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 《撞鹿》 作者:嚇我一跳 文案: ——楊部長,我們到了,在檢票口等您。 ——來母嬰室。你自己來。 ——楊勁,馬上檢票了。 ——那還不快點來。 內容標簽:都市情緣 主角:李清一、楊勁 =============== 第1章 辦公室里,另外兩男一女都在,桌上攤著幾摞新出刊的雜志,彩色封面泛著油光,油墨香還未散去。 “咋樣???”其中一個女編輯關切地問。 “沒事兒,總編說了,無錯不成書?!崩钋逡换氐阶?,把原本翻開的雜志合上,平著甩出去,雜志打著旋兒,扎進一堆胡亂堆放的文稿里。 李清一用腿撐地,把椅子滑近一些,放低音量說:“他最近心情不錯?!鞭k公室里就四個人,三女一男,雜志社里人際關系簡單,四人關系不錯,李清一雖然壓低音量,可話也是對三個人說的。 另一個女編輯附和道:“本來就是嘛,一個錯別字,又不是原則性錯誤,再說了,三審一讀,全給放跑了,也不能只怪編輯?!?/br> 這話里,一半是對李清一的安慰,一半是同為責任編輯的惺惺相惜。 男編輯起身接水,走到飲水機前,看了眼門口說道:“再說,總編自己不是也沒看出來?!?/br> 三個女的都笑了。 話是這么說,可李清一還是沒有擺脫自責。 當天下午,她再次攤開那本雜志,錯別字在前幾頁的策劃文章里,“文綜合”印成了“文統合”,美術編輯為科目名稱做了特殊設計,不是標題,也不在正文里,所以誰都沒看出來。 李清一打開一個word文檔,連續打了無數個“文綜合”出來。她之前一直用拼音輸入法,前不久才改學五筆,這個錯別字,多半跟她混用兩種輸入法有關系。 至于打字時到底用的拼音還是五筆,她也記不清了。只好連續輸入“文綜合文綜合文綜合”,直至敲擊鍵盤嗒嗒聲流暢而有節奏感,方才作罷。 李清一就職的雜志社,是一家事業單位,行政關系隸屬于教育局。規模也不大,全社不到20人,編輯部人最多,占據兩個辦公室。 出版的雜志有兩本,一本主做考輔,面向學生;一本主做教輔,面向老師。李清一做考輔這一本。 雜志規模不大,背靠教育局,發行渠道也另辟蹊徑,所以知名度不高。李清一大學畢業找了這個工作,輔導員略知內情,還說李清一運氣不錯,這家雜志社好幾個不公開招聘。 教育期刊,不是時尚雜志,更不是娛樂小報,內容總是一板一眼,對文字準確率要求很高,付梓前有三審一讀制——編輯初審、編輯部主任、總編相繼審,另聘請有審讀資質的退休外審員審兩輪,最后社長簽字,才能送印刷廠。 所以一個“綜”寫成了“統”,身為資歷尚淺的小編輯,李清一還是滿上火的。 ※※※※※※※ 雜志社的工作,節奏感很明顯。出刊之后的第一周,編輯部全部放羊,交稿日子還遠,把選題撒出去即可,辦公室的氛圍還挺歡樂。 李清一另有一項任務。 李清一來到隔壁辦公室:“各位編輯哥哥meimei,近兩年的評刊數據,別忘了整理好發給我呀?!?/br> 做教輔的男編輯正仰在轉椅上,電腦桌面是花花綠綠的足球隊隊標,恍然大悟般問:“總編讓什么時候交呀?” 李清一語氣輕柔地說:“總編說……上周五?!本庉嫴坷锼隳昙o小的,資歷也最淺。 啪!男編輯地猛地拍下桌子,“我還沒弄呢啊,你們都交了嗎?” 編輯部陰盛陽衰,兩間辦公室,加起來只有兩個男編輯。 這屋還有一位年近四十保養得當的女編輯。她正在噴保濕噴霧:“小李,跟總編說,這種做excel表的活交給發行部做,評刊的一手數據他們都有?!闭f完跟男編輯對視一眼,收到一張贊成票。 李清一嘆口氣:“芽姐,總編當時就說啦,說發行部人手不足,編輯部兵強馬壯,這些數據很重要,關系到轉企方案……” “噗……”曉曉本來在專注地整理文件,臉都要貼到電腦屏幕上了,終于轉過頭來,一臉嘲諷:“兵強馬壯,幾個兵?幾匹馬???”編輯們慣愛背后調侃總編,大家都習以為常。 芽姐咯咯咯大笑起來,邊笑邊說:“女兵!母馬!”說完繼續咯咯咯。 曉曉勾勾手指,引李清一走近一些,小聲說:“晚上一起走?!?/br> 李清一了然。 曉曉和李清一同年畢業,同年入職,又在同一部門,自然成了關系親密的朋友。倆人下班經常一起走,一起吃過晚飯再各自回家,順便交流工作和八卦。 下班前,李清一qq收到曉曉消息,曉曉把她負責的版面評刊數據發過來,順便通知李清一,下班去吃茄子飯。 曉曉把魚香茄子和米飯拌勻。這家店離雜志社不遠,她倆常來,魚香茄子蓋澆飯味道最好,量又足。 曉曉情緒穩定時,是肯定吃不完一整份的。但李清一了解她,她越是情緒極端,越是吃得多、吃得香。 李清一的那份上來時,曉曉已經拌好了,挖了一大勺放進嘴里,表情十分享受,拉開架勢大快朵頤。 這個樣子,在李清一看來,就有點不尋常。 果然,胃里墊了食兒,曉曉就要出大招了。 ——“我要辭職了?!?/br> 當頭來這么一句,李清一卡了一嘴米飯,眨了兩下眼。 曉曉畢業于985名校,根正苗紅的中文專業,她的教育背景讓她說話做事都有底氣。 ——“你想好啦?我可聽說,職場上因為跟某個人不對盤,或者跟某個領導置氣而放棄這份工作是最不理智的。理由嘛,第一,單位不是他家開的,第二,到了哪家單位都可能有合不來的同事?!?/br> 曉曉繼續狂吃,間歇抬眼說道:“你太小瞧我了,這道理我會不懂?” 李清一:“那你——” “我是真想走,理智地走——跳槽,懂嗎?” 李清一眼睛一亮:“你找好下家了?” 曉曉撒手,勺子當啷一聲,跌進碗里。她用拇指利落地擦了擦嘴角,擦完還舉到李清一面前,像是豎拇指點贊。 在李清一看來,這動作居然有點帥。 “明天我就跟主任說去?!?/br> “臥槽,想想那場面就刺激……”李清一一向乖順無害,曉曉聽她說了句臟話,意外地眨眼品了品。 真的聯想到辭職的場面,李清一不禁問:“肯定會問你去哪??!你打算怎么答???” 曉曉冷笑一聲:“照實說唄!小廣告公司,勉強算個4a吧,也是個作坊,不過比雜志社這種手工作坊大一點,國際化一點?!?/br> 李清一勉強忍住沒有噴飯:“總編鼻子都要氣歪了……” 曉曉跟總編不對盤,工作上出現幾次分歧,曉曉都據理力爭,多少殺了些總編的威風。所以李清一才擔心,曉曉是因為此前的沖突才離職的。 聽曉曉的意思,這個成分很低,想走是真的有更好的去向了,李清一也就不擔心了。 相反,還有些替曉曉暢快,有點大仇得報的意思。 吃完飯,倆人往回走。 曉曉對李清一說:“我這一走,是跳出煮青蛙的溫水,不管前頭是鐵馬冰河、刀山火海,都得硬著頭皮往前拱了。倒是你……” 李清一懂她的意思。 “我說雜志社是作坊,你以為我只是氣他們嗎?實際上也確實是。你還打算在雜志社干一輩子?” “那肯定不會啊?!?/br> “你心里有數就行。上次總編批評我,那版面落款白紙黑字責任編輯楊芽,出了錯憑什么數落我?那兩版有我的名字嗎?我給他留面子了,但我心里一清二楚,還不是因為芽姐是社長的人……這么幾個人的小雜志,還學官場上那一套,你又沒關系,憑考試進來的,你以后有好日子過嗎?” 曉曉說的這些,李清一都懂。 “按下這個不說,轉企的事,風向也越來越明朗。這次讓你匯總評刊數據,就是提交上級單位,來評估轉企后雜志社的存活率的?!?/br> “你也聽說啦?” 曉曉語重心長:“我當然聽說了,你想想,咱們這種小咖位,別說在教育局系統,就在雜志社都是神經末梢了,你我都聽說了,看來這回轉企是勢在必行了。清清你想想,咱們這個雜志,性質變成了企業,教育系統的行政訂閱力度削減了,規模又小,體制又官僚,跟其他企業比還有什么優勢?” 李清一的心被說亂了,茫然問道:“你這工作,找了多長時間了?” 曉曉:“就是這意思!你總算開竅了。實話告訴你,我兩個月前就投簡歷了,這個工作是開出條件和發展前景最好的?!?/br> 李清一想問收入,還是沒好意思。 倆人說著走到公交車站,曉曉遠遠的看見公交車來,邊掏公交卡,邊提高語速跟李清一說:“我跟你說,工作無非圖三樣,要么收入高,要么有前景好,要么輕閑,你自己想想,雜志社占哪樣了?” 第2章 事業單位,這個命題可以作為社會學的論文選題。既不是國家機關,又不僅僅具備經營屬性。 事業單位改革的事,祖國各地、大江南北,上至部委,下至區縣,會開了不知幾年,紅頭文件下了不知幾份,官方消息和街談巷議幾年來從未止息。 李清一就職的雜志社,就是這樣的一家單位。 雜志社“轉企”的傳言,已經傳了不知幾次。 傳言虛實莫辨,有些說得邏輯嚴密、有鼻子有眼兒,又不攻自破、不了了之;有些神乎其神、玄妙莫測,又真能在官方網站找到文件依據。 不過有一條,李清一和雜志社的人都清楚:轉企是大勢所趨,這個趨勢下,雜志社作為有發行、廣告收入的事業單位,肯定要挨上這第一刀。 曉曉的一番話,句句入了李清一的耳。只是她自認為沒有將帥之才,工作只求溫飽妥帖,就算心里已經走了一萬步,外人看來,她仍只在原地蹦跶。 曉曉的離職申請獲批后,又在雜志社工作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