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趙清河問:“小多,我跟你哥誰好看?!?/br> 張小多仍舊是誰也不得罪:“都好看?!?/br> 趙清海笑道:“這孩子這么小就知道不得罪人了,你今兒個必須說實話,不說就把你送回那桌去?!?/br> 張小多一臉地無奈:“那好吧,我說實話?!腋缱詈米詈每??!?/br> 眾人唉了一聲,一時不知說什么好。 張小多看看大家,奶聲奶氣地說道:“夠了,不準再問誰好。太累?!蹦钦Z氣再配上一臉無奈的小表情,讓大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大家正開開心心地吃著飯,卻聽見院門外有人喊道:“三兒媳婦?!?/br> 胡氏聽見婆婆的喊聲,趕緊放下碗筷迎出去。 來的人正是羅氏,這幾年來,羅氏很少到他們家來。胡氏雖然先前對婆婆的偏心不滿,但該盡的孝道還是會盡的,逢年過節,節禮年禮樣樣不落。兩人表面上相處得還可以,但內里如何,只有她們自個明白。 胡氏熱情招呼道:“娘,你吃飯沒?要沒吃就進來吃點吧?!?/br> 羅氏擺擺手:“我吃過了?!闭f著,她打眼往院子里一掃,見坐了兩桌半大的孩子,吵吵嚷嚷的。 她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胡氏趕緊解釋道:“這些都是小北的同窗和伙伴,人家聽說果園要人幫忙,就都過來幫著摘果子?!?/br> 羅氏說道:“這些半大孩子能干啥?還不夠糟踐果子的,真需要人幫忙,你說一聲便是,你爹你哥他們還能不來?” 胡氏答道:“這不都在秋收嗎?誰地里沒點活?也就這些孩子有些空閑,而且打棗子撿棗子這類活小孩子都能干?!?/br> 不管胡氏怎么解釋,羅氏反正是一臉地不痛快。 胡氏也懶得管她,她自已家的事還不能做主了? 她猜度著婆婆肯定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便試探著問道:“娘找我是有啥事?要不你進來說?!?/br> 羅氏倒也想進去,可看看鬧哄哄的院里,只得作罷。她想了想,慢慢說道:“我今兒個是有些事,你也知道,小寶也讀了三年書了,先生說他的火候到了,打算明年二月讓他下場去考個試試?!?/br> 胡氏笑道:“是呢,我當然知道,我們小北也是明年去考?!?/br> 羅氏道:“小北年紀還小,根基也不牢,再等個幾年也行?!?/br> 胡氏臉色不變,但心里怒意早起了,她不動聲色地說道:“小北的先生也說了,小北雖然啟蒙不太早,但讀書勤謹,資質又好,火候早到了。我跟孩子他爹,這三年來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終于給他攢夠了路費,就要他下場去試一試?!?/br> 羅氏盯著胡氏的眼睛說道:“你不提路費我倒忘了,我今天來找你就是為這事,小寶去考試的銀錢還差點,你爹跟我商量想從你家拿點?!?/br> 胡氏心里冷笑不已,她就知道會有這么一招。 她委婉拒絕道:“娘,不是我不想借你們,實在是沒有那么多錢,娘請想想,我們又是蓋新房又是買地又是供小北讀書的,家里就我跟耀祖兩個勞力,卻還要養一大家子,哪來那么多錢?!彼筒恍?,大房二房那么多人還供不起一個張小寶。 羅氏便跟胡氏叫窮:“家里勞力是多,可是你想想,我跟你爹年紀大了,干不動活了。你二哥那邊,你二嫂家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家里就剩下你大哥大嫂,他們兩個哪比得上你跟耀祖會干營生?!?/br> 羅氏不提大哥大嫂,胡氏倒還能心平氣和些,一提起這兩人,便氣不打一處來,話里也多少帶了些諷刺語氣來:“娘可別這么說大哥大嫂,人家可是個能人。他們還瞧不上我們三房一家呢?!?/br> 羅氏道:“一家人過日子哪有不吵架不拌嘴的,過去了就過去,別都記恨著?!?/br> 胡氏說道:“娘,我也沒記恨大嫂,只是這錢我們家真沒有?!毕霃乃@兒弄錢,沒門。 羅氏見自己好話說盡,兒媳婦還是不吐口,便也怒了:“老三媳婦,你這姿態擺得夠足的,我一個當婆婆地都求到你臉上了,你也能拉下臉來拒絕?看來我從前還真是小看你了?!?/br> 羅氏這幾年歷練得越發精明能干,自然不會被婆婆這話給嚇住,她平心靜氣地答道:“娘你這是哪里話?要是平常時節,要是我家有錢,要是你跟我爹哪兒不舒服需要用錢,不消你老說,我哪怕砸鍋賣鐵也把錢給你二老送去??墒茄巯?,小北也要去考童試,這路費送禮錢各種開銷已經把我們家都掏空,我上哪去弄錢?我也請你老體諒體諒我們,也替你小孫子想想?!?/br> 羅氏氣得渾身顫抖,指著胡氏說道:“行行,你本事大了是吧。這錢我找別人借去?!?/br> 胡氏沒接話。 羅氏氣哼哼地走了,胡氏只是遠遠地在身后說道:“娘,你慢點,我不送了?!?/br> 胡氏不肯借錢的消息傳到西院,可把江氏和張富貴氣個夠嗆。兩人一起罵這三房夫妻不近人情。 張小寶聽到父母添油加醋的轉述后,深深地恨上了三叔一家,尤其是把矛頭對準了張小北。他暗暗地發狠道:“張小北你給我等著,等我考上了秀才,看我不把你踩在腳底下碾軋?!?/br> 第50章 童試(二) 胡氏才不管西院那邊怎么議論她無情無義,她首先要做的是穩住張耀祖, 公公婆婆從她這里借不到錢肯定試圖從他們的兒子那里打開缺口。盡管胡氏心事重重, 但面對家里的一群小客人還是笑臉相迎。 張小北也知道自家奶奶來過,再看看娘的神色, 便也猜到了七八分。他這個奶奶怎么說呢, 以前感覺還湊和, 如今越來越煩。其實羅氏還是那個羅氏, 以前的張小北之所以覺得她還行, 是因為張小寶剛回來不久,他們二房家跟爺奶也沒怎么鬧。羅氏對他這個孫子倒還可以。而如今,他們分家后,兩家走動越來越少,張小北又不愛往他們跟前湊, 而張小寶則是日日在他們面前, 他們對養在跟前的張小寶的感情自然越來越深, 對張小北的感情則越來越淡。還有張富貴和江氏在她面前時不時地挑撥她和二房的關系,而且這人年紀越大,就越容易糊涂固執,這就導致羅氏行事越來越糊涂。 唉, 有大伯一家這樣的親戚真煩, 有張小寶這樣的堂兄弟更是煩上加煩。 張小北想著自家的煩心事, 便隨口問吃得正歡的王世虎:“世虎,你家有堂兄弟嗎?” 王世虎不明白張小北怎么冷不丁地問他這個問題,他只好回答道:“有啊, 有好幾個呢?!?/br> “那他們讀書沒有?跟你相處得如何?” 王世虎翻著眼睛想了想,答道:“跟我相處得都不錯,反正我小時候犯了錯,他們都替我掩護。至于讀書嘛,嘿嘿,不是我吹,我在他們中間是最聰明好學的?!?/br> 大家一臉驚訝。 王世虎見眾人竟然不信,只能找出例子來佐證:“你們別不信,我挨個跟你們說,比如我大堂兄,他最喜歡吃rou,我大伯拼命勸他讀書,他不讀,說一拿起書就頭痛,最后,他殺豬去了。我二堂兄最喜歡包子,最后他到縣里賣包子去了,有機會我帶你們去吃他的包子……” 大家紛紛贊嘆,原來王世虎的愛吃是祖傳的呀,這也算是家學淵源吧。 張小北略有些羨慕王家的家風,至少人家沒那么破事呀。不過,當他的目光略過趙清海趙清河兄弟倆時,想想他倆的遭遇,張小北不由得又有些慶幸,雖然大伯一家不好,但他們自已家很團結很溫馨,而且還有二房的小葉堂姐對自己也好,還有可愛的小多。罷了,別因為這一顆老鼠屎而否定了整鍋好湯,何況他們已經分開鍋了。這么一想,張小北的心情好受許多。 待到大家吃完飯,胡氏又讓黑妮和張小枝給他們洗了些棗子、梨子葡萄端上去。大家又開始吃起水果來。 “這葡萄真甜?!?/br> “棗子好吃,又脆又甜又大?!?/br> 趙清河咬了一口棗子,品味一番,問張小北:“小北,我早想問你了,我發現你家的棗跟我以前吃的不大一樣,你家是怎么種的?” 他們本地的棗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小棗,甜,但是個頭小,核還大。另一種是大棗,個頭雖大,但不甜,吃起來還有木木的感覺。而張小北家的棗則集中了兩種棗子的優點,又大甜又脆,棗核還不大。 張小北笑道:“我家這棗啊是用祖傳秘方種的,以后我再告訴你們?!?/br> 趙清河一聽說是祖傳秘方,趕緊道:“不不,我只是隨便問問,既是祖傳秘方那就更不能說了?!?/br> 張小北暗笑,哪里是祖傳秘方,只不過是他讓他爹把兩種棗樹給嫁接了一下而已。當然這嫁接可不是一件易事,費了好長時間,又試驗了好多回,才接上幾十棵棗樹。 一聽說是祖傳秘方,趙清海吃著棗子一臉的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兒,他逮了個空隙去問胡氏:“張嬸兒,你們家的棗和梨子一斤賣多少文錢?” 胡氏答道:“棗子還沒賣呢,梨前些日子賣了一批,就跟鎮上的那些果子一樣價,二三文錢一斤。棗估計也賣不了多少,能曬干了能賣些,可是一曬干分量也輕了呀?!?/br> 趙清海說道:“嬸兒,你家的果子好,這么賣有些虧了?!?/br> 胡氏嘆道:“我也覺得虧,可是沒辦法呀,賣不動呀?!?/br> 趙清海想了想說道:“嬸兒,那你能賣給我一些,讓我去跑個試試不?” 胡氏一臉驚訝,隨即說道:“也行啊,你去賣個試試唄?!?/br> 趙清海稍一思忖便提出兩個方案,一是他按批發價買下一批果子,至于后面賣多少跟張家無關,賠賺都是他擔著;二是,他出去找買主,若是賣貴了,他拿一點提成,剩下的都歸張家。 胡氏是知道趙清海家中的情況,更知道他手里沒什么錢。她想著這孩子跟小北好,又講義氣,便想著多少幫他一把,便說道:“要說批給你我是最省心的??墒悄阌植皇峭馊?,而且也沒啥錢,又沒做過生意。不如這樣,你先拿個幾十斤出去跑個試試,賣得了就賣,賣不掉再拿回來?!边@個提議當然最合趙清海的意,畢竟他本錢小哇。趙清海同意了胡氏的提議。他這個行動力強,說干就干,當下就開始認真地去挑選果子。張小北他們也過來幫忙。 張小北發現趙清海對果子的要求十分嚴格,不但要沒有瑕疵,還要大小差不多的。他想起趙清河有湊整的習慣,感覺這兄弟倆應該都得了強迫癥。他交的這幾個朋友也真有意思,王家有祖傳的愛吃習慣,趙家是家傳的強迫癥。 至于趙清海做生意的曲折經歷,張小北因為忙著讀書學習關注不多,但他老聽胡氏提起他。原本胡氏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他去做的。沒想到,趙清海跑了幾趟后,竟然真的有了門路。原來他是走了劉萬通的門路,他先是挑了一批果子送給劉萬通,劉萬通大大贊賞了一番。接著,趙清海又給縣里的各個有錢人家的管理給送了一些。那些管事管著采賣的差事,反正買誰的不是買,再加上東西又好,于是,趙清海便成了他們的供貨商。這價錢自然要比外面稍貴些。趙清海也確實是個做生意的料,他在那些人家面前吹噓張家的棗和梨子比別人的好吃,因為是用祖傳秘方種的。在外面又說張家的果子專供給縣里和鄰縣的有錢人家,所以身價不一樣。結果是,張小北家的果子突然間紅火起來,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繁榮景象。張家就靠著果園小賺了一筆,把胡氏和張耀祖給樂得合不攏嘴。 張耀祖趁著自家媳婦高興,又小心翼翼地提起了那個惹人不快的話題:“孩子他娘,那啥,咱爹娘前天又叫我過去了,跟我說日子難過,借錢都借不著,你看……” 胡氏一聽便霍然站起來,指著張耀祖說道:“我今兒個就明明白白地把話撂在這兒,要錢沒有,要命倒有一條?!?/br> 張耀祖嚇了一跳,無奈地說道:“孩他娘,你這說的是啥事?我不正跟你商量嗎?” 胡氏冷笑道:“商量的結果我告訴你了,沒錢!” 張耀祖一臉地哭笑不得,他吶吶地說道:“小北應考的錢,咱不早備好了嗎?你看棗子和梨又賣了一大筆錢……” 胡氏掰著手指頭一項項給他算:“小北的錢是備好了,可是后面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先些日子人家李先生說了,小北這是要考中了,說不定就得去縣里讀書,要是考不上,也要他換個老師,你覺得換個老師還能像李先生這樣?小北的事先不說,你大閨女和二閨女眼看著也到了說親的年齡,你不準備嫁妝呀?你難道讓咱閨女光著身子嫁到婆家?你忍心我還不忍心呢?!?/br> 張耀祖的氣慢慢弱了下去,但仍然垂死掙扎道:“爹娘說的是借,到時候還會還回來的?!?/br> 胡氏再次冷笑:“還回來?你信嗎?到時候爹娘兩手一攤說沒錢,你能怎么著?打死和尚要光頭嗎?”張耀祖無話可說了。大房借錢的事到底還是不了了之。 這廂,張小北和王世虎兩人已經進入緊張的沖刺階段。李先生對他們兩人更嚴格,絲毫不肯懈怠放松。他還告訴兩人說,他有一位朋友已經考上秀才,正好最近云游路過他們這里,他打算留下朋友數月,給兩人臨時加課。對此,張小北和王世虎當然是樂意之至。特別是張小北,他心里明白,這可是考前名師串講呀,他一定得好好把握。 張小北也趁機向李先生提起了趙清河的事。 李先生也見過趙清河一回,對他頗有印象。他再叫來趙清河試一試他的程度,不禁有些驚喜。感覺這孩子不但性子沉穩堅強,而且資質也不錯,雖然沒有張小北高,但至少在王世虎之上。他問清楚趙清河的家境后,又得知為了讓去考試,張小北還把私房錢借給了他,李先生不由得微微一笑,最后倒也同意了。從這以后,他的學生從兩個變成了三個。 在趙清河加入三人組后不到一個月。李夫人就笑呵呵地告訴他們這幾天要做好準備,因為他們先生的同窗宋景君要來了。 第51章 童子試(三) 新老師就要來了。李夫人和李先生開始忙著打掃院落,收拾房間準備迎接遠客。他們家沒有雇傭人, 李夫人身體又不大好, 李先生也不太擅長這些家務和雜事。張小北就領著趙清河和王世虎兩個人一起幫忙張羅。 三人中,張小北擅長出謀劃策, 趙清河比較擅長行動落實, 而王世虎, 他只是跟著兩人干活, 他性格隨和, 力氣又大,讓干啥就干啥,三人倒也合作默契。 他們先把院子里里外外的打掃一遍,又清理出兩間客房,該扔的雜物經過李先生的同意都扔了, 改添新的添新。 為了讓李家更好的招待這位客人, 張小北和王世虎一商量, 就決定提前把今年的束脩給交了。以往他們都是在年底一起交的。 張家和王家日子都是越過越好,而且他們對李先生母子心生感激,對此當然都沒什么意見。而且兩家又想著,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次往李家送束脩了, 因為李先生已經表示過, 此次童試他們能過自然再好不過, 如果不能過,就說明他已經無法勝任兩人的先生,就讓他倆另行拜師。既然是最后一次, 這束脩理應更正式更多些才像樣。 除了束脩,還要給宋先生送些見面禮。 張小北還特意去向李先生打聽了一下宋先生的性格和喜好,以便送禮時好有的放矢。 李先生認真地思忖一會兒才對張小北說道:“我的這位同窗聰明博學,心地善良,但性格有些古怪,若是能入他的眼,一切都好說;若是不入他的眼,任誰也沒辦法勸動。他這次只是答應在我家逗留幾日,替我點撥一下你們,但并沒有說逗留多久。我的薄面只能讓他答應教你們,至于能教多久,得全看你們兩人,不,眼下是三人了?!?/br> 張小北點頭表示領會:“先生我明白了?!?/br> 接著,張小北又問宋先生的日常喜好。 李先生只說了幾點,一是宋先生喜歡形狀奇特的木頭、石頭之類的玩意,越是古樸獨特越好;二是他對飲食沒什么要求,粗茶淡飯皆可,平日里就喜歡飲茶,有時喜歡喝些淡酒。 李先生還特意囑咐張小北,要是給宋景君送禮,最好是投其所好,而且不宜貴重。 張小北暗暗記在心里,一出來就跟趙清河和王世虎兩人商量。 王世虎說道:“這些好辦,我們去找些奇怪的石頭和樹根來,再去買些好茶葉和好酒來不就行了?” 張小北看看趙清河,說道:“你們看這樣行不?咱們分頭買禮物,清河你送些石頭和樹根,記住一定要少見的獨特的,讓你哥幫忙去找;世虎送茶葉,不一定要買多貴的,你可以讓你堂哥他們幫忙打聽打聽,咱們附近有哪些茶葉比較好喝,而且最好是有咱們本地特色;至于我嘛,我家是種果樹的,前些日子我讓我娘釀了葡萄酒,還泡了青梅酒、桑葚酒和其他的果酒,到時我送上幾壇,再加上一些果子就行了?!?/br> 趙清河豈能看不出張小北的良苦用心?他是在替自己省錢呢。他感激地看了張小北一眼,又看看王世虎,王世虎這人平時咋咋呼呼的,但有時心思也挺細膩的,他稍稍一想便也明白了張小北的用意,當下很快便也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