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既然解決了掛靠大問題,雇工等等約束就迎刃而解了, 接下來可以大展拳腳,姜寧想想都覺得興奮得很。不過吧,擴大生產是第一要務,她還是先找個合適的廠房再說。 這個問題,她曾經和哥哥們討論過。 她需要廠房,姜建設兄弟需要一個倉庫做中轉,兄妹三個一拍即合,打算找個靠近或干脆在一起的, 互相照應。 既然屬意拉鏈廠, 那就先在拉鏈廠附近開始物色吧。 拉鏈廠位置不錯, 往南走大半個小時就是河運碼頭, 這個碼頭歷史悠久,百余年來一直興旺,因此附近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倉庫。 姜家兄妹看上的就是這些倉庫。 既然建造之初是規劃為倉庫的,那么用料肯定上乘, 即使歷經數十年風雨,依然很結實。屋子足夠寬敞,墻壁也夠厚,就算改做廠房,稍稍調整一下也就成了。 兄妹三人步行,二十分鐘左右到地方,一看見這個倉庫,姜寧立即點頭。 兩座格外高大的青磚房并排,看著得有十一二米高,兩層的,每座面積有好幾百平米,結構非常簡單,里面除了幾堵關鍵的主墻,什么胡里花俏的障礙物都沒有。 倉庫前面還有一個大院子,停七八輛大貨車沒問題,圍墻也是青磚的,看著有些舊,但很結實。 從前很實用的中型倉庫,現在姜家兄妹需求相似,同樣也會使得順手。 姜寧挺滿意的,這地方硬件適用租金合理,關鍵是距離西河坊也不算太遠,而且最近這一兩年,附近還就著碼頭衍生出了一個批發市場,她以后要是有了其他想法也方便。 兄妹三人都是利索性子,既然看上了,那就立即拍板,當天下午,這個倉庫就租下來了。 兩間倉庫,左邊哥哥們用,右邊就歸姜寧。 廠房有了,接下來就得填充硬件,聘請人手。 這硬件頭一個,就是縫紉機。 姜寧算算自己手上的流動資金,由于購買了小洋樓和幾千塊錢木材,她手上現在能挪動的,大約有八.九千塊錢。 這還是因為這年頭房價很實惠,小洋樓售價就小幾千,不然她可能會緩一緩再置辦房產的。 姜寧翻了翻存折,八十年代很了不起的萬元戶,她花了幾個月時間就達到,哪怕算上前期累計,也就一年多。 看著似乎很簡單,但她知道其實不然。 這年頭固然機遇多多,但想領先一步,眼光魄力缺一不可,而且最關鍵還的人脈關系,沒人脈沒關系,任你再聰明,最多也就當個小個體戶,悶聲發財,再想往上走,就受到諸多政策局限了。 改革剛開始這兩三年,先富起來的無一例外都是關系戶,頭一撥就是各種二代,姜寧手上這萬把塊錢,在人家眼里不算什么。 不過吧,投胎這技術羨慕不來,姜寧對自己目前發展還是挺滿意了,新廠子規模大小,就看手頭資金辦事吧。 她斟酌一晚上,隔天就利索安排起來了。 一百六十塊錢的蝴蝶牌縫紉機,先進三十臺。 縫紉機票她一直攢著,姜紅兵也幫忙留意,票是有的,這回掛了拉鏈廠的名頭,走公家路線,中小批量購置也沒啥難度,很快拉了回來。 就是廠房挺大的,雖就著幾堵主墻分割出幾個大房間,三十臺縫紉機連一個房間也能沒填滿。 先這樣吧,有了第一個車間,第二個車間還會遠嗎? 這些事姜寧都是吩咐田斌去辦的,她本人開店營業,同時還往店門外再次貼出招工告示,招聘熟手女工。 哪怕會使縫紉機的人比例不高,但耐不住西河坊人流量大,告示上明確寫了工資待遇,應聘的人不少,一天少則兩三個,多則七八個。 應聘的活姜寧實在忙不過來,于是就交給彭弘毅了,他打理加工場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很認真很負責,就算縫紉機沒實際cao作過,也能輕易勝任考察手藝這工作。 他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按照姜寧給的條件選人,不足一旬就招滿了三十名女工。 女工一被聘用,次日就上班,后院那七臺縫紉機連同原料倉庫也一起挪了過去,方便統一管理。 姜寧這邊非常忙,管理人手緊缺,姜紅兵就把胡國川還回來了,趙向東許衛國介紹的那四個老戰友早陸續到位,他那邊人手挺充裕的。 多了一個人,姜寧立即輕松不少,她考慮了一下,留著田斌在店里幫她的忙,彭弘毅胡國川就暫時都放在廠子那邊,等上軌道后再回來一個。 廠子從無到有,又招了一大批新女工,必須多放個人看著。 除此之外,作為第一批女工的石小蘭等人,已經升級為小組長了,除了做好自己工位的活以外,還得顧及整個小組的進度與質量。 當然,她們是干得非常高興的,畢竟升職加薪了嘛,管著一組五六個人,七人神采奕奕,走路虎虎生風,連上班得多步行半小時也毫不在意了。 彭弘毅胡國川打理廠子之余,已領著數十名女工開始生產夏裝。 沒錯,就是夏裝,現在已是新歷四月末了,春季接近尾聲,春裝能供應得上店里銷售即可,其余富余人手,立即投入夏裝生產上去。 忙忙碌碌,新廠諸事堪堪打理停當,不過姜寧也沒能歇口氣,她騰出手來,開始培訓店里新招募的售貨員。 她在招聘縫紉女工的同時,也招募了六個女售貨員。畢竟這時候的姜寧,應該總領全局了,門店需應格外注意,卻不能困死在這里。 當雇工不再受限制,聘請店員勢在必行。 售貨員的要求比縫紉女工高多了,不求奪人眼球,但必須體貌端正,口齒伶俐,勤勞肯干,衣著不一定好,但得干凈整潔。 反正春夏秋冬,姜寧打算都給她們配兩套工作服的,家境不好沒關系,人不邋遢就成了。 店員是姜寧親自面試的,二三十個應聘者選了六個,未婚已婚都有,年紀最小十八,最大二十四,教了幾天已經能招待顧客了,十天半月后更加熟練。 就目前而言,她很滿意,觀察了半個月,還在里面選了一個叫杜鵑的姑娘作為組長。 杜鵑雖然不是最伶俐的,相反她是最老實的一個。不過她有個好處,就是工作格外認真,分派給她的任務,不管大小多少,有沒有人盯著,她一律仔細完成,有時寧愿耽擱一下自己的下班時間。 嗯,現在店里的營業時間已經延遲到晚上九點了,店員們分了三個班次,保證門店營業時間內,會有四個人同時上班。 不過就算杜鵑是組長,收錢柜也是不給她碰的,姜寧在店里就自己親自收款,如果暫時離開,就由田斌接手。 以后攤子再大些,就聘請收銀員吧,店里明碼標價,再配置一套嚴謹的制度,也不怕收銀員中飽私囊。 不過現在先這樣了,姜寧折騰完所有事,已經一個多月之后了,她總算能喘口氣。 閑下來后,她趕緊往娘家跑。 最近一個多月,她就匆匆回去了兩趟,這一得空,不得趕緊回去看看爸媽嗎? 到家的時候正好趕上午飯,姜母大喜,“寧寧,趕緊多吃點兒?!?/br> 她給閨女夾菜夾rou,絮叨兩句,又招呼護著閨女回家的胡國川,“川子,你也多吃點兒,在嬸子家不許客氣哈?!?/br> “謝謝嬸子?!?/br> 胡國川笑道:“嬸子做的菜好吃,我得多吃兩口?!?/br> 他說完還夾了菜使勁兒扒兩口飯,不見外還十分捧場,哄得姜母眉笑眼開。 一個多月時間,廠子那邊已經上了軌道,胡國川就調回這邊,畢竟姜寧身邊沒人護著,不管是趙向東還是姜家人,都不放心。 現在她外出,田斌和胡國川輪流跟著,剩下一個看著店里。 等飯吃得差不多,姜母給閨女舀了一碗魚頭豆腐湯,“寧寧,你說媽去幫你忙,你看合適嗎?” 她有這個想法好些天了。 姜建設兄弟辦好掛靠的事后,反而比以前閑了些,兩人更早解決貨行人手問題,姜母就一心一意惦記忙得不可開交的姜寧。 父母見兒女辛勞,總是恨不得以身代之的,姜母也不例外,她早就生了去給閨女幫忙的念頭,就是想起之前在姜寧店里看的那個招聘條件,挺猶豫的。 告示上說,十八歲以上,二十八歲以下,體貌端莊,還有勤勞肯干整潔之類的條件。 姜母挺勤勞的,況且給自己閨女看店,能不盡心嗎?整潔沒問題,就是那個年紀差太遠了,年紀大了往時裝店一杵,會不會影響店里形象呀? 她糾結一陣子,姜父忙碌也沒發現,后來姜母和丈夫嘀咕,他就笑著說,你給閨女說說唄,合不合適不就知道了嗎? 其實要姜父說,媳婦真是杞人憂天,小閨女鐵定樂意得很呢! 果然,姜寧一聽,立即笑吟吟道:“好呀,媽你來幫我的忙,那太好了?!?/br> 姜父姜母還年輕,讓他們退休肯定不樂意了,好在兒子有貨行,閨女有服裝店廠子,兩人愛干啥干啥。 不過之前貨行人手更緊缺,所以老兩口就緊著那邊了。 現在姜母愿意過來,姜寧將有更多時間和親媽相處,她當然非常高興的。 還有一點,服裝店的活比貨行輕松不少,兄妹三人對此只有更加贊同的份。 姜寧摟著姜母胳膊,“想想我可以和媽一起上班 ,我就開心得很呢?!?/br> “媽也開心?!苯感Φ煤喜粩n嘴,拍拍姜寧的手。 她已在合算著,要把閨女特地給她設計的衣服穿著才行,畢竟閨女開的時裝店,老家帶過來的衣服不能穿著上班咯。 “寧寧,媽去把衣服翻出來換上,等會就和你一起過去哈?!?/br> 望著母親風風火火的背影,姜寧好笑,她媽也是姜家人的性子,說干就干。 話說她其實打算下午就待在娘家的,陪著媽還順帶畫畫設計圖,嗯,算了設計圖今晚回家再畫吧。 第66章 姜寧是頂著大雨下車的。 今天下午, 她和興致勃勃的姜母回到店里,鄭重給店員們介紹一遍,然后她就一邊招待顧客, 一邊給親媽講解店里各種事項。 姜母聽得十分認真, 有不明白的地方還仔細詢問,見親媽興致正濃, 于是, 本來打算今天早點坐后勤車回家的姜寧就改變主意了。 算了,晚點回家吧, 坐客車得了。 不想這客車走到一半路程,本來晴晃晃的天突然就陰了下來,大雨嘩嘩地下,還刮起大風。 真是喝涼水塞上牙縫了。 不得已,姜寧只得把兩個巴掌大的包包頂在頭頂,擠下了車。 嘖,這雨水打在臉上還挺疼的哈! 客車馬上關門開走,沒了一邊遮擋, 大雨夾著大風噼里啪啦刮過來, 哪怕姜寧低著頭, 都有些睜不開眼, 她趕緊悶頭往對面沖。 剛沖了兩步,她就看見一雙熟悉的軍用皮鞋出現在眼簾,還有半截子橄欖綠軍裝長褲,不過現在濕透了, 變成墨綠色。 這個男人的步伐,挺像趙向東的,而且會特地來接她的也只有他。 這個念頭閃過,姜寧心里一甜,不過不等她抬頭,一把大傘就遮在她的頭頂,來人順勢伸出手臂護著她,身軀一轉站在上風位,擋住了大半風雨。 “寧寧,咱們先回去吧?!?/br> 今天客車晚了點,趙向東等在軍區大門口已經有半個小時了,客車遲遲不出現,他心下不禁焦急起來。 瞇著眼睛眺望,一見客車在遠處拐角出現,才大喜迎上來。 夫妻倆緊緊靠在一起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