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剛剛王春花就和發瘋了似得沖向老宅,單峻河自然就帶著兒子趕了過來,正好也聽到了王春花之后那些話。 人都到齊了,想說什么事,也就簡單了。 全家人都從灶房離開,回到了堂屋。 第74章 侯府 “爹,娘,事情大概就是這樣?!?/br> 自從分家后,單峻河都不記得自己之前什么時候像今天這樣被三堂會審過了,想到這些麻煩又是王春花招來的,單峻河就不由有些煩躁,他撓了撓頭,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遍,不過因為他向來不怎么會說話,簡簡單單的一件事,被他的講的磕磕絆絆的,還是單福才機靈,在一邊幫腔,才將事情完整的敘述了一遍。 單峻海在一旁抱著寶貝閨女老實聽著,看小侄子沒有供出自己在里頭給他出的主意,對這個小侄子的喜歡又多了幾分,決定等他開始跟著他爹下地之后,多分點糞便肥料給他,努力讓他成為村里未來的種田小能手。 “福才,你是真不想讀書?” 單老頭皺著眉,忍不住拿出火石點燃了煙絲,想要抽幾口旱煙過過癮。 “行了,別在屋里抽這玩意兒,也不看自己之前都咳成什么樣了,要不是乖乖撿到人——”蔣婆子差點脫口而出人參兩字,看到在場的二兒子一家,尤其眼露好奇的王春花,趕緊將話收了回去。 “要不是乖乖每天給你熬解渴潤肺的梨湯水,你能好那么快啊?!笔Y婆子瞪了眼,一把奪過單老頭手里那竿旱煙槍。 這么又臭又沖的東西,也不怕熏著她的寶貝乖乖。 自從蔣婆子cao辦起了牲畜棚后,她在這個家的話語權就越來越大了,加上老夫老妻的,單老頭也有意識的讓著自家老婆子,因此即便被搶了旱煙槍,也不生氣,只是咧著嘴笑了笑,然后拿了一顆桌上盤子里孫女做的花生散糖放嘴里,也當是解解煙癮。 這個家里,論對讀書的重視,除了王春花,也就是單老頭了,做了一輩子的農民兼打鐵匠,他對念書有執念,不然也不會提出送三個孫子都去念書的話來,這一次王春花鬧老宅里來,依仗的也是單老頭這點脾氣。 只是單老頭要是真有她想的那么好糊弄,他就不會攢下那么多基業了。 “別看你爹娘,爺爺想聽聽你自己的意思?!?/br> 看孫子的眼神時不時瞅著邊上的王春花和單峻河,單老頭加重了音調,眼神直勾勾看著小孫子問道。 “爹,孩子還小,他不懂念書的好處?!?/br> 王春花插了嘴,為了孩子的未來,她是將自己那膽小犯怯的毛病拋在了腦后,都敢在單老頭說話的時候插嘴了。 “沒你說話的份,福才,你自己說?!眴卫项^不怒自威,就輕描淡寫這么一句話,就讓王春花縮了回去,只敢暗自剜了兒子兩眼,而不敢插嘴。 “我是真的不想念書了,我壓根就不是那塊念書的料?!?/br> 單福才苦著臉,掰著手指頭細算著他念書這幾年來吃過的苦頭,打板子、罰站,這些書塾里老師慣用的懲戒學生的手段,對于單福才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了。 “我念書,那就是浪費錢,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回家跟我爹學種地呢,不是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嗎,我是我爹的兒子,保不齊,就沒有長念書那根筋呢!” 單福才縮了縮脖子,想著二堂哥總是在嘴里念叨的這句話,忍不住將它套用在了自己身上。 看他爹傻傻憨憨的,可照樣過得不賴啊,單福才覺得像他爹那樣,知足常樂并沒有什么不好的,再說了,他家的條件也不差啊,近二十畝地呢,也算是平柳村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單福才想不到自己放著這么多田地不繼承,卻跑去讀對他而言天書般存在的四書五經的理由。 “怎么說話呢!” 單峻河拍了下兒子的瓜腦子,他還是他爹生的呢,真要這么說,豈不是連他爺爺一塊給罵了。 不過心中有一絲淡淡的欣喜也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單峻河看著那個和他有七分相似的兒子,這絕對是親生的沒的跑了。 他本身就是一個隨遇而安的好脾氣,不然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父母偏疼長兄和幼弟的家中不爭不鬧。 以前想要兒子念書,也只是為了他未來能夠過上好日子,但現在既然兒子自己不喜讀書,他也不會逼迫。 “怎么能一樣呢,福才,你是個聰明孩子,只是以前不用功罷了?!?/br> 在所有娘親的心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最優秀的,王春花覺得兒子就是沒定性,加上身邊沒有同母所出的兄弟帶著,在鎮上教了什么狐朋狗友,才被帶移了性子,只要他認真努力,絕對不比別人差。 “你要是不念書了,你二郎哥一個人多孤單啊,再說了,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去問你二郎哥不就成了,他和你一個書塾,又是親堂兄弟,難打以前他還看著你被老師罰不成!” “老二家的,慎言!” 蔣婆子打斷了王春花的話,這老二家的,真的越說越離譜了,怎么著,還得把福才不好好念書的事,怪罪到福德身上? 自從跟老三家生活后,蔣婆子就默認二孫子是未來要給她養老的寶貝孫子了,現在這個孫子在她心中的地位趕超長孫單福宗,可容不得旁人對他的無端責罵。 “娘,我不是這意思?!?/br> 王春花看到婆婆眼中的警告,一個瑟縮,雖然她心里確實就是那么想的。 “行了,福才不想念書,也不會念書,那就順了他的意思,反正這些年也學了些字,不做睜眼瞎,就已經很是不錯了,跟著他爹學種地也沒什么不好啊,家里那么多田地,確實也需要一個男丁幫襯?!?/br> 孫子給出來的理由合情合理,沒道理孫子念不進去那些書,還要每年花個幾十兩逼他去讀吧,比起村子里大半連大字都不識一個的孩子,福才已經算是有點文化的了。 “爹,娘!” 王春花不滿了,她過來是想找蔣婆子和單老頭當說客的,而不是讓他們反過來支持她那個蠢兒子。 “行了,我和你爹沒聾呢?!?/br> 蔣婆子挖了挖耳朵,剛剛她離王春花太近,被她那尖利的叫聲喊得有些耳鳴。 “村里多的是不念書的孩子,也沒見哪個日子難過,再說了,你男人還有老三也沒念過書,你能說他倆現在不好?” 蔣婆子反問了王春花一句,這讓王春花啞口無言。 “不過今天老二沒和你打招呼就帶福才回來,這一點,確實是他做的不對,老二啊,以后做事,和你媳婦有商有量的來,除非你不想好好和她過日子了?!?/br> 這句話,既是勸解,也是威脅。 蔣婆子知道二兒子和這個二媳婦現在的相處有些問題,一家子除了福才對他娘還有些感情,其他的基本就不拿王春花當回事,這樣的生活態度,肯定是有問題的,王春花的性子本就古怪,現在她日日夜夜感受著家里人的排斥,豈不是更要鉆牛角尖了。 可嚴格說起來,到今天這個地步,也全是王春花自己自找的,是她自己將自己的日子過成了這樣,都分家了,蔣婆子懶得處理老二兩口子的事,反正再過幾年,兩個孫女都能嫁人了,到時候他們到底還過不過,想不想過,也隨他們去了。 “娘,我知道錯了!” 王春花一聽蔣婆子最后那句話,頓時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即便過去那么多年了,她依舊還記得當初在娘家那段絕望的記憶。 再多的勇氣都縮回去了,王春花看了眼低著頭有些瑟縮的兒子,又看了眼一臉憨厚,隱隱又有些不耐煩的丈夫,扭著頭跑了出去。 “嗨,大河啊,你真是——” 看到王春花這模樣,蔣婆子忍不住嘆了口氣,說實在話,真鬧成今天這樣,她兒子,也不是全然沒有毛病的。 “福才,你去看看你娘?!?/br> 單峻河推了推兒子,看到兒子跟著跑遠了以后,才緩緩開口:“春花回來后,我是想要好好跟她過日子的,可是她壓根就沒想明白自己錯在哪里,梅娘和蘭娘多乖的兩個孩子啊,她在家就拿她們當空氣,她到底在想些什么,我能不明白?” 單峻河搓了搓臉:“爹,娘,我是想好了,等梅娘和蘭娘出嫁,我和王春花就分開過,也別說和不和離的話了,她畢竟是福才的娘,回了她那個娘家,她也沒有活路,到時候我就給她一間小屋,兩不相干吧?!?/br> 這是單峻河在心里想了很久的事,有一個和離或是被休的娘對梅娘蘭娘甚至福才的親事有影響,那么就等孩子們的親事都妥了,他再和王春花分開。 他也不會把事情做絕,會給對方活路,甚至這幾年對方只要有改好的跡象,他也愿意以后跟對方搭伙過日子,雖然單峻河覺得,后者的機會很渺茫。 “你想清楚就好?!?/br> 老二家的糊涂賬,蔣婆子都快要理不清了:“你放心,梅娘和蘭娘的婚事,我會幫著相看的?!?/br> 將兩個孫女的未來交到王春花的手上,蔣婆子也不放心。 “嗯,娘,梅娘和蘭娘,就拜托你了,還有三弟妹,勞煩你這么多年對梅娘和蘭娘的照看了?!?/br> 單峻河又側過身謝了謝三弟妹,現在他閨女的刺繡絡子已經能夠賣錢了,雖然是最便宜的那一檔,可這也是村里多數女娃娃都沒有的手藝,足夠她們在未來的相親上,太高幾分條件,為此,單峻河是真的很感念蘇湘。 “大jiejie,二jiejie,可好可好了?!?/br> 福寶童言童語惹得全家人會心一笑,原本的緊張氛圍,也消散了許多。 “老夫人,五少爺給你送禮來了?!?/br> 遠在京城的廣陵侯府,今天別樣的熱鬧,府上的人都知道,遠在某個山疙瘩里的老夫人最疼愛的五少爺,給府里送東西來了。 昨天晚上得到信報,老夫人今個兒就起了大早,正滿心滿眼地盼著呢。 “曾祖母,可是爹爹的東西到了?” 一個唇紅齒白打扮富貴的小哥兒坐在一個貴氣威嚴的老太太身旁,跟沒骨頭似得,窩在老太太懷里撒嬌。 “是你那沒良心的爹,總算記起我這個老婆子了?!?/br> 榮老夫人抱著曾孫,跟看什么心肝大寶貝似得,神情都化成了一汪水,哪里還有往日說一不二的霸氣。 她抬頭看了眼堂屋外,眼神有些期待,不知道她的乖乖孫子,給她送來了什么寶貝。 第75章 賀禮 廣陵侯府的老夫人出自振威將軍府上,年輕時候,也曾是潑名在外的鐵娘子,誰都知道榮老夫人善妒,將當時雖有侯爵位,卻無實權的廣陵候管的嚴嚴實實,整個后院如同鐵通一樣,連只母蒼蠅,都飛不進去。 而老侯爺也是一個懼妻的,直到后來廣陵候府這一脈獲得新帝的寵幸,廣陵侯府內,依舊只有榮老夫人一個女人,要知道,侯爵的位置,已經足夠允許廣陵候合法的納兩個妾室了,更不提那些只是伺候爺們的通房之流。 京城中的女眷對榮老夫人艷羨不已,也正是因為這份艷羨,導致榮老夫人年輕的時候,并沒有太好的名聲,善妒一詞永遠都是掛在她頭上的,好在榮老夫人也清醒,知道日子是自己過得,真要順著旁人的指指點點生活,必然讓自己過得不順心,這些年,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也就這么過來的,現在她到了曾祖母的年紀,再也不會有人拿年輕時候爭風吃醋那點事笑話她了,她的日子自然也就越發順遂。 榮老夫人一共有三子一女。 長子榮荀昌,次子榮荀盛,幼子榮荀康以及最小的幼女榮寶珠。 其中長子也是廣陵候世子,只可惜志大才疏,光有爵位,沒有實權,次子是所有兒子里面最出息的,年歲未滿四旬,就已經是從二品兵部左侍郎,次子止步同進士,現在為從五品禮部員外郎,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恐怕終身也就止步于此了。 至于幼女榮寶珠,嫁給了同為侯爵的魏文侯嫡次子,前年隨夫君去南江赴任。 這些孩子里,最得寵的絕對是唯一的幼女榮寶珠無疑了,除了這個幼女,三個兒子里,倒看不出老夫人太大的偏頗,對這三個兒子,她統統一視同仁,從來沒要求最出息的二子為另外兩個兒子做過什么為難的事,也不會因為幼子的庸碌無為,就看低他一籌,也因為老夫人的公平,廣陵侯府雖然還未分家,可是三兄弟之間相處和諧,不像其他世家大族,內宅里多是齟齬。 但在兒子身上一碗水端平的老太太,在孫子這邊,終究還是忍不住犯了老人獨有的毛病,偏心眼了。 因為兒子多,加上廣陵侯府這三位老爺并不像老侯爺那樣專情,身邊還有不少通房丫鬟的伺候,導致侯府的孫子輩,除了嫡出的孫子孫女,還有一堆庶子庶女。 老太太上了年紀,并不讓家中的小輩日日到她那里請安,但其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榮信,因為這個孫子,是從小就養在老太太身邊的。 榮府二太太在生這個次子的時候著了一個通房丫鬟的道,艱難早產下這個兒子后就發生了血崩,好懸才將血止住,也因此在床榻之上修養了整整兩年有余。 有愧于這個次子媳婦的老夫人出于同情,頭一次開口將孫輩的孩子養于自己膝下,說來也巧,榮家的子孫模樣多像榮老侯爺,唯獨這個孫子,與榮老夫人有七分相像,最大的差別,就是榮老太太的五官更柔和些,而榮信則是多了幾分男子的英氣。 唯一養于膝下的小輩,又和自己這般相似,叫老太太如何不能偏心眼的,將這個小孫孫疼愛到骨子里去。 因此即便在別的孫子孫女身上,老太太將水端平了,可是在這個孫子身上,她還是忍不住偏頗了些,連帶著榮信去清州赴任的時候,她生怕府上的人虧待了榮信留在京中的妻兒,特地隔山差五的,就要喚曾孫長壽來身邊同食同住。 長壽是榮信長子的乳名,世家的孩子取名總是慎重的,直到現在八歲了,這個孩子的名字還沒想好,家里人也都是長壽長壽的喚著的。 “不知道四郎給娘送什么貴重的東西了?!?/br> 對于老夫人對榮信的愛重,其他兩房未嘗沒有不介懷的,甚至和榮信一奶同胞的兄長,也嫉妒他在老夫人心中的地位,雖說不至于在平日里就給他使絆子,可是難免心里不平衡的時候,陰陽怪氣幾句。 “貴不貴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爹給曾祖母送的,一定都是他覺得好的東西,按照爹爹的喜好,我想,或許是吃食居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