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若讓太子認定自己和燕王府是因為知道當年的舊事,弄了替身一事來專門防備他,也已經知道暗殺的事情是他干的,那他是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 太子需要一個背鍋的。 那她就幫他把這口鍋先送給崔氏和夏成倧,想來太子知道了,也應該會逼著夏成倧和崔氏扛下這口鍋的,說不定還會幫著她在京城造勢,把這件事給坐實了。 這樣他可不就徹底清白了? 夏成倧享受著太子的“信重”和“恩寵”,此時不就是應該給他排憂解難? 如此她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敵視和防著崔氏和夏成倧,不必把他們當成長輩來對待,也可以理所當然地和她的那一對子女劃清界限,不必時不時要演出兄妹,姐妹情深的戲碼來惡心自己。 簡直是太完美了。 “你,你血口噴人!” 崔氏哆嗦著,終于破口大罵道。 她轉身就跪在了夏老夫人和長公主面前,哭道,“母親,公主,我在京中,根本連她還在世,已經被找到的事情都不知道,又怎么會做出這……這孩子口中所說的事情?而且我一深閨婦人,又如何能做到這種事情?” 第38章 崔氏被打得完全措手不及。 深宅大院的手段她從來都不缺,卻哪里想到對方就是個瘋子,惡鬼。 都還沒有進戰場,她就已經先撲過來直接咬住了你的咽喉? 當然,如果對方真的是一個瘋子,她完全可以讓人塞了她的口,把她拖下去,亂棍打死。 可是她身后還站著個威壓沉沉的福安長公主。 崔氏跪著,冷汗淋漓。 這一剎那之間她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被多年的養尊處優,被福安長公主的避世自我膨脹到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警戒心。 當然這也是這么多年來丈夫的離心讓她把所有的心都撲在了幾個兒女身上,可偏偏為了她們的前程,她聽從了婆母的建議,把幼子幼女都過繼了出去,心都被撕離開,每日的煎熬,為的就是一雙兒女的前程而已。 可明舒的出現又完全打亂了她原本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平衡,心神大亂之下才會往牛角尖一路鉆去。 但她從來都不是真的蠢。 此刻她腦子里閃過很多駁斥的話,例如說這賤丫頭是被惡鬼附了身,或者說這賤丫頭怕不是個假貨,是燕王府派來禍害人的。 可很快她就將這些念頭都狠狠地按了下去。 她已經醒悟過來,其實她,或者說她的一雙兒女都根本承受不起跟長公主撕破臉。 皇家的人都是瘋子。 哪怕平日看起來有多么正常,但實際瘋起來都是不管不顧的,不能以常理度之。 大概這丫頭也是因著有這皇家血統才會如此不按常理的行事。 她此時終于記起來明舒身上還有皇家的血統。 她顫抖道,“母親,公主,這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人的挑撥,所以明明才是第一次見面,就對我,對珠姐兒的敵意這么大?母親,我被冤枉一下倒是無事,但這背后之人的用心未免太過惡毒,這是要讓我們夏家,我們英國公府家宅不寧,成為滿京城茶余飯后的笑柄??!怕是還會影響國公府的圣寵和前程!” “母親,您是知道的,當年您讓我把林哥兒和珠姐兒抱來國公府,我其實是不愿的,還是在您的勸說下,兒媳心痛弟妹的遭遇,才會同意把他們抱過來。我又怎么會為了那樣的理由膽大包天的去害三姑娘呢?母親,兒媳既無心,亦無能去做這樣的事啊?!?/br> 說到這里,她淚如雨下。 夏老夫人也終于從震驚中緩了過來。 她看了一眼跪在下面哭的長子媳婦,再抬頭看向明舒。 雖然口中說著讓人震驚駭然的話,但夏老夫人從明舒的眼神中卻并沒有看到特別激烈,怨憤的情緒,只有一派的沉靜和鎮定,這哪里像是個孩子的眼神? 她再看長公主,長公主的臉色很沉,眼中有些意外,但卻并沒有絲毫震驚。 夏老夫人的心愈發的沉了下來。 這事情太過離奇,夏老夫人是不信的。 至少不會是這個兒媳所為,就算她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能力。 可看這孩子和長公主的神情,暗殺一事應該是確有其實,至少長公主是知道的。 罷了,不管實情如何,這事都要先穩下來。 她低頭看著渾身發抖,涕淚橫流的長子媳婦,終于開口道:“好了,迎柳,你也說了舒姐兒還是個孩子。她自幼流落在外,這一路回來,又經歷了不知多少艱辛,還曾遭人暗殺,心中驚恐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之前又有那姚家人恐嚇在先,對你防備和驚恐都是人之常情。你是長輩,難道還要跟一個受了驚嚇的孩子計較?” 說完她再轉頭看向明舒,對她招了招手,喚了她到自己身邊,握了她的手,眼里有些淚光閃爍,對明舒柔聲道,“好孩子,這些年你在外面受苦了,以后你回到家中,你母親定會好好照顧你,保護你,再不讓你受委屈。這些日子你就先好好在府中歇息一下,也讓你母親替你好好調養調養身子。至于以前的那些事情,” 她頓了頓,道,“孩子,你要相信你母親,她定會查明所有事情,給你一個公道的?,F在事情不明,我們也不能就貿然定下誰的罪,以免親著痛,仇者快,你可明白?” 她已經發現了明舒對國公府的敵意,所以說話時已經避開了“國公府”這三個字,只說“你母親”會照顧你,保護你,給你一個公道,以免引起她的抵觸情緒。 老夫人一直都是這般讓人信服,又讓人忍不住信任的。 否則前世她怎么會信了她,最后又遭了崔氏的毒手? 還有,否則她母親本無意過繼夏延林和夏明珠,最后卻還是聽了她的勸說過繼了他們? 明舒心里滋味難言,但她的目的已經達到,所以還是點了點頭,垂下眼,道:“孫女明白?!?/br> 夏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是個聰慧的好孩子,燕王妃娘娘教導你教導得很好。這些日子,事情未查明之前,你心中害怕,不想住去國公府,那就不用住過去。待你身子好些之后,只需過去那邊給你祖父請個安可好?” 說到這里,她面上現出悲痛之色,道,“你父親他是你祖父最疼愛也最器重的孩子,當年聽聞你父親出事,你祖父就一夜白頭。孩子,這些年來,他一直都記掛著你,得知你回來,他不定會怎么高興呢?!?/br> 夏老夫人的聲音沉痛。 明舒聽言也忍不住眼睛一酸,有淚意出來。 不管那背后有多少事情,父親的死對祖父祖母的打擊很大這事的確是真的。 她應下“好”,夏老夫人就拉著她的手轉頭對長公主道,“公主,舒姐兒剛剛回來,她之前受了太多委屈,這段時間你就好好陪著舒姐兒吧。另外,珠姐兒言行莽撞,心性還需要好好調教,我看這段時間我就先帶她回國公府,好好教導她一番再說,你看如何?” 現在這樣的局面,長公主的確不想再留夏明珠在府中,自然是點頭應了下來。 一場暴風雨就這樣在夏老夫人的幾句話中無聲無息地平息了下去。 *** 長公主府大門前。 夏明珠上馬車之前回頭看了一眼長公主府的大門和上面寬大的匾額。 她的眼睛紅腫,之前被夏老夫人好一番訓導情緒才稍微穩定了下來,可是此時她回頭看那大門和匾額,眼淚仍是忍不住又滾了下來。 這里曾是她的驕傲之源,是她在眾家閨秀面前高人一等的根本。 可從今天起,這里可能就是她被人嘲笑的源頭了。 崔氏看女兒如此,簡直心如刀絞。 她正準備說些什么安撫一下女兒,卻見一輛刻有宮中標志的馬車駛了過來,她愕然間,下意識就伸手將女兒拉到了自己懷中。 不過片刻,那輛馬車已經停下,然后夏老夫人和崔氏等人就見到了皇帝跟前服侍的小太監多祿從那馬車上跳了下來。 多祿下了馬車就看到了站在長公主門前的夏老夫人和崔氏等人,他頓了頓腳步就向著她們走了過去。 他是極有眼色之人,走到了近前明明看到了夏明珠紅腫的眼睛,崔氏頹敗怨憤的面色,但他還是像完全沒有發現這些異樣一般,仍是笑瞇瞇的招呼,道:“老夫人您剛剛是從長公主府上出來啊,可是見了蘭嘉縣主?” 蘭嘉縣主? 眾人一時沒反應過來,那是誰? 多祿拍了拍自己腦袋,“哎喲”一聲,道:“看咱家這糊涂的,老夫人勿怪。咱家先在這里給老夫人賀喜了,陛下他已經下旨,冊封長公主之女夏三姑娘為蘭嘉縣主,咱家這就是來宣旨的。陛下這圣旨啊都放了好幾個月了,聽說夏三姑娘回來,可不就急著讓咱家趕緊送過來嗎?” 這,這么快? 且不說崔氏和夏明珠的反應,就是夏老夫人聽得都有些目瞪口呆。 下意識之下,夏老夫人就道:“公公是說,陛下冊封了我們家的三丫頭為蘭嘉縣主?依大周制,就算是公主,不也是只能替一女請封縣主爵位的嗎?” 夏老夫人這一問,也都問出了崔氏和夏明珠想問卻無法問的問題。 看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多祿“呵呵”一笑,道:“是,依大周制,的確是有這么一條,但凡事總有例外,陛下愛重長公主,蘭嘉縣主又是長公主的獨女,自然不會讓她受委屈。陛下除了冊封了夏三姑娘為蘭嘉縣主,還特地給她劃了封地,又格外恩賞了一處宅子,兩個莊子,和其他不少東西。這些可也都是以前從未有過的?!?/br> 多祿的一番話真是說的崔氏和夏明珠心里就跟浸在了多年陳醋里的膽汁,又苦又酸又澀。 就是夏老夫人,也是滋味難言。 如果是之前她能聽到這消息自然是歡喜的,可經了先前明舒對崔氏的指控,雖然她將事情一手按了下來,事后又和長公主深談了一番,但現在這心里也仍還是沉甸甸的。 這個孫女這樣的性子,還有對國公府顯而易見的敵意。 她是真不知道這個孫女的回來對夏家,對國公府是福是禍了。 但這都是國公府的家事,不管怎么樣,恩還是要謝的。 她遞了一個眼色給翠竹,翠竹便從袖袋里拿了一個荷包過來,老夫人接過遞給了多祿,口中道:“這真是圣上的隆恩,也辛苦公公跑這一趟了,只是我們三丫頭這才回來,就勞圣上這般費心,實在是讓臣婦等惶恐?!?/br> 多祿還是笑瞇瞇的接過荷包,入手沉甸甸的就知道銀子不少。 他笑道:“不費心,不費心。蘭嘉縣主是圣上嫡親的外甥女,還是燕王世子心尖子上的人,圣上惦記也是自然的?!?/br> 夏老夫人又是一震。 燕王世子心尖子上的人? 這,這從何說起??? 是,是聽說孫女是燕王世子親自送回來的,聽那丫鬟說,燕王世子還對孫女袒護有加,可她年歲還小…… 她看向多祿,可多祿卻是再也不肯多說,只道,“老夫人,世子夫人,圣上道了,讓臣宣過圣旨之后就要帶縣主入宮,圣上現還在宮中等著呢,可不能誤了時候,咱家這就先去府中宣旨了?!?/br> 這都什么時候了,還等著帶明舒入宮? 老夫人聽出這應該是托辭,但多祿既然已經這般說了,她便也不敢再拖著他了,忙道:“那公公還是先去公主府中吧?!?/br> 多祿謝過,便笑吟吟地告辭了。 “阿娘?!?/br> 多祿的身影沒入府中,夏明珠帶著哭音和無盡惶恐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珠兒?!?/br> “走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