竄,但至少還是會有逃離的希望”我繼續回答著大家的問題。 “這么大一倉庫的東西,燒起來得有多大得火???這樣一來這周圍的房子可就跟著遭殃了,如果這火勢要是蔓延開了的話,這……這可不得了啊”吳教授和張斌的父親都有些驚愕的搖著頭。 “這也就是我剛才猶豫的原因之一吧,因為從距離上來看我們躲避的辦公大樓這邊大火是燒不到這邊來的,但是靠著倉庫另一端方向的建筑物在距離上就不保險了,如果情況糟糕的話,我估計那邊那一片都得燒起來”。我沒有回避用這個危險的方法有可能會帶來的嚴重的后果。 大家這個時候出現的猶豫和擔心是必然的,首先這個方法只是理論上行得通,沒有任何人有這方面的經驗作為成功的保證。而我們放的這把火所帶來的潛在的危險和破壞性的后果卻是顯而易見。 所以,大家不得不慎之又慎。 最后,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方案,只是對兩個地方做了一些補充:一個就是在鐵門往倉庫方向的道路上也堆放棉紗和棉布,加強這一側的火勢;另一個就是他們決定從圍墻上往外面先扔出去一些散亂的棉沙或者布匹,這樣就可以在拉開鐵門之前就讓門外的喪尸糾纏在一起,更好的減緩它們沖進來的速度,保證拉鐵門的人員的安全,并且還可以擴大燃燒范圍。 決定好之后大家便開始了緊迫的準備工作,就在這個時候吳教授突然問了一個問題:“那大火燒起來了之后,誰開車去撞擊圍墻呢?”。 這一下還真把我給問住了,開始想著這個方法的時候更多的是在考慮它的可行性和究竟能不能成功,還真就沒有考慮到這個關鍵的細節。既然吳教授在問,我也就回答他說:“既然這主意是我出的,那么就由我開車去撞擊圍墻吧”。 “還是我來吧,既然大家一致同意由你來暫時帶領我們,如果說你出了什么意外,以后誰來領這個頭,所以你不能去”浩子搖著頭對我說。 “還是我去吧,千峰確實不能去,你老婆和孩子還在江城等著你回去呢,我是軍人,這種危險的事情理應我來做”陳宇拍了拍浩子毅然的站到了浩子的前面。 “都別爭了,我來做,如果不是我們,你們大家都不會這個時候在這里面對這個危險的境況,況且我執行過比這個危險得多的任務,所以我來做”衛華說得非常的堅決。 “我看就讓衛華來吧,他比你們都合適,另外一會為了盡可能多的燒死外面的喪尸,拉開鐵門之后其他人迅速撤離隱蔽起來,我來將喪尸引進倉庫,并且負責點火”振東和衛華站到了一起并繼續對行動做著補充。 “這太危險了,把喪尸引進去之后你怎么辦?”唐靜著急的看著振東。 “沒關系,我剛才也去看了倉庫里面的情況,我可以從堆放的貨物上面爬窗戶出去再跳到圍墻上離開,呵呵你們不會懷疑我的身手吧?”振東笑著看著大家說到。 “那好吧,就這么決定了,那就拜托你們兩位了”我相信他們,也感激他們。 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之后,我們五、六個人對了對眼神,同時用力,鐵門緩緩的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