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節
可市六中在前100名的數量占比,幾乎跟一線高中持平了。 去年高考,市六中還很“正?!卑?,今年到底咋回事?怎么突然殺到前面來了? 別的學校不知道,但市二中跟市六中交情不錯,經常聯考,幾乎是見證了市六中一路“飛升”的過程。 市二中的老師們都知道,這大半年來,市六中學生的整體成績提高很快,但預考又進步一大截,是他們沒想到的。 大家都很納悶。 “市六中的學生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難道真的是靠那套學習方法?” “那道學習方法確實厲害,可也沒這么神吧?咱們學校不也拿過來用了嗎?沒見效果這么要呀?!?/br> 田主任早就在琢磨這個問題了。 結合之前幾次去市六中交流時看到的一幕幕,田主任可算琢磨出點門道了。 他們市二中生源好,教學條件優越,師資力量雄厚,加上學校本身在市內數一數二,學生的優越感非常強。 腦袋很聰明,學習和吸收知識很快,這就導致學生很容易自滿,認為自己已經很厲害,該掌握的知識都掌握了,學習的勁兒就少了。 市六中不同,學生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始終有壓力,好不容易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并且實踐發現成績一步步提高很快。 那種喜悅和成就感,是無法形容的,進步和收獲所激發的學習激情,空前高漲。 田主任發現,這半年來,他每次去市六中,都能聽到瑯瑯的讀書聲,那種充滿激情的,熱烈的聲音,聽著就讓人精神一震。 市二中的學生,學習也刻苦,但這股熱情的勁兒,市二中的學生們,是比不上的。 老師們都知道,學生內部的心態和學習熱情,有時比外部的教學條件更重要。 懷著對學習的高度熱情,只要學生不是真的蠢,那么成績提高是必然的。 整個學校的學生,都在積極熱情地學習,這股熱情是相互影響的,良性循環之下, 成績只會越來越好。 田主任認為,這才是市六中的成績,整體提高一大截的根本原因。 楊啟明可不知道這些,他認為,市六中的進步,絕對跟夏茗那套學習方法有關。 他對那套學習方法融會貫通,加上自己的學習習慣,考前復習得非常好,預考總成績是全市第1名,全省第2名,距離省狀元只有3分之差。 有記者來采訪他,問到他學習方法。 其實記者的重點,并不是具體的學習方法,他寫的是報道,又不是學習資料。 報道只需要表明楊啟明很優秀,學習很有一套,并且刻苦用功,給學生們樹立榜樣,那就夠了。 楊啟明中考時,就是全市第1名,對這種采訪駕輕就熟,很自然地說了一些大道理,什么學習要擺正心態之類的。 記者見慣不怪地記錄下來,問到下一個問題。 “楊同學預考成績全省第2名,距離省狀元只有一步之遙,那么在接下來的高考,你一定要攫住省狀元吧?” “那當然?!睏顔⒚骱茏孕?。 “那么,楊同學最關注哪位考生?你覺得哪位考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最關注的考生,楊啟明第一反應是夏茗,可夏茗的預考成績第7名,前面還有好幾個人,誰都沒提,獨獨提第7名的她,太突兀了。 楊啟明微笑,“我最關注,和最大的對手,當然就是預考省狀元?!?/br> 記者心道一聲“果然”,毫無懸念的回答,乏善可陳。 “對今年的全是第2名,也就是市六中的夏茗同學,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據我所知,她進步非???,你認為她有沒有可能跟你角逐省狀元?” “夏同學?我并不了解?!睏顔⒚餍α?,眉宇間是傲然的自信,隔空對夏茗發出戰書,“如果她有這個實力,歡迎她加入挑戰?!?/br> 記者整理采訪稿時,對要不要保留關于夏茗的這一段內容,猶豫再三,最終以寥寥幾筆,寫進了報道里。 第449章 挖墻腳 市六中。 朱校長高興壞了,恨不得拉橫幅,對全校發廣播。 這是學校建校以來,考得最好的一次,無論是總體成績,還是考了全市第2名的夏茗,都太值得慶賀了。 不少學校的校領導,紛紛來祝賀朱校長。 朱校長不僅在同行面前風光了一回,在市教育局面前,也大大長臉了。 市教育局那邊,商討著要不要搞個研討會,專門對此進行研究呢。 市六中的預考成果,雖然不是全市最好的,但是總體進步速度太驚人,值得深入研究,然后在全市推廣開來。 這是教育局要干的事,也是造福廣大學生的好事。 研討會還沒開呢,各校的領導們,先來取經了。 “老朱啊,你們學校這回考得很不錯啊,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講一下嘛?!?/br> 訪客送走一波又來一波,朱校長忙中帶笑,嘴巴要咧到耳朵根了。 “老朱,你們學校那個夏茗,有沒有什么想法,比如換個學習環境?!笔腥械慕虒е魅?,旁敲側擊地問。 市三中和市二中一樣,都是一線高中,往年全市的高考前3名,都是在這兩所學校產生的。 朱校長臉一黑,“這個問題,你去問市二中的田主任,他會告訴你答案的?!?/br> 市三中的教導主任納悶了。 他想的是讓市六中的學生轉校,卻怎么要去問市二中的人? 田主任白了他一眼,“你這想法,半年前我就想過了,還試過很多方法,想把夏同學給挖過來,結果挖沒挖成,你已經看到了?!?/br> 市三中的教導主任囧了。 敢情想挖墻腳的不止他一個。 這個夏同學倒是稀奇,放著教學條件更好的高中不讀,偏偏死磕市六中,到底圖的啥? 田主任幸災樂禍地看他,“你們三中允許學生掛名,然后在校外自學,只有考試的時候回來參加考試么? ” “這怎么行?這樣還算是學校的學生嗎?當學校是什么地方?” “我們二中也不允許,所以才沒挖到夏同學?!碧镏魅斡挠牡?。 提起這個,田主任依然意難平。 他始終認為,學校才是最好的學習環境, 如果夏茗到他們二中專心學習,加上老師的悉心輔導,那么成績超過楊啟明,角逐省狀元,是絕對有希望的。 可惜了。 她怎么就想不通,死磕在校外自習呢? 市三中的主任反應過來,瞪大了眼,“你的意思是,夏同學是在校外學習的?沒請輔導老師,考出這個成績,全靠自學?” “我騙你做什么?”田主任白了他一眼,“據我所知,她在校外還做生意,幫她舅媽開服裝店什么的,你夫人最愛逛的伊人衣坊,就是她舅媽的店?!?/br> 市三中主任瞠目結舌,“這,這……這同學的天賦,太驚人了?!?/br> 一邊做生意,一邊自學,意味著精力和時間會被分散,復習時間比校內學生少了不止一星半點。 沒請輔導老師,所有知識點純靠自己消化,碰到問題自己琢磨,這…… “老田,不是我故意打擊你,說老實話,我們三中恐怕沒有哪個學生天賦比她高,你們二中的楊啟明,比起她來,也差一截?!?/br> 田主任長嘆一聲,“所以我之前,千方百計想讓她轉到二中來,雖說有私心,想替學校挖到優秀學子,但更多的,卻是不想浪費了她的天賦,好好培養,讓她發揮全部的才華?!?/br> 田主任搖搖頭,“可惜她有自己的想法?!?/br> 市三中主任同樣扼腕,“是啊,太可惜了……” 這話要是傳到夏茗耳朵里,夏茗除了感激他們的厚愛,只會哭笑不得。 她并不覺得可惜。 這個年代,很多人把高考當做改變命運的唯一鑰匙,夏茗卻沒有,因為很多人別無選擇,但是她有。 對楊啟明這樣的尖子生來說,高考要力爭第一,揚名立萬,夏茗也沒有這心思。 高考對她來說,只需要考進她想去進修的學校,就已經達成目標了,她并不想出風頭。 距離高考還有個把月,而夏茗因為重生外掛,對今年的高考題有印象,如果她愿意搏一把,考個省狀元,未必沒可能。 但她并沒有興趣。 如果高考前三甲,會萬眾矚目,被記者追著報道,那么夏茗反倒希望自己最高只考到第4名。 這是個“安全”名次,光芒被前三甲蓋住,不會被大肆報道,但是全國任意一所大學,她都可以進,很安全。 如果朱校長知道夏茗是這個心態,只怕會當場吐血。 “夏同學,你果然沒辜負大家的期望,這回成績又進步了!”朱校長身心俱爽,看夏茗的眼神,那叫一個親啊。 “你要再加把勁,爭取高考的時候超長發揮,穩定在全市前三甲,爭取挺進全省前3名!”朱校長樂呵呵地說。 “我盡力考好,不給學校丟臉?!毕能⑿Φ?,沒把話說太滿,也沒說自己志不在前三甲。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朱校長鼓勵地拍拍夏茗的肩膀,笑得更滿意了。 雖然對夏茗很看好,但朱校長始終認為,楊啟明是個很難戰勝的對手,夏茗考第2名,屈居在楊啟明之下,是很正常的。 畢竟,楊啟明從小到大,幾乎都是第一名,又花錢請了輔導老師,總的來說,就是起點比夏茗高,條件又比夏茗好。 夏茗考不過他,是合情合理的。 夏茗考到現在的好成績,朱校長已經偷著樂了。 何老師也高興壞了,開班會公布成績時,重點表揚了夏茗。 夏茗是b班的學生,她的成績會計入何老師當班主任的考核表,肯定會大大地拉分,那么她的獎金肯定少不了。 學校的老師們,快羨慕死她了,見了她都愛說“你們班那個夏同學”,聽得何老師飄飄然。 甭管夏茗的成績,有b班多少功勞,反正夏茗是b班的,成績就是算在她頭上。 何老師跟著沾光,心里美得冒泡。 預考成績出來,刷掉了一半的學生,有人歡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