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女兒生得花容月貌,容二夫人是對這個女兒寄予厚望的。 要知道,容家現在是花團錦簇,可于她來說,那都只是表面風光。 爵位是大房的,家中財富也大多是大房的。 皇后和太子更是只器重大伯。 而自己的丈夫才能平庸,皇后和公爹都約束他約束得緊,等將來分了家,她們這房還能有多少前景? 第42章 皇后當然知道容二夫人的心思。 她有些煩躁。 她能做到皇后的位置,打敗家族根基深厚,素有賢名并無過錯,且又有嫡子的元后,靠的可不只是美貌和皇帝的寵愛。 但她還是忍住了。 她勸道:“二嫂,這事還沒定下,夏三姑娘還小,又是剛找回來,福安怎么會舍得這么快就給她定親,還是定到北疆?所以你們也不必太過憂心了?!?/br> “還有野丫頭這三個字,以后也切記不要再提,夏三姑娘是燕王妃親自教養的,是福安長公主的女兒,身上流著皇家的血,你這句話傳出去,福安長公主怒了去皇帝面前告狀,就是本宮也救不了你?!?/br> 容二夫人聽言心里撇了撇嘴。 什么燕王妃親自教養的,明明不就是在鄉野里長大的,掛上個燕王妃教養的名頭,就當真能掩人耳目了嗎? 皇后說完也不理會她的反應。 容家是普通小官宦之家出身,這個二嫂更是商戶出身,當年她二哥是看上了她的美貌不顧家中的反對執意娶她入門的。 但她眼皮子淺,急功近利,一切以利字為先,容皇后一向都看不上她。 就沖著這位二嫂的這個性子,其實她都沒有打算讓侄女入兒子的東宮。 更何況,讓侄女入東宮,不是得罪太子妃和另外幾個良娣良媛的娘家嗎? 太子根基并不穩,她是絕不會做這種蠢事的。 她看向容錦繡,道:“錦繡,不管是正妃還是側妃,燕王世子你都是一定要嫁的?!?/br> “本宮跟你說過,燕王府和燕王世子對我們大周的重要性,你嫁給他也是幫你表哥,也是在穩定我們容家的根基。我們容家家族底蘊不深,你表哥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你知道,我們大周歷來有外戚之女和親的規矩,你不嫁燕王世子,難道是想要嫁給西越的太子嗎?” 容錦繡的面色一下子變得煞白。 皇后看容錦繡面上不可置信和凄惶的表情,嘆息了一聲,聲音柔和了下來,道,“錦繡,難道你還對你自己沒有信心嗎?燕王世子拒絕這婚事,是因為他還沒有見過你。那夏三姑娘是燕王妃在北疆相中的,她不過就是個九歲的黃毛丫頭,你還沒自信爭不過她嗎?” “且不說這門婚事福安長公主同不同意,就算她同意了,夏三姑娘也才九歲,離她能嫁人還得至少有七八年的時間呢,這七八年的時間會發生些什么事都不一定,就算這婚事不出變故,她過了七八年再嫁給燕王世子的時候,你也早就籠絡了燕王世子的心,在燕王府坐穩了根基,她嫁過去還有什么用?” “可是,姑母……” “沒有什么可是?!?/br> 皇后的臉色冷淡了下來,露出了一些煩倦之色,道,“錦繡,這事本宮已經掰開了揉碎了跟你說清楚了,本宮也乏了,你們就先下去吧?!?/br> 容錦繡和容二夫人還想說什么,可是對上皇后的臉色和眼神,終于還是閉上了嘴,滿眼不甘心的退下了。 *** 且說皇帝那里。 他也知道皇后那里怕是不好交代,一直磨蹭了很晚才去的皇后的寢宮央和宮。 不過令他意外的是,迎接他的并沒有板著臉或者火冒三丈的皇后。 還是平常溫柔的樣子。 桌案上還擺了他愛吃的點心小菜。 文和帝受寵若驚,坐下后咳了一下,道:“皇后,景烜拒婚的事,你可聽說了?” 他是知道皇后派了人在乾元宮外打聽的,也是他允許的。 “聽說了,” 皇后笑了一下,道,“臣妾看陛下面色有些沉重,是為此事憂心嗎?” 文和帝心道,朕還怕你跟朕鬧。 但這話自然不能直說,只順著皇后的話點了點頭,道:“正是,還是皇后知道朕的心事。景烜這孩子從小就不讓人省心,現在跟朕鬧這么一出,好好的事情就變成了一團亂麻?!?/br> 皇后給文和帝斟了一杯茶,遞上,笑道:“其實這事陛下完全不必憂心,夏三姑娘剛剛找回來,福安長公主怎么會舍得把她嫁到北疆去?這事,你只要跟景烜說,是福安長公主不同意,陛下您曾在先帝臨終時可是答應過要好好照顧福安的,只要福安不同意,跟您鬧,那這門婚事不就成不了了?!?/br> 文和帝皺了皺眉,道:“明舒是景烜找回來的,聽說燕王妃也對明舒十分疼愛,景烜又說了那命格一事,萬一福安沒有辦法,無奈同意了下來怎么辦?” 這回皇后也皺了皺眉。 她倒是忽略了那命格一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她很快就又展了笑容,道:“陛下,不管那命格是真是假,明舒都是一定不能嫁到北疆的?!?/br> “于公來說,陛下,現在西南匪亂叢生,福建,江南連年受災,陛下已經因著這些事日夜憂心,那再不能讓北疆有何亂相,臣妾想將錦繡嫁給燕王世子,也是想給陛下分憂?!?/br> “臣妾懷疑燕王府求娶明舒,是因為看中她年紀小,兩人定親,至少七八年之內都不能成婚,但燕王世子年紀卻已不小,如此他們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替燕王世子迎娶北疆本土世家的側妃,那樣我們對北疆肯定就越發失去掌控?!?/br> 看見文和帝的面色可見的沉了下去,皇后聲音愈發的輕柔了下來。 她續道,“于私來說,陛下曾經答應過先帝要照顧福安,陛下也一直對福安恩寵有加,可是有些事情卻有心無力?!?/br> “可憐她出嫁沒多久夫君就戰死,唯一的女兒失蹤,這么些年來更是憂思成疾?,F在女兒好不容易找回來,還沒享受幾日的團圓之樂,燕王妃就挾恩以報,更弄出這什么個命格來,令公主不得不把女兒嫁給她?!?/br> “陛下,此事你一定不可以置公主于不顧??!” 文和帝原先還只是覺得心亂,并沒有一個堅定的主意,此時聽了皇后的這一番話,那心便慢慢堅定了下來,覺得的確不能將明舒賜婚給趙景烜。 不過…… 他又皺了皺眉,道:“皇后,你也知道,景烜那小子是個什么性子,他要是執意要娶明舒,朕就是不同意,他也必不會善甘罷休的,定要弄出些什么事來的。例如那命格一說,若是朕不同意,就是枉顧明舒的一輩子,也枉顧北疆的安定,怕是會引起北疆百姓的不滿的?!?/br> 皇后心里撇嘴。 你拿趙景烜沒辦法,他想要什么你就滿足他什么,那他要是想要你的江山,你是不是也要滿足他? 她心里這般想,面兒上卻是半點沒露出來。 仍是大方溫柔賢良,敬重皇帝的好皇后,賢內助。 她溫柔道:“陛下,這事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燕王府能在北疆弄個元蕪大師給明舒弄個宜北疆的命格,那陛下還不是一樣可以找一個大師給她弄一個其他的命格?” 文和帝不是很睿智聰明,性情也有些優柔寡斷。 但卻也算得上是個仁愛忠厚之君了。 否則當年先帝無嫡子,也不會從幾個庶子中挑出他來做繼任新君了。 先帝是覺得他性情仁厚,做守成之君正可,他繼位,也必定能善待愛女和其他幾個兒子。 可誰知道這位后來那樣迷戀上容氏,進而為了她做出那么多事呢? 且說回來,文和帝他對這命格一事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這萬一要是真的,他拒絕賜婚,壞了這門婚事,豈不是會害了明舒,還可能亂了北疆的安定? 容皇后深受文和帝寵愛二十年幾年,對他自然十分了解。 她看皇帝仍是皺了眉不展,便也猜到了他的心事,遂道:“陛下若是對此事有疑慮的話,回頭就召了信得過的大師再看看明舒的命格,屆時是真是假,也就清楚了,這樣陛下你的心也能定些,就是福安那里,也由得她自己選擇,陛下您不必再為此事心有愧疚?!?/br> 說完又頓了頓,道,“陛下放心,就算明舒的那命格是真,不得已只能嫁給燕王世子,那陛下也不必憂心燕王府以明舒年幼為由,定要燕王世子迎娶北疆本土世家的女子為側妃,讓他與陛下您離了心?!?/br> “臣妾定會好生勸了錦繡,讓她嫁給燕王世子為側妃,將來在北疆好好輔佐燕王世子。如此一來堵了燕王府的口,不能以明舒年紀小為理由再為他迎娶側妃,二來也能讓錦繡先籠了燕王世子的心,讓他以后能一直效忠陛下,輔佐陛下和太子,守護我們大周的江山?!?/br> 文和帝聽到這里終于全身舒坦了許多。 他道:“那豈不是委屈了容二姑娘?皇后你一向都疼愛她?!?/br> 皇后笑道:“為陛下分憂是臣妾的本分。能為我大周的江山社稷犧牲,也是錦繡的福分,又如何談得上委屈?” 文和帝很是感動。 不過他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道:“那福安那里怎么辦?” 他賜了明舒做正妃,再賜一個側妃,這不是堵福安的心嗎? 皇后嘆了口氣,道:“陛下,世事兩難全。這門婚事,陛下并沒逼長公主,應不應都是她自己的選擇?!?/br> “至于賜婚錦繡給燕王世子這事,她也知道這是陛下一早就決定下的,現在因為明舒只能退而為側妃,把正妃位置讓給明舒,已經是退讓了。而且陛下放心,臣妾也會好好跟福安說,讓錦繡為側妃,總好過讓北疆本土世家的女子為側妃,那樣的話,將來明舒嫁過去,才是一點位置都不剩了呢?!?/br> 文和帝嘆氣,點頭道:“那就麻煩皇后了?!?/br> 皇后笑道:“陛下您還跟臣妾說這種話做什么,臣妾為陛下做什么都是高興的?!?/br> “不過,陛下,明舒今日才剛剛回京,臣妾什么都沒準備,如果明日就召見她的話,臣妾怕是會委屈了她。臣妾想,不若就將召見的日子推遲上幾天,就定在五日后,一來讓明舒先跟福安好好敘敘母女之情,也熟悉熟悉宮中的規矩,別讓這孩子一回來就嚇著了她?!?/br> “二來也是讓陛下準備好尋大師替她再看命格一事,定了命格,陛下打消了疑慮,也好定下打算,再決定如何跟福安說這件事?!?/br> “這第三嘛,是臣妾還想在宮中舉辦一個賞花宴,就請幾位王妃公主,還有錦繡一起聚聚,到時候就讓明舒過來認認人,也看看她的性情如何,讓她和錦繡好好相處相處,錦繡她心地良善,肯定會好好照顧明舒的,這樣讓福安和明舒也容易點接受錦繡?!?/br> “總之這事不宜cao之過急,陛下您先定了主意再見福安和那孩子也不遲,明日就先賜點東西過去,讓她先好生在公主府養著,待賞花宴的時候再入宮,陛下您看這樣可好?” 文和帝點頭,道:“如此甚妥,還是皇后你想的周到?!?/br> 這日文和帝在被趙景烜弄得滿頭包之后,在皇后這里總算是又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晚也算是睡了一個安穩覺。 文和帝性情優柔寡斷,可偏偏他身為皇帝,政務又特別多,很多事情都讓他舉棋不定,那些大臣又經常意見相左,個個都好像很有理,日吵夜吵,讓文和帝頭痛不已。 但每一次他卻都能在容皇后這里找到平靜。 這天下美人何其多,但文和帝卻對容皇后二十幾年來都盛寵不衰,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 第二日一早文和帝就派人去長公主府給明舒賜了豐盛的禮物,珍貴的補品和藥材,道是蘭嘉縣主剛剛回京,必是十分疲憊,就先免了她去宮中謝恩的過場,讓她先在長公主府好好歇上幾日,和長公主好好敘一敘母女情,待五日后,皇后娘娘會在宮中特地幫她舉辦一個賞花宴,到時候再派人來接她入宮去宮中好好玩耍云云。 這回過來傳旨的還是多祿。 明舒前世和這位皇帝就沒打過什么交道,對他并不了解,所以對于他這一日,不,隔夜就變的態度很是有些茫然。 皇帝不都是一言九鼎的嗎? 這位怎么就說變就變呢? 長公主卻是很了解自己這位皇兄的性格和宮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