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第71章 文和二十二年二月,新帝趙存晞登基。 翌年改年號瑞安,史稱瑞安帝。 新帝登基之時,文和帝尚未駕崩,但身不能動,口不能言,形容不堪,已經是半吊著命,等于半只腳踏進棺材隨時可能駕崩了。 新帝已經十八,但尚未大婚。 若是文和帝駕崩,新帝就得守三年孝,也就是三年不得大婚,那就是大問題了。 所以新帝甫一登基,選后問題就被眾臣當作重點議題提上了臺面。 彼時新帝趙存晞其實早就有了未婚妻,就是南陽侯府陳家的二姑娘。 但據說當年替趙存晞選這門親事的是廢后容氏,南陽侯府是靠親近容家才得來這門婚事的。 容氏被廢,南陽侯府也被波及,雖然侯府眾人沒入大獄,但府邸被抄,爵位也被剝了。 那南陽侯府陳家的二姑娘自然也就不能嫁給新帝了,或者,至少不能為后了。 *** 乾元宮。 瑞安帝在書房走來走去,神色很有些焦躁不安。 也不知他走了多久,門口終于傳來了腳步聲,他回頭,就看到自小服侍他的太監林喜推了門進來。 他面上有急切之色一閃而過,但隱約看見外面其他服侍的人,腳步就是一頓,面上恢復了沉穩嚴肅的模樣。 及至林喜進入門來,關上了門,走到他前面躬身行禮,口中喚了“陛下”,瑞安帝才略微放松了下來,道:“林喜,你見著詩柔了嗎?她現在,怎么樣?” 他口中的詩柔就是原南陽侯府陳家的二姑娘,閨名陳詩柔。 林喜道:“陛下,奴才見著陳二姑娘了。陳家現在搬到了北郊的莊子上,雖說日子稍微清苦了些,不能跟以前相比,但有殿下的吩咐和照拂,并沒有人敢為難他們,陳家被抄的也都只是公中的財產,陳夫人的陪嫁都在,所以一切都好?!?/br> 瑞安帝聽言松了口氣,道:“那就好?!?/br> 他走到書房足有一人寬兩人長的書桌前,伸手觸了觸擺在最前面的一張美人圖,苦笑了下,道:“是朕負了她,她以后,能過得好就行?!?/br> 這張美人圖旁側題了一列小字,寫的是“內閣次輔葉重之長孫女葉敏儀”。 桌案上并不止這一張美人圖,攤在桌面上的還有數張,皆是朝中大臣或地方將領的女兒或者孫女。 除了剛剛那張內閣次輔葉重的長孫女,還有 這些都是禮部前幾日呈上來的,新后的人選。 林喜欲言又止。 瑞安帝沒回頭,但卻像是背后長了眼睛一般,看了桌上的美人圖一會兒,就道:“你有什么話就說吧?!?/br> 林喜便忙道:“還是陛下了解奴才。奴才是在想,陛下,陳二姑娘她曾是您的未婚妻,那除了陛下,她這一世都不可能再嫁他人了。雖說現在陳二姑娘的身份不可能再為新后,但不為后,還可以為妃嬪啊,陛下……” 瑞安帝回頭。 他看著他,道:“這是詩柔跟你說的?” 林喜搖頭,賠笑了下,道:“陛下,陳二姑娘那般端莊的性情,怎么會跟奴才說這個呢?是陳夫人,陳夫人看二姑娘自從事發之后,就再沒了笑容,連話都少說了,心中心疼,就打點了奴才,想問陛下的意思的?!?/br> 瑞安帝苦笑了下。 他不讓她入宮,是為了她好。 可是他考慮了一方面,卻忽略了別的很多方面。 什么他的婚事是廢后容氏定下,陳家和容家素有勾結,那不過是那些人要讓她讓出后位的借口。 事實上,她是他皇妹的伴讀,和他自幼青梅竹馬,感情甚好。 這門婚事是他跟他父皇求來的。 但以前他不過是一個不受寵的小皇子,母妃位份也不高。 所以他也不用費心去掩飾什么。 京中很多人都知道他和她的感情很好。 她不嫁給自己,的確沒人敢娶她。 更甚的是,還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對她不利。 而對于陳家,爵位被奪,府邸被抄,這些其實都是因為他而造成的。 而詩柔,也是他們家族翻身的唯一的希望。 所以陳家自然不想放棄。 他嘆了口氣,道:“這件事我自會安排的?!?/br> *** 翌日,瑞安帝就在御書房將一份勾選好的名單遞給了長公主和幾位大臣傳看。 但除了這份禮部遞上來的名單,瑞安帝還另外補了幾個名字在上面。 長公主和眾臣拎著瑞安帝遞過來的名單就已經很是詫異,他們本來以為新帝和那陳家二姑娘青梅竹馬,自幼情深,可能會很抗拒遴選新后和后宮嬪妃。 卻沒想到他一點也沒抗拒,干脆又利落。 再等他們低頭看到他勾選的名字,以及另外還添加的那幾個名字之后,面上就更是微微色變了。 瑞安帝勾了至少有五六個名字,全部是朝中重臣之女,有內閣首輔曾玨成的孫女曾婉華,內閣次輔葉重的孫女葉敏儀,兵部尚書王騫的幼女,英國公府長公主過繼的那個女兒蘭珠縣主夏蘭珠,南面軍統帥章蘭一的幼女。 補在名單上的則多是地方重將之女,有江寧江州都指揮使司指揮使紀伯昌的三女紀幼恵,西北軍統帥兼西寧都指揮使司華同暉的次女華西蔓,另外還有兩個,一個是西南軍區大將的幼女,另一個則是北疆本土武將世家梁家的女兒,這一位,也是北疆燕王府側妃梁氏的娘家侄女。 最后一個名字比較突兀,是原南陽侯陳檜的次女陳詩柔。 瑞安帝原本的未婚妻。 瑞安帝先是將名單遞給了長公主,長公主看完,一旁侍立的小太監就接過去再遞給對面的內閣首輔曾玨成,如是一直傳下去。 等幾位大臣都看完了,瑞安帝才面色柔和道:“朕知道充盈后宮的重要性,也聽了幾位愛卿的意見,想盡快從中挑選了合意的人選以便早日大婚?!?/br> “朕想,這勾選的幾位,出身和品性都堪為后,朕也十分猶豫。不過朕思及一國之后,不應該只是朕的喜好,還事關我大周國體,所以朕覺得這后位還是應該由幾位愛卿共同商議決出為好。其他的幾位,則封為妃位即可?!?/br> “不過朕還另外加了幾位,都是各地重將之女,現如今各地戰亂,朕此時大婚,心中其實甚是不安,擇幾位將軍之女,也是以示朝廷恩重之意?!?/br> “至于原南陽侯陳檜的次女,她原本是朕的未婚妻,只不過她現在的身份不可能為朕之后,但卻也不可能再另嫁他人。朕想朕的宮中也不在乎多一個服侍的人,所以便也就將她給添上了,如若哪位愛卿覺得有何不妥,也盡可以提出來再作商討?!?/br> 第72章 禮部的名單上都有在坐幾位大臣的孫女或女兒,就算沒有直接關系的,也有一些轉彎抹角的關系的。 他們聽到皇帝這些話一時之間心思都十分復雜。 本來他們以為小皇帝和那陳家女青梅竹馬,肯定會對他們想方設法擼了南陽侯府的爵位,再對他逼婚一事會有很強的抵觸情緒。 但沒想到他會這么配合的就答應了遴選新后,盡快大婚。 不僅答應了選后,還一下子勾了這么多名字,道:“不為后,亦可為妃?!?/br> 這事太順利了,順利到令他們不安。 而且這么多大臣之女入宮…… 于皇帝來說,的確比只選那么一兩個要強上許多。 你們朝堂吵架,后宮繼續吵,他有足夠的理由雨露均沾,誰也不偏向誰。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制衡之術,但卻不知道這皇帝把不把控得了這個平衡了。 大臣們心思復雜。 至于那個小小的陳家姑娘,這個時候誰還會沒眼色的再提反對意見? 雖有文和帝殺元后,專寵繼后的舊例在,但小皇帝還沒到那一步,他一下子挑了這么多大臣之女入宮,個個家世顯赫,更是不乏將門之女,想來到時自有忍不住的。 所以眾人都沒什么異議。 不過那份名單傳了一圈,最后再傳到長公主的手上之時,她掃了一眼上面的那個“護國大長公主之女,蘭珠縣主夏蘭珠”,以及下面的“江寧江州都指揮使司指揮使紀伯昌之三女,紀幼恵”,目光凝了凝。 她道:“陛下,臣對陛下之言無異議,不過卻有一件事情想要稟告陛下?!?/br> 瑞安帝看向長公主,笑道:“姑母有什么話請盡管直言?!?/br> 長公主便起身給皇帝行了一個大禮,然后就呈上了一封書信。 瑞安帝示意,林喜就麻溜地從長公主手上接過了信件,然后再雙手恭敬地遞給了瑞安帝。 瑞安帝狐疑地接過信件。 看了看封面,是從江南紀家傳過來的。 他從信封中抽出信件,但不過讀了幾行字,面色就“騰”一下變了。 長公主道:“陛下,這是臣昨日才收到的快件,原本還以為只是紀家的信件,不想其中竟然還夾雜了小女蘭嘉的親筆書信。臣這才知道,原來小女蘭嘉并未病逝?!?/br> “當初在齊州,蘭嘉感染時疫,她身邊的侍女香畫一直都貼身照顧,后來蘭嘉病好,但香畫卻不幸被感染上了。她身邊的嬤嬤發現有人要對他們不利,就讓香畫替了蘭嘉,帶著蘭嘉躲藏了起來?!?/br> “所幸香畫病逝,因時疫的緣故面目全非,廢太子便以為她就是蘭嘉,直接讓人火燒了她的尸首。蘭嘉在齊州住了一段時間,她見到外面已經傳出了她的死訊,不敢現身,就輾轉又回去了江南,這一路因為只有她和嬤嬤兩人,又不敢露財,只租了便宜的破舊馬車,一直走了幾個月,前些日子才回到江南?!?/br> “臣的表兄紀指揮使看到她,不敢隱瞞,就立即派人送了這封快信給臣,告知臣此事。蘭嘉詐死雖然是事出有因,但始終是犯了欺君之罪,臣特跟陛下稟告此事,還請陛下降罪?!?/br> 這回不僅是小皇帝的面色變了。 就是眾大臣的面色也都變了。 眾人是傻子才會相信長公主的這一番說辭。 他們都不是傻子,立即“恍然大悟”,“明白過來”。 當時長公主回京,那蘭嘉縣主要不就是根本沒有跟著長公主一起回來,要不就是在齊州時長公主發現不對,命人又將蘭嘉縣主送回了江南,然后轉頭就詐死,再裝病,傳出那些流言,陰了廢后容氏和廢太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