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張耀祖十分不情愿。胡氏也不再多說,一會兒,她好好去跟公公商量,一牽扯到孫子前途的事,公公肯定會點頭答應,到時他若一答應,張耀祖是不答應也得答應。就算現在不答應,她有的是時間磨他。 胡氏去請示老張頭,果然不出他所料,老張頭一想到孫子在府城孤苦伶仃,舉目無親,立即就同意了。畢竟,自從張小寶離家出走,張小北就成了張家唯一的希望。老張頭自是把他看得無比重要,甚至連兒子都得靠邊站。 老張頭還十分痛快地說道:“你們盡管去,家里頭還有我呢,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動?!?/br> 胡氏笑道:“還是爹最深明大義?!?/br> 胡氏征得公公的同意后,便也不怕張耀祖鬧別扭了。 眾人商量后,他們明年收完麥子就去府城。這說著說著就快過后了,滿打滿算也就剩下半年的時間了。 …… 張小北跟家里寫完信后,遲遲不見回信,起初他有些焦急,不過,仔細一想古代的交通,他便也釋然了。這信一來一回,怎么著也得好幾個月,急也沒用。 他安下心來繼續忙著清遠書坊的事,現在書吧和租書屋已經步入正軌,不說賣書,單就租書和書吧每月的收入就不少,再加上三五不時的文會,詩會在書坊舉行。清遠書坊的名氣越來越大,張小北的名聲也在小圈子里逐漸傳開。這期間,錢掌柜又給他漲了兩次薪水。不久,張小北又建議書坊開始自己印書,賣一些其他書坊沒有的書。其實清遠書坊以前也自己印書,但因為生意一般就停掉了。但張小北目光獨到,又會營銷,書坊每印一本書,就能在府城小圈子里掀起一陣風潮,書賣得極快。 連續賣了兩套暢銷書后,張小北自覺有了底氣,便跟錢掌柜提出分紅事項。他說我上有七十歲的爺爺和老父親老母,另外還要攢錢買房娶妻,府城米珠薪桂,居此大不易,我這點薪水不行啊,請掌柜的漲薪水。而且他還提出新的薪水標準,即他拿一部分底薪加提成,提成不算一樓的買賣,只算書吧和印書這兩塊,他只拿兩成半分紅。錢掌柜有些rou疼,但是他也知道,張小北在他們這個圈子里名氣不小,有不少書坊掌柜都想挖他過去,若是他給的錢不夠,張小北就有可能到別家去。 錢掌柜思前想后,最終還是咬牙答應了張小北的要求。不過,他也砍了價,只給張小北兩成分紅。張小北痛快答應,本來,那半成他就是特意留給對方砍的。 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又能愉快地合作玩耍了。 有了分紅,張小北工作愈發賣力。清遠書坊的生意越來越好,他的薪水也越來越豐厚。 眼看年關將近,他給尋音買了兩套冬衣,另外,他還給家里的娘親兩個jiejie一個meimei都置辦了冬衣,再捎了些銀子,一起交給鏢局讓他們送回家去。 剛把東西送出去不久,他終于接到了家人的來信。 信是趙清河寫的,兩個月前就寄出來了。信中說,他們三人準備五月中旬開始上路來府城看他。 張小北一想到娘、二姐還有趙清河都一起看他,心里不由得雀躍起來。他趕緊回家告訴尋音這個好消息。 尋音既高興又有些難為情。她說等到他們來的時候,她得提前搬出去。 張小北本想說不用這樣,但轉念一想,他們未婚就住在一起,以前沒人認識他們就罷了,現在家里人要來了,對尋音的名聲確實不大好。 他想了想,就讓尋音住到以前租住院子的鄰居家,即王世虎的心上人家里。話說,那個姑娘也夠癡情的,到現在還是時不時地問及王世虎。有時,她還在尋音面前罵王世虎這個負心漢。王世虎不知是因為挨罵還是得了風寒,反正這幾天是連連打噴嚏。 馬上要過年了,他便跟家里人說了一聲,提了禮物去張家拜年。盡管張小北不在,但與情與理,他也得去看望他的父母。 胡氏熱情地招待了王世虎,王世虎在張家吃完飯,又被趙清河趙清海兄弟輪流請。 飯桌上,趙清河順便吐露了明年要去府城的事。 王世虎一聽到府城,突然想起了那段旖旎溫馨的時光,那個白白胖胖,身材極好的西鄰姑娘。半年沒見,也不知她是胖了還是瘦了。 王世虎定定心神,突然一本正經地道:“我也跟你們一起去?!?/br> 第105章 成親 尋音搬走后, 張小北一個人多少還是有些不適應, 好在, 他每日過得忙碌充實, 也沒多少時間想旁的。 光是清遠書坊的事就夠他忙的,回家后還要挑燈夜讀,畢竟三年后他還要參加鄉試, 掙錢很重要, 但考試更重要。鑒于上次的教訓,他還不能光讀書, 還要鍛煉身體。 為了鍛煉身體,張小北也是絞盡了腦汁。他的時間有限,很少有大塊時間用來專門鍛煉,于是,他便走路去書坊,晚上回家也是走著回。天氣好時還好說,待到寒冬臘月, 在呼嘯的寒風中瑟瑟發抖著走路可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為了磨練自己, 張小北硬是咬牙挺了過來。尋音為了讓他鍛煉身體, 還特意給他在院綁了一個沙袋練拳, 又教了他一套簡單的拳法, 張小北學了一陣, 也練得像模像樣?,F在,他自覺身體比以前好了許多,走起路來身輕似燕, 也很少生病。 張小北每日精心計算著時間,不敢浪費一分一秒。讀書、健身、工作樣樣不拉。 轉眼間,時間已過去半年。 這半年來,張小北主持的書坊工作是蒸蒸日上,錢掌柜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張小北的荷包也越來越鼓。而尋音早已換了份工作,喜歡王世虎的那位姑娘家里開了小吃食,尋音被挖去在她家幫忙,她也是如魚得水。張小北也終于知道了這位姑娘的閨名——陸若梅,小名胖梅。她是一個正宗的吃貨,一說到美食就兩眼發光,確實跟王世虎很配。張小北覺得特別懷念王世虎,娘和趙清河他們要來,他很快就能見著,至于王世虎,他至少要兩年后才能見著。 張小北沒想到,他剛想到王世虎,沒隔幾天就見到了他。王世虎陪著胡氏、小枝和趙清河一起來府城了。 眾人相見分外激動,尤其是胡氏,又是哭又是笑的,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一個勁地說:“怎么瘦了那么多?” 張小北也十分激動,他拉著娘親說道:“娘,你這一路肯定累壞了,我去燒熱水,你好好洗個澡,換身衣裳,吃完飯后,咱們再好好說話?!?/br> 張小北趕緊去張羅燒水,做飯,王世虎和趙清河他們都不是外人,大家一齊動手,有人燒水有人做飯,張小北又出門買了饅頭包子和熟食,大家圍坐著簡單吃了晚飯。 眾人輪流去洗漱,一切收拾完畢,才坐在一起好好說話。 胡氏先跟張小北說了家里的情況,不出他所料,家里一切都還是那樣,他爹近半年來,略有收斂,好在有爺爺鎮著,沒出什么事。大姐家里自不用說,生意紅紅火火,只是因為生意太好,招來了同行妒忌,出了一點岔子,還好被潘掌柜給分解了,并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外甥女盼盼,現在已經會說話了。 胡氏提及這個外孫女,滿臉都是笑意:“這孩子現在長開了,白白胖胖的,大眼睛黑黑亮亮的,小嘴巴紅嘟都的,誰見了誰夸,誰見著都爭著抱。潘掌柜疼她疼得不得了。天天沒事就抱著在街上轉悠?!?/br> 張小北道:“可惜我不在家,不然也能聽到她叫舅舅了?!?/br> 胡氏嘆息道:“就是呀?!?/br> 張小北又問及家里其他人的情況,得知二伯一家也是越過越好,小枝潑辣能干,又有趙清海幫忙,這兩人頂門立戶可比二伯夫妻倆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如今,他們的新房子也蓋好了,新家就在趙清河家旁邊。一棟大院子,正房廂房都有。二伯父平常養豬養鴨,二伯母的病情也好轉不多。而小葉,他們來的時候已懷有身孕。趙清海樂得合不攏嘴,天天小心翼翼地照料著。 至于大伯一家,不提也罷。他們家的閨女都已經嫁了出去,因為娘家對她們不怎么好,嫁人的時候又死命要彩禮,她們在婆家過得也不十分順心,對于爹娘心里也充滿怨氣。平常很少回娘家來。大伯夫妻倆有時想到閨女家打打秋風,但他們的親家可不是省油的燈,言里言外地擠兌諷刺他們,兩人碰了一鼻子灰,漸漸地也就不再去了。他們眼看著二房三房日子越過越紅火,心里越發不是滋味。但是羅氏已死,小寶又不在家,老張頭也不再忍他們,兩人縱然不甘心,也翻不出什么風浪來。 張小北對大伯一家唯一的指望就是別惹事就好。 大家久別重逢,一說起話來就剎不住,最后還是張小北硬他們去歇息才作罷。 還好他租的房子大,來了這么多也勉強夠住。 胡氏住一間,趙清河和小枝住一間,王世虎就跟張小北擠一起。 王世虎雖然十分興奮,有許多話要跟張小北說,但是他也累呀,說著說著就打起了響亮的呼嚕。還好,張小北的適應能力變強了,他的呼嚕也影響不了他的睡眠。 次日,尋音聞訊也來拜見胡氏。胡氏在信里已經知悉兒子已經找到尋音了,見到了也不驚訝。她拉著尋音問了許多話。胡氏越跟尋音接觸,越覺得這孩子其實挺聰明的,不知為啥,當初在村里,大伙怎么就覺得她很傻呢?可能是她在黑家束手束腳,不敢言語,只能悶聲不響干活的緣故吧。 張小北趁機向胡氏提起兩人的婚事。 胡氏見兒子心意已決,又想著尋音年紀也不小了,不能總這么耽擱人家,便點頭道:“你說怎樣就怎樣吧,只要你覺得好,娘沒什么好說的?!彪S即,她又遲疑道:“只是咱們在這兒就把你們的親事辦了,會不會太簡陋了。親戚朋友也沒法請?!?/br> 張小北道:“就在這里辦吧,以后等回鄉,再補辦一場。雖然說別的親戚不能來,但娘和jiejie在就夠了,只是可惜了,大姐不在?!?/br> 胡氏見兒子執意如此,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過了兩天,胡氏由小枝他們陪著,去首飾鋪里打了幾樣首飾,又給尋音買了布料做幾身新衣裳,算是下了聘禮。 尋音沒有娘家,陸家愿意讓她從他們家出嫁。而陸若梅也終于見到了王世虎。兩人是兩眼汪汪,據說,陸若梅舉起她的胖拳頭狠狠捶了王世虎一頓。從這以后,王世虎就留在陸家當小工。兩個人的體重蹭蹭地上漲,兩個圓潤白胖的人走在一起,竟也成了街上的一道風景。 在這年的八月,張小北和尋音在母親、jiejie、姐夫以及好朋友的見證下舉行了簡單而又不失隆重的婚禮。 現在,他和尋音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在一起了。 由于兩人早就熟識,婚前婚后區別并不大,日子過得溫馨平淡。她跟胡氏和小枝也相處得十分融洽。 張小北起初本來有些擔心娘會不服水土,但發現,她的適應能力其實很強,再加上有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在身邊,她每天過得都很開心。不過,她畢竟是個閑不住的人,沒過多久,就跟張小北提出要干點什么。 張小北也知道母親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強行叫她在家歇著,也不利她的身心健康。他便說道:“娘,養家的事你不用cao心,你就隨便找點喜歡的事做就行?!?/br> 話是這么說,但胡氏能做的也有限。這是在府城,種菜、養豬養鴨肯定是不成了,剩下的,只能做些吃食了。 張小北聽說娘想做吃食,倒也沒反對。他出面幫忙找了一個小店面,就在清遠書坊對面,有什么事他也能照應。 胡氏看了十分歡喜,但她又有些擔憂:“小北,你現在可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在你對面做小生意,會不會讓你面子上不好看?” 張小北無奈地笑道:“娘,你想到哪里去了。我跟從前沒什么不一樣的。而且,我讀書就是靠著娘和jiejie們做小生意供出來的,又怎么會覺得傷面子?” 胡氏聽到兒子這話,也就放心了。當下便指揮眾人去收拾、修葺店面,她添置一些必要的東西后就帶著女兒兒媳開店了。 店里主賣餛飩面條,搭賣涼菜鹵蛋。價格適中,味道又很地道,再加上有張小北幫著宣傳打廣告。這家小店的生意十分不錯。 那些來書坊買書看書的客人,常常會順便拐進去吃碗面或餛飩。 有時,那些在書吧聚會的文人餓了還會叫碗面在書坊吃。漸漸地,張氏小吃店的名聲越來越來響。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又是一年光陰。 小枝在店里給胡氏幫忙,趙清河也找了份活計干。王世虎跟陸若梅是難舍難分,眼看著好事將近。大家的日子各自上了軌道。 而張小北離來年的鄉試也越來越近了。 最后一年,他推掉了很多差事,開始收心讀書。 第106章 第二次鄉試 一年后。 三年一度的鄉試又到了。 張小北作為二戰的老考生, 是早就開始準備。 這一年來, 他專心讀書, 積極參加各種有質量的文會, 同時積極鍛煉身體,苦學六天休息一天,休息時就帶著家人朋友在府城附近登山游玩。在他有意識的鍛煉下, 他的身體素質跟三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考試前一個月,胡氏就開始給兒子準備各種考試需要的物事, 她還抽空去了東郊的、西郊的寺廟, 燒香拜佛,祈禱兒子這次要順順利利。還特意去抽了簽, 簽是上上簽, 可把她高興壞了。張小北對此只是笑笑,并沒有阻止母親去搞這些封建迷信,老人家無非是圖個心安而已。 到了八月初九那天, 張小北跟三年前一樣, 提著沉甸甸的考籃進了場。 入場時照例是要檢查浮票, 按照上面描述的身高、長相一一對照。輪到張小北時,對照的人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畢竟三年了, 張小北的長相、身高多少起了些變化。比如, 他長高了一些,也變壯了,膚色也變深了。好在, 檢查的人只是多耽擱一會兒,他倒也順利通過了。浮票檢查完畢,后面就是嚴格的搜身。衣服、帽子、鞋襪甚至頭發都要檢查。還別說,他們還真在某個考生的褻褲里搜出了夾帶。那個考生嚇得雙腿直顫,當下就被士兵拉出了考場。其他考生也受到了波及,嚇得不知所措。 現場有士兵嚴肅地喊話,請那些帶夾帶的人好自為之,否則一旦搜到必將重重懲罰。 場面一度有些混亂,張小北注意到有人臉色微變,有人坦坦蕩蕩,有人面帶猶豫,最后有幾人悄悄離場不知去干什么去了。 張小北繼續面不改色地往前走,考試作弊,這事風險太大,反正他做好心理準備,一次不中,再考,三次四次不中,就認命吧,另謀出路便是,也不能死磕到底。 但搜查出夾帶這事,還是影響到了張小北,因為搜查比方才更嚴格了。而且又等于重新搜查了一遍,不僅如此,他們中的不少人還被摸襠了。這實在有辱斯文。 搜完身,檢查完考籃后,已浪費了好長一段時間。 張小北提著籃子,尋找自己的考棚。無奈地發現,他比三年前還倒霉。這間考棚離茅廁很近。這是上天對他的考驗嗎? 張小北不停地自我安慰道:“我已今非昔比,我堅不可催?!?/br> 安慰完畢,張小北快速地把地面打掃干凈,把兩塊木板上的灰塵擦試掉,再把各種物事歸置好,趁著現在還沒有人入廁,趕緊吃飯吧。 于是,當別的考生正在平復心情,忐忑不安時,張小北卻在做飯,用小爐子煮了雞蛋青菜面,面是娘親自己搟的,晾干了裝進油紙里。直接拿來住,再臥個雞蛋,添把洗好的青菜,滴幾滴香油醋,吃起來真香。張小北吃得滿頭大汗,吃飽喝足,收拾完畢,他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靜等發卷。 不多時,卷子發下來,張小北拿來一看,題目跟三年前稍有不同,依舊是四書里的題目,有兩道是正常出題,一道是有些難度,還有經義四道,五言詩一首。 由于已經經過一遭,張小北比上次氣定神閑許多。 他認真地審完題目,然后開始打腹稿,打完腹稿,先在草稿上寫一遍。最后一遍是謄抄。他沒等到最后再謄抄,而是做一題畢一題。這樣以免最后有什么意外,來不及謄抄。 一上午的時間他寫了三道題,中午的時候,他拿了牌子出了趟茅廁,地方還是那么胖,味道還是那么銷魂,但是心境不同了,他是面不改色地進去,再若無其事地出來吃了頓飯,午休了一兩刻鐘,醒來繼續做題。下午又做了兩道題目。第一天就這么過去。晚上的時候,有人挑燈夜戰,有時呼呼大睡。 張小北選擇呼呼大睡,考場有三寶,腳臭、呼嚕、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