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柴未樊抱住姑母好生膩歪了會,激動的心情漸漸平穩,聞聽此言,她不好意思離開懷抱,擦去眼淚,笑:“在姑母面前,樊兒永遠是個只會膩歪撒嬌的小娃娃?!?/br> 惠太妃忍不住笑,“你啊?!?/br> 兩人依靠在一起,閑說話,要把前些時間缺失的話語全都補回來,不知過了多久,惠太妃回過神,對柴未樊說:“你回去準備一下,過會姑母帶你去各宮請安?!?/br> 這次回宮,肯定要拜訪各宮宮主。 “好?!?/br> 回到自己偏殿,柴未樊剛進去,鄧姑姑打頭,所有人在間站好,斂眉嚴肅,稍即,斂裙規規矩矩跪下,齊聲喊道:“參見姑娘,恭迎姑娘回宮?!?/br> 柴未樊伸,上前扶起鄧姑姑,“大家快起來?!?/br> 眾人站起來,臉上不覺露出傻笑,姑娘不在的半個月,偏殿的所有人都沒了主心骨,神情日?;秀?,無所事事,現在姑娘回來了,大家頓時精神奕奕,感覺渾身充滿干勁。 這段時間柴未樊不在,宮人都十分想念她,新到柴未樊身邊的那幾個宮女還好,在她身邊待久了的,例如小湯子,跟百八十年沒見到她似的,這次回宮后,他緊緊盯著她,好像終于找到主子的小奶狗,顛顛地跟著她轉。 鄧姑姑站出來,“好了,大家別圍在這里,抓緊去干各自的事,盛盞和卷碧趕緊給姑娘更衣上宮妝,聽晴和聽芙領著剩下的人將咱們帶回來的行李整理好?!狈愿栏纱嗬?,一點不拖泥帶水。 “是?!北娙寺爮姆愿?,各自散去。 鄧姑姑扶著柴未樊去軟塌上坐好,讓她歇歇腳,過了會,盛盞和卷碧準備好東西,伺候她更衣,等收拾得差不多,柴未樊吃了塊桂花糕填填肚子,然后起身,“走吧,去找姑母,別讓姑母等急了?!?/br> 鄧姑姑留下幫忙監督收拾,沒有跟著一塊去。 柴未樊和姑母先去太皇太后的壽安宮,算來,距離上次請安,她已經將近一月未曾見到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仍舊那么和藹可親,問了她以及祖母的一些情況,還送給她一件小禮物當做回宮的見面禮。 去那里,避不可免會見到寶陽郡主,柴未樊想到離宮前,寶陽郡主對她多有誤會,這次見面她已經做好受冷待的準備,不過可能看在太皇太后和姑母的份上,寶陽郡主見到她態度雖算不上熱情,但也沒找茬,順順利利讓她從壽安宮出來了。 接下來是去太后的延昌宮,太后的病拖拖拉拉幾個月,終于在前段時間痊愈了,聽說,是因為太后娘家來了人,梅家的人走后沒多久,太后的病就好了。 她見到太后的會更少,因為太后病重,所以太皇太后免了她的請安,往常去壽安宮請安是見不到太后的,平常長公主她們朝太后請安時,因她名不正言不順,便很少跟長公主她們一道來請安,所以認真算算,她入宮后見到太后的次數,一個巴掌就可以數得過來。 太后待她們更算不上熱情,不過太后性情真率,而且十分喜歡少年少女,看見柴未樊,眼里的光芒都要柔和一層,然后,也賞了她一些東西。 緊接著,是去陳太妃的景福宮和溫太嬪的良華殿,兩人同樣溫婉可親,同樣賞了她些寶貝,于是,回去永和宮時,盛盞和聽晴懷里抱了個滿懷,還不止,讓姑母身邊的覓巧也幫忙抱了點。 柴未樊攙著姑母閑閑散步,取笑道:“樊兒再去拜見兩次,這輩子吃喝不愁的資本可就攢下了?!?/br> 她們賞賜她的雖然都是些小玩意,但這些小玩意都出自宮廷,平白比外面的東西就貴重一分,加上一些罕見的布料,討巧的銀裸子之類,她這一趟收獲可真不少。 惠太妃笑著彈了下她額頭,“你這丫頭,鬼靈精一個?!?/br> 柴未樊抱住姑母的胳膊,笑嘻嘻,“都是跟姑母學得?!?/br> “呵,可別往哀家身上攬,哀家可沒有你這樣的心眼子?!?/br> “姑母~” “哈哈哈?!杯h繞的宮女毫不客氣笑出了聲。 柴未樊深嗅一口宮內的空氣,一臉滿足和放松,真好啊,她回來了! 回到永和宮,惠太妃著人送了兩件冬衣過來,都是上好的皮絨,拉著她說:“前些日子做冬衣,你不在宮里,姑母怕尺寸不合適,就沒給你做,現在你回來了,改天抽個時間,給你量量身子做幾套冬衣?!?/br> 柴未樊今十二,正是抽條長身子的時候,一天一個樣,宮里針線娘不敢私自拿主意。 聞聽此話,她自然點頭表示同意。 下午徹底沒事,柴未樊斜倚在軟塌上,矮幾上擺著四盤點心,兩盤水果,還有一大壺糖煮梨水,間翻閱一本當初沒看完的書,當真愜意! 不必再想著去侍奉祖母,不必憂愁會有不長眼的人來找麻煩,她覺得整個身心都舒暢了! 盛盞里攏著一個盒子,笑吟吟地走過來,“姑娘?!?/br> 柴未樊極輕快地應一聲,“怎么?” “您給皇上帶的‘特產’什么時候交給皇上?” 柴未樊邊的動作頓住,轉頭看向盛盞的盒子,臉上突顯郁悶,怎么忘了還有這茬。 她當初離宮時,皇上給她寫信,讓她回宮時別忘了給他帶特產,后來皇上出宮,讓她帶他去買特產,但最后二人卻去逛了廟會,也沒買特產,現在她回宮,自然要給他帶特產。 “姑娘?” 柴未樊扶額,“先放起來吧,看今晚皇上會不會過來?!?/br> 她今天回宮,若皇上表哥有空,應該會過來看一眼吧。 柴未樊信心滿滿,然而,直到用完晚膳,都不曾見到皇上的人影,好似他根本就不知道她今天回宮的事,不知怎么,柴未樊心里突然有些失望。 并且,不僅今晚,接下來兩天,皇上都未曾露面,后來,小湯子打聽到消息,說前朝現在為御前侍衛的事吵翻了天,御前侍衛的名單出來了,一共十位,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個出自現在門楣正深的世家,出身都較一般,唯一一個出身較好的是建安郡王府的世子,但建安郡王府對于京城這個世家聚集地來說,也當不上一流豪族。 柴未樊聽說建安郡王府世子當選后,十分驚詫,“你確定是建安郡王府世子?” 小湯子:“這哪能有假?奴才是從負責打掃前殿的一個小太監嘴里聽說的?!?/br> 柴未樊愣怔半晌,突兀,笑出聲,沒想到有的建安郡王府世子竟然得到了這個各大世家爭相追逐的名額。 第38章 柴未樊來找姑母解悶,卻見姑母正在縫一對沁著松枝花紋的鞋襪,墊了兩層毛絮,十分厚實,而且瞧著是男子樣式,她站在旁邊,看了會,疑惑問道:“姑母,你這是?” 惠太妃咬牙將針線咬斷,而后放下那雙鞋襪,揉揉眼緩神,看她一眼,解釋道:“這是給悉兒做的,他自小不喜歡穿厚鞋襪,一到冬天就凍腳指頭,只有我親自做的,他才勉強會穿?!?/br> 額,姑母描述的是皇上?柴未樊腦子里自發浮現抗拒穿厚鞋襪,一臉別扭的皇上,嘴角不覺帶上笑意。 她搬了個矮凳,坐在姑母身邊,雙撐住下巴,邊看姑母做鞋襪,邊問:“皇上表哥小時候,是怎么樣的???” 聞聽此話,惠太妃頓住動作,略偏頭,面目倏忽柔和,“你表哥啊,小時候就是倔強死不認輸的性子,小小年紀主意就大得很,他小時候身邊有個姓何的教養嬤嬤,覺得小孩子多吃奶才是福,才不會生病,便每日給你表哥準備一碗羊奶,偏你表哥不喜喝奶,在何嬤嬤的逼迫下喝了半年終于忍不住,嚴厲警告何嬤嬤仍不管用的情況下,居然吩咐身邊的小太監將那只羊偷偷殺了,還專門做成羊湯送到了何嬤嬤上?!?/br> “??!”柴未樊掩唇驚呼,沒想到皇上自小便有這樣的狠勁,但是,她面露踟躕,“這樣不大好吧?嬤嬤也是為了表哥好?!?/br> “誰道不是,過后我就狠狠罰了他,但他寧愿跪在佛堂前靜心自守也不愿認錯,徑自昂著脖子對我說……”想到這,她神情倏忽一愣。 當時,年幼的四皇子跪在佛堂前的蒲團上,小小的身板挺直,神情倔強,被她呵斥是否知錯時,他張大眼,認真道:“娘娘,兒臣沒錯,兒臣身為皇子,難道連處理一只羊的權利也沒有嗎?” 他直著腦袋,緊緊繃著唇,“若說兒臣唯一的錯誤,那便是兒臣未強大到不顧后果的境界?!?/br> 惠太妃垂下視線,斂眉不語,悉兒自小聰慧,天性堅毅,透著一股狠勁和野心,她不懂什么是為君之道,但也明白,若悉兒這樣的性情讓二皇子知道,即使二皇子向來謙遜有禮,和善豁達,恐也會對悉兒心生忌憚,所以她壓著他不讓他鋒芒外露,讓他學會沉默自斂。 “姑母?” 惠太妃回過神,對著柴未樊疑惑的目光,她淡淡一笑,“沒什么,過后我罰他抄了幾卷道德經,讓他靜心,此事就算過去了?!?/br> 只是,何嬤嬤也被踢走了。 柴未樊點頭,“哦”一聲,看姑母邊的鞋襪快做好了,突然問:“姑母,你過后是派人送到表哥那里嗎?” “是啊?!?/br> “那幫我也帶點東西過去,我之前出宮,給表哥帶了點小玩意,正好借由姑母你幫我送過去?!?/br> 惠太妃好笑,“你怎么不親自送過去?” 柴未樊不好意思,“聽說最近表哥朝政繁忙,我不好意思打擾他?!?/br> 想想,惠太妃點頭,“也罷,你過會將東西給董嬤嬤,到時候我一并給你送過去?!?/br> “好,謝謝姑母~” 惠太妃笑笑,突然想到,“你怎么會想給你表哥帶禮物?” 柴未樊愣住,目光游移,“額,那個,這不是表哥一直對我照顧有加,我想要回報一二?!?/br> 惠太妃笑:“那是你表哥,哪談得上回報二字,不過,回宮時你能記得他,悉兒定然開心?!?/br> 柴未樊笑笑,不語,不知道為什么,她下意識不想將皇上給她紙條的事讓姑母知道,好似這樣會發生意料不及的事情。 從姑母那里回來,柴未樊吩咐盛盞將‘特產’送去給董嬤嬤,盛盞應一聲,轉頭拿著盒子朝正殿走去,出門正好碰到鄧姑姑,她給鄧姑姑行禮,“姑姑好?!?/br> 鄧姑姑漫應一聲,目光落在她懷里的木盒子上,頓住,“這是?” 盛盞解釋:“姑娘讓奴婢將盒子交給董嬤嬤,到時候由董嬤嬤轉交給皇上?!?/br> 鄧姑姑神情凝住,半晌,她眨眨眼,輕吁口氣,“嗯,你去吧?!?/br> 盛盞無所察覺,行個禮便腳步輕盈地離去,鄧姑姑轉過身,盯著盛盞的背影,面色掙扎,一會明快一會愁苦,似乎有什么難解的心緒纏繞心頭。 “姑姑?” 聽芙準備出屋,冷不丁見到一根柱子似的佇立在門口的鄧姑姑,嚇了一跳,“您站在這做什么?” 鄧姑姑清醒過來,搖頭,“沒什么,”頓了下,對聽芙說,“聽芙,你跟我過來,我問你一些事?!?/br> 聽芙眨眨眼,滿腹疑惑,“哦”一聲,乖乖跟著她往旁邊走去。 兩人走到一個偏僻無人的角落,鄧姑姑醞釀了會,問:“聽芙,你跟在姑娘身邊時日也不短了吧?” 聽芙點頭,“是啊,自姑娘進宮,我便跟著姑娘了?!?/br> “那你對姑娘入宮后所有事都知曉了?” “那是自然,我基本跟姑娘形影不離,姑娘有什么心事,也會跟我們說?!?/br> 鄧姑姑頷首,看著聽芙,漫不經心問:“姑娘在宮里這幾年,跟誰關系最好?” “當然是太妃娘娘??!”聽芙毫不猶豫道。 將要說出口的那口氣頓時憋在嗓子眼,鄧姑姑沒好氣道:“這我自然知道,我是說除了娘娘之外?!?/br> 聞言,聽芙猶豫,“除了娘娘之外……那沒了吧,姑娘平時很低調的……姑姑,你問這個干嗎?” 鄧姑姑面色不改,“跟在姑娘身邊時候不短了,我總要多了解些?!?/br> “哦?!甭犥經]任何懷疑,想了想,大力搖頭,斷言道,“那沒了,宮里適齡的主子本就不多,長公主她們……您也知道?!?/br> “真沒了?皇上同養在娘娘膝下,跟姑娘總該有幾分交集吧?” 說到這個,聽芙郁悶,“姑姑,您別說,這件事就是奴婢們也想不通,姑娘好像有點怕皇上?!?/br> 鄧姑姑來了精神,“怕?怎么會?我看皇上對姑娘還是很好的,想必當初兩人的感情還不錯?!?/br> “那倒沒有,皇上當時久不在皇宮,與姑娘的交集其實并不多?!?/br> 眉梢立攏,鄧姑姑不信,繼續問:“皇上雖不住皇宮,但逢年過節,總要回宮一趟,那時候與姑娘也未有交集?” 聽芙搖頭,“姑姑,您想多了,那時候姑娘要跟在娘娘身邊幫忙,皇上拜見過娘娘之后便一直跟先皇和皇子待在一處,怎么會跟姑娘有所交集?!?/br> 這事情不對啊,若是如此,那皇上為何對姑娘起了心思?總不可能是一見鐘情,能成為帝王者,心智無不極為堅定,絕不會貿然受到影響,四皇子雖然登基尚短,但看他平日的作風就知道他正在漸漸往一個合格的帝王方向發展,所以,他只能是在年幼心智尚嫩時就將姑娘放在了心頭,但照著聽芙的說法,兩人又無有交集。 難道,是她想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