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明舒可不知道小皇帝在蠱惑人心。 她此時已經到了姚太后的慈恩宮,正在陪著姚太后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 姚太后出身一個地方上的小書香世家。 家里禮教甚嚴,自幼以“女戒女則”的嚴格標準教養長大的。 她十五歲入宮,之后就是在宮中度過了漫長又小心翼翼的歲月。 她性格有些古板,但在宮中一向嚴守規矩,對廢后恭恭敬敬,從不多言一句多行一步,謹言慎行,無事便是抄經念佛,因著這樣反而倒是順利生下了兒子,還順利養大了。 大約也是廢后覺得她沒什么威脅的緣故。 姚太后在成為太后之前和外面的人接觸極少,更少和人談及外面的政事。 所以她對外面的政事也好,局勢也罷,都并不怎么清楚。 只是兒子登上帝位之后,這件事情的前后她聽兒子身邊的人跟她解釋過。 知道兒子的皇位是靠長公主得來的。 也知道所有事情的□□就是明舒。 還有當初明舒回到京城就打了夏蘭珠,和英國公世子夫人反目,最后在宮中又毀了容后的侄女容二姑娘清白一事她都是聽說過的,最后那件事她甚至當時就在場。 因此她對明舒的感覺就有些微妙。 因為明舒實在不是她喜歡的標準的“賢淑良德”的類型。 還有明舒的未婚夫她也是知道的。 趙景烜曾經在宮中住過幾年。 她對那個脾氣暴躁,武力蠻橫,說揍就能把高他一大截的三皇子皺得鼻青臉腫的燕王世子更是印象深刻。 至于燕王世子現在在是個什么情況,她兒子對燕王府有多忌憚她就不知道了。 總之不管是明舒,還是明舒的未婚夫燕王世子,都不是姚太后喜歡的“規矩”人。 但今天一早皇帝兒子就過來好生叮囑了她,要她好好對待明舒。 所以她就把眼里的不喜按下了,算是十分客氣和藹地和明舒寒暄著。 兩人也沒什么話題。 姚太后就揀了最多人好奇的事來問,就明舒小時候的事,還有她在齊州落難,再逃回江南的事。 明舒簡單地照著一向對外的說辭說了個大概。 姚太后聽完明舒小時候的事,就點頭道:“你周氏乳母對你對舊主可以說是一個忠仆的典范了,朝廷應該好好嘉獎她,讓人跟著學學她的品德。不過說來她的夫君并無作惡,當時她夫君迫于孝道,對你不妥也是萬般無奈之舉,她作為妻子和兒媳卻是不合格的?!?/br> 說起明舒逃回江南一事,又道,“你身邊的那個莊嬤嬤倒是忠義,不過她一個嬤嬤帶著你一人千里迢迢回江南也實在太過冒險,這要是路上發生了什么意外,可是她能擔當的起的?” 明舒被點評的不想說話。 但想到來前自個母親的囑咐,她自己也不想跟這八竿子打不著一邊,應該很少見面的太后娘娘因為觀念的不同而鬧什么不和,索性就扯著嘴角裝了個笑出來由著這位太后娘娘說。 姚太后身旁還坐著一個跟明舒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娘,是姚太后的娘家侄女姚玉蓮。 她在姚太后和明舒說話時一直都用帶了些好奇的目光打量著明舒。 等姚太后點評完那莊嬤嬤,她就在旁接話道:“只希望這件事不要影響了蘭嘉meimei的閨譽,讓燕王世子在這件事上做文章,想要退了meimei的婚事?!?/br> “我之前聽人說燕王世子年前迎娶了一位側妃,是燕王妃娘娘娘家的侄女。這位南姑娘手段了得,不僅讓燕王世子對她十分寵愛,還籠絡了燕王妃,甚至連燕王府的兩位小郡主對被哄了去?!?/br> “而且這位南姑娘還特別不容人。聽說那時燕王府以為蘭嘉meimei已經過世,燕王世子年紀又已經頗大,燕王爺就準備給燕王世子相看其他的親事,結果那位南姑娘竟然就直接尋到了那些可能成為燕王世子妃的姑娘家里,將人好一頓羞辱。但就她這樣的品性,那燕王世子竟然還特別寵愛她,猶著她在北疆胡作非為……” 明舒:…… 第77章 明舒瞪著姚玉蓮一時之間真的說不出話來。 她是真不知道外面竟然傳出有關自己的這樣的謠言出來。 姚玉蓮看明舒“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頓時意識到什么收了聲,然后有些小心地看了一眼姚太后一眼。 剛剛她其實也就是想接個話,不知道為什么就把聽來的一股腦倒出來了。 她看到沉著臉的姚太后,還有一臉“震驚”的明舒,就又有些膽怯。 她小聲喃喃描補道,“不過meimei也不必太過擔心,meimei畢竟是御賜的婚事,沒有任何人能動搖meimei的地位?!?/br> 不過此刻姚太后沉臉皺眉倒不是因為侄女道聽途說,說話不規矩。 而是,她也被她的話給震驚了! 那個燕王世子也太離譜了些! 明舒沒在意姚太后此刻想什么或是個什么心情,她看著姚玉蓮,道:“姚姑娘,這些你都是從哪里聽來的?北疆路途遙遠,現在路上又不太平,這才幾個月的時間,怎么連北疆燕王府里面發生個些什么你都知道?” 姚玉蓮愈加不安了,她道:“我也是昨日才聽來的。前幾日西北華家的姑娘上京,昨日華姑娘設了一個小小的宴會,這些事我就是在宴席上聽來的?!?/br> “因為華二姑娘是從西北來的,我們在宴會上就說到了北邊的事情,其中一個姑娘說現在南邊戰亂不斷,反而北邊平穩了許多,這都多虧是燕王世子的功勞,然后就有人笑話她,說她這么說,是不是想被賜給燕王世子為世子妃……那時我們并不知道蘭嘉meimei你還活著……” 說到這里她小心地覷了一眼明舒,道,“然后華二姑娘就說了那些話。因為華二姑娘年前曾經跟著她兄長去過北疆一趟,也見過燕王妃和那位南姑娘,所以我們便也不疑有它?!?/br> 姚玉蓮口中的華二姑娘正是華西蔓。 她也是小皇帝補在了名單之中,要納入后宮中的貴女之一。 也不知華家是出于什么心思,前頭還想把她嫁入燕王府,這一轉頭又送到京城來了…… 不過也是,這小皇帝都點名要了。 他們本來心中就有鬼,就更不敢有所違逆了。 此時明舒聽了姚玉蓮的話簡直是不知道該什么表情了。 這位華西蔓,還真是…… “原來燕王世子已經有了一個得寵的側妃了嗎?燕王府還已經在給燕王世子相看,準備給他另定正妃?” 幾人說話之時,突然大殿門口傳來了一個男子的聲音。 男子聲音雖年輕,但已經有刻意的威嚴和穩重隱隨其中。 小皇帝。 后面還跟著她娘。 明舒簡直是想撫額。 在背后亂八卦也就罷了。 八卦的時候還被小皇帝和她娘聽到了。 小皇帝別有用心。 誰知道他會想要怎么利用這件事? 明舒無語之時,姚玉蓮已經頗有些驚慌地起身給小皇帝行禮,口喚“陛下”。 明舒便也跟著行了一禮。 姚太后也起了身,道:“皇帝,你也過來了。剛剛那些不過是她們小姑娘……” “蓮表妹剛剛說的也有理?!?/br> 小皇帝板著臉道,“母后,那華二姑娘年前才從北疆過來,想來對這件事情最是清楚,她的話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br> 他轉頭看了一眼長公主,再看回姚太后,道,“母后,此事事關蘭嘉表妹的終身,我看這件事情還是召了那華二姑娘仔細問問也好。平時宴會她可能隨意一些,但我相信到了御前她定不敢胡言亂語的?!?/br> 姚太后雖然刻板一些,但并不是傻子。 她看看皇帝還有皇帝后面的長公主,再看身邊明媚不可方物的明舒,還有此刻兒子偶爾落到明舒身上的眼神,再想到自己兒子早上的千叮嚀萬囑咐,哪里還猜不到些什么? 瞬間她心里就跟墜了個秤砣一樣,只覺得墜得厲害。 因著這事殿里的氣氛很有些沉悶和古怪。 大家說了幾句話,長公主就提出了告退。 小皇帝早上叮囑過姚太后讓她留長公主和明舒用午膳,但此時姚太后也是心事重重,雖然提是提了,但聽著更像是句客氣話。 小皇帝就轉頭對長公主道:“姑母,要不你就帶表妹去流慶宮先歇著吧。朕回頭就派人召了那華二姑娘入宮,就說是母后想要見見她,問她些西北的人文風情什么的,屆時你就一起見見她?!?/br> 流慶宮是長公主和長公主的母妃淑太妃娘娘的舊居,這么些年從來沒有其他人住過,都還保持著原樣。 明舒聽小皇帝動真格的還這么急吼吼地召了那華二姑娘過來宮中問話,簡直是無語至極。 這事可真夠荒謬的了。 其實有什么用呢,就算是華西蔓能說破天去,燕王府就是有相親,燕王世子他就是有寵姬寵妾,但他們如果不肯退婚,你們還能怎么著? 說服她母親,從她身上下手嗎? 明舒搖了搖頭,終于出聲道:“謠言止于智者,且不說這些都只是小姑娘之間的口舌謠傳,就算是真的,也當是去信燕王府問明情況,而不是召個不相干的小姑娘問話,陛下,臣女覺得此事還是到此為止吧?!?/br> 小皇帝看了看明舒。 見她雖然是在跟自己說話,但卻是垂了眼并不看他,但卻也能看見眉眼的認真。 他心中愈加失落,也愈是定要抓住這件事,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勿必讓長公主同意想法子退了她和燕王世子的婚事才好。 但他不想駁斥明舒。 怕敗壞了她對自己的觀感,讓她對自己心生抵觸。 他看向了長公主。 長公主沉著臉道:“那華二姑娘為何好端端去北疆,還去了燕王府,見了那南姑娘?我看是燕王府和西北華家有意聯姻吧。既如此陛下你召她和她兄長過來問問話也是理所應當的?!?/br> 此次送華西蔓來京城的也是她的兄長。 不過這回不是華家大公子華文濤,而是二公子華文波。 長公主看明舒臉上一臉無奈,就道,“舒兒,我帶你去你皇外祖母和阿娘的舊居看看,那里還有一些你皇外祖母的畫像和舊物?!?/br> 明舒聽了這話倒是有點動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