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她不是不愛她。 只是這個愛,在大周皇室江山面前,太過不堪一擊了而已。 她走到窗前,看著外面樹枝上冒出的綠芽,看著爬滿了藤蔓的宮墻,低聲道:“阿娘,如果,我不是早就和燕王世子定下了婚約,你一定會想要說服我嫁給趙存晞的吧?” 如果她們從未失散,她從小就在她身邊長大,她幾乎可以預見到自己的命運。 而現在,因為她從小流落在外,回來之后自己骨子里又一直強勢,從未依賴過她,所以她到底對自己存了一份愧疚,也多了一份疏離,并不敢用“母親”這個身份來逼迫她,左右她的人生。 “舒兒?!?/br> 長公主看著明舒身上的蕭瑟,氣惱到底慢慢消了下去。 她有些頹喪地坐到了扶手椅上,許久之后才道,“舒兒,阿娘畢竟是大周的長公主,但是你要相信,在這世上,你才是阿娘最疼愛的人,阿娘不會允許任何人傷害你?!?/br> 明舒轉回頭看她,定定地看了一會兒,然后笑了一下,道:“嗯,我知道的。你還是想法子勸陛下打消了這個念頭吧。安生一些,大家都好看些?!?/br> 長公主看著女兒黝黑透亮的眸子,明明還帶著一層笑意,但眼底卻像是藏著令人看不透的悲憫。 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心里所有的想法,掙扎和猶豫都好像已經被她看穿一般,只覺得心里堵得厲害。 *** 皇帝做事其實還挺利索。 他說這日午后召見西北華家的華二姑娘,還真就召了她進宮來。 當然不是以她的名義,而是以姚太后的名義。 但讓他略為失望的是,長公主和明舒并沒有去聽華西蔓說什么,當日沒用午膳長公主就帶著明舒出宮了。 據說是長公主身體有些不適。 小皇帝心想,可能是被這事氣得吧。 等他在屏風后聽了自己母后和華西蔓的對話后,失望的心情就立即轉為雀躍和興奮了。 因為那華二姑娘說,燕王世子寵愛那南氏根本就寵愛得昏了頭,竟是有意立他為世子正妃的意思! 只是小皇帝只高興了一晚,他還正準備今日下朝之后微服出宮親自去探望一下長公主和明舒,順便跟她們討論一下明舒退婚的方法時,這日早朝就收到了三封急奏,一下子將他的好心情打得蕩然無存。 一封來自南面軍統帥章蘭一,道是南邊戰事吃緊,就快支撐不住,而且不僅是軍餉和醫藥,就是糧草都快斷了,現在這些已經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斗力和士氣,請求朝廷火速撥兵馬和糧草支援前面的戰事。 另兩封來自北疆。 一封是燕王趙釔寫來的,道是燕王世子年紀已經不小,他們聽說蘭嘉縣主原來未死,只是一直躲在了江南,現已回京,所以特請皇帝恩準,能否早日定下燕王世子和蘭嘉縣主的婚期,最好是在今年以內。 順便還提供了三個據說是北疆元蕪大師算出來的好日子,兩個是在半年以內,另一個也就是在七個月之后。 另一封則是來自燕王世子趙景烜。 趙景烜說聽聞南方戰事吃緊,節節敗退,南面軍最近一個月已經連失十幾城,被逼到烏江之北,困守烏江,所以請奏帶五萬兵馬南下支持南面軍,糧草軍餉自帶,暫時兩個月都不需要朝廷的支援。 第79章 小皇帝面色鐵青,握著奏折的手都在發抖。 這里天災,那里又叛亂,到處都是戰事吃緊,然后不管是戰勝還是戰敗,都是要兵馬,要錢,要糧草。 幾乎所有從京城以外到京城的奏折都是這些。 現在國庫是還有些錢……原本是已經沒錢了的,但宮變之后,廢了皇后廢了太子的同時,也查抄了一批官員的府邸,所以抄出了些錢。 但別說就那么點錢,再多的錢也都不夠賑災和戰事燒的。 所以之前來要錢要糧草的折子雖然很多,個個都說得火燒眉毛都很急,但小皇帝讓戶部算來算去,也只舍得撥了一點去南邊。 至于西北和西南那邊,都是讓他們自行解決糧草的。 至于他們是怎么解決的,明舒前世不知道,但這一世卻聽趙景烜說過。 他跟她說:“無非就是從當地的富戶和商戶身上剝,或者攻城,將對方的城池別說是人,連地皮都恨不得刮下幾層下來。所以凡是有戰事的地方,富戶和商戶早就跑得一干二凈,有的無處可逃,干脆或明或暗地投靠了叛匪,也讓那些叛匪,異族的反抗求生意志更強。這才將本來很容易平定的叛亂像澆了油的火球一樣,燒得越來越旺?!?/br> 聽得明舒心驚,對這個王朝也越來越失望。 可以說,她一開始還對這一世的變化心存疑慮,不知道母親的在世,六皇子趙存晞的登基會不會對前世后來朝堂甚至天下的走向造成什么影響,但在從江南一路到北疆,再從北疆一路到江南,江南一路到京城的所見所聞,就知道無論是她母親也好,還是趙存晞也好,哪怕趙存晞真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對現在的局面也根本就無力回天了。 更何況她母親本身其實根本就無心朝堂。 她走到這一步根本就是文和帝,廢后和廢太子一步一步逼的。 而此時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顯然不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他也不笨,也一直都在努力。 但現在朝廷這般滿目瘡痍的時候,他的努力顯然是放錯了地方。 小皇帝按下了北疆的兩封奏折,拿了章蘭一要兵馬要糧草折子,目光從內閣首輔曾玨成,兵部尚書王騫,和戶部尚書邵文華身上一一掃過,讓他失望的是,幾人的面色沉重又難看,并不像是有什么解決辦法的。 但他還是開口道:“諸位愛卿,你們對此可有什么佳策?朝廷,可還能抽出援軍支援?” 每個人都沉著臉,但沒人支聲。 眼看著小皇帝就要發脾氣,兵部尚書王騫終于走上了前一步,道:“陛下,微臣以為,燕王世子的提議可為?,F如今北疆與北鶻和西越的戰事都已解,燕王世子帶兵前往烏江支援南面軍,應是最妥當,也是勝算最大的方法?!?/br> 小皇帝黑著臉。 顯然他不滿意這個答案。 內閣首輔曾玨成長嘆了口氣,上前道:“陛下,老臣覺得此舉怕是不妥啊,我朝歷來藩王不得養兵,北疆是因為地處偏遠,為蠻荒之地,要對抗北鶻和西越,先祖這才不得已允燕王領兵,守我大周北邊疆土??扇羰窃恃嗤跏雷訋П舷?,豈不是破了祖宗規矩和大周律法?” 他說的好像理據充足,但說來說去其實無非就是怕燕王世子舉兵南下后,退了南邊叛軍不肯回北疆,轉頭就往京城打過來。 屆時怕是沒有人,沒有軍隊可以阻止他們。 王騫看向曾首輔,道:“那首輔大人可有什么良策可退叛軍?可有良策可征得兵馬和糧草去支援南面軍?若無,我南面軍再無糧草供應,怕是不日叛軍就要攻過烏江,攻破烏江天險,數日就可抵達京城?!?/br> “至于兵馬,現如今朝廷可征調的兵馬只有滄州大營的兵馬,且不說這些兵馬對南面叛軍來說只是杯水車薪,而且他們歷來都是護衛京城的兵馬,若是抽調走,若是有叛軍攻打京城,我們就只能困守京城,而無處求援了! “首輔大人,是守住我江山國土重要,還是祖宗規矩重要?老大人也說了,我朝規矩和律法規定藩王不得養兵,但因為北疆情況特殊,這才破例,那現在我大周存亡之際,難道還不得破例嗎?” 小皇帝的腦子一陣發黑。 他閉了閉眼,最后目光看向了戶部尚書邵文華,道:“邵愛卿,你的看法呢?” 邵文華的看法? 他走上前,垂著腦袋,咬牙道:“陛下,王尚書說的對,朝廷實在是再撥不出更多的軍餉和糧草支持,而且就算我們想法子募捐,怕也支撐不了多久,根本就不是長久之際。請燕王世子出兵,收回失地,才是徹底解決叛軍的良策?!?/br> 他如何不知道這可能是趕走了豺狼,引來了虎豹? 可是現在豺狼就在眼前,不解決等叛軍攻破烏江,就真要亡國了! 說句誅心的話,就算是這江山要易主,那燕王世子也要強過那盜匪出身的叛軍吧? 好歹燕王世子他也是大周皇室,正兒八經的先祖嫡系子孫,且燕王世子還是在京城長大的,雖然是蠻橫了些,但至少干不出屠城把大周官員全殺完,燒殺搶掠的事吧? 不過這些也只敢心里閃一閃,深想都不敢太過的。 最后小皇帝氣得面色鐵青,直接宣布退朝了。 但退朝了不代表事情不需要解決。 在連著兩天收到南面軍的戰報之后,這回就是曾首輔都保持沉默了。 在眾大臣的勸說下,小皇帝最終顫抖著手準了燕王世子的奏折。 *** 小皇帝準了燕王世子請戰奏折的同時,明舒也收到了一封來自己北疆的密信傳書。 是趙景烜給她的。 他在信上跟她說,雖然退南面叛軍到完全收復失地至少需要一年半載,但他不打算等完全收復失地才來京城,他計劃著等戰勢扭轉之后就會留下軍隊協助南面軍統帥章蘭一,大約幾個月之后就會來京城準備他們的婚事。 他說想要盡早成親。 成親,成親…… 明舒捏著他的信看著他熟悉的字跡有些恍惚。 前世這個時候他也在外征戰,留了她在北疆,后來還是在他成為攝政王之后他才派人把她接到了京城。 大約有快大半年的時間吧。 不過那時他好像從來沒有給她寫過信……東西倒是送過很多,不是像現在這樣,一件一件精挑細選,認真的送給她,每一件都有特別的意義。 而是一送都是一盒一盒,甚至一箱一箱的…… 明舒正在想著心事的時候,長公主進了房間。 她看到明舒手上的信,盯了好一會兒。 朝堂上的事情明舒也是知道的,她把信遞給長公主,道:“是燕王世子的,他說等南面的戰事穩下來后就讓部將率兵撤回北疆,或者留在南邊協助章將軍收復失地,他過來京城準備我們的婚事?!?/br> 這樣你們總可以放心了吧。 雖然明舒覺得這真的一點用也沒有。 長公主沒有接信。 這點驕傲她還是有的。 她道:“舒兒,景烜的確是個將才,如果有他的輔佐,我們大周江山會穩下來,你外祖父時的昌盛繁榮還會回來的?!?/br> 她看著明舒,道,“舒兒,他很愛重你,將來,你也要好好和他相處,有些時候,該規勸的也要規勸?!?/br> 她說得有些艱難。 其實也知道說了無用,但好像這樣才能心安些一般。 明舒看著自己母親的樣子也有些不忍。 她“嗯”了聲。 但心里卻想道,阿娘,我們這位陛下,大概是不想要趙景烜的“輔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