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尤其謝長春這樣的好同志,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國棉廠。 不然,誰還敢盡心盡力干工作呢? 謝長春將趙珍珍送來的工作匯報匆匆看完,例行夸贊了一下廠里的工會工作,又拿出一個簽好的文件,和顏悅色的說道,“趙珍珍同志,廠里已經批準了老工會主席的退休申請,從今天起,你就是咱們工會的主席了,一定要好好干??!” 趙珍珍心里特別高興,她早盼著這一天了! 第21章 (修改) 雖然因為老主席一直在家養病,工會的實際工作都是趙珍珍主持的,但她畢竟是副主席,還不算名正言順,現在終于去掉了副字,有些事兒做起來就更順手啦。 趙珍珍跟謝廠長表了一番好好工作的決心,喜滋滋的拿著文件往回走,九月的天兒還是那么熱,廠區沒做什么綠化,路兩旁稀落落的冬青都被曬蔫了。 她歡快的走在大太陽底下,一點也不覺得曬。拐過路口的時候恰好碰到了隋主任。 隋主任這些天的變化是最大的,當然,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認真負責的,忙完了廠辦的日常時間,也總要抽出點時間去車間看看,有時候和車間主任交流,有時候和工人交流一番,若是碰上哪個車間的機器出了小毛病,不用等廠里的維修師傅,他順手就給修好了。 但除此之外就不一樣了,隋主任不會像以前嘻嘻哈哈的在辦公室和同事開玩笑了,也很少提及自己的新婚生活了。 上上周他和沈莉莉已經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一有時間他就把自己關到廠里的實驗室不出來。 國棉廠的實驗室規模很小,器材也不算太完備,只有兩個化驗員值班,廠里的原料和布匹都是一個批次才需要做鑒別實驗,因此日常工作很閑。 “隋主任又去實驗室啦?” 隋主任沖趙珍珍勉強笑笑,昨天他已經看到了廠里的任命書,就說道,“恭喜趙主席!” 趙珍珍抿嘴笑笑,十分謙虛的說道,“以后工會的工作還需要隋主任多多支持幫助,馬上中秋節了,中秋節沒幾天就是國慶節了,但后頭還有個大事兒呢,十月十五號是咱們國棉廠建廠十周年,咱們工會除了組織文藝晚會,還編了一出新戲,只是人手太少,需要從車間里抽調來幾個工人!” 其實這些事兒趙珍珍在給謝廠長匯報的材料里都寫得十分詳細,但謝長春大概事情太多,她剛才注意到,廠長只翻了第一頁和最后一頁,中間最重要的內容都沒看,所以她不得不再跟隋主任說一遍。 反正就是跟謝廠長匯報了,也還是要廠辦出文件。 隋主任點點頭,說道,“沒問題,你抽空把名單報上來,我再下個通知!” 趙珍珍點點頭。 回到工會辦公室,同事們得知她轉正了,紛紛道喜。 郭大姐今天穿了一件黃色大花的布拉吉,整個人雄赳赳的,她笑呵呵的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精致的茶罐,說道,“趙主席,這是我昨天才托人捎來的正宗碧螺春,我這就泡一壺去啊,咱們大伙兒都嘗嘗!” 郭大姐這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因為獨自住在單位宿舍,父母還每個人補貼十五元,日子過得很是自在,十分講究吃穿。 單是每日喝的茶都有四五罐子。 喝著甘甜的茶水,趙珍珍拿出戲本子,將故事的內容又前后串聯了一遍。 其實她想排練一出新戲的想法很長時間了,只是因為日?,嵤聝禾囝櫜簧?,再就是困難也比較多,他們國棉廠工會當初成立的時候十分倉促,劉紅軍主席從車間隨便挑了幾個順眼的人就組成班子了。 除了新來的干事小李是高中文化,大多數人都和郭大姐一樣是初中畢業,這點墨水應付工會日常工作那是足夠了,但要寫劇本,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趙珍珍自己才是小學文化,只會寫老主席手把手教的采訪稿,對于如何寫劇本,更是兩眼一抹黑! 但即便如此,也沒能讓她打消了這個念頭。 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平城市總工會舉辦一次全市范圍內的文藝匯演,每個節目都是從下面各個單位選上去的,他們國棉廠自然也往上送了兩個節目,一個就是郭大姐的獨唱《歌唱祖國》,另一個還是她的黃梅戲《天仙配》。 原本趙珍珍想的是,即便不是都被選上,但被選上一個應該是很穩的事情了。 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兩個節目都落選了。 事后她不服氣,還特意找了市工會的人打聽,人家很實在的跟她說了,因為匯演時間有限,大多數單位的節目都沒被選送上,國棉廠送上的這兩個節目的確不錯,但人家平城機械廠更勝一籌,也是送了兩個節目,一個也是《歌唱祖國》,但人家那位女同志是學過唱腔的,比郭大姐要專業,另一個節目就是現代戲《踏馬歸來》,講述的是在特殊的年代,革命黨人和日偽特務斗智斗勇的故事。 趙珍珍當時聽了也沒多服氣,直到匯演開始了,她看著舞臺上演員們繪聲繪色的演出,不知不覺就看入迷了。 最后有一個女同志被陷害身亡的時候,她還留下了心痛的淚水。 機械廠這個文明戲一時之間成了大熱門,平城市很多大單位都邀請他們過去表演。 不但如此,年底,機械廠的工會主席還被評為市級三八紅旗手。 從那時起,趙珍珍就決定也要排一出新戲了。 她是不會寫,但可以找人寫。 王文廣和趙珍珍住的小洋樓是聯排的,隔壁也住了一對年輕的夫妻,男的是平城大學的講師,女的也是平城大學的講師。 當然了,僅憑這倆人的身份是不可能住到專家樓的,女方的父親是平城大學的副校長吳啟元,他同時還兼任學校數學系的主任。 趙珍珍和鄰居們的交往不多,第一是大部分女主人都比她的年齡要大,彼此共同語言就不太多,第二她工作忙孩子又多,光是做好這些時間都不太夠用了。 吳啟元的女兒吳清芳年輕漂亮,是平城大學中文系很受歡迎的講師,又寫得一手好文章,經常在發表在平城各大報刊,也因為此,為人清高得很。 雖然住得僅一墻之隔,趙珍珍早上推著自行車出門上班的時候,也經常會碰上吳清芳,但兩人最多也就是打個招呼,甚至只是點頭微微一笑就算是過去了。 為了和這位吳老師攀上關系,趙珍珍特意讓張媽去送了兩次東西,一次是蒸好的粘豆包,一次是特別實在的大rou粽子。 她有次無意聽王文廣說過,吳啟元年齡大了,吃不了太甜太膩不好消化的東西,好幾次在食堂把飯盒里的炸丸子送給他吃。 那這粘豆包和rou粽子吳校長大約也吃不了多少,吳家沒有女主人,吳啟元的老婆早就去世了,那么,只能是便宜了吳家女兒和女婿兩個年輕人。 可惜的是,吳清芳吃了她親手做的好東西,也沒跟她有半分熱絡。沒辦法,趙珍珍只好親自上門,她趁著王文廣不在家的時候,帶著建民建國去吳家請教功課,吳清芳倒是很耐心的跟孩子講解題目,但除此之外,沒有半句話說。 事情的轉機來得也很快,吳清芳懷孕了,大概因為是頭胎,害喜特別厲害,她一開始是吃什么吐什么,后來吐得稍微輕一點了,但不能見到一點兒葷腥和水果,先不說大魚大rou,只譬如那炒青菜,因為是下油鍋炒,必然要泛著一層油光,這個吳清芳看了都受不了,日常吃的要么是醬油拌飯,要么是饃饃就咸蘿卜條。 這么吃了一個月,吳清芳一個孕婦半兩rou沒長,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吳啟元就這么一個寶貝女兒,醫院里沒有藥可以治,他就到處打聽偏方。有天早晨吳校長從早市買來兩斤青葡萄,他記得女兒從小愛吃葡萄,但沒想到,吳清芳吃了幾粒又吐了。 吳校長愁得不行,一個人走出家門透口氣,恰好被趙珍珍遇到了,她三言兩語問完原委,立馬跑到家里拿了一罐熬好的檸檬膏。 趙珍珍懷第一胎的時候也是吐得厲害,還是堂嬸周淑萍四處打聽,最后得了一個方子,用檸檬,鮮姜,蜂蜜等物熬成膏子,每天飯前吃上幾勺,對孕吐效果很好。 早在吳清芳剛懷孕害喜的時候,趙珍珍就動了心思,但檸檬這東西實在不好買,人托人托了兩層關系,最后托到火車站的一個列車長那里,這才從南方捎來十來顆。 張媽前幾天就熬好了,只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會送給吳家。 吳清芳吃了檸檬膏胃口好了不少,自然地對趙珍珍的態度不一樣了,主動邀請她上門做客,趙珍珍就說了寫文明戲的事情。 話劇劇本吳清芳也不是沒寫過,她因為身體原因沒去上班,有大把的空閑時間,猶豫了一下就答應了。 但吳清芳是科班出身,即便是寫劇本人物對話也都是文縐縐的,而且故事情節也不夠激烈,趙珍珍不太滿意,改來改去花了不少時間。 但最后從吳老師那里拿到的稿子,依然不是最后的定稿,趙珍珍拿到工會去,讓同事們提意見,有些不接地氣的地方,都被改掉了。 劇本解決了,演員依然有問題,工會人太少,而且沒幾個人能演戲,不過這些都不是大問題。 都可以慢慢解決。 周六下午,趙珍珍帶著幾個孩子和張媽來到公婆家里。 王稼軒年輕的時候氣管就不好,落下了氣喘病,前幾天夜里開窗睡覺不慎著涼感冒了,吃了妻子曹醫生開的藥好多了,但整個人還是精神不太好,時不時就會咳嗽兩聲。 饒是這樣,老校長還是堅持給寶貝孫子建民和建國上了一堂英文課,才回屋休息去了。 小建昌已經習慣了和mama一起上課,從一開始小家伙就認真的很,曹麗娟讓他讀上節課學的漢語拼音,沒想到除了個別的卷舌音,其余都發音很準確清晰。 曹麗娟很高興,拿出特意去商店買的田字格練習本,封皮上她還用彩筆畫了一個小小的男孩兒,和建昌一樣穿著藍色的大短褲和米色襯衫,梳著帥氣的中分頭,腦門又大又亮,胖臉上全是笑,大大的眼睛都瞇起來了! 小建昌一拿到練習本,就高興地指著上面的小人兒說道,“奶奶,這是不是我???” 曹麗娟點點頭,說道,“對啊,就是我們建昌,這本子是不是很漂亮?” 小建昌用力點點頭。 曹麗娟又說道,“這么漂亮的本子,等一會兒奶奶教你寫拼音,你也要寫得漂亮一點好不好?” 小建昌笑著說道,“好!”又炫耀似的拿起練習本,對坐在旁邊的趙珍珍說道,“mama,這么漂亮的本子你沒有,你肯定寫不漂亮,還是我贏了!” 趙珍珍有些哭笑不得,今天中午吃過飯后,老四建明也吃過奶睡著了,她不放心張媽一個人在家看著孩子,等小建明醒了才過來的。 因為時間晚了,出來的有些急,紙筆都忘了拿。 曹麗娟不悅的看了她一眼,從草稿紙里抽出幾張,連同一支筆一起遞給她。 第22章 (修改) 不過這次小建昌要失算了,趙珍珍練字下了五年苦功,雖然比曹醫生還差得遠,但穩贏他這個小娃娃是沒問題的。 快下課的時候,曹麗娟看著孫子寫得歪歪扭扭的拼音,很多還寫錯了,即便是在寶貝孫子的殷切注視下,也很難再說當然是我們建昌贏了呀! 曹醫生換了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兒,“建昌啊,你mama是大人,她以前練過字,你是第一次寫,那肯定不一樣的,奶奶相信,你很快就能寫的很好看了?” 王建昌聽出來了,奶奶這是說她mama贏了,很不高興的撅起小嘴,淚珠都在眼眶打轉了。 趙珍珍佯裝沒看見,將自己寫的滿滿兩大張遞給兒子,說道,“建昌啊,要是你不相信奶奶的話,那你自己看看,是你寫的好,還是mama寫得好?” 小建昌不服氣的接過來,看了幾眼就不做聲了。 這事兒對小家伙的打擊有點大。 上完課后,趙珍珍將洗好的桃子端過來,平時建昌最喜歡吃各種水果了,尤其是又大又脆的桃子,一氣兒就能吃一大個,但現在他都顧不上吃,小胖手緊緊握著一支鉛筆,低著頭繼續練習拼音。 其實曹麗娟對小建昌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這孩子之前根本沒拿過筆,現在一教就掌握住了技巧,有的孩子光拿筆姿勢就得教上好幾天呢! 趙珍珍將桃子遞給婆婆一個,笑著說道,“真沒想到我們建昌表現這么好呢,都是媽您教得好!” 曹麗娟沒笑,但也沒板著臉,她問道,“你還真打算就這么和孩子一起學???” 趙珍珍趕緊將咬了兩口的桃子放下,說道,“還是媽理解我,這么學下去的確太慢了!我還想跟著媽學上兩年就拿到初中文憑呢!” 曹麗娟聽到這話有點不高興,說道,“你要學兩年是沒問題,不過能不能學到初中的程度,得看你自己的表現!像你今天這樣肯定不行的!” 趙珍珍心虛的低了低頭。 曹麗娟將提前準備好的另一套幾大張教案遞給她,說道,“這些字你都認識吧?不認識的話查字典,明天什么時候來?我到時候要考你??!” 趙珍珍連連點頭,說道,“下午吧,上午我得去糧店排隊,最近糧店早上開門越來越晚了,買完糧食都快十點鐘了,時間來不及了!” 說完她又有點不好意思的笑笑,繼續說道,“媽!這個月的票有沒有富余的,您都給我吧!” 曹麗娟將票匣子遞給她,有些無奈的說道,“你自己拿吧!” 趙珍珍將票都拿出來用手絹包上,小心的放在了挎包里,聲音響亮的說道,“謝謝媽!” 曹麗娟默默將匣子放到原處,用銳利的目光看了幾眼兒媳婦,問道,“這兩個月我給你的票可不少了,你除了跟人換奶粉票,還換了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