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節
“林大人,您這是第一步?!比~長謙的視線轉向翰林學士吳耀奇,笑的十分有深意,“趙大人,你以師長的身份接近林奕,教唆林奕敲登聞鼓,反身買通登聞臺衙役對下其死手,一共四十七杖,直到林奕沒氣了才停止,這是第二步?!?/br> 吳耀奇臉色右手握成拳,指甲幾乎掐入指縫之中:“國師指控下官,可有證據?” 葉長謙從親信手里接過幾張薄紙:“這是供詞,其中三份是登聞臺衙役供出你買通他們殺人,一份是茶樓老板目睹你和林奕幾次喝茶,最后一份是店小二在門外聽到,你和林奕的對話中帶有幾次玉石俱焚、擊鼓鳴冤等詞?!?/br> 雖然其中這用了封建迷信式逼供。 吳耀奇底氣弱了大半,硬是咬著牙:“如何證明他們口供可信——” “我不負責審案,只是闡述事實?!?/br> 葉長謙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將手中的供詞遞還給親信:“吳大人要是有什么可以辯解,這些證據我會一一呈給審問衙門,你去刑部也好去大理寺也罷,他們自有手段向你證明,這份口供是否可信?!?/br> 吳耀奇自然知道大理寺手段,頓時面如死灰。 臺下的眾人見到他此副模樣,哪還能不明白,紛紛議論紛紛起來。 “至于第三步?!比~長謙第一次意識到擴音喇叭是個多么正確的布局,一出聲就將眾人的聲音壓了過去,他邊說著邊看向京都府尹趙啟良,“趙大人,你那一把火不僅想殺人滅口,還想毀尸滅跡吧” …… 葉長謙順著時間發展順序,將事情脈絡給大家快速的捋了一遍。 第一步:逼死刑林家姑娘引起矛盾,刑部尚書主導。 第二步:登聞鼓借殺威棒除掉林奕激化矛盾,吳翰林策劃。 第三步:一把火燒了林宅并制造出林父自焚假象,京都府尹派心腹執行。 第四步:林家父子出殯故意傳錯話,引得喬三垂死,并書罪己告,大告天下要自焚以謝罪。 司城防、京都府尹、御史大夫,司天監,戍城軍,均有官員參與。 邏輯清晰,證據翔實,不少人當場招供。 底下的民眾開始sao亂起來,破口大罵有之,扔東西有之,吐口水有之,更多的是不可置信和鄙視。 最后一步自焚,也牽扯了不少人。 收尾的一個,便是剛剛臺上有感情朗誦全文的禮部侍郎胡志松。 “我雖然不記得我們有什么交情,可以讓你在‘我’自焚之前去探望,并受到囑托拿到信?!比~長謙走到禮部侍郎的身側,從他懷中拿出之前寫有罪狀的信,“但是既然‘我’寫的,為何這信上卻是胡大人您的字?” 胡志松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國師大人,我也是受他人蒙蔽,一時糊涂,還望國師大人從輕發落?!?/br> 葉長謙受了胡志松三個磕頭之后,便往左移動了幾步,讓胡志松剩下的磕頭都磕向了靈帝。 “我說過,我今日不是來斷案的,我只是被潑了一盆污水,上這來自證來的?!?/br> 葉長謙遙遙看向靈帝:“后面的事,自有大理寺和刑部審訊,他們定會抓住主使者,給林家和諸位一個交代,陛下,您說是吧?” 自始至終,葉長謙都沒有提左相和太子一脈,更沒有絲毫指向他的意思。 靈帝松了口氣同時,表情卻越發凝重起來。 這是葉長謙在示好,也是他手中握著的底牌。 若是審訊結果摻水,不僅百姓悠悠眾口壓不住,百官人心會浮動,還有亂黨逆賊在外虎視眈眈。 到時候葉長謙再將左相和太子一脈拉下水,整個朝堂恐怕就要分崩離析了。 靈帝臉色發青,這一次他臉上動怒的表情倒是有九成是真的:“杜瑞英,把一干人等押入天牢嚴加審問,務必要給國師、給林家、給百姓一個交代!” “下官謹遵圣命?!贝罄硭律偾涠湃鹩⒋鸬暮芡纯?,腦子里卻糾結成了一團。 今日這趟水這么深,他一個大理寺少卿,抗不了圣意,又不敢得罪國師大人,上還有左相盯著,下有百姓悠悠眾口。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準備拖刑部一起:“只是往日的舊例,朝廷大員犯案一向是刑和大理寺協作,相輔相成,如今這林大人涉事,刑部無首,此案又涉事正廣……” 靈帝還沒開口,一旁葉的長謙視線落在“國師派”官員上,率先開了口:“陛下,杜大人所說有理,新任刑部尚書,可以先提上來,也方便刑部和大理寺將此事徹查到底。刑部內若說資歷、經驗、能力——” 刑部除了林奎山之外,還有他門下有個學生還算資歷尚可,只是這個尚可離資深還差上一截不說,師父倒了,斷沒有提拔學生的道理。 可靈帝也不想白白便宜了國師,他的視線在百官中掃了一圈,看向吏部尚書廖亞宇:“廖愛卿,你可有人舉薦?” 廖亞宇永遠都是那副睡不醒的樣子,沉思的樣子跟打瞌睡的樣子神似:“臣以為,宋天覓入刑部二十年,對刑部十分熟知,不結黨不營私,剛正不阿,乃刑部尚書最佳人選?!?/br> 靈帝對宋家一門三杰印象不錯,只是他遷怒于先帝寵信的上一任刑部尚書,連帶著對宋天覓也不太待見。 這一次被廖亞宇提起,想起他是個能臣卻不心高氣傲,剛正而不迂腐,越發覺得這是個合適的人選:“宋天覓,朕任命你為新任刑部尚書,和大理寺一同徹查此案?!?/br> 宋天覓跪到在地,表情愈發內斂:“臣遵旨?!?/br> 他刑部侍郎位置十年未動,沒料到今日一步到了刑部尚書一職。 想到這,宋天覓下意識看了一眼身側的大兒子,只見他露出一個笑來,臉上眼中并無半分驚訝。 他今早堅持讓自己出席,莫非是提前知道了什么? 臺上的葉長謙自覺今日任務圓滿完成。 靈帝嫡系這次除了個左相之外,栽了一半,空出那么多缺,不出半月都會被幾個派系一一補上。 想必靈帝能安分個十年。 至于十年后—— 靈帝常年吃丹藥,鉛中毒后遺癥已經開始凸顯,臉色浮白,體弱易怒,再往上也得看他可能不能活那么長時間。 不過為了轉移下注意力。 葉長謙一臉神棍氣質的從臺上下來的時候,特地路過了已經十七歲的二皇子,面無表情低聲道: “前日我替二皇子算了一卦,得了八個字,潛龍在淵,見龍在田?!?/br> *** 葉長謙回府第一句話便是:“余初呢?” 譚憲正整理著證據,一會兒準備各送一份到刑部和大理寺去,他今日沒出門,負責坐鎮后方以防不測。 不過人雖然沒有到,但是事情的經過,譚憲卻大致了解了 總結一下:國師大人今日不僅把正事辦的漂漂亮亮,還假公濟私了一下。 給二舅子騰了個禮部侍郎的空缺,給老丈人升了個刑部尚書的官位。 加上大舅子的老謀深算。 之后的宋家,不說家門顯赫,想來也是無人敢輕視小瞧了去。 他對此并無異議,歷代國師只要不影響大局,做事可以隨心且受規定保護,比如讓組織大開綠燈追妻,比如這一次的假公濟私。 見葉長謙問起,譚憲順口回道:“出門了,還留了個謎底給你,說你若是想起今天什么日子,就知道她去哪了?!?/br> “今日什么日子?”葉長謙低頭想了想。 和余初有關的話,今日是成婚的第三天。 ——回門。 作者有話要說:國師府的目的是想有自己的實力,保護在古代區的研究人員,所以并不會想著顛覆政權,換個皇帝什么的。 歷代國師和帝王,基本上不是和平共處,就是東風壓西風。 難得遇上一個不信邪的靈帝,這位是弒兄上位的,有謀略但是性格有點偏執和殘暴。 又恰巧國師剛繼任,根基不穩,才會有那么多事—— 第一百二十章 宋家父子四人從祭天臺回來, 就宛如打了一場勝仗, 雖身心俱疲, 卻難得的暢快疏闊。 宋小弟一會兒看看父親,一會兒看看自己的大哥,最后扯著若有所思的二哥,小聲嘀咕道:“二哥, 你說這事兒是不是太稀奇了?這刑部尚書一職,居然最后落在咱爹頭上……” 宋臨毅伸手敲了敲自家弟弟的腦袋:“你都是快做爹的人了, 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還, 難道不知道?” 宋小弟揉了揉自己的腦袋, 解釋:“這不是就咱們幾個嗎?” 宋臨毅也知道小弟這些年在外沉穩, 也只有在父兄面前會露出些孩子氣, 眼神緩了緩, 抬了抬下頷示意老大:“你且再仔細想想?!?/br> 宋小弟睜大眼睛,明白過來。 怪不得早上無論誰勸說, 大哥都堅持要讓父親去祭天臺。 宋臨淵坐在馬車上, 全程閉眼,假裝沒有聽到兩個弟弟的官司。 國師府向來不干預朝政, 受其恩惠和蔭蔽的大臣卻不計其數。 今日, 國師府的冷靜超出了他的預料,出手之狠也超出了他的預料。 眼下看似沒有針對陛下, 也沒有扯上左相,下手極為內斂。 但是二品以下的涉事要員,有一算一, 有二算二,全都備齊了證據,在大庭廣眾之下一一擺開。 沒有任何回旋余地。 這悄無聲息幾乎剪了左相一半羽翼,左相一脈不僅來不及怨恨,還得慶幸國師的留有余地。 他們忌憚與國師府,不敢狗急跳墻,不敢魚死網破。 這之后,十幾個實權官位,幾十個涉事空缺,除了刑部尚書由陛下欽點,剩下肥缺才是真正博弈的地方。 有蘇蘊那個老狐貍接手,眼下這個局面,可能還僅僅只是開始。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此等朝局洞悉和權衡,也只能慶幸國師府歷代對朝局政務都不太多過干涉。 不然,這朝局就不知道如何動蕩了。 “咦——” 宋小弟出聲引起了其他幾人的注意,宋臨淵睜開眼睛,就看到自家小弟掀著簾子往外看,面露奇怪:“今天家中來了客人?!?/br> 宋臨淵順著宋小弟的視線看去,看到了巷子口停的一輛馬車,魏叔指揮著幾個小廝,從馬車上不斷搬東西下來。 他和二弟對視了一眼,都看見了彼此眼中的詫異。 今日又是淋雨又是審訊,一干朝臣回去坐車回去后收拾完也要天黑了,若是恭喜父親升遷,最早也要等明日。 在這個時間段出現在宋家,帶了一車東西,宋臨淵腦子里浮現了一張嬌憨的臉來。 下了馬車后,宋臨淵特意走到宋臨毅的身側,緩緩道:“二弟,一會兒要是見到什么人,你要克制一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