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一上火車找到位置,剛好臨窗,他立即探頭往站臺方向看去,可惜距離太遠,位置也不對,他沒能看見自己的媳婦兒。 汽笛長鳴,火車開動,出了站他才依依不舍收回目光。 “小伙子,看媳婦兒呢?”旁邊座位來了個老大娘,一邊往上費力塞包裹,一邊笑吟吟說話。 現在跟后世不一樣,老百姓對軍人打心底崇敬,軍人保家衛國,卻總與家小分離,老大娘嘆了口氣,“你跟你媳婦都不容易?!?/br> “大娘我幫你?!壁w向東起身,先幫老大娘把包裹塞進去,又幫旁邊幾個同樣費力的旅客放好行李,才回到自己位置上,“我媳婦兒很快就能隨軍了?!?/br> 是啊,他跟寧寧很快就能在一起了,趙向東壓下離愁,露出笑意。 綠皮火車速度不快,下午才到楊市,他乘了團里的后勤車返回部隊,一到地方,他進了營房放下行李,第一時間先坐下寫了隨軍申請,遞到團政委手里去。 李政委是個三十多歲的圓臉男人,長相挺和善的,他笑著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鏡,調侃道:“看來你小子對媳婦兒很上心呀?!?/br> 上心是好事,家屬隨軍后,家庭美滿,更利于同志們展開工作。 李政委很關心底下大齡軍官的個人問題,現在解決了一個十分高興,“趙向東同志,你這申請組織會加快審核,年前肯定能批下來的?!?/br> 這一瞬,趙向東露出喜色,須臾壓下敬了個禮,“謝謝首長?!?/br> 想起姜寧笑靨,他的心熱了熱,出去后一邊往回走,一邊琢磨著晚點往村委打個電話,好讓寧寧來接。 想起媳婦兒甜脆的嗓音,趙向東唇角翹了翹,腳下快了幾分。只不過,沒等他打上電話,就先在半道遭遇了“伏擊”。 副營長邵剛、教導員許衛國等交情好的幾個,一收到消息就趕過來了,幾個一擁而上,“東子!趕緊把媳婦兒照片給拿出來瞧瞧?!?/br> “想得美?!?/br> 趙向東哼了一聲,他撥開探向他衣兜的手,利落矮身一閃,沖了出去。 “東子你咋那么小氣!嫂子來了咱們照樣能看呀!” 呼啦啦一群人吆喝著追上去,李政委踱步到門口,笑著搖了搖頭,這群小子。 部隊里的事,姜寧不知道,當天吃了晚飯,她就接到了趙向東打來的電話。 電話全村只有一臺,是村委的,上個月才安上,大喇叭喊了話,她匆匆趕過去,后面還綴著趙母趙小弟。 “寧寧,我到部隊了,隨軍申請也給遞了上去,政委說年前肯定能批下來,到時候我就回來接你?!?/br> 丈夫聲音溫柔,醇厚而穩重,姜寧笑意浸入眼底,“好,那我等著你?!?/br> “東哥,媽要跟你說話呢?!?/br> 現場人不少,除了婆婆小叔緊挨著,還有村委幾個干部在,姜寧只能規規矩矩說了兩句,就將話筒遞給趙母。 電話是個新鮮玩意,趙母怕那邊聽不清,大嗓門吼了好幾句,隨后換上趙小弟,他緊緊攢著話筒聽著那邊說話,半響大聲答道:“二哥,我會好好學習的?!?/br> 男孩激動得滿臉通紅,姜寧不禁微笑,相處幾天下來,要說她對趙家人印象最好的,就數這個小叔子了,雖內向寡言,存在感不強,但學習認真,不懶不饞,常幫著家里干活。 公家的電話,不好占用太久,最后姜寧接過話筒囑咐一句,“你注意休息?!本筒簧釖炝司€。 不過,想到已能確定隨軍年前就會批下來,她又精神一振。 最多再等兩個多月而已。 回去以后,日子繼續,姜寧很快調整好心情,第二日就去娘家“上班”,繼續做栗子糕。 由于二十塊工資很不錯,婆家十分支持沒有拖后腿,姜寧除了晚上回去睡覺,生活基本與婚前并無差別。 初雪下來了,栗子糕又賣了一個多月,到了十二月中旬,距離過年還有四十天的時間,首批對聯年畫,終于在姜家人的翹首期盼中到了手。 “哎呦喂,這對聯這畫印得可真好看!” 姜家后屋全部騰空,給放下這一大批對聯,每樣都給拆出來一些,準備明天開始售賣用的。姜母每個款式都攤開來瞧瞧,愛不釋手,“這幅不錯,家里給留一份。咦,那個更好,還是留那個吧?!?/br> “媽你慢慢選,不著急?!?/br> 姜寧好笑,其實對比于后世各種無紡布、凹凸之類的紅聯,眼前這些或黑或金的普通印刷品真不算什么,但這些新事物有多受歡迎,看親媽的反應就知道了。 “爸,哥,你們說咱定價多少合適?”一對紅聯批發價一毛錢,大幅年畫也一樣,其他小的年畫窗花,二分五分七八分不等。 上個月,農民自由貿易市場已經開了,允許農民將自產農產品進行交易。當然,這個市場擺攤的不僅僅是農民,銷售的也不僅僅是農產品,不過他們并沒有遭遇驅趕打壓,顯然是被默許了。 改革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已經悄悄掀起,雖時下以工人為榮依舊是大潮流,但小攤販卻明顯就多了起來,自由市場聚集了縣城內外十里八鄉的的老百姓,大家都想多置辦合適的年貨。 姜寧幾個售賣紅聯年畫的地點,不用說都在自由市場,明天開售,今天必須把價格定下來。 “我覺得,這個價格得定高一些?!闭f話的是姜建設。 他這話是有依據的,自由市場的物價,明顯比公家的要高出好幾倍,但它的好處就是不要票,有錢就能買。 那高一點是高多少呢? 出去洗個手回來的姜紅兵聽見,笑道:“不用想了,衛安國那邊說了,紅聯售價一對兩毛,其他的照著比?!?/br> 印刷一廠的廠長確實是個能人,剛改革還有波動,國營單位哄抬物價當出頭鳥,并非是件好事,于是,他連定價也想好了,還安排人到附近縣鎮巡視。 衛安國囑咐了好幾遍,就這個價賣,不然貨沒得再批,他跟他爹也得吃癟。 姜父點點頭,“這是好事?!彼峭艘圮娙?,賺錢高興,但不樂意將價格抬到讓人咋舌的地步。 既然不用商量,那么今天就好好休息吧,養精儲銳,明天開售。 姜父與姜紅兵依舊上班,前者是一家之主穩妥為要,后者繼續工作更有利于維持人脈。姜建設則請了假,領著媳婦meimei負責售賣工作,姜母協助。 次日天未亮,男人們早早起來,借了村里的牛車跑了幾趟,運了足夠多的貨物到自由市場去。倘若哪種太暢銷,則由姜母騎自行車往返補充,兩歲的姜明杰鬧騰著湊熱鬧,姜母只好背著他。 自由市場建在一塊大空地上,一半搭了棚子,棚內攤位需要交錢,棚外不用。姜紅兵早跟市場管理的套上關系,交了錢留了棚里一個不錯的位置,其他攤主好奇張望,望著忙碌吊竹竿的姜家幾口。 紅聯樣板一抖開掛上去,sao動立即起來了,“瞅瞅這是啥,這是對聯?印的呀!” “哎喲喂,好漂亮!” “我得趕緊買幾對,哎喲,還有年畫窗花!” …… 后面這人說得還晚了,因為已經有其他攤販圍了上去,新事物讓人愛不釋手,遠比手寫紅聯精致的印刷品,如意料中受人歡迎。 早早來占位置的,都是老攤販,大家今年賺了錢,一點不吝嗇,“小伙子,這四對一樣一對,還有這三個年畫,這幾個窗花,每款四份?!?/br> “好嘞!” 好家伙,第一筆交易是個財大氣粗的主,共賣了四塊三分。 “小伙子,這對還有那對,你給拿我兩份。還有……” …… 攤販們挑選了心儀紅聯年畫以后,漸漸散去,但來自由市場置辦年貨的城鄉居民開始多了,只此一家又紅彤彤格外醒目的紅聯攤子立即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嫌貴舍不得買的當然有,但更多是手頭寬裕的,或者愿意多花錢過年的人,姜家五口忙得連軸轉,好在他們早就商量過分工合作,一人管一樣,倒也忙而不亂。 人越來越多,姜父姜紅兵卻到時間要上班去了,好在姜寧早有預料,她讓父親哥哥今早把家里的長木桌都運來了。 這長木桌寬半米長兩米多,每個屋子都有,本用來放東西的,現在正好圍成一個不小的方形,用木板釘上,下面頂了結實的小杉木,正好用來擋住人潮,不影響他們工作。 姜紅兵給市場管理塞了幾包煙,讓后者幫忙照應一下,他跟姜父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 姜寧負責守著錢箱收錢找零,姜建設劉慧芳姜母幫客人拿貨算賬,忙得腳不沾地。姜母脫不開身回去補貨,好在兩歲的姜明杰懂事,被放下來后就乖巧坐在姑姑身邊。 一家子忙得飯也來不及吃,生意火爆,中午剛過,共一千多份紅聯以及大堆年畫窗花宣告售罄,沒買到的圍著不肯走,姜建設連連保證明日再來,人潮才漸漸散去。 “明天再來吧,反正下次到貨沒這么快,賣完了就得干等著?!?/br> 姜紅兵跟姜父趁著午休過來幫忙的,他接過姜寧遞來的大rou包,啃了一口,“我下午回去就給衛安國掛電話,不過,批貨的不止咱們一家,估計至少得等五六天?!?/br> 摸著石頭過河,不管是姜家這些搞批貨零售的,還是市印刷一廠,開始動作都比較保守,得到銷售反饋后加印,也得等一段時間。 “嗯,這也是好的,咱好適應適應?!苯獙幗o姜母倒了一搪瓷缸子水遞過去,她說的是腦力而不是體力,親媽年紀偏大,這半日怕算錯數,精神高度緊張,緩下來累得慌。 一家人收拾好攤子回去,釘好的木桌就放著,租位置的錢照交,下午有人借有也無所謂,反正他們來了能騰空就好。 開始幾天貨源短了點,姜家人輕松些也適應下來,后面補貨陸續運到,姜父也請假過來幫忙了,他實在不放心孩子媳婦幾個在這。 有了一個大男人幫忙,姜寧幾個壓力頓減,不過忙碌依舊,有了經驗加上充足貨源,他們攤子一早擺到傍晚,累且快活著。 除去成本以及分給衛安國的三成利潤,半個月下來,他們凈賺三千七百多塊錢,事前誰能信呢? 姜寧也挺累,每天收攤回娘家后,她還算了賬吃了飯再走,回趙家就只睡個覺。 這年頭糧食不富余,少張嘴壓力小很多,再加上她會做人,每逢“發工資”后那幾天,總是魚啊rou啊,糖餅小吃地往婆家買。耗費不多,但效果極佳,連孫秀花的嘀咕也少了。 只可惜,這樣的平靜只維持了半個月。 臨近年關,自由市場越來越熱鬧,賣貨的多了,置辦年貨或悄悄拿私房來淘點好東西的人也多了,孫秀花屬于后者。 她一到地方,就被里三層外三層的紅聯攤子吸引住了目光,好奇擠進去一看,大吃一驚,這么火爆一個攤子,竟然是姜家的! 守著錢箱子收錢找零的,正是老二家的姜寧! 第17章 孫秀花當即瞪大了眼睛。 她聽說過這個攤子,大崗村有人家也買了印刷紅聯年畫,很精美聽說在縣里自由市場買的,對方把紅聯夸出一朵花,順帶說一句,“前進媳婦,看你家多好呀,連紅聯的錢都給省了?!?/br> 孫秀花眼皮子淺,本就覺得人家在炫耀,一聽立即火冒三丈,這是認為她家買不起?! 她當時嗆了一句,“不就是幾幅對聯嗎?有啥了不起的?!”說完氣哼哼的走了。 現在回想,對方的意思應該是,這對聯就是老二媳婦娘家賣的,姜寧本人還參與其中,這拿些回婆家使,不就是常事嗎? 本來能占便宜,孫秀花應該很高興的,換了以前,她甚至能大喇喇給自己娘家也討要一份。 但現在她沒有這個心思了。 姜家攤子生意的火爆程度,讓她顧不上這些事。 孫秀花踮腳望了這片刻,攤子已經成交了三四筆交易,有一塊多的,有七八毛,還一單四塊多的。 天啊,這攤子一天能賺多少錢?! 孫秀花心臟“砰砰”地跳,腦子一熱,一頭扎進去就往里擠。 “哎喲!”人挨人的地方這樣毫無章法地拱,鐵定有人被推被踩,對方不樂意,把臉一撂,怒目回頭罵道:“你這人啥毛病,擠啥擠呀?!” “看到沒,那是我家老二媳婦,再嚷嚷不賣給你!”孫秀花是個潑的,立即嗆回去。 那大娘一愣,她昂起腦袋哼一聲,側著身子卡了人家前面擠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