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姚暮點頭:“嗯,記下來?!?/br> 其他兩個人對視了一眼,表情嚴肅了起來。 現在是深冬,周圍都是一片蕭瑟,讓人體感更冷了幾度。 姚暮總覺得有股子寒意,順著脖子往領口里鉆。 四個人走進去,這個地方前不著街后不著店,地非常多,學校占地面積很大,建筑稀拉的聳立在其中。 林宛央停下腳步,皺眉道:“六點了,我感覺周圍氣場和剛才完全不同,像是完全換了個地方一樣,這要注意一下?!?/br> 姚暮掏出了藏在衣服里的銅鏡,謝文穎拿出桃木劍,兩個人都嚴陣以待,另外一位本來準備和局里申請木倉支,不過姚暮把這想法勸退了,對付這東西木倉支不管用,可能還會傷到自己人,他給了對方十張驅邪符。 王義遠十分感動的把接了過來,他現在表情嚴肅,每只手攥著五張,處于高度警戒狀態。 林宛央說:“這里每個地方都有問題,我去左邊的樓看看,如果六個人還在這里,應該在那個方向?!?/br> 這是他們消失的第六天,據司機所說,幾個學生都背著有包,應該隨身帶著水和食物,如果沒有遇到不測,很有可能還活著。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警方沒有搜索到,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明明就在這個地方,卻像隔著一個空間。 姚暮看著林宛央離開的背影,開口道:“看吧,mvp又獨自去找boss單挑了?!?/br> 謝文穎說:“我們去另外一邊看看,反正這個學校哪里都不對勁,也沒有安全的地方?!?/br> 其他兩個人點了下頭,贊同這個意見。 幾個人走了幾步,姚暮突然回頭看了大門一眼。 他怔了怔, 站住腳步小心翼翼的開口問:“剛才我記得,好像是……沒有人關門吧?” 這地方沒什么好關門的,鐵門上那么多銹,大家都避著,不回樂意記得關上。 不是他們,那誰把門關了? 紅色的大門閉合得緊密,看起來格外詭異。 太陽終于消失在了地平線上,周圍一瞬間黑了很多。 姚暮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個地方又是死人又是失蹤,他抱著胳膊說:“我討厭黑夜?!?/br> 王義遠問:“那個門怎么處理,要去看一看嗎?” 謝文穎想了想說:“算了,不去管吧,難道還能一直守著不讓那東西給關了?” 三個人壓下心里的不安,調頭往前面走。 在他們的身后,明明沒有風,那扇鐵門卻搖晃了一下,門上噴漆的‘講究衛生,熱愛學習’八個大字上,密出現了很多血手印,層層疊疊覆蓋上去,本來白色的標語甚至比紅色的門顏色更深一些。 就像是有很多人,要拼命推開門,逃離這個地方。 第六十九章 幾個人駐足停留, 眼前的三層大樓的大門寫著‘圖書館’幾個字。 因為常年風雨的侵蝕, 樓體墻面有很多發黑的污漬, 看著就讓人不太舒服。 姚暮來的時候做過功課, 這個學校的確邪門,傳言不是空xue來風。 八十年代都是成績好的人, 才讀中專, 因為錄取分數線不低,而且能很快出來工作。 這個學校雖然在縣城里, 但是個財經職業學院,出來分包配工作, 又靠近省會,在那個年代算是很好的去處。 據說當時建校的人,把地址選在這里,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專心的念書。 學??偣厕k了十四年, 后來宣布招生情況不好就關閉了。 這也很正常,那個年代, 很多中專后來都倒閉了,被時代淘汰。 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個時候消息閉塞,沒有這么發達的網絡。 當初在這個學校讀書的人,最后一屆畢業的學生現在也快四十歲了, 不是網絡主力軍。 其中還有一層原因,那些人也害怕提起來。 畢竟是不好的記憶。 這所中專每年開學招收七百人左右, 全校加起來兩千多人,全部住校,光是宿舍樓和教職工宿舍就有七棟。 可是每年畢業的人數,才是入學的三分之二多一點。 姚暮還是在一個論壇里幾年前的帖子里看到的,有當年在這個學校讀書的人現身說法。 發帖人說他讀書的時候,每年班上都要死兩個人。 特別是學校有一棟女生宿舍,過一段時間有人跳樓。 而且那些跳樓的人,死前沒有任何的征兆,或者說是情緒的波動,班上的同學都非常震驚和害怕。 當年的錄取政策,好的中專和重點高中只是差了十分而已,很多家境不好的,不想去讀高中,他們就會考試的時候,按每年的分數參照,邊做題邊算分,然后故意答錯,掉檔前面的重點高中。 那個年代本來也亂,報紙上經常報道哪里又死人了,所以哪怕有意外,為了前途大部分都選擇忍耐。 畢竟這是自己前途,而且大家也都抱著僥幸,覺得不會是倒霉的小部分。 只是三年而已,撐過去就好,那個年代,讀書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 不說是二三十年前,就連著現在也一樣,在生存面前很多是沒辦法選擇的。 姚暮看到過一則新聞。 山核桃現在還是采用人工攀爬采摘,在有些地方,果樹不連片,成樹高十幾米。 需要果農爬上,然后用力敲打,這動作大了,稍微一滑就會墜落。 每年山核桃收獲季節,意外墜落事件少則幾十例,多則上百,不少人為此喪命。 但是在生活面前,有的事情是沒得選,第二年還會去采摘。 姚暮邊說完,三個人都有些沉默。 圖書館是推拉的玻璃門,這么久的時間已老化差不多了,姚暮走過去,彎下腰小心翼翼想把弄開。 謝文穎說:“你讓開一下?!?/br> 姚暮‘哦’了身聲,往后退。 謝文穎抬腳用力的踢過去,玻璃門就震蕩一下,整個的往后倒去,發出巨大的聲音。 謝文穎面無表情的說:“你剛才那樣,要弄到什么時候去,而且這地方到處是灰塵和鐵銹,如果傷到手很可能感染有大麻煩?!?/br> 王義遠贊成這個觀點,“這地方荒廢了這么久,不算破壞公物?!?/br> 姚暮聳了聳肩膀,連著警察叔叔都這么說,他難道還能反對? 不過小道長怎么回事,這行事作風越來越像林宛央了。 這可不是好事。 三個人走了進去,拿著電筒照了照,一樓擺著很多桌子,最后面的書架空蕩蕩的。 那些書大概是學校的人在撤離的時候搬走了。 只有墻上留下的一些告誡學生要努力的名言警句,裱在木框里。 姚暮走到了最后面的大黑板前面,開口說:“你們快看,這里有照片?!?/br> 兩個人紛紛走過去,他們拿著手電筒照了下。 照片有些年代了,看著上面人的裝扮,像是學校以前的學生。 不過這個照相師的技術不太好,幾乎是每張都有重影,看不清照片上人具體的臉,不過應該很年輕。 照片就這么貼在這里,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現在已經開始褪色了。 姚暮說:“什么嘛,每張都糊了?!?/br> 王義遠說:“最上面的大合照,一個班有這么多人?” 其他都是普通尺寸的照片,這張合照有a4的紙這么大,照片也相對清晰,能夠看清楚每個人的衣著和臉上的表情。 他們的表情各異,給人感覺像是陌生人臨時被拉來拍的。 甚至許多人抿著唇不太高興。 這張合照有三四百人,姚暮想了下說,這大約是畢業生一起照相。 要說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照片上的這些人都閉著眼睛。 姚暮說:“這張不重影了,不過可惜是瞎子照片,可見攝像師的技術真的很菜了,這么洗出來,他們都不去找人麻煩?” 除非是全部的人,在按快門一刻眨眼才可能這樣的效果,不然就是攝像機的問題。 謝文穎總覺得這些照片不對勁,但是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他盯著看了十幾秒,開口說:“樓下沒什么,也沒人來過得痕跡,我們上去看看?!?/br> 外面的天色更暗了,大概還有十幾分鐘,就完全天黑了。 三個人順著推開旁邊樓道的門,然后依次往上面走去。 他們沒有回頭,所以都沒有看到,身后那些照片在黑暗中發生的變化。 人影重疊的小照片上,都變成了空白背景,像是單純的風景照,并沒有人。 而背景是圖書館大合照上,那些人閉著的眼睛都睜開了,眼里有害怕、茫然和麻木、痛苦。 他們都盯著三個人離開的背影,然后都變成了不甘和憤恨。 不過馬上,他們有笑了起來。 真好,又有了新的同伴。 ——— 姚暮走在最中間他開口說:“不管怎么樣,我們都不要分開?!?/br> 前后兩個人都說好,聽到同行人的聲音,姚暮松了口氣,心里稍微踏實了些,不管怎么樣,至少有三個人一起。 姚暮問:“現在我們是一間一間的找過去,看看情況?” 前面的謝文穎說:“可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