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書迷正在閱讀:朱雀橋、媽,救命!、重生八零:農家小媳婦、妙醫鴻途、貴女不嬌(重生)、黏著你撒嬌、霜染深庭、千金為后、才不會喜歡你、[紅樓]大丫鬟奮斗日常
季瑯低頭想了半晌,自胸腔里發出一聲悶笑。 “也對?!?/br> 他說完,兩人從巷弄中走出來,一直無話,那根弦還在勾著,他們都清楚地知道這事不算完。 然而一出西街,他們就聽到本該寂靜無人的街道上傳來喧嘩聲,還有敲響銅鑼的聲音,兩人對視一眼,滿是不解,結果看到卓家門前掛上了白幡的時候,他們才知道發生了什么。 老將軍,戰死了! 整個安陽城注定一夜無眠。 季瑯別了景彥,先是回了一趟侯府,卓家的事動靜太大,將太夫人也驚動了,她并不知道姜幸被劫,還以為她現在正在安靈寺,此時正囑咐哭泣的卓氏一些事。 卓家派人給卓氏遞消息,才剛睡下的卓氏急忙起身,連發髻都來不及梳,聽完楚氏囑咐,她急忙趕回卓家,季衡宇自然也跟著一起去。 季瑯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走了,他卻正好在大門那里和一身狼狽的季清平碰了個正著,一看到他,季瑯才想起那個一直被自己遺忘的人來。 “清河郡主人呢?怎么樣?” 季清平神色有些恍惚,沒回答他的話,季瑯又問了一遍時,他才像剛回過神來似的應了一聲,搖了搖頭:“平安,已經回王府了?!?/br> “你怎么弄成這副模樣,楚六郎呢,你怎么處置的?” 季清平沒說話,他身后的常隨流光倒是多嘴一句:“大公子根本不會騎馬,為了救郡主非要騎,結果從馬上摔下——” “楚寰沒在那里,駕駛馬車的應該是他的手下,知道事情敗露就跳崖自盡了?!?/br> 季清平像是刻意不讓流光把話說完,飛快地說出這段話,他一身的污泥,將平時的絕塵氣度都遮掩了,此時才像個凡人一樣。 季瑯聽到跳崖,心中也震了一下,想必那馬車是要直接飛馳而下的,造成郡主意外身亡的假象,季清平追到那里才將清河救下,應該也是千鈞一發的時候。 “成王知道了嗎?他怎么說?” 季瑯看著季清平問道,見到他眼中閃過一絲躁意:“郡主離府時未言歸期,她留在安靈寺的丫鬟也沒有下山,所以成王不知道她不見的事?!?/br> 這個季瑯多少也猜到了,并未露出驚色,季清平又繼續道:“郡主沒看到是誰綁了他,所以——” 要想推到楚寰和謝柏頭上,還需要姜幸出面,但是為了不讓姜幸站在風口浪尖上,季瑯是絕對不會同意她站出來的,再加上,相比較姜幸本就出身青樓和已嫁作□□來說,此事捅破對清河傷害更大。 更不用說謝柏那里還握有季瑯的把柄。 “你那邊呢?”季清平問他。 季瑯怔了怔,抬頭看去,張了張口,話到嘴邊還是咽下去了。 “你回來時也看到了吧,卓家……”季瑯岔開話題。 季清平點了點頭,神色突然變得晦暗難明,眸色間隱有怒氣:“看到了,那邊終究還是動手了!” 言外之意,就是卓老將軍的死沒有那么簡單。 晉王開始了真正的施壓,權力爭端這才是開始。 季瑯突然拍了一下季清平的肩膀:“明日上朝,你一定要向著我?!?/br> “怎么了?” “我把謝柏的雙手廢了?!?/br> 季瑯說得簡單明了,一如既往的語氣著實有些惡劣,就像他每次闖完禍,都要別人給他擦屁股時一樣,一樣的理所當然。 季清平皺了皺眉,剛要說什么,季瑯已是揮了揮手,轉身向門外走去:“我不回去了,娘知道了又要揍我!” “你去哪?”季清平轉身問他。 “爺自有去處!”季瑯一副大爺似的,拍拍屁股就走,然而等季清平的尾巴都跟著他一起走進了府里,他才停住腳步,扭頭看了看武敬侯府的燙金牌匾。 看一眼,再看一眼,是時候道別了,總該道別的。 季瑯回頭,快步離開了這里。 今日的我,業已超越昨日的我。 但更新的字數并沒有。 唉。 第99章 千秋罪 再過兩日就是冬至,安陽城的第一場雪卻在冬天到來之前就來了?;颐擅傻脑撇蕢旱玫统?,雪花片順著呼嘯的風一下子鉆進領口,冷得打顫。上朝的大臣一個個都頂著黑眼圈,官服里面套了厚厚的棉絮,看起來有些步履蹣跚,他們登上承乾殿的臺階,熟識的相互看了一眼,又分別嘆息著各自別過眼去。 夜里聽聞北境的軍報說鄴城被攻破了,卓老將軍戰死沙場,大家哪有心思繼續睡下去。 早上上朝的時候,將軍府已掛上了白幡。 這不止是一家之殤,塔塔有近二十年的時間未犯大盛邊境,這次卻勢如破竹直接拿下一座城池,即便是遠在京城的他們也不免坐立難安。今日的早朝,還不知道要承受陛下怎樣的怒火。而狼煙四起的北境又要作何布置,這恐怕是他們接下來要應付的大事,搞不好,身首分離都有可能。 大臣們等了許久,李庭玉才姍姍來遲,跟在她身后的女官們頭壓得更低了,戰戰兢兢的氣氛渲染了整個朝堂。 近日陛下生病,臉色淺白,沒有一絲血色,映襯著那張臉更加陰沉,她的視線在承乾殿中一掃,龍案上的奏疏一本未看,張口便是nongnong的嘆息。 “外祖父何時可以歸京?” 她母親毓淑皇后是老將軍的女兒,那“外祖父”指的自然是老將軍。 無人回話,大殿上一片死寂。 直到兵部尚書丘京介出列,躬身道:“驛卒遞來的軍報上說,卓老將軍是隨軍情一起出發的,算算北境到京城的距離,最快也要十日?!?/br> 雖然是一起出發,但運送尸首不能像傳遞軍情一樣快馬加鞭,速度當然要慢一些。 李庭玉點了點頭,昂頭嘆了口氣,聲音里帶了一絲落寞。 “卓家為朕鎮守邊疆,北境二十年安穩他們功不可沒,如今馬革裹尸,縱使城破兵敗,也一直血戰到底,不負邊城將士和大盛百姓……明瓔,傳朕令下去,追封大將軍卓肖洹為鄂王,謚號忠武,以藩王之禮下葬?!?/br> 看似是說給明瓔的,其實也是說給在場的所有的人聽,以王之禮下葬,不可謂不重視,然死后殊榮,縱使以帝王之禮下葬又如何呢? 卓家唯一在京的,也是大將軍卓肖洹的三兒子卓岐鋒站在側旁,聽著陛下對卓家的賞賜,卻絲毫未覺得臉上有光。 “臣有本奏?!?/br> 就在李庭玉說完對卓家的封賞之后,晉王突然站了出來,他從前很少參議政事,或者說,他要是有什么想法,都是讓爪牙替他開口而不會親自出面,這一遭還是頭回見。 眾臣齊齊看向他。 “皇叔有什么要說的?”李庭玉眸色深邃,沉聲問道。 晉王李袒右踏一步,長長的袖子掩住臉,開口道:“雖在此時講有些不合時宜,但是北境的戰事攸關大盛萬民和國之疆域,卓老將軍戰死,臣無比惋惜,但臣覺得,此時此刻我們更應該在乎的是鄴城城破原因在何,是踏踏太過強盛還是我方用兵上有疏漏,大盛接下來該如何對付一鼓作氣的踏踏,統領北境的主帥人選又該是誰……這些,才是當下需要討論的不是嗎?” “至于老將軍的封賞,也該等鄴城具體的戰事經過出來后再給不遲——” 晉王一席話說得眾臣心頭巨顫,這不僅僅是在跟陛下搶奪主帥人選,也是在質疑卓肖洹的赫赫戰功! 卓岐鋒面色一黑,差點沒直接沖過去:“你說什么!” 多虧了有旁邊的人拉住他,他才沒在承乾殿上出手傷人,然而那誅心的話卻讓他無法冷靜下來。 “父親為了北境的安危二十年鎮守也甘之如飴,我們卓家世世代代為大盛拋頭顱灑熱血,男兒女子皆入疆場,得到的就是晉王殿下的一句質疑嗎?殿下是將我等為國征戰的武將置于何地?” 卓岐鋒甩開緊緊拽著他的手,憤恨地看著李袒,李袒卻看都不看他,只對著龍椅上的那人道:“臣并非質疑卓老將軍的戰績,只是臣在卓老將軍擔任主帥時就曾言明過,老將軍早已過了花甲之年,即便年輕時再怎樣驍勇善戰攻無不克,也終究抵不過歲月侵蝕,現在的結果就是,北境的鄴城被攻陷,我軍處于劣勢,身為主帥就算不該負全部的責任,一半也總要負擔吧?” “北境完整戰報尚未回來,王叔怎就肯定外祖父要負這一半的責任呢?” 李庭玉突然問他,語氣不快,重臣聽出了話外音,只覺得頭頂上像是懸著一把劍。 兵部尚書丘京介立時插上一句話:“問責處置等還是要等完整軍報呈上來再做討論,當務之急是北境的新任主帥該當和人,卓老將軍身亡對我軍是一大打擊,北境軍民氣勢大減極為不利,若是一直群龍無首下去,恐怕離塔塔再下一城也不遠了?!?/br> “所以呢?”李庭玉已經皺緊了眉頭。 丘京介將官袍一甩,跪了下去,重重一拜:“還望陛下早日定奪北境主帥,以安軍心!” 丘京介這么一跪,好似一石激起千層浪般,大殿中一半以上的大臣都跪下了。 “望陛下早日定奪北境主帥,以安軍心!” 齊刷刷的聲音好像排練過似的。 李庭玉面不改色,深黑色的眉毛英挺聳立,她看著殿上這些人,兀自笑了一聲。 “依重臣之見,朕應該任何人為主帥呢?” 丘京介抬身,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自然是趙明毅趙將軍,現下北境資歷夠,戰功赫赫又能讓大軍信服的人,也就趙將軍一人而已?!?/br> 他們等了這么久才等到這個機會,要是有人提及卓少翎和卓珩,他們有千百句話都在等著,如今能夠格成為主帥的,是就趙明毅一個人,問題是行軍打仗有必要一定要比軍齡嗎?答案是不一定。 可是今日在朝堂之上,李庭玉注定無法像上次一樣,再次力排眾議將主帥一職按到卓家頭上。 鄴城就是最好的證據。 李庭玉不再說話,她攤開一個空的黃絹,提筆寫下一道圣旨,重臣就那么看著,誰都不敢再言一字。半晌后,李庭玉將圣旨遞給了明瓔,抬頭看著底下的大臣:“就依諸位愛卿所說,由趙明毅任大軍主帥。卓家封賞不變,大將軍歸京后,依然已藩王之禮下葬,追封和謚號都是朕剛才說的,還有什么異議嗎?”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再搭話。 “但是,”李庭玉忽然提高了聲音,“鄴城城破的原因,大將軍戰死的前后經過,一定要仔細糾察!北境是塔塔打開大盛的門戶,北境之生死,攸關大盛之生死,若是讓朕知道有人意圖趁亂混水摸魚,有損我大盛利益,不管是誰,朕都絕不會姑息!” 鏗將有力的話音幾乎要頂破房脊,不管是問心無愧的還是居心叵測的,都不免為之一震。 平靜過后,是眾臣的附和聲:“吾皇圣明!” 該議的事都說了大半,朝也該散了,就在明瓔將要宣布無事退朝的時候,一直隱藏在眾臣之后,一個抖抖嗖嗖的身影忽然跪在地上,兩手合十,哭喪著臉求陛下作主。 “毅南侯為何如此傷心難過?” 李庭玉問他。 毅南侯拜了又拜,才斷斷續續地說明白原委。 “武敬侯府的小侯爺季瑯,無故將臣的而兒子打成重傷,還廢了我兒兩只手,今后恐怕都不能再提筆寫字了,陛下一定要替臣的兒子作主??!” “什么?”李庭玉變了臉,趕緊去看季清平,“季愛卿,確有此事?” 眾臣也都是議論紛紛,大家還都停留在卓老將軍陣亡的悲傷里,對于這種小打小鬧本是應該沒有什么興趣,可是打成重傷,廢人雙手就有些太囂張跋扈,那真是完全不把大盛律法放在眼里,就是陛下的兒子這么做,保不齊也是要引起眾怒的。 季清平出列,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樣:“臣并不知道此事,只是小叔自打成親后就多有收斂,若毅南侯所說屬實,這里頭,怕是有什么誤會……” 他話未說完,承乾殿外突然闖進來一個小內監,邁著規矩的步子,停在門檻前三步的位置,稟報道:“陛下,外頭武敬侯求見?!?/br> 李庭玉怔了怔,而后抬手招呼:“讓他滾進來!” 這語氣是相當生氣了。 不多時,季瑯就跟著小內監進來了,他昂首邁著大步,不像做錯了事,倒像是來領賞一般,行至大殿中央,他恭恭敬敬地整了整衣擺,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