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節
書迷正在閱讀:賢德妃、重生之出魔入佛、藻衣、海貝、重生九六:當學霸撩男神、叔,你命中缺我、六零福運小嬌女、撞鹿、???我的墳被人刨了、懷孕后我和影帝離婚了
因為天氣不好,遇上一處路段山體滑坡交通堵塞,后期又有些障礙,等達到目的地時已經是第二天半夜,俞蘅將張母叫醒,將隨身的行李背好下車。 他已經和車隊方面約好,先將行李放在他們的車站臨時倉庫,等他安置好之后再來搬東西,當然是要錢的,要按照每小時付費的。 這么晚了,車站外頭仍然非常熱鬧,這里是一個叫做樓縣的地方,和荷鄉還有一段距離,四通八達,以前就是一個中轉站般的存在,服務業高度發達。這些年隨著人口的遷徙,事業做得更大了。 找到夜宿的賓館很容易,為了招攬客人,車站外頭都是車夫,能夠直接載你到賓館去,還承諾會幫你搬行李,服務一條龍。 俞蘅叫了一輛車,說了一個賓館的名字,他早在訂到車票后就訂好了。 因為在車上睡了幾個小時,這時候張母也不困,兩人干脆在大堂里吃夜宵。大堂里別的不多,小道消息特別多,俞蘅陪著那些閑話下飯,吃掉兩籠小籠包和一碗紅豆甜湯。 吃完夜宵再坐一會兒,已經是凌晨四點多,他招呼張母去睡一覺,自己去聯系包車去荷鄉,聯系好之后再返回賓館休息。 在路上時,他看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人,看著有些像張恒福的前妻田靜,說起來,張恒福也好多年沒見到她了,就是當年她將張智送回張家,他在上班呢,并沒有見到,當時遺憾得要命。 不過俞蘅對比張恒福的記憶后確定,那就是田靜。只見她正在和一個包車師傅說話,看起來有些老了,整體的氣質卻還是相當不錯。俞蘅移開視線,繼續往賓館走去。 只是他沒想到與田靜不止這一次偶然遇見,等他和張母在荷鄉落腳之后,他偶然間發現,田靜竟然是他的新鄰居! 這可真是不知道怎么說,張母發現時都呆住了,瞅了俞蘅好幾眼。 “媽,看我干啥?” 張母就尷尬地笑,兒子的心事她哪里不知道?心里還裝著前兒媳婦兒呢。 田靜也不是一個人住的,應該是和她的現任丈夫池詠,繼子和自己生的一子一女,以及現任的公公婆婆,看起來她過得還不錯,入住之后還給左鄰右舍發糖,笑瞇瞇的模樣。 張母拿過糖后悄悄地扔掉了,對著垃圾桶嘆了一口氣。 對張母來說,與前兒媳婦做鄰居是非常挑戰心臟的事情,不過對俞蘅來說沒什么大不了的,他又沒有對田靜舊情未了,對他的生活完全沒影——除了化妝不太方便,怕被認出來。不過顯然,在他故意跟田靜接觸過之后,對方根本沒有懷疑,還叫他“陳大姐”。 忘了說了,俞蘅現在的身份是一個叫做陳桃花的中年喪偶女人,沒有孩子,與婆婆過日子。張母用的就是陳桃花的婆婆身份啦。 既然沒有影響,肯定要趕緊cao持自己的日子了。 房子買得是二居室,其實并不是很寬敞,荷鄉的新城居都是這樣的,總體面積有些偏小。不過對比田靜一家七口人住二居室,俞蘅和張母住下來已經算不錯了,還能有剩余的地方將賺錢的家當擺弄起來。 “哎喲這豆芽都蔫兒了?!睆埬高厰[弄邊心疼,與俞蘅一起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才將蔬菜架子等東西弄好。 俞蘅將一些箱子搬到陽臺,外面大雨瓢潑,卻一點都撒不進來,只聽得見雨聲吵鬧。 荷鄉新居已經采用了防護罩技術,雖然只是初代產品,也已經足夠吸引人的眼球。剛搬進來這幾天,每天多能聽到其他人家中傳來驚嘆聲。 “哇雨水真的進不來耶!” “我的手可以伸出去碰到雨嗷!” 孩子們是最興奮的群體了,非常喜歡新玩具,有一次他去樓下倒垃圾時,還聽到一個女人在對孩子趁機教育:“這是要學習很厲害很厲害才能做出來的哦,沒錯,如果你乖乖做作業好好學習,以后也能做……mama也不知道是誰做的,等mama上網查了之后再告訴你好不好?” 也許是死者為大,也許是張恒福死了之后科院才被迫重視他的價值,獨一無二!不管因為什么,科院官網上對防護罩的介紹非常冗長,其中卻有一句話是關于張恒福的:防護罩發明者——張恒福,生于xxxx年,卒于xxxx年…… 看著女人牽著孩子回屋,他看向樓道窗外,防護罩撐起了一方天地,任憑外面風風雨雨。 他笑起來。 第247章 末世之海16 在荷鄉的生活很寧靜, 張母本身是個熱情的人,和鄰居串門是她以前喜歡的一個活動。不過后來她發現, 左右鄰居,實在不是自己能夠接觸的人家。 能砸下數千萬在第一時間買下荷鄉新城居的人, 身家肯定不菲,張家那是例外, 張母一直覺得自家是普通人家, 和那些富豪根本不搭邊, 她一看那些穿戴華麗的闊太太們,就有些害怕,更別說跟新鄰居溝通感情了。 除了這些讓他不敢靠近的鄰居, 剩下的就是前兒媳婦家了,那更不可能走動哇。雖然田靜家挺愿意跟他們家走動,她也不愿意啊。 田靜家和張家一樣, 從日常生活來看也是普通人家,俞蘅心里有過疑惑,他們是怎么買得起這里的房子的? 不是他看不起人,而是田靜的丈夫池詠做生意失敗, 后來才將張智送回張家讓張恒福自己養。這些年, 張恒福確實還在關注著田靜的消息,他、他是真的還在喜歡田靜的。 直到俞蘅占據這具身體之前,池家仍然是普通家庭, 做著極其小本的買賣, 開著小超市。家里人口多, 消費很是不夠。突然之間買下近兩千萬的房子,確實有些奇怪。 不過那是人家的事情,如果不是池家想“找同盟”、“同類人”特地跟他家結交,他也不會想起這茬。 因為這些個原因,張母除了和俞蘅外出賣菜、散步,并不與鄰居們來往,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很是平靜舒適。 荷鄉實在太熱鬧了! 距離發售日才過了一個星期,新城居就車水馬龍,新住戶源源不斷地搬進來,在漫天雨水中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繁華。 現在新聞里都稱呼荷鄉為“暴雨禁區”,只要住在新城居,你就能享受到與暴雨的零距離接觸,能夠欣賞雨景并且還不會被潑濕,簡直美死人。隨著新住戶不停po上網絡上的照片、視頻流傳開來,荷鄉越受追捧。 可是買不起的人依舊買不起,俞蘅還看到新聞上提及,有群眾聯合到某部門門前淋雨大抗議,抗議災難救濟的等級階級差異,提倡人道主義的均貧富。 “我們也要住在荷鄉!不能因為我們沒錢就把我們攔在門外!這不公平!” “難道我們沒錢,就活該被水淹死嗎?!” 鬧得是沸沸揚揚,后來當局對外發言,國家珍稀每一個國民的生命,在窮海山的第二期新城局已經在籌建過程中,陸續會繼續發放居住名額…… 俞蘅仔細看了公告,說句實話,這份公告除了表面功夫,什么實在的東西都沒有。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他也能理解當局的做法,畢竟現在各種建設還是需要錢,錢從哪里來?花在誰身上,就從誰身上拿,這是非常合理的循環,也是保證目前社會經濟秩序保持的重要手段。 荷鄉的建設,帶動了多少人的生計? 能理解是能理解,不過當局的安撫政策也需要落實,現在的人心,是最脆弱的時候。 過了幾天,當局發布了第二期、第三期以及第四期新城局的建設計劃,在新城局荷鄉一期成功之后,在窮海山的大規模建設轟轟烈烈地、緊急加班加點開展了。 他關注了一番,沒有看到關于空城的消息,至于科院內網入侵,現在他沒有身處那個環境,入侵內網難度增加很多,干脆他就沒去cao那份心,國家人才濟濟,總會研究出成果的。 說回在荷鄉的生活,俞蘅還是很適應的,他對這里太熟悉了,之前總是戴著安全帽實地勘察再回設計部做數據,這邊地勢高,毫無積水,出行只要帶齊一身雨具就行。 他和張母再次將蔬菜種植的事業發展起來 ,還拓展了新領域:送貨上門。僅限于荷鄉新城局內部的送貨上門,俞蘅挺喜歡這項工作的,就當活動活動筋骨、鍛煉身體了。 不止蔬菜送貨上門興起,其他的送rou的呀、送水的呀,也很受歡迎,歸根究底就是因為新城居一樓以下,沒有電梯。要上一樓,要爬十二米的爬梯,到了實際住戶一樓,才有電梯。于是催生了一大批外送服務。 “哎陳大姐明天給我送點菌子來,一斤就夠了?!?/br> “行,我給你記下來?!庇徂拷舆^錢,又把菌子一斤某某戶擠在隨身的筆記本上。 他背上自己編的背簍離開這一家,往其他棟的人家走去。拐彎下樓時,在爬梯上遇上了張智,哎喲看起來容光煥發呀,他瞅多了一眼,繼續往下爬。 在送最后一家的時候,他接到了托運公司的電話:“好,地址我發給你,你到了之后給我打電話?!痹瓉硎沁\游艇的托運公司說,游艇即將入荷鄉,安置游艇的倉庫他已經租好,就等游艇過來。 死遁這事兒這不是好做的,各種財務財產的轉移,能愁白他的頭發,好在目前最大的可移動財產也即將入庫,俞蘅也能松一口氣。 到了下午,游艇被運到倉庫前,俞蘅接收之后,付了尾款,親手將倉庫換鎖再鎖上之后,他才放心地回家。 也許用不上它,但總得準備好。 很快,時間又過了一年,在這一年里,俞蘅的身體變化很大,除了身體表情那些rou鱗片越長越多越生動形象之外,身體內部的器官也有些異變的苗頭。 先是鼻子有了變化,他開始覺得呼吸時有些奇怪,然后是咽喉處長出了類似魚鰓的東西,雖然只有極小的一小片,也讓他吃驚了。 好在身體并沒有不適,這些變化也能遮掩住沒對生活產生妨礙,張母則暫時沒有這些變化,rou鱗片的數量也沒有進一步增加,似乎已經暫停了。 在這一年里,科院還提出了“優化人種”的概念,認為這是一次時代的變換,未來極有可能將是全球水域時代,為了適應環境,人類的身體各項機能必須迎合環境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新生兒異變證明了這一點,我認為r物質不該被我們視為洪水猛獸,我們應該利用它!讓它能夠正確地改造人類的身體!” “屁咧!”客人聽著身后電視里的聲音,對著俞蘅翻了一個白眼兒:“陳大姐,你千萬別信這些,這些話就是忽悠人的,咱們好端端地做人不好嘛?又不是沒房子住,就算全球都被淹了,高原也被淹了,那咱們還能住在船上嘛,眼巴巴地先把自己改造成不人不魚的東西,那么想當那盤菜呀?” 俞蘅被這位客人的話笑得,忍著笑接過錢:“是啊,我也覺得做人挺好的?!?/br> 客人郝女士就笑了:“嗨,我也是最近被這些新聞給煩的,那再見啊,明天記得還給我家送菜?!?/br> “嗯行?!?/br> 俞蘅慢慢走回家,現在是冬天,他穿得比較多,手上還帶了口罩,走在路上時還被發了傳單:“噓,魚神大人護你福壽安康,入會只需六千六百六十六元……” 他、他直接反手將角落里的人拽住扯出來,另一只手從身后的背簍里摸出捆菜繩將人綁住,另一只手摸出手機撥號:“保安部嗎?請快點派人來十一棟爬梯f出口,這里有人在發傳單?!?/br> “馬上來!” 俞蘅掛斷電話,也不管這個中年女人怎么罵人怎么掙扎,牢牢地擰住對方,直到保安部匆匆派人來接手。 “真是太謝謝您了陳大姐?!眮淼谋0策€是個熟人:“這個月您這是第七個了吧?”四個保安將女人抓住,打算移送到最近的派出所,這兩年所謂的魚神教被鼓吹得神之又神,據說他們的圣女是非常美麗的人魚哩,那照片俞蘅瞧過,只感嘆一句:p得真好。 據說信仰魚神教,就能夠抵御風雨,在水里暢游自在,翱翔天地啥的,最早是從那些海撈群體里傳出來的,后來不知道怎么著就越來越有規模,教義也馬馬虎虎地弄出來了,弄得煞有其事,從水淹區傳過來后,還真的有人信,被騙了個傾家蕩產。 除了騙取入會費,魚神教還有一點讓人非常詬病,就是他們相信,可以通過自溺的方式激發身體潛能,獲得魚神的祝福,有的人相信有人嘗試,前段時間在原來的昌盛廣場舊址,就舉行了一次自溺活動,結果死了十七個人,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所以最近抓傳教的人抓得很嚴。 俞蘅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起來很像無知又好騙的中婦女,這個月已經是第七次被角落里的信徒發傳單了,抓人報保安他都熟練極了。 接下保安的夸獎和感謝后,他繼續去送菜,回到家時和張母說起這事,張母摸摸自己手套下的手,嘆嘆氣:“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好端端的日子不過,總是整些亂七八糟的?!彼€拿出一張小小的卡片:“我下樓去倒垃圾,被人塞在口袋里的?!?/br> 他接過一看,果然又是傳教資訊?!翱磥砗舌l要加強巡邏了,才能及時將人抓住?!泵織潣堑臉堑廊肟?,是需要刷卡或者該棟樓的住戶開鎖,才能進入的,但在住房之外的場所,人員流動性非常大,荷鄉又是外界默認的“富豪區”,那些傳教人是不會放棄這塊肥rou的,來往非常密集。 ——興許又能逮住一個人傻錢多的人呢? “媽,以后你下樓找我一起去吧,我怕那些人發瘋?!?/br> “哎知道了?!?/br> 信不信的,反正張家母子倆完全不相信,可要不說呢,有些人如果真的被說動了,那腦子就跟抽風沒兩樣,行事都會亂了分寸。 過了半個月,荷鄉開展“防詐騙防邪教”的專題宣講會,每戶人家都需要派至少一個人去聽課,這次活動弄得挺大的,俞蘅在送菜過程中打聽到,之所以突然之間毫無風聲地就辦這個活動,是因為荷鄉內,有一戶人家生生將自己五歲和三歲的一雙兒女溺死在家中浴缸里,行為極度惡劣,已經掀起恐慌。 第248章 末世之海17 聽到那個消息,饒是俞蘅也倒吸一口涼氣:“這是瘋了吧?” “可不是瘋了?那孩子也是可憐, 都有那方面的問題?!闭f話的仍然是郝女士, 這是一個十分健談外向的人, 說到這里時她對俞蘅使了個眼神兒, 他一結合倆孩子的年歲, 就知道是哪方面的問題了。 “那家長肯定也是難受, 這病又不好治,可能心里壓力太大,覺得醫院不可靠,就把孩子從醫院接出來,打算人為地幫孩子成功進化……”結果就釀成了慘劇。 開會當天, 俞蘅帶著張母都去聽了, 不得不說, 活動辦得很成功, 演講者講得特別抓人, 簡直振聾發聵。在那之后, 荷鄉似乎沒有再出現這樣的慘劇, 可在新聞上,全國各地時有類似事件發生。 隨著洪水的逼近, 人們的神經確實越繃越緊,從衛星圖像上看,水淹區已經覆蓋住國土的五分之二, 繁盛數年的中京一帶, 如今也只有海撈們在光顧。 世道在以一種緩慢卻堅持的速度, 慢慢地崩壞,只是在當局的勉力支撐下,還保持玻璃破碎后保持原狀的假象。 在年前的時候,第二期、第三期新城區城居陸續提前發售,預計在明年秋天能正式完工、入住,第四期新城居也緊跟其上,據說明年開春才對外發售。 這三期新城局累計可以發售超過五百五十多萬戶住房,在荷鄉的成功經驗之下,此次花費不到兩年就建造起三批住房,其中牽動的工人數以萬計,工程浩大。 好在成果是顯著的,至少能夠容納近四千萬人,大大緩解了目前的住房問題。在質量上,只能保證一樓以下的入水層,絕對撐得過洪水侵襲浸泡,與荷鄉新城局相比,確實因為為了趕工的問題,缺了幾分宜居性。 不過有防雨罩的加入,對雨水的隔離能夠抵消那部分的房屋質量缺陷,只要沒有雨水侵蝕,房子還是很牢固的。 國內總人口在五億左右,這樣就安置了大概百分之八的人口,當局對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目前建設部門還在加班加點劃分地皮、進行實地數據勘察,務必要將全國人口安置在國土西部,那是國家地勢最高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