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姜母不圖錢,她圖的是閨女腰桿子硬,這年頭很看重彩禮,窮苦人家還要半袋糧食,你不要不會顯得清高,反而會讓人婆家看不起,鄰里嘀咕。 “那一百二彩禮都給寧寧,我們加三百塊進去,當壓箱底錢?!?/br> 本來姜母準備的是一百八,畢竟兄妹三個賣糕點前,家里雖相對寬裕,但也有個限度,娘家貼補近兩百塊壓箱底錢,在南坪村絕對是頭一份了。 這不因為姜寧在今年,前前后后孝敬了爸媽有一百塊出頭,姜母都給她添進去的。 四百多的壓箱底錢,林縣都少有了。 姜父聽了點頭,“至于其他,就看趙家準備吧?!?/br> 趙向東沒參軍前,趙家不咋的,住的還是四間小小的茅草房。他參軍后幾年,趙家扒了舊房子,給蓋了八間大屋,去年還把草蓋換成了瓦蓋。 說實話,趙家條件只能算還行,跟姜家有距離。姜父看中的是趙向東這個后生,人好其余條件可以適當放松,反正閨女婚后隨軍,不住趙家,置再多大物件,她也難搬走。 現在縣里結婚,流行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 農村人錢少還弄不了票,一般想置辦齊全不可能,能有其中一樣就羨煞旁人了。 姜父姜母商量好了,趙家怎么也能弄個一兩樣,對方有一樣,他家就陪嫁一樣,有兩樣他家就陪嫁兩樣。 還有立柜、平柜、梳妝柜等嫁妝,姜家早兩年就讓人打好了,存在后屋里。 至于姜寧的私房,姜父姜母再暗地里給的,就不放在明面,畢竟財不可露白,嫁妝再多就太扎眼了,且與彩禮相差太遠,也打趙向東的臉,不利于夫妻和諧。 “老頭子,如果陪嫁就一大件,是給買手表還是自行車?!苯缸聊?。 “我要手表?!?/br> 姜父換沒答話,姜寧就探頭進來,她聽到最后一句,就順口答了,“爸媽,手表我能帶著呀?!?/br> “不害臊?!?/br> 姜母笑著拍了一下閨女手臂,拉她在身邊坐下,“老頭子,閨女說得對,手表能帶去省城?!笨p紉機笨重,所以才第一時間被排除了。 最好趙家彩禮也是手表,閨女女婿一人一塊。 “爸媽,如果還有自行車的話,我就拿著票好了,到楊市再買,反正是陪嫁,我家愛咋就咋地?!?/br> 如果在林縣買,肯定歸趙家人用,自己陪嫁,爸媽的血汗,姜寧舍不得。 直接帶票的話,她有錢,也不用爸媽再給了。 “閨女說的對?!?/br> 姜母贊同,光其他嫁妝已經很好看了,這些大件實惠些更好,沒必要便宜了別人。 姜父也點了點頭,摸了摸閨女發頂,一眨眼就那么大了,要嫁人了。 姜家歡喜中帶著不舍,總體氣氛是愉快的,相較而言,趙家就復雜多了。 “……彩禮一百二十塊錢,三轉一響大件隨你們意,日子就東子休假?!?/br> 趙家堂屋門敞開,趙老頭吧嗒吧嗒抽著水煙筒,趙母拉了條凳子給妹子坐下,一家老少整整齊齊,安靜聽著趙二姨帶回的話。 “一百二十塊錢?” 二姨剛歇下話頭,趙大嫂孫秀花驚呼出聲:“這鄉下地頭的,哪家閨女值一百二?姜家這是要搶錢?!” 她嫁過來時,娘家就收了十塊錢加半袋子糧食彩禮,還是粗糧,這也就七八年功夫,怎么就成一百二十塊了? 還三轉一響看情況給買? 二叔子屋里有新打的床柜,還有酒席,這結個婚怎么就那么厲害? 家里錢數目是固定,老二結婚花多了,一家人留下的就少了,孫秀花心如刀割,不顧趙向東在場,臉一拉,“不得了了,姜家閨女是金子打的!” 她嘀咕,“結個婚得好幾百,哪家霍霍得起?” “老大家的,你這話說得就虧心了吧?” 趙二姨忍不住反駁出聲,“你嫁進來什么光景,現在什么光景?” 孫秀花進趙家門時,恰逢林縣所在省份遭遇災荒,那時候一袋糧食有多珍貴?要知道當時不少閨女出門連彩禮不要,但求能在夫家混個半飽。 “東子每個月工資寄一半回來,這都多少個一百二了?” 趙二姨掃了眼敞亮的瓦頂堂屋,東子有能耐,以前家里困難多照顧是應該的,但這么多年寄錢回來,怎么也得把他娶媳婦的錢攢了夠吧? 她聽她姐說過的,東子開頭兩年津貼少,全部給寄回來,后來升上去了,才逐漸給自己留點,再后面家里好過多了,才自己留一半,往家里寄一半。 九年攢下來,要說一百二彩禮都拿不出來的話,就太過分了。營長工資七十二塊,一半三十六,東子升了半年,就給家里寄了兩百塊。 “姜家姑娘陪嫁肯定不少,你有嗎?”趙大嫂當年,可是連換洗衣服都沒帶過來。 二姨說話時,順勢望一眼趙向東,趙向東坐的位置剛好背光,看不清表情,她收回視線,余光卻瞥見他大手握拳,有些緊。 她嘖一聲,搖了搖頭。 “你這婆娘說的什么瘋話?!” 趙家老大趙向前把木桌拍得“啪啪”響,瞪著自己婆娘,怒喝:“錢是東子寄回來的,花你的嗎?你跟姜家姑娘能比嗎?爸媽都在有你說話的份嗎?” “再胡說八道,老子抽死你!” 孫秀花縮了縮脖子,雖暗自憤憤,但再不敢吭聲。 好好的日子,氣氛因她咋呼變得古怪起來,趙向前一張臉漲紅,不知是被氣的還是羞愧,看向兄弟,“東子,大哥沒管好婆娘,家里拖累了你?!?/br> 趙向東握拳的手松開,“大哥說的什么話,我也是爹媽的兒子,一家人,誰有勁誰多使把力氣,沒有拖累不拖累的說法?!?/br> “攪家精!不會說話就閉嘴!” 趙母白了大兒媳一眼,雖然她也覺得姜家要的彩禮多了點,但第一念頭也就是兩家商量商量,能降就降不能降就咬牙給了。她盼二兒子結婚多少年,等這一天容易嗎? 趙二姨的話她也聽見了,姜家疼女兒,陪嫁少不了,這么想想一百二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百二就一百二?!壁w母一咬牙,看向竹床上抽煙的老頭子。 趙父點了點頭,“嗯,村頭胡家大妞前兒出門,彩禮也有一百,前些年跟現在不能比?!?/br> 胡大妞她爹是村支書,村里最好的人家,但趙家所在的大崗村外來戶居多,比不上南坪村的,姜家在南坪村數一數二,多要二十塊也正常。 彩禮錢一錘定音,孫秀花不甘撇撇嘴,嘀咕,“人家還想要大件呢?!?/br> 第7章 “你個敗家婆娘,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br> 孫秀花嘀咕聲不大不小,趙母火冒三丈,一個鞋底子扔過去,“給老娘滾出去做飯!” 孫秀花抄過鞋底子,撇撇嘴出去了。 趙母沒空搭理她,想了想,遲疑道:“不過這大件確實不好買,我們沒弄到票?!?/br> 自行車之類的票十分緊俏,城里人都難弄得很,鄉下地頭更沒法子。酒席新衣彩禮等,加起來已經有幾百塊錢了,再買大件她很rou疼,不過姜家條件好,一件不買人家可能不答應。 這么好的人家看上自己兒子,兒子優秀趙母驕傲,痛并快樂著。 “買,最少給買一件?!?/br> 趙父看一眼高大矯健,始終沉穩鎮定的二兒子,欣慰且自得,他磕磕水煙筒,“實在沒辦法,就跟親家商量一下,給換張票?!边@親家說的是姜家,是沒面子,但對方能體諒的。 “爸媽,我回來前弄了票,這大件我準備就行?!?/br> 說話的是趙向東,他回家前特地弄了兩張票,本來也打算自己買大件,不給家里增添太大負擔。 趙老頭老兩口生了八個孩子,只養活一半,前頭尾巴各兩個,中間的餓的餓,病的病,都沒立住。 趙向東底下還有一對弟妹,一個讀初中,一個還上小學,以后讀書嫁娶,家里雖然蓋了房子,但負擔還是有的。 他這些年多幫補家里是應該的,總不能讓這對小弟妹也養不住。但現在弟妹大了,家里環境也好起來了,他結婚成家后,要養媳婦,將來還要養孩子,以后寄回家的錢肯定會少些。 趙向東想起姜寧的笑靨,心頭熱了熱,他不想委屈媳婦,也不想家里負擔太大,這大件的錢跟票,他都自己掏。 他堅持,最后趙老頭拍板,讓二兒子買吧,買好帶上的,到時候夫妻倆帶回部隊用。 堂屋商量告一段落,孫秀花縮回探出灶房的腦袋,憤憤捅一把灶膛里的柴,“還真給買上了?!?/br> 就算小叔子出錢,也不能打消她的不滿,或者說,她自從知道老二要相親姜家姑娘后,她心里就不舒坦。 好人家的女兒,彩禮要好看,喜宴也不能寒酸,注定了一大筆支出。 妯娌壓她一頭,錢還大把大把地花,孫秀花能高興起來? 你說這錢都是趙向東寄回來的?那寄回來后,不就是趙老頭老兩口的嗎?她生了兩個小子,小叔子用少了,她兒子就能多用。 這也是孫秀花敢胡攪蠻纏的原因,老趙家唯二的孫子出自她肚皮,底氣足足的。 她正不忿,晃眼見小姑子趙玉燕從灶房門口經過,忙拽了一把,“大丫?!?/br> “大嫂我說多少遍了,不要叫我大丫!” 趙玉燕臉一拉,孫秀花忙改口,“燕子,大嫂說錯了?!?/br> 她神秘兮兮壓低聲音,“你二嫂進門,要把家底掏空大半咯,你回頭去鎮上上學,媽怕是手得緊些?!?/br> 趙玉燕是老兩口連續沒了四個孩子后,頭一個養住的,父母難免嬌慣些,她自打去了鎮上初中上學后,小心思就多了。 今天說筆沒了,明天說作業本用完了,見天兒討錢,趙母心疼兩個小的,睜只眼閉只眼,叨叨幾句總會給。 手頭松不計較,那手頭緊了呢? 住在一個屋檐下,誰不知道誰?孫秀花平時不忿,現在也不妨礙她煽風點火。 這一下子戳中趙玉燕的肺管子,抿了抿唇,“大嫂管得真寬,二哥結婚錢媽早攢好了?!边@么明顯的挑撥,把誰當傻子呢? 她心里還是在意的,拉著臉嗆了一句,“二哥每月還給家里寄錢呢?!闭f完黑著臉走了。 點火失敗的孫秀花憤憤,瞪一眼小姑子背影,“面精人傻,你二哥結婚了,還能跟以前寄錢一樣多?哼!” “寧寧,趙家給選好日子了?!?/br> 深秋天黑得早,姜寧兄妹三個剛入夜才回到家,在門口等了很久的姜父趕緊上前,接手閨女工作,幫姜建設兄弟卸車。 姜寧提著一個半大野山雞進了灶房,扔下拍拍手,就聽見姜母又說一句,“你趙大娘今早請人挑的日子,他二姨下午過來說的?!?/br> 彩禮大事兩家商量好了后,接下來就該選結婚日子,趙向東婚假只有一個月,這日子必須撿近的挑。 姜寧有心里準備,一邊彎腰從水缸舀了瓢水洗手,一邊問:“選的是哪一日?” “十月二十四?!边@是新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