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第63章 華文濤沉默。 他行事一向穩重周全,這事其實就算侍衛不提醒,他也知道。 廖先生姓廖名行之。 他本來出身京城望族,但年輕時家族獲罪,舉家被滅族。 他還是因為在外游學,所以逃托了被殺頭的命運,然后只身逃到了西北被華文濤的祖父收留了下來。 后來先帝登基,大赦天下,他們家未被翻案,但他還有剩下的族人的罪卻被赦免了。 不過他的家族其實也就剩下他了。 他祖父敬他有才,就請他做了華文濤父親的老師。 廖行之性情冷僻,仇恨當今皇室。 他父親想要跟燕王府結盟,跟廖行之的影響是脫不了關系的。 廖行之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報仇。 不管怎么樣,meimei若是和燕王世子定下親事,華家就是和燕王府綁在了一起。 至于meimei將來會如何,甚至將來華家會如何,都不是他現在會考慮的因素。 或者,他會考慮,他會覺得如果某一天,meimei真得罪了燕王世子,只要舍棄她不就可以保下華家? 一陣寒風卷過,雪花被寒風夾雜著卷到脖子里,華文濤就是一個激靈。 他道:“你幫我遞信給燕王世子,我要見他?!?/br> *** 驛館。 華西蔓果然找了廖行之。 兩日后廖行之就叫了華文濤說話。 華文濤說了不可結親的理由,道是燕王世子根本無意聯姻,就算燕王爺有意,強自定下親事,燕王世子厭惡meimei,將來不僅meimei不得好,兩家也有可能交惡。 燕王早年征戰受傷,身體早就不行。 燕王府的大權早就已經在趙景烜的手上。 燕王府早晚也都是趙景烜的。 廖行之看向了華西蔓。 華西蔓垂眼道:“大哥,那天是我不對,師爺已經教導過我了,他知道你的擔心是什么。那天我也是一時氣惱,才說出那么不知輕重的話來?!?/br> “大哥,我知道那日燕王妃娘娘和燕王府那般行事,目的就是想讓我接受那個南姑娘,我仔細考慮過了,我可以接受她。我知道燕王府和我們華家不同,燕王爺除了燕王妃,就還有兩個側妃,甚至長子都不是出自燕王妃之腹,但燕王妃娘娘卻和他們相處得很好。所以,燕王妃肯定希望我也能做到她這樣?!?/br> “大哥,我會改。從定親到成親,至少還有一兩年的時間,我會讓母親教導我,以后一定會和南姑娘,還有燕王世子的其他側妃好好相處的?!?/br> 華文濤聽了這話臉上黑成一片。 那心里真是又氣又惱又苦又澀,滋味難言。 他的meimei,竟然跟他說出這么一番話出來,他們華家嬌生慣養的女兒,竟能說出這種話出來。 縱使他知道她說的是假的。 但他不愿聽到那日她那一番狠毒的話,同樣也不想聽到這么一番話。 華文濤面色漆黑不出聲。 廖行之只作看不見,道:“大公子,你聽到了,二姑娘以前只是沒人教導,只要好生教導,未嘗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燕王妃?!?/br> “大公子,你應該很清楚你父親為何要跟燕王府聯姻,西北可不是只有一個華家。大公子,你是華家的大公子,將來華家的興衰存亡可都在你的手上。婦人之仁,在這弱rou強食的亂世,是生存不下去的?!?/br> 婦人之仁嗎? 華文濤目色沉沉。 他看向華西蔓,好一會兒才道:“我已經打聽過了,不同意這樁婚事的是燕王世子,而燕王世子不同意這樁婚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南姑娘?!?/br> “你既覺得你能和南姑娘和睦相處,那我就帶你去見南姑娘。如果你能說通她,讓她幫你勸服燕王世子,接納這門婚事,我就去找燕王提這門親事?!?/br> 華西蔓不敢置信。 饒是廖行之先前已經不留情面的好一頓警告她,跟她說若是不收斂,不作好姿態就不可能嫁進燕王府,可此刻聽了自己大哥的話也是氣得一股惡氣就從腹中涌出來。 而且她大哥雖然為人板正嚴肅,但對她也是一直寵著的,何曾跟她說過這種話? 她看著華文濤,喘了好幾口氣,道:“大哥,你明明知道,不必這樣的,只要你跟燕王爺提,他必定會同意這樁婚事,這事當初本來就是他提出意向的?!?/br> “是,我剛才是說過,我會跟那南舒,跟世子的其他側妃好好相處,但就算是好好相處,我也是正妃,她只是個妾,頂多也就是個側妃。難道燕王妃入王府的大門還是先經梁側妃還是原側妃同意的不成?這樣做,你要我將來在王府還要如何立足?” 可不管她怎么說,華文濤的面色也是冷硬如鐵。 華西蔓又氣又委屈。 又想到在家中母親處處說她的不是,眼里就滾出淚來,脫口而出道,“大哥,來之前母親召你說過話,你跟我說實話,是不是母親讓你這么做的?” “因為母親她根本就不想我嫁給燕王世子,她最疼愛的一直是大姐,從小到大,在她眼里,大姐什么都比我強,她怕我嫁的好會傷了大姐的自尊,所以她根本就不想我嫁的好對不對?” 那一剎那華文濤面色沉得像似要滴出水來。 他母親有多疼愛和擔心這個meimei他是很清楚的,可在這個meimei心里,卻覺得是他母親偏心,見不得她好。 這回華文濤連廖行之都不想再理會,留了一句“你不同意,這門婚事就此作罷”,轉身就出了房門。 *** 燕王府。 燕王妃南院。 燕王趙釔平時很少踏足南院,不是他不想來,而是燕王妃不待見他。 但他看出自己妻子不愿意華家的親事,想到她本來就對他心中不滿,也不愿逆了她的意,直接就定了兒子的親事。 遂這一日就過來了南院想跟她說說。 燕王過來時燕王妃正坐在軟塌上看著書。 一旁的花樽里插了幾枝黃梅,清淡優雅,如同一幅美人閱書圖。 歲月不曾在燕王妃身上刻下多少印痕。 只是氣質更加淡然從容了些,也更耐人尋味了些。 燕王看著她,一時之間好像回到了舊時在京中的時光。 她也是這般坐在窗前看書,他進入房間來,她便會抬首對他調皮的一笑,道:“世子,你怎么又偷偷過來了?” 燕王正在恍惚中,燕王妃已經抬起了頭,不過這一次她見到他并沒有對他笑,反是皺了皺眉,然后將書放到了桌案上,起身給他行禮,道:“王爺?!?/br> 燕王爺回過神來,看著面前有禮但卻冷淡到骨子里的王妃,道:“阿曦,不是跟你說過不必跟我行禮嗎?你身子不好,快坐下吧?!?/br> 燕王妃閨名南曦。 兩人在燕王幼時住在京城之時便已相識,可以稱得上是青梅竹馬。 當年這樁婚事,也是燕王在先帝那里求來的。 當時還是淑妃在先帝那里求情,先帝才賜下了這門親事。 他坐到了一側的扶手椅上,咳了一聲,道,“阿曦,你不喜那華家女嫁給烜兒嗎?” 燕王妃神色淡淡。 她道:“我的確不喜她,不過我不想她嫁給烜兒,跟我喜不喜歡她卻沒有關系,而是跟烜兒喜不喜歡她有關系?!?/br> 燕王皺了皺眉,道:“阿曦,我是聽說烜兒喜歡了你娘家的那個姑娘,她的確是個好的,但以她的身份,為烜兒的側妃也就是了。阿曦,烜兒他,總要娶正妃的?!?/br> 燕王也不是好糊弄的。 兒子弄了個女人回來,還送到妻子身邊,他自然是調查過的。 知道她并非真的是自己妻子的娘家侄女,應該是個出生低末的。 燕王妃看她,目光澄澈,燕王爺原本是理直氣壯,打了滿篇的腹稿來的,可在她這樣的目光之下,一下子好像又被梗住了。 他心里嘆了口氣。 這些年來可能是他保護她保護得太過了,才讓她的性情越來越……不食人間煙火,或者說執拗。 他道,“阿曦,烜兒這一路都走得很不容易,我想給他尋一個有助力的妻子,這樣將來他也能輕松些?!?/br> 燕王妃聽言眼中的嘲諷之色一閃而過。 她道:“我覺得幫烜兒挑選一個他喜歡,讓他能開心些的妻子,比一個世俗上所謂有助力的妻子要更重要。那種妻子能給他帶來的東西,烜兒自己就能得到,但一個烜兒真心喜歡,也喜歡他的妻子,那些是不可替代,失去了也可能永遠再找不回來的東西?!?/br> 燕王一時啞然。 他覺得這大概是說不通了。 他無奈道:“可是那位南姑娘,她不可能為烜兒正妃?!?/br> 而且就她的容色,他也不覺得有多出色。 他想不明白,他兒子的目光怎么這么怪異,不會是中了邪吧? 燕王妃看他那副表情,突然道:“雖然京中送來消息說蘭嘉縣主感染時疫沒了,但我也聽說,蘭嘉縣主沒的時候長公主并不在她身邊,且她沒時已經面目全非,最后遺體都沒有經過確認就直接火化了。王爺你不覺得此事有頗多蹊蹺之處嗎?” 燕王眉頭皺了皺。 這事其實他也覺得有些蹊蹺。 只不過那蘭嘉縣主死了,對燕王府也沒什么大的影響,所以他也不甚太在意就是了。 燕王妃又道,“福安長公主對這個女兒愛若珍寶,為了避開皇后和太子對她的惡意,特地帶她離開京城,避居江南,并且這么些年隱了行蹤不讓外人知曉。又怎么會在京城大亂,皇帝病重,太子掌權之時就帶著女兒大咧咧地回京,還扔了她在半路自己回京?王爺,您真的覺得,蘭嘉縣主已經死了嗎?如果她沒死,還活著,王爺您又給烜兒再定一門親事,屆時是要如何?” 這個燕王可不覺得有什么問題。 兒子就算再定親也是在世所皆知那蘭嘉縣主已經死了的情況下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