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節
高向陽現在這個樣子,她幫不上忙,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幫忙。 最艱難的高中時期,兩個最好的朋友,如今…… 唯一能感到欣慰的,是同樣選擇了留在異地發展的張大磊沒有任何含糊,已經回到了縣城。他將作為郝佳偉的伴郎出場,還有高中時期那幾個同是體育特長生的哥們兒,據說,伴郎的隊伍很強大。 相比來說,李小梅這邊的人員就單薄了很多,她是個寧缺毋濫的人,干脆,直接就只楊寧和盧長虹做伴娘好了,兩個,也算是齊全。 楊寧和盧長虹也比較熟了,她們兩個說好的,會提前一天趕到縣城去行使伴娘的職責。 郝佳偉也早騰出時間,趕回縣城了。此刻出發的是邢立強帶著母女三個,車速開的很慢,邢立強唯恐顛簸到了他老婆,和老婆肚子里的孩子。 李母離開縣城又快兩個月了,閨女這一胎懷的艱難,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好幾年才得來的,所以,知道了喜訊,第二天就讓李國慶把她送了過來,把給李小梅籌辦嫁妝婚禮的事情,都全留給了老伴兒。 其實她特別不放心。男人家會cao辦些什么嫁妝???肯定就是跟之前設想的一樣,直接給閨女包個存折。 她思來想去的,總覺得對不住小閨女,在車上就一個勁兒的囑咐李小紅和邢立強“你們兩個以后可得對小梅好,就這一個meimei,雖說跟佳偉那邊有親戚,也得分出個遠近親疏來?!?/br> 又想到了郝佳偉的家庭情況,繼續嘮叨“小梅那邊有正兒八經的老公公老婆婆,以后半點兒用不著媽這邊插手。她懷孕呀,生孩子啊,媽就算搶著去幫忙,人家老婆婆可能也不愿意。媽這幾年正能干呢,就只能幫你們的忙,從懷孕到生孩子,到孩子長到七八歲,媽都得來管著……” 是呢,李母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大兒子那邊生的雙胞胎,卻跟兒媳婦一樣鐵了心的,堅決不讓母親插手管理。李小梅這邊,眼看著也用不著她,當然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李小紅的孩子身上。 小梅一臉的同情,看向jiejie。 她原本以為,按李小紅的脾氣,母親在省城這邊跟她朝夕相處,每天從頭管到腳,她會很不樂意的。 結果,這都相處了快兩個月了,人家母女兩個愣是沒起什么沖突。李小紅有親娘在身邊侍候著,想說啥說啥,想吃啥吃啥,一點心理陰影都沒有,整個人都胖了一圈兒。 最難得的是邢立強,這個打小沒娘的孩子,一直跟李父李母相處的關系不錯,現在,李母住到他家里,專門侍候他老婆,讓他的工作后顧無憂,邢立強特別感激,每天有空兒就專門想著怎么往家里買好吃的好用的。不但要哄老婆開心,更是令丈母娘滿口稱贊。 李小梅發現,在李小紅家住了一段時間的母親,現在都不經常嘟念惦記李國慶家的寶貝孫子了。 更有進步的是,原本那么重男輕女的李母,現在對于她閨女肚子里的孩子,卻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尤其在確認邢立強是真心想有一個閨女的時候,李母整個人都輕松了,走路都帶著風。 老太太想到自己女兒生兒子還是生閨女的問題,又開始擔心李小梅了,轉過臉來問小閨女“郝佳偉他媽那個人,我看著有點傲氣,傲氣也沒啥,反正你們長期在省城,在外面,不在一塊兒住,就是……他媽他爸不會逼著你生兒子吧?” 她肯定是最清楚這方面心理的,當初可沒少折騰兒媳婦張若彤,因為雙胞胎先出來的那個是閨女,她鬧了很大的烏龍,直接在醫院又哭又吵的…… 李小梅還沒結婚呢,對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 肚子已經顯懷的李小紅,可不用計較這些事兒,她現在真的是想說啥就說啥,連大腦的思考程序都不用走。 “媽,小梅又不在她公公婆婆手底下來討飯吃,管他們想要孫子想要孫女的呢。要是對咱小梅好,平常多回來幾趟,多表表孝心;要是對咱不好,干脆,連他兒子他孫子孫女的,都一律叫他們見不著!” 這話說的真實在,必須得是親jiejie才說的出口。 小梅臉上的笑容放大,給jiejie一個贊賞的眼神。 她這些年如此努力是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過上更幸福的生活?富裕,輕松,自由自在。 這個自由自在,自然是包括以后生孩子,愛生啥生啥,愛怎么管怎么管,愛怎么教怎么教…… 她心里有底氣,就從來沒有提前揣測過,郝家父母有沒有重男輕女的小心思,愛有沒有吧,跟她又有多大關系呢? 正文 546別開生面的婚禮 郝佳偉父母的思想也算是傳統的,所以,盡管自己家里房間逼仄,遠遠趕不上李父李母新蓋的宅院,卻堅持讓小兩口新婚這幾天跟他們住在一起。 兩居室呢,老兩口一間,小兩口一間,確實住得下,只是,人家是新婚,想做點親密的事情,自然是有頗多限制的。 其實,郝佳偉早就說過,要給他父母重新置辦一處宅院,可是兩個人不同意,他們現在住的挺方便,上班近,走路就可以,尤其是遇到惡劣天氣的時候,特別享福。 而且,兩個人都屬于有官職有身份的,不想讓生活顯得太奢侈,遭人非議。 給李小梅一個盛大的婚禮,是郝佳偉自己一力堅持的。要是按照郝家爸爸的安排,兒子的婚禮是越低調越儉樸才越合心意,顯得他清正廉明的。 所以,郝佳偉提前回來了幾天,就是在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思,重新對婚禮現場做了各種規劃布置。 舉行典禮的酒店,也從臨近縣政府的小餐館,挪到了縣城最豪華的大酒店里,一應菜品也更換了一遍。 沒改變的,典禮的司儀,還是郝家爸爸原來定下的一位老領導。他這里唯一的變化就是,郝佳偉另外贈送了一套嶄新可體的中山服,讓這位老爺子整個人精神煥發。然后,老爺子主持的臺詞內容,就也做了改頭換面…… 可以推斷得出,這場婚禮肯定別開生面,能開創縣城這邊婚禮時髦的先河。 跟別人一樣的程序,就不說了。 第一大改變就是,結親的車隊等在李家門外時,新郎官兒不但把新娘一路抱進了喜車,伴郎團還堅持帶走了小梅這邊所有的直系親屬,共同到酒店去觀禮。 這個,在小縣城,真是好多年來的頭一份兒。 縣城的習俗就是,女方這邊的親戚朋友,都是提前設宴招待。到結婚的正日子,新郎官來接親的時候,只接走新娘子和伴娘,帶新娘子的兄長嫂子,或者叔叔嬸嬸幾個送親的。 從來就不流行把新娘子的父母也接走的。要不然,怎么從古到今就一直流傳著新娘子出嫁要哭嫁的習俗呢?這是要就此叩別父母,就此成為另一家的人的意思。 新娘子的父母,所能做的,就只是眼淚汪汪,目送女兒離開家園…… 郝佳偉堅持的這些,令坐進婚車里的李小梅也很訝異。 “這合適嗎?” 郝大公子今天穿戴得特別精神,原來最不喜歡的襯衫領帶西裝,今天全上了身兒。腦袋上也噴上了摩絲之類的東西,短頭發根根直立著,像鋼針一般。 他說話的語氣還有那么一點點兒吊兒郎當,但是說出的話足以讓李小梅感動。 “有什么不合適的呀?典禮以后,我父母就是你父母,你父母也是我的父母。儀式上不是有當場改口嗎?我也跟你一塊兒改??偛荒苤挥心闶崭目谫M,我不收吧?” 郝佳偉并沒有說,他是要討李小梅的歡心。也沒有說,他明白李小梅的心思,做新娘子的都希望在隆重的婚禮儀式上,也能看到自己的生身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