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何慶海卻并沒有走,而是坐在椅子上和她一起聊天兒。 趙珍珍沒想到,何慶海是個特別健談的人,而且他這兩年趁著假期,天南海北的去了不少地方,光是這些地方的見聞兩天都說不完了!不說別的,上個月他去了山西,遇到的稀罕事兒就很多了。 她有些吃驚,現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有人敢到處閑逛,也真是少見了!不過,趙珍珍轉念一想,何家背景沒有任何問題,何醫生本人也是如此,現在雖然各地的運動都轟轟烈烈的,但應該還不至于太亂。 “趙校長,我這是第一次去山西,那邊的經濟條件說實話不如咱們平城,不過那邊的手藝人特別多!尤其是耍皮影戲的,我一連看了好幾場都沒看夠!還有剪窗花的,賣糖畫的都特別有意思!” 趙珍珍笑著點頭。 何慶海被她的甜甜的微笑晃了一下神,數秒后繼續說道,“不光是玩兒的,這山西人最會最做面食,一碗普通的油潑面就特別好吃!” 趙珍珍愛吃辣,但她沒去過山西,自然沒吃過正宗的油潑面,但不止聽一個人說起過,就笑著問,“油潑面好吃,是那里的辣椒比較好吧!” 何慶海點點頭,說道,“趙校長說的很對!那邊的辣椒的確很好!我來的時候帶回來不少,等回去給叫你送過去一些??!” 辣椒這個東西不值錢,趙珍珍點了點頭。 她最會做油辣子了,到時候做了之后送給何家一碗就行了。 凌晨四點多鐘,醫院又來了一個發高燒的病人,何慶海趕緊去忙了。 趙珍珍自己都不知道她什么時候趴在病床邊兒上睡著了,等她醒過來睜眼一看,天已經亮了,三寶也醒了,從mama笑了笑,說道,“mama,我不難受了!” 她站起身,發現自己身上披著一件厚厚的棉衣,正疑惑間,何慶海穿著白大褂走過來了,沖她笑笑,先問建昌,“三寶,感覺好點沒有?” 王建昌點點頭,說道,“何叔叔,三寶好多了!” 何慶海將床上的棉衣拿起來,對趙珍珍說道,“我去看看大寶!” 過了好一會兒,大寶和何慶海終于走過來了,大寶手里端著一個竹筐,里面是熱氣騰騰燒餅,何慶海則端著一只瓷盆,里面是滿滿一盆豆漿。 “你們醫院食堂這么早就開門了?”趙珍珍奇怪的問道。 何慶海點點頭,說道,“是啊,為了方便上夜班的職工,所以現在就有供應了,快吃吧,你累了一晚上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趙珍珍點點頭,笑著說道,“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以前還沒有這么深的體會,這次這次真的多虧了何醫生了!” 何慶海笑笑,正要說些什么,有個護士走進來把他叫走了。 此時正好吊瓶打完了,拔掉了手背上的輸液針之后,三寶高高興興的吃早點,吃了一個燒餅,還喝了一碗豆漿。 趙珍珍領著大寶和三寶回到家后已經七點鐘了。 二爺爺和二奶奶已經知道了三寶生病的事情,等二寶和四寶醒了后,就把兩個孩子叫到前面去了,已經吃完了飯準備上學去了,王建民趕緊洗了臉也背上書包跟著走了。 “mama,我還想睡一會兒!” 趙珍珍點點頭,說道,“好啊,mama也累了,咱們一起躺在床上,mama給你讀故事聽好不好?” 三寶點了點頭, 一個故事沒有讀完,母子倆都睡著了。 趙珍珍自從來到農場小學工作后,還從來沒有請過假,更不沒有遲到過,所以這天學校例會,大家等了半個小時也不見她來,都覺得有些奇怪,最后會議是楊校長主持的。 但這事兒不能怪王建國,他一到校連書包都沒放下就去了楊校長的辦公室,可惜辦公室里沒有人,他耐心等了一會兒還不見有人回來,眼看著要上課了,只好走了,不過二寶很機靈,看到旁邊一間辦公室有人,就說了因為三弟病了,所以他mama趙校長今天不能來了。 因此,楊校長一回到辦公室,隔壁的老師就告訴他了。 楊光勝覺得,趙校長這個人雖然有時候武斷了一些,但總體人還很不錯,前些天他胃腸炎犯了,疼得起不來床,趙校長知道后不但安排兩個老師去陪他看了病,還讓學校食堂專門做了幾天病號飯。 于公于私,他都應該去看看趙校長的孩子。 不過,他很有自覺,他一個人去怕是不太方便,想來想去,去幼兒園找了吳清芳。 從來的第一天他就知道了,趙校長和吳清芳私交很不錯。 吳清芳一聽說三寶病了,立馬就急呼呼的說道,“楊校長,那咱們現在就去吧!” 楊光勝點了點頭。 路過供銷社的時候,楊校長進去買了一包糖和一包點心。 吳清芳見狀有點羞愧,雖然她在學校工作沒有工資,但手頭上還是有一點錢的,不過沒有隨身帶著,剛才因為著急,也忘了去農場取。 因為兩個人都是第一次來,一連問了好幾個人,還走錯了胡同,因此耽誤了時間,趕到時都十點多了。 趙珍珍睡了一覺醒了,但覺得腦子還有點不太清醒,就用冷水洗了臉,翻開高中物理準備學一會兒,就聽到了敲門聲。 “楊校長,清芳!你們怎么來了?” 楊光勝笑著說道,“趙校長,聽說你家孩子病了,我和吳老師代表學校來看看!” 趙珍珍笑著說道,“多謝二位了,快進來吧!” 因為三寶還在廂房睡覺,趙珍珍擔心吵醒他,就把楊校長和吳清芳讓到正房,屋子里沒有點爐子有些冷,她趕緊倒了兩碗熱水端上來。 楊光勝問了問三寶的情況,得知燒已經退了,就站起來準備告辭了,“趙校長,你一個人照顧四個孩子很辛苦,如果有什困難一定要講出來,咱們學校一定會想法幫你解決的!” 吳清芳在一旁也重重點頭表示附議。 趙珍珍笑笑,說道,“多謝楊校長了,我暫時沒有什么困難,不過,三寶的情況還要觀察一下,我明天可能沒法上班,學校的事情就辛苦你了??!” 吳清芳沒有跟著走,她看到趙珍珍臉色不太好,就說道,“珍珍你再去躺一會兒吧,不用管我!”說著將趙珍珍硬推進了廂房。 趙珍珍的確覺得有些累,一開始她躺在床上閉目養神,不知不覺迷瞪過去了。 吳清芳先是查看了一下廚房的材料,最后打算做一鍋白菜面片湯,這大冷的天兒,三寶又感冒了,正適合吃些湯湯水水的東西。 吳啟元很會做飯,吳清芳做些簡單的吃食也很麻利,她先是和好面,等待面醒的功夫將大白菜洗干凈切好備用,然后搟好面片,下油鍋蔥花爆香炒白菜,八成熟后加水,水開后煮面片。 還沒燒開鍋,突然傳來敲門聲。 “趙校長在家嗎?” 吳清芳猶豫不決,此刻廂房里沒什么動靜,可見趙珍珍已經睡著了。 外面的男子一連問了六七遍后,本來都要走開了,吳清芳打開了大門。 何慶海手里拿著一罐頭瓶辣椒粉正要說話,看到陌生的女人愣住了。 吳清芳當然也不可能認識她,就問道,“你是誰?找珍珍什么事兒?” 何慶海笑笑,指了指對面的大門,說道,“你好,我是趙校長的鄰居,這是之前答應送她的辣椒,麻煩你轉交給她吧!” 第96章 趙珍珍本來就是迷瞪過去了,并沒有睡踏實,迷迷糊糊聽到了大門的響聲,而且似乎還有隔壁何醫生的說話聲,就趕緊披上外套走出廂房。 大門口,何慶海正將一罐子辣椒交給吳清芳。 何慶海的目光立即立即追到她的身上,笑著說道,“趙校長這是才睡醒吧?三寶怎么樣了?沒有再發燒吧?” 趙珍珍沖他笑笑,說道,“我剛給他量了體溫,不發燒,這會兒還睡著呢?!?/br> 何慶海點點頭,說道,“記住兩個小時給他量一次體溫,飲食上吃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你下午方便的話,我可以過來給他推一下xue位,這么小的孩子一生病就打針也不是辦法!” 趙珍珍又驚又喜。 她原以為何醫生只是西醫,沒想到還會中醫推拿。 建昌有點先天不足,的確一生病就必須去醫院打吊瓶,若是治療不及時的話,病程發展的特別快,他一歲的時候,有次張媽抱著他出去玩兒淋了雨,回去后怕他生病,立即就洗了熱水澡換上了干爽的衣服,然而當天夜里還是發起燒了,那是平城大學的一個老大夫就說過,三寶這種情況,生了病固然要打針吃藥,但平時也要多注意,頂好是找個比較好的推拿師傅,隔上兩天給三寶推上一次,有些xue位推開了,小孩子的抵抗力就會上來了?!?/br> “何醫生,真是太感謝你了!我下午都在家,沒什么不方便的!你剛上完一個夜班,快回去休息吧!” 何慶海點點頭,笑著說道,“都已經習慣了沒什么!我去食堂吃飯,吃完飯再回來休息!” 吳清芳一開始對這個上門的年輕男人還有點戒備,后來聽出來他是醫院的醫生,而且對三寶挺關心的,還主動要給孩子推拿,可見是個很不錯的人,她做的面片湯很快就能出鍋了,勻一碗出去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這是趙珍珍的家,何慶海也是趙珍珍的鄰居,這事兒輪不到她來做主,就保持了沉默,不過,下一秒鐘,趙珍珍就扭頭問她了,“清芳姐,你在廚房是不是做午飯了?” 吳清芳點點頭,說道,“是啊,面片已經搟好切好了,水也快燒開了,一會兒就能吃!” 趙珍珍點點頭,看著何慶海說道,“何醫生,你要是不嫌棄的話,就來我家吃碗面吧!醫院雖然不遠,你這來回跑也耽誤時間!” 何慶海當然求之不得。 “趙校長,您是不是應該給我介紹一下,我猜,這位大姐,是你的jiejie?” 吳清芳和趙珍珍俱是一愣。 趙珍珍笑著說道,“我倒是想有一個這樣的jiejie!清芳姐是我小時候的鄰居,現在也在農場小學工作!” 何慶海沖吳清芳點點頭,說道,“你好,我是何慶海,在公社醫院工作,有頭疼腦熱,或者腰疼腿疼都可以去找我!不過,我還是希望在醫院不要見到你們!” 這話說得趙珍珍和吳清芳都哈哈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廂房突然傳來了三寶的聲音。 “mama!mama!mama!” 趙珍珍趕緊放下吃了一半的面條,小跑著去了廂房。 王建昌睡足了覺,小臉蛋比之前好看多了,他看到mama進來,十分高興的從床上爬起來,笑著說道,mama!我餓了,我要吃飯!” 趙珍珍一邊給他拿外套,一邊笑著說道,“你吳阿姨做得面片湯可好吃了,mama你給你盛一大碗好不好?” 王建昌點了點頭。 吳清芳看著三寶大口大口的吃面條,笑著說道,“看這吃飯的樣子是好多了!” 趙珍珍點點頭,“是啊,小孩子就是這樣,病來的快去的也快!” 眼看時間不早了,趙珍珍找了一只布袋子,從面缸里舀了約有十斤面粉讓吳清芳拿著。 吳清芳兩手空空的上門本來就覺得有些羞愧了,而且現在和以往的情況又不一樣,雖然沒有鬧起來大面積的饑荒,但現在糧食供應的確已經很緊張了,無論是學校也好農場也好,食堂里現在供應的都是玉米面餅子了,可見小麥粉更加緊張,趙珍珍一下子給她那么多,她肯定不能要。 雖然她剛才做面條的時候,看到面缸里那么多面粉,多少有點驚訝。 不過,她知道趙珍珍從來都是一個很有辦法的人。 尤記得兩家做鄰居的時候,雖然聰明如她,早就看出來趙珍珍一直很想和她做朋友,但那個時候她太傲氣,無論對誰都是一副拒之千里的樣子。后來她懷上了騰騰,吃什么吐什么,還是趙珍珍送來了一罐子檸檬膏,每天吃幾勺子緩解了不少。后來林老師聽張媽說,北方檸檬不好買,趙珍珍托了好幾層關系才從南方捎來那么十來個。 這份用心已經不是一般人能比上得了。 后來趙珍珍請她幫著寫劇本,她雖然覺得一個廠子的工會沒有能力拍好一場戲,但還是認真寫了。讓她沒想到的是,趙珍珍雖然文化不高,但的確很有自己的一套,她收了她的劇本并不滿意,讓她改了又改,最后出來的版本通俗易懂,但故事的框架沒有改變。 而且這部戲不但拍成了,還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前些天他和丈夫討論時局,不知怎么就提到了趙珍珍,林函說到了當初的《戰平城》這部文明戲,估計正是這部戲讓陳市長注意到了趙珍珍。 不得不說,她這一步棋走得相當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