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我跟聽雨商量一下,看診本來就是免費的。藥價上延壽堂已經采用了集中采購,本就價格便宜些。不過你說得也是,我來想想給多少減免合適,畢竟天下初定,用錢的地方多?!蔽腋f道:“你知道,這幾年的錢都用在糧食上了,先救餓,再救病?!?/br> “我自然明白。咱們力所能及吧!”他這么說,我點頭說:“好??!我回去即可去辦?!?/br> “哎呦呦,我的姑娘??!這桌上可不比你家里,掉了就讓它掉了,萬萬不能夠撿起來再吃的!”王嬸兒制止小芙兒拿起桌上的面條往嘴巴里塞的動作,眾人看著都大笑。 “阿娘說,圣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不可浪費!”小丫頭還振振有詞。 我過去拍拍她的腦袋說:“但是整日吃桌上撿起來的東西也不好??!因為桌子只會用抹布擦,不會水洗,吃桌上的東西容易得病,所以你珍惜糧食應該從怎么樣不讓飯菜掉出碗里開始。對吧?” 小芙兒,點點頭對她meimei說:“蓉兒,你記著了?”這是什么個節奏,不是她自己記下,讓meimei記下。 我拿了抹布幫她擦掉了掉下的面。兩個丫頭把碗里的面全吃了,這才放下了碗筷對著王嬸和王叔說道:“婆婆,公公!謝謝!” “王叔,王嬸!我們走了!” “有空再來??!” “你們有空也來我們家??!”我說道:“等有空街坊鄰居都可以來走走!” “行,等過些日子,我叫上老姐妹,到你那里去吃點心?!?/br> “那早點跟我說一聲,我好準備準備!親手做幾道好吃的?!蔽艺f道。 “阿爹,抱!”小芙兒才下凳子,就撲到常遠身上,常遠道:“吃得小肚皮滾圓,還不走走?我們一起走到城西,去看老太太去!” 我笑著對王嬸說道:“前天晚上回來,還沒去看過外祖母,所以帶著孩子們讓老太太看看?!?/br> “要的,要的!做老太太的人,看見這么活潑潑的孩子,都要年輕幾歲?!?/br> “那我們真的走了!” 常遠與眾人道別,我們還沒走遠,就聽見王嬸說起常遠說他當年時常來吃面。 兩個丫頭的小短腿,一會兒走走,一會兒是常遠和寄松抱著。她們倆都是野慣了的,加上蘊哥兒當初在揚州城里,走一條街,兜里能放滿零食,這里自然沒有這個待遇。 我給了蘊哥兒幾個銅板,他上前有模有樣地去砍價殺價,糖葫蘆原本買一串,現在買了三串,他驕傲地說道:“三串是兩串的價錢!” “蘊哥兒厲害!”我贊他,他把糖葫蘆分給了兩個meimei,自己拿了一串在手里,遞給我道:“阿娘,先吃一個!” 小蓉兒看見,叫她爹道:“阿爹先吃!” 芙兒叫她寄松叔叔說:“寄松叔叔吃!” 等我們先吃了一個,這三個小的才開始吃起來。京城遠沒有揚州熱鬧,墻角里縮著幾個要飯的,叫著行行好,蘊兒看見一家點心攤子,上前問道:“饅頭多少錢一個?” 我看他頗有模樣的討價還價,那鋪子老板說道:“哪里來的孩子,這般猴兒精的,講價快講不過他了!” “伯伯,多給兩張油紙!謝謝!”蘊兒拿了饅頭之后又問那老板。 我笑著說道:“我們家的!”那老板訕訕一笑。蘊哥兒,走到那個小乞兒那里,寄杉貼近他身后跟著,他用油紙包了饅頭,遞給那個孩子道:“給!”那孩子奪過饅頭,往嘴里一塞,吃了一口又遞給身邊的老人。 蘊哥兒道:“別急!還有呢!”他又拿了一個給老人,道:“爺爺,您吃!”這個時候圍過來好多個乞丐,咱們家的護衛圍在了身邊。我到那攤子上問:“老板,我買三百個饅頭,您幫著給路過的花子吧!” 那老板剛講出價錢,蘊哥兒跑過來說:“買你那么多,你要便宜些!”我摸了摸他腦袋說:“蘊兒說的對,老板便宜些!”直到老板讓了折扣,他才喜滋滋地走開,好吧,這才是我的兒子。 到了城東街上的鋪子漸漸高端了起來,這兩條街都是這幾年我和人一起投資的,大半的店鋪都有自己的股份。街道寬闊,往來都是車馬,常遠說道:“上車去吧!車來車往不方便!” 孩子們一個個進了車里,我鉆進了車廂,撩開簾子,看常遠騎馬而行。到了靖國公府,兩位舅母、表嫂還有表弟媳都已經在門口了,我下了車和常遠一起給舅母們行禮,說道:“怎敢勞煩舅母在這里迎?” 我讓三個孩子給長輩們行禮,兩個小姑娘被兩位舅母一人一個抱在了身上,帶著我們進了們去。 到了外祖母門口,看見外祖母又在門口,真是叫我們怎么說才好呢? 一家五口全部跪下給外祖母請安,外祖母上前將我扶起道:“燕娘??!向來可好?” “我們都好,外祖母可好?” “好!一些都穩穩當當,幸虧有你記掛,吃穿用度未曾愁過?!?/br> “外祖母說這話就見外了!”我說道。 “不見外,帶著孩子們進去,好好給我瞧瞧!”外祖母進了房間,常遠從懷中拿出一個盒子遞給外祖母道:“外祖母,您看看這個眼鏡!” 外祖母道:“這是什么新鮮物件?” 我幫她戴在了眼睛上,問她:“可清楚些了?” “全清楚了,就是有些頭暈!”她說道。 我笑著說:“那看來還是有些深了,過兩天再給您拿來!” 坐在一起聊了些家常,常遠說道:“外祖年紀也大了,過幾日就能回來,咱們一家子就能團聚了?!?/br> 我跟著聊了一些,又對著舅媽說了些這些年除了她們有的股份的產業的收益之外,還說了海外的收益。三個孩子加上幾個表哥和表弟的孩子,十來個孩子湊在了一起,蘊哥兒拿出了自己挑的禮物,在那里派分。 我站起來道:“外祖母想來念著我的手藝了,我給外祖母做飯去!”這話一出幾位表嫂表弟媳也紛紛站起來,外祖母說:“阿洛和燕娘最熟,你們倆去吧!也一起說說體己話?!?/br> 大表嫂應了一聲,就拉著我往外,我問她:“給你捎的香水可用過了?怎么樣?” “可香了,好多人問我要,我都沒給!” “我今兒給你又帶了些,過陣子京城就有了。你拿來送人!”我邊跟嫂子聊,邊一起去廚房。 午飯過后,三個小的在外祖家碰到了玩伴,外祖母看著好玩,留下了她們。常遠帶我騎馬去城西的大營,這一去才是我今生再次接觸軍隊。 第140章 常遠做什么都會跟我講, 但是沒有見識過,就不知道是有多壯觀。就如同他也不知道我目前的海外貿易掙錢簡直就是運銀子進來。 看到這個景象, 我方才覺得每個月如流水的銀子沒有白花, 他給了我一副望遠鏡,我和他站在山崗上往下看去,他跟我說這一片是什么營, 有多少人, 那一片是什么營,有多少人。 他帶著我去營里行走, 見他過來彎腰行禮叫他一聲大將軍。聽到了槍聲,一個紅臉膛的將官過來,他跟常遠行禮道:“大將軍!” “去拿把□□過來!” 那人應聲過去,拿了一把槍過來, 常遠遞給我說:“看看, 咱們自制的□□!”在自家那里開挖了鐵礦,開始煉鐵之后,我讓出海的人留意西洋的□□,但凡有的都給我買回來,所以給他帶回了不少好東西。更何況前世在爺爺的部隊里,我也摸過槍, 打過靶。不過即便我能說出原理,但是到底金屬的冶煉也好, 火藥的配比也行,我這種豬頭rou, 百不精的缺點就出來了,能說出一二,但是沒有辦法用于實際。 他看出我的躍躍欲試,好在我平時為了能輕松干活都是穿窄袖管的衣服,站在靶前,瞄準射擊。第一槍并沒有如我所愿,倒是他們安慰我說已經不錯了,至少擦到靶子了。我說:“再來!”我給自己找的理由是這種東西畢竟不如我前世的那種好,準度自然要差些。再來一次,我上前去看,進步不少。 “夫人很有天分??!”他的將官如此說我。我的天分無需多說,當初常遠也曾教過我射箭,只是這些年都沒有機會表現?,F在看來他是用心保護了我們,所以一直以來我都過得安安穩穩。 “王一祥也在這里,一直說想見你!” “見我做什么?我與他又沒有交情?!?/br> “鏡湖的王家宗族都是你幫著保下的,怎么沒有交情?不過這個人如何安置,我倒是有些煩惱,到底不是我嫡系,他這個人能耐又不錯,而且敢拼命。只是天下定了,說實話這種人放到邊關去守邊防,我也不放心。哪天腦子一熱里外勾結到時候就麻煩了?!背_h與我邊走邊說。 我側過頭說道:“那這個人就給我了,守國門不行,開疆拓土卻是好手,再說了在遠方野蠻些也沒什么不好!” “你是說?”他看向我,我想他是懂我的想法,點點頭。 我和他一起在大營轉了一圈之后,才見到了傳說中的王一祥,他和其他跟著常遠的人不同,對常遠多少有些敬畏。 “一祥??!你不是一直想要見內子嗎?” “一祥感謝夫人能幫鏡湖度過難關?!彼蛳驴念^說道:“王家同宗同族能安穩地活到現在,全靠夫人周全?!边@倒也是,如果沒有我們王家是滅九族的大罪。 我看著他,又看看常遠道:“如果你真想感謝我,不如一起成就一番事業?”我對他說道。 他抬頭看我,我說道:“有沒有興趣訓練一個軍隊,進行遠征?我需要更廣闊的商路,同樣我需要在新大陸有自己的殖民地?!痹趧e人血腥的時候,我也不滿足于當前就靠著和那群洋人那些交易。更何況我是給他一條出路,他不是常遠的部隊,要想要完全一心需要時間,而且作為一個二線的部隊,在天下已經穩定的情況下,想要擠入一線太難。 常遠笑著說道:“一祥,你是鏡湖海邊長大的,跟我的萬哥哥也相熟,如今他是往返南洋的主力,但是我們想要人直接去新的大陸,那很難也很危險,但是有個好處,那里有金山銀山。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馬放南山,畢竟天下已經定了?!?/br> “將軍,一祥愿意!” “王將軍,愿意不愿意,你先別匆忙,我建議你先去探聽探聽,但凡我指點的,是絕路還是富路?你細細想明白了,再召集你下邊愿意遠行的兄弟們,給我回個話?!蔽覍λf道,只要有心,都會知道凡是從我手里出去的,如今一個個早富甲一方。 “不需要探聽,夫人說讓我去做什么,我便去做什么!就如同夫人說的,您不會讓我上當?!彼麑ξ艺f道。聽這話,我覺得味道有些怪怪的,好似我是那街頭小販,說著三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痛快人!就這么定了,我在瀏家港的三十艘船,全數歸你!我另外給你調撥水手,陪你訓練?!蔽倚χ鴮λf道。常遠看向我,如今幾年發展萬兄和阿牛手里有上百條船來往南洋。如今與我們做貿易那幾個洋人,也是已經賺得盤滿缽滿,回了老家還撈了個勛爵的封號。 王一祥往常遠跟前跪下道:“末將多謝將軍!將軍再造之恩沒齒難忘!” 凡是這些社會的不安定因子,都要給他們出路。世界那么大,讓他們出去走走就是。運回來的東西,進國門就要抽取關稅,有了關稅就能發展海軍,這叫良性循環。海軍是未來兩三百年的立國之本。 當初劉茂進京稱帝,殺了大周末代君主,還鞭了尸體。常遠進京之后,劉茂被殺,前朝的永安皇帝也重新收斂了尸骨。按照阿遠前世的說法,他的命就是這個永安帝取的,他曝尸三日,我方得以收斂他的骸骨。他永安帝實在不配常遠如此相待。 常遠選了一個日子,將大周的末代皇帝安葬。常遠拉著我一起去觀摩,我對此興趣缺缺,說實話,這種事情太累人,但是他說看看那些人的表揚,也挺有趣的。 秋后,大周的皇陵開啟,常邐渾身縞素帶著前朝皇子站在前面,看著永安帝落葬。前朝遺老遺少一個個哭得死去活來,恨不得跟著永安帝一起爬進皇陵。大約是看到常遠這個態勢,以為他已經決定要扶持自己的親外甥上位,更是一副巴心巴肺要效忠大周的樣子。對著剛剛回家還沒有調整過來的靖國公更是一等一地夸贊。 回神回神,祭禮開始,大家各就各位,常遠展開祭文,誦讀,里面是說永安帝勤勉為國殫精竭慮,這些話都是實情,但是勤勉地不在點子上,這也是個問題,這就引發了常遠后面的說辭,從當時的宿弊,稅收,貧富差距和民生說起,然后讓人上來展開一副畫卷,這是黃河泛濫之后,千里餓殍死傷無數的圖卷,另外關相為國為民,最后落得問斬,御史沈興金殿諫言,杖斃……這些資料都是直指永安帝之無能,直言永安帝需要為這個結果負責。 原本以為大周會延續的遺老遺少突然就收住了眼淚,看向常遠,又看看靖國公,靖國公眼睛半開半合,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意識到這個畫風不對的遺老遺少面面相覷。 總有幾分傲骨的人會跳出來,比如這一位指著常遠的鼻子罵道:“逆賊,你這是大逆不道!身為臣子怎可言君父之過!” “你說我逆誰?大周是怎么亡的,眾位不知道嗎?”常遠對著那人說道:“你不是已經奉了劉茂為主嗎?悲呼,永安帝竟有你這種不忠之臣?在最后的日子里求你給京城守軍發糧餉,你拿了五百兩出來。劉茂來的時候你拿了多少出來,四萬多兩。你對得起你的主子嗎?對得起他對你的信任嗎?來人,將他給我砍了,血祭前朝哀帝!” 那人一下子癱軟在地,我對于前朝的一些官員有概念,但是對于大部分祿蠹都沒有興趣了解,他是誰,沒有人給我科普,我不知道。寄松眼都不眨一下,走上前去將人頭砍下,這哥們不聲不響地,手段還是挺狠辣的。我看身邊的人開始看周圍,陵墓四周全是常遠的軍隊。 常遠一步一步從上面的臺階上走下來對著那班遺老,一個一個名字叫起來,細數他們在城破的時候的丑態。他問道:“你們誰還有臉在哀帝面前哭?” “當年糧價急跌,從糧價中我看出傷農,一路往南,才知道良田改種鹽草,意識到里面的危機,接連九次上書,都未曾引起重視。終究在干旱和黃河決口之后,無糧食可賑。你們以為過去的幾年,人吃人是天災嗎?是人禍!造成人禍的,他有份,你們一個也逃不掉,他死得不冤!今日下葬,這是君臣一場,我能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情?!睕]有人敢反駁常遠,這一切都是事實,而我們夫妻也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大家伙兒,在沒有資源的前提下,還是能做很多事情,大部分人都知道,如果沒有我們倆災害還會更嚴重。 封上陵墓,我看見常邐牽著孩子的手瑟瑟發抖,常遠站在她的面前道:“以后帶著孩子,好好過日子吧!”常遠把手放在孩子的頭頂,孩子還小不懂,常邐卻害怕了她大叫道:“哥哥,不要!” 常遠抱起孩子道:“等過幾日讓你表哥帶著你和表妹們入學!” 常遠說完,靖國公就過來問我:“燕娘,你外祖母對你甚是想念,今日過去瞧瞧她?” 這不是前兩天剛剛去過嗎?我說道:“外公,我晾的鴨坯子已經差不多了,等下進烤爐,今兒晚上把舅母他們都叫過來,在我們家吃飯?” 他說:“那便這樣了!” 常遠與我攜手而行,身邊嗡嗡的說話聲不斷,這些已經是非主流。 第141章 常遠登基之日已經選定, 關于他那里如何處理,我從不記掛, 我開始著手清理我的所有產業, 用我的思路去把這些產業編寫成報告。所謂的登基不過是過渡,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千秋萬代,能千秋萬代的只有人民。 他的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放在了一起, 表示夫妻一心是其一, 其二,卻是節約經費。隨著他登上皇位, 激動是有,但是更多的是責任。 常遠站在高位之上,接受朝拜之后,他說:“今日本朝定國號為“民”, 人民的民, 民心的民。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天下本是人民的天下。前朝先賢有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人皇者,當以天下民生為第一要務。天下并非一家所有,這天下是千千萬萬百姓所組成, 人皇是百姓的頭領,他從百姓中來, 以百姓安居樂業為己任。所以從我做起,廢除“朕”這個自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