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
書迷正在閱讀:想你時心稀巴爛、尾巴分我一條[末世]、夫人你馬甲又掉了、聽說我是啃妻族[快穿]、逆仙緣、是你先動心、求求你們給條活路吧、我是冒領女主功勞的jiejie、重生八零:極品親戚都愛我、誘妻(破鏡重圓)
而他的母家還是與晉王同出一脈的驪家。 若是他與晉王連手,太子之位最后花落誰家,就更沒了定數…… 所以在此時,哪怕魏帝,都私心的覺得,長皇子魏鏡淵不宜在此時出陵。 可魏千珩格外的決絕,堅定道:“求父皇成全!” 魏帝無奈的看著面前的兒子,實在是看不透他的心思,最后只得道:“讓父皇答應你也不難,但你也要答應父皇兩件事!” 第073章 殺人滅口 十七年前,大皇子生母驪妃因害死敏貴妃獲罪,打入冷宮,貶為庶人。其子皇長子魏鏡淵受牽連,被發配到邊境封地,無詔不得歸京。 身為大魏尊貴無比的皇長子,魏鏡淵一直心有不甘、要重回京城奪得皇位,更為救母妃出冷宮。 如此,他建了一個鷂子樓,里面全是他收養的孤女,他將她們養大成人,訓練她們成為自己的棋子,替自己辦事。 長歌是他收養的孤女之一,魏鏡淵將她悉心培養,最后送往京城當細作,以宮女的身份進入到了五皇子魏千珩身邊,以盜取他身上的血玉蟬。 因為,一切的罪孽都是因為這一塊血玉蟬而起。 十七年前,魏帝偶然得到一塊鮮紅欲滴的蟬形血玉,此玉有定神安魂之神效,能解夢魘之癥,甚至是壓抑可怕的癇癥。 魏鏡淵很是喜歡,因其母驪妃就經常夢魘,所以親口向魏帝討要過,可最后魏帝將這塊血玉當成生辰禮物,送給了過十歲生辰的五皇子魏千珩。 而正是魏帝這一次的舉動,徹底激怒了驪妃。 驪妃為魏帝生下皇長子,再加上娘家父親仍當朝宰輔,她自恃高人一等,也認定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她的兒子身為大魏皇長子,理所應當就是太子儲君,而她母憑子貴,自是比其他后妃高上一等的。 當時魏鏡淵已年滿十六,朝中大臣在葉宰相的帶領下,都力薦立大皇子為皇太子,立其母驪妃為中宮皇后,可沒想到,卻被魏帝拒絕了。 彼時,魏帝正寵愛著年輕溫柔的敏妃,也格外偏愛她的兒子五皇子魏千珩,更是在魏千珩十歲生辰之時,不但將魏鏡淵想要的血玉蟬賜給了魏千珩做生辰禮物,還母憑子貴,將敏妃晉升為敏貴妃,竟是力壓了驪妃一頭。 頓時,朝堂間暗流涌動,大家都說魏帝此舉,是有意抬舉敏貴妃母子之意,所以,以后的東宮之位,卻充滿了變數,不再認定只歸大皇子一人所有了…… 驪妃見不只自己受委屈,兒子身為堂堂大魏皇長子,也受魏帝冷落,一時氣恨,竟使計陷害敏貴妃母子,趁母子二人泛舟太液湖時,令人在船上動手腳,母子二人沉船落水,雖然最后皇五子獲救,可敏貴妃卻因為救兒子自己丟了性命…… 驪妃被貶冷宮后,驪家與她的親meimei小驪妃,一直力挽狂瀾的要讓魏鏡淵重回京城,可隨著魏千珩的漸漸年長,再加上葉貴妃一族的打壓,魏鏡淵在邊境封地一呆就是十來年。 眼見五皇子長大成人,羽翼豐滿,且越來越得魏帝喜歡,冷宮之中的驪氏為了最后一拼,于五年前自縊冷宮,留下最后的遺愿,就是盼望魏帝能開恩,下詔讓兒子魏鏡淵回京送她最后一程。 如此,遠離京城十二年的魏鏡淵,終是在五年前如愿重回京城。 可一切都變了,母妃死了,他心愛的女子也等不到他的恍然醒悟,卻要嫁給他的死敵為燕王妃了! 原來,自在那個寒冷冬夜將長歌姐妹帶入鷂子樓,八年的相伴相依,早讓魏鏡淵不覺間喜歡上了聰明美麗的鷂女長歌。 可被仇恨蒙蔽了眼睛的他,還是狠心的將長歌送進宮,送到了魏千珩的身邊。 直到他們的婚訊傳來,看到她一身大紅喜服十里紅妝嫁給他人,魏鏡淵那一刻感覺自己生不如死,終是抱著玉石俱焚之心,帶著長歌替他騙取的血玉蟬,闖進了魏千珩與長歌的喜堂,親口揭穿了長歌的鷂女身份。 最終的結局自是兩敗俱傷,魏千珩發覺自己被欺騙痛不欲生,且失去了他最愛的女人。 魏鏡淵也因謀害手足,攪亂朝局再次被幽禁關進皇陵…… 重憶當日的兄弟相殘,魏帝卻是頭痛不已,更不敢想像,一直咬死不愿意放魏鏡淵出陵的魏千珩,會親自來請求放他出陵? 直覺,魏帝覺得必定事出有因,不由好奇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竟讓魏千珩改變心意? 但不論魏帝怎么問,魏千珩都咬緊牙關,一個字都不愿意透露。 無奈之下,魏帝卻想到一直橫亙在他心里的兩件擔憂,于是讓魏千珩也答應他兩件事。 “讓父皇答應你也不難,但你也要答應父皇兩件事——這兩件事沒有達成之前,父皇不會放他出陵!” 聞言,魏千珩形容一稟,肅容道:“父皇請說!” “其一,生下嫡子——只有燕王妃懷上身孕,父皇才會同意放他出陵,你可答應?” 魏千珩眸光一寒,卻也咬牙應下:“兒臣答應!” 見他一口應下,魏帝心里歡喜不已,這些年,燕王無子嗣,卻是魏帝最大的擔心。 既然這一件事都答應了,魏帝想,第二件事就更容易了。 可是沒想到,等他說出第二個要求,魏千珩卻震住了,眸光閃動,遲遲沒有回答。 “怎么?不過一個下賤的奴才,你竟是舍不得了?” 魏千珩心口隱隱痛了起來,可想到生死未卜的長歌,最終,他卻是咬牙點頭應下了。 見此,魏帝終是開顏笑了起來,歡喜道:“父皇答應你,只要你辦到這兩件事,朕立刻放他出陵!” 離開魏帝寢宮時,原本應該高興的魏千珩,心口卻反常的窒悶得難受,臉色也十分的難看,白夜見了,不由擔心道:“殿下,難道皇上沒有答應么?” 說完,他自言自語嘀咕道:“不應該啊,之前在行宮,皇上還想勸服殿下放他出陵的啊……” 魏千珩一言不發的往前疾走而去,直到回到馬車上也沒有說一句話。 馬車輕輕晃蕩著離宮朝著燕王府而去,魏千珩斂眸冷冷坐著,手掌里握緊著一個玉盒,心里翻涌著滔天巨浪。 見此,白夜不敢再說一句,魏千珩卻突然向他問道:“之前讓你查的紫榆院如何了?” 白夜一怔,爾后遲疑道:“回殿下,據屬下打聽,王妃……王妃應該是懷了身孕……” “如此卻是好事?!?/br> 魏千珩雙手不由握緊,對白夜吩咐道:“等下回府就喚府醫隨我一起去紫榆院,若是確診她是喜脈,就將消息傳進宮里,片刻都不要遲疑!” 白夜一驚,“殿下,可是……” “父皇讓本王答應他兩個條件才同意放魏鏡淵出陵,而第一要求就是必須讓燕王妃懷上嫡子!” 魏千珩冷冷打斷白夜的話,眸光深沉如淵,沉沉的看著驚愕住的白夜,神情陰沉得瘆人! 白夜震驚不已,萬萬沒想到魏帝竟會在這個時候對自家主子提出這樣的要求,卻也明白了魏千珩的意思,不由白了臉。 片刻后,他小心翼翼的問道:“殿下……皇上提的第二個要求是什么?” 聞言,魏千珩眸光越發的陰沉,甚至不自覺的躲閃了一下白夜的目光,半晌后閉上眸子疲憊道:“我先歇息一下,到府了再叫醒我!” 白夜明顯感覺到他在躲避自己,這樣的情況卻是第一次發生,不由讓白夜越發的好奇,魏帝提的第二個要求到底是什么,竟讓殿下也逃避不肯面對? 正在白夜迷惑不解時,只到魏千珩閉著眸子冷冷道:“之前吩咐你盯緊的那些,都時刻盯緊,不要疏忽了……” 白夜聞言形容一稟,連忙應下…… 而另一邊,為避免青鸞與葉玉箐正面沖撞起來,長歌想盡辦法將青鸞帶出了燕王府,坐上馬車朝著銘樓去了。 到了銘樓,長歌點了一桌子的菜,幾乎都是青鸞喜歡吃的。 在等上菜的空隙,長歌剛剛舒下一口氣,青鸞卻定定看著她,突然開口道:“說吧,你為什么要幫我?” 長歌一怔,吶吶道:“姑娘說什么話,小的只是奉殿下之命,要好好照顧姑娘……” “你真以為我不知道,你這般著急的哄著我去銘樓吃飯,不過是怕我與那燕王妃正面起沖撞罷了——” 青鸞如何看不出長歌的意圖,想到方才在春枝面前她也護著自己,不由對他笑道:“之前在府門口,我還以為你是不正經的壞人,沒想到你人挺好的,我為之前拿鞭子抽你一事道歉!” 說罷,提起面前的茶壺,給自己和長歌的茶碗里分別添好茶水,爾后端起茶碗對長歌微微拱手,一飲而盡。 青鸞本就是愛憎分明的性子,發現誤會了人,也不會因為臉面而不道歉。 長歌心里一暖,也端起茶碗將茶水飲盡。 青鸞又揚著下巴不屑道:“但你也不要誤會。我跟你出來,并不是怕了她,而是如今我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暫時還不想節外生枝!” 其實,從方才在廂房里她拿鞭子抽碎花瓶珠簾向春枝示威,卻不魯莽的對春枝動手,足以看出,青鸞雖然膽子大,卻并不莽撞沖動,膽大心很細。 看著這樣的meimei,長歌實在是欣慰,忍不住笑道:“姑娘分得清輕重緩急,也懂得各中利害,卻是個聰明人?!?/br> 然而青鸞的眸光卻暗下去,神情也落寞下來,緩緩道:“你有所不知,其實這些都是我jiejie教我的,我從小就淘氣惹事,jiejie一直教我不要莽撞沖動,最后吃虧的是自己?!?/br> 長歌心酸又感動不已,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meimei還一直記著自己的話。 青鸞看著長歌,突然問道:“你既然是魏千珩的貼身小廝,可見過我jiejie?我jiejie……以前過得好嗎?她真的喜歡那個閻王嗎?” 青鸞臉上寫滿了疑問,每一句話里問的都是她的jiejie,關切之情不言而喻,讓長歌的眼淚堪堪又要落下。 她忍下眼淚,勉強擠出笑意來,對青鸞道:“抱歉姑娘,我入府的時間短,并沒有見過前王妃……” 青鸞很失望,失落道:“我真傻,這么多年了,竟一直以為jiejie當年任務失敗死在了宮里,大家都瞞著我,連我jiejie也瞞著我……不然,五年前我就可以出來找jiejie了……” 長歌心里早已潮濕一片,她多想告訴她自己就是jiejie長歌,可是一想到皇陵的公子和她的鷂女身份,為了樂兒,她又不得將一切忍下,恰好此時伙計開始上菜了,長歌給她挾菜,催勸青鸞多吃一些。 青鸞這些年跟著魏鏡淵幽禁皇陵,雖然魏鏡淵將她當成親meimei一般的寵著,但幽禁的日子總是苦的,所以陡然一見到這么多好吃的菜,青鸞暫時忘記心里的煩惱,開心的吃了起來。 長歌看著她還像小時候那般,吃魚前要小心的將魚刺一根根全部挑干凈了才開始吃,仿佛又隨著meimei回到了小時候,心里無比的溫暖幸福,這頓飯卻是她吃過的最開心、最好吃的一頓飯了。 吃完飯,長歌猜想著魏千珩應該從宮里回來,而青鸞也心急得到魏千珩的消息,所以兩人吃完飯徑直又坐了馬車回府。 回府的時候風雪漸小,青鸞因好久不曾回京城,一路都挑起車簾看著外面的京城街道,時不時的問長歌幾句。 長歌看著她的樣子,一如看到當年自己初回京城時模樣,不禁心酸起來—— 當年,姐妹二人離開孟府流浪乞討為生時,除了孟府那條街,她們幾乎走遍了京城所有街道。 而多年過去,她們再次回來,京城里的一切似乎還是原來的模樣,可又似乎全變了,看著那些她們曾經攜手走過的大街小巷,姐妹兩人心里都忍不住涌上心酸…… 長歌陪青鸞一起默默看著,馬車經過京兆尹官衙時,隔著細細的飛雪,長歌突然看到一個人影鬼鬼祟祟的在府衙門前徘徊,趁著沒人注意,似乎在往府衙的大門里塞著什么東西。 而看著那人的身形與臉上的山羊須,長歌卻認出那人正是之前,在紫榆院門口看到的替葉玉箐看病的劉大夫。 長歌眸光一亮,連忙讓馬夫將車停下,對青鸞道:“姑娘,你先隨車夫回府,我辦點事情就回?!?/br> 青鸞并沒在意,隨車夫一起離開了。 長歌頭上戴著風帽,她將帽沿拉低,遮住大半邊的臉,快速朝著那人走去。 等靠近后,她趁其不備,一下子從那人手里奪過了他手里的東西。 “你……你是誰?快將東西還我!” 劉大夫急得山羊須都要打結了,嘴唇哆嗦得厲害,要來奪長歌手里的東西。 長歌飛快的看了眼手中的紙卷,應該是訴狀一類,她快速退開府衙一邊的側巷里,身子隱在暗影處,看著追過來急怒變色的劉大夫,壓低聲音道:“劉大夫遇到什么難事了?若是有冤情,為何不直接報官,卻要在晚上官衙關門時,偷偷往門縫里遞狀紙?!” 劉大夫臉色煞白,幾乎向長歌哀求道:“小哥,求你將手里的東西還給我,我……我是有隱情的,我現在不報官了,求你快還給我吧……” 看著劉大夫幾乎要給自己跪下,長歌心里的猜測越來肯定,心也不由跟著怦怦直跳起來。 她讓自己冷靜下來,爾后對劉大夫道:“劉大夫,我大膽猜測一下,可是你家人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