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箭離弦。 “咻——”的一聲。 第137章 肅城破了。 轟隆隆如悶雷般的馬蹄聲, 踏入城中。趙幼苓慢上一步, 仰頭看著城墻。 城墻上, 少女垂著頭, 仍舊懸掛在那里, 心口插了一支箭。 這和前世不一樣。 這里沒有人救她。 城墻上的吐渾兵落荒而逃,趙幼苓命人上去將九娘拉了回來。 下一刻,她瞳孔急劇收縮:“這些傷……” 九娘的手臂上傷痕累累,鞭痕縱橫交錯, 有的看著已經是陳年舊傷。 “公主?!碧┥聘谝慌?,猶豫了下,說,“九娘是叱利昆的人,此前曾幫叱利昆害過不少人?!?/br> 趙幼苓愣神。 泰善道:“叱利昆跟隨吐渾后, 九娘曾向其獻計, 計劃抓了公主, 用公主要挾大胤和我們殿下?!?/br> “但我沒出事?!?/br> “是,公主沒出事, 因為他們的計劃出了紕漏, 所以叱利昆將九娘獻給了吐渾王。都是大胤王爺的女兒,他們……不過是想依計行事?!?/br> 九娘就躺在那里,早已咽下了氣。 趙幼苓看著,心底發寒:“所以……他倆早就知道了?” 泰善沉默了下:“殿下一直知道。公主回大胤后,九娘曾過有意安排到殿下身邊,殿下防著她, 之后她便回叱利昆身邊去了。至于世子?!彼戳丝闯菈ο?,無數奔忙的大胤將士,“興許世子早就查出了什么。家國天下,總有人要犧牲掉什么?!?/br> 肅城這一仗,打了整整一天一夜。 黑沉如水的夜空中,火光四起,將半邊天空漸漸映照得恍如白晝。 吐渾的營地處,一場大火熊熊燃燒,火焰高達數丈,赤紅一片。 血腥味順著風,向四處散開。 人聲喧鬧。 趙幼苓在后方不斷地安頓受傷的士兵,見狀奔上內城城墻,眺望遠處。 慘叫聲被風送來,叫人聽得心頭發顫。 而她的身后,是駐守在城墻上的士兵們興奮的高呼聲。 去前頭打探消息的泰善三步并作兩步跑上城墻,在眾人的狂喜中,向著她拱手笑道:“公主,我們勝了!” 肅城已經被圍十來日,城中糧草匱乏,吐渾兵們早已支撐不下。 見識過呼延騅等人一路勢如破竹地奪城,饒是再驍勇的戰士,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早已心灰意亂。 等到城門破,見留在城中的指揮仍舊一意孤行,非要他們拼死抵抗,違令者殺,自然就有人丟兵棄甲,選擇逃跑。 潰不成軍的吐渾兵,和嘶吼著奮勇殺敵的大胤將士,誰輸誰贏,就這么擺在了眼前。 但顯然,呼延騅說到做到,他真的沒有打算放這些人逃出大胤,回到草原。 肅城城破三日后,出逃的一萬余吐渾兵被包圍在關內,全軍覆滅。而想要收攏殘軍帶著人逃回草原,等待來日東山再起的人,就是叱利昆。 叱利昆被俘,呼延騅一行人率軍繼續西行,直擊吐渾各部。半月后,有捷報自草原傳來,呼延騅射傷吐渾王,趙臻與竇鳴前后夾擊,攻破吐渾王都,生擒吐渾王族數十人。 一時間,大胤將士猛如虎豹的消息,傳遍各地。 這日清早,晨光熹微,空氣中透著冬日的寒涼。 雪下了一整夜,厚厚地積在屋檐上。還有不畏寒的鳥雀在雪地上跳躍,小小的腳印才留了個影子,就撲騰著翅膀飛了起來,一個梅花掌印蓋上小爪印,滾圓的橘貓半張臉都擠進了雪地里。 趙幼苓站在屋檐下,瞧著橘貓從雪地里抬起胖腦袋,扎呼呼的毛上全是雪,忍不住彎了彎唇角,笑出聲來。 茯苓呼了呼凍得發僵的手:“娘子,今日天冷,不如早些回去吧?!彼筋^,朝城門口看。城門外,仍舊不見大軍回城的影子,卻已經能見著牽著駱駝的胡商在依次進城。 因為戰事了,肅城漸漸在恢復從前的樣子,幾近空城的肅城逐漸有逃難的百姓得到消息回到故鄉,而嗅覺靈敏的胡商們已經開始帶著貨物往關內來。 城中如今沒有管事的官員,一應事務暫時由趙幼苓負責,胡商要入關,從所帶貨物到各類證件,她都派了專人一一檢查記錄。 這繁瑣的程度,比之過去,有過之無不及。最開始有胡商不喜,見主事的只是個年輕的女子,還大鬧了起來。 鬧事的胡商被不客氣地趕出肅城,老實遵照規矩的則得了通關文牒。 從肅城收復后,趙幼苓清早眺望城門,半個時辰后回肅城府衙處理城中事務,黃昏再去城門附近。 日復一日,茯苓都忍不住說她是要做望夫石了。 “回去吧?!壁w幼苓應聲。 茯苓歡喜地搓了搓手:“娘子,今天咱們吃什么?” “羊rou湯?!?/br> “又喝羊rou湯,我好想念汴都的菜?!?/br> “快了快了,就快回汴都了?!?/br> 主仆倆踩著滿地積雪,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話往回走。城門外忽然爆發出歡呼。 有人大喊:“將軍們回來了!” 邊關的捷報如長著翅膀的鳥,飛遍了大胤各地。朝廷自然也得了消息,天子難得早朝,殿內喜氣洋洋。 朝臣們一片歌功頌德,就連早已被偷偷記錄的那些□□羽此時此刻也滿臉堆笑,張口就是對呼延騅和趙臻的恭維。仿佛先前幫著太子意圖謀害韶王父子的人,并不是他們。 而在這片歡喜的聲音之外,胥九辭當著眾位大臣的面,將一份密折送到了天子面前。 看著天子突然陰沉下的臉,滿朝的喜氣似乎一瞬間煙消云散。 天子打開密折,一字一行往下看,越看臉色越難看。 密折上,詳詳細細記錄了太子從前如何構陷韶王,又如何攛掇廢太子對付韶王府。甚至還記錄了太子的人和吐渾私底下的往來,何時見面,何地交談,何時分開,連說了些什么都有記錄。 這些東西都是天子命胥九辭查出來的,但根本沒想到能查得這么仔細。 天子雙手發顫,猛一把將手里的密折砸在了地上。 殿內頓時跪了一地,無人敢出聲。 “內憂外患,內憂外患!所謂的內憂外患,根本就全都是趙灃所為!” 天子震怒,張口直接大喝太子的名字。這在從前從未有過,哪怕廢太子出事,天子仍舊給了他一層臉面。 朝臣們一時慌亂,連連出聲勸阻。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朕的江山,趙氏的江山,竟被一個荒唐的趙氏子弟葬送至此!若不是朕的將士們舍身忘死,朕!你們!還有這天下的大胤子民,全都成了吐渾的奴隸!” “陛下……” “朕竟然不知,朕的兒子何時成了這天下的碩鼠。朕只當是他是性子急,做事手段過激,卻不想他能為了自己犯下滔天大錯!” 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天子抬手一指,點著殿中瑟瑟發抖的幾人,喝道:“來人!將這幾人押下去嚴查,朕要看看,太子的羽翼究竟有多豐滿!竟然膽敢聯合吐渾,以大胤疆土為酬,構陷手足!” 朝臣大驚,那被天子點出的幾人口中驚呼求饒,然而根本無用,被殿外侍衛連拖帶拽地拉出了大殿。 龍椅上,望著被帶走的□□羽,天子忍下暴怒,長舒一口氣。 “九辭?!?/br> “陛下?!?/br> “朕果然還是老了?!?/br> 胥九辭不語。 天子看他,笑了一聲,再看滿朝文武,斂去了最后一絲笑容。 “朕老了,這個天下,得交給該交的人了?!?/br> 半月后,大軍凱旋。 汴都城上下無關身份,男女老少都涌到了街頭,扶老攜幼,無一不是為了迎接他們的英雄歸來。 天子年邁,太子幽禁,韶王率領群臣宗親,代替天子于城門外迎候大軍。 大軍出現前,百姓們遠遠地看著韶王和群臣,笑語盈盈,評頭論足。說韶王英俊風流,評某某大臣滿肚肥rou。 這些人,之前還因窮兇極惡的吐渾兵嚇得不知所措,而今捷報連連,過去失去的疆土城池逐一被收回,他們的恐懼擔憂已然隨風飄散了。 “來了,來了!” “往后退,都往后退!” “哎呀,別擠了!” 站在前頭的人最早看到人影過來。呼啦一聲喊,哪還管擠不擠的問題。 維持秩序的官兵被連推帶搡,急了也不敢在這時候抽出棍棒教訓百姓,只能苦著臉費心費力地勸,好不容易這才把中間的道給清了出來。 馬蹄聲漸漸近了,整齊有立的腳步聲,如同齊整的鼓點,一下一下,捶在人的心頭。 而后,迎風招展的旗幟出現在了眼前,后面跟著幾個坐在高頭大馬上的年輕將領。再往后看,還能看到一個女子模樣,同樣騎著馬,英姿颯爽,叫人挪不開眼。 將領們到城門前,翻身下馬,恭敬地向著韶王行禮。 領頭一人身姿修長挺拔,神情肅穆,行禮后微微側身,將身后的女子輕輕推到人前。 距離遠了,聽不清前頭都說了些什么。 只見得后面的人越走越近,白茫茫一片,似是雪一般蒼白。等到遠處的白漸漸近了,人們才看清后面究竟都是什么人。 是凱旋而歸的戰士們身穿白衣,扶棺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