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節
看到女兒,李母心情挺好,招呼說“媽不用你幫忙,你去外面,跟人家路寬好好說說話兒,這個小伙子真不錯,媽一聽他說話就喜歡?!?/br> “一聽他說話就喜歡?”這是什么神邏輯呀,李小梅可沒覺出來,路寬的聲音到底有哪里更神奇。 再回到客廳里,李小梅眼神里就充滿了探究,很希望自己的眼睛就是一面照妖鏡。 路寬笑得更開心了,眼睛都瞇了起來,他清了清嗓子,找話題聊天“李小梅同學,你的英語演講比賽準備的怎么樣了?還有,我上次給你找到的那家布料加工廠,你聯系上了嗎?還有沒有什么地方需要我的幫忙?我一定全力以赴?!?/br> 說到正事兒,李小梅就認真多了,她仿佛忘記了此刻是在家里,而不是在學校,一張口,就自動轉換成了英語模式。 “真的要謝謝你,幫我找到廠家的地址電話,我已經讓我的合作伙伴去聯系廠家了。麻煩到你和你的母親,很是不好意思,正好,我媽請你來吃飯。待會兒你一定要多吃一些……” 這些話雖然沒有回答路寬的第一個問題,但是,本身用英語作答,就已經代表了李小梅的答案。 果然,路寬的眼睛都瞪大了,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連連感慨說“士別3日當刮目相看。果然是這樣,李小梅,你的口語越發的熟練了,我的智商,都跟不上你的回答?!?/br> 其實不是智商跟不上,而是國人學英語的習慣問題,在聽說的同時,先要把英語自動轉換成漢語模式,然后,再把漢語轉換回英語模式作答,中間屬于走的彎路…… 467因為他的聲音跟兒子一樣 李小梅本來也是同樣的學英語的習慣,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她太過于努力,再加上強大的記憶力,所以,不知不覺之間,她的英語水平已經潛移默化,由量變達到了質變。 如果說,在上次比賽中,根據評委們的評分標準,路寬的英語口語,比李小梅稍稍低了那么05分,險勝。那么現在,路寬簡直沒辦法保守預測,自己和李小梅之間的距離,到底又拉開了多遠? 他也要努力才行??!壓力山大有沒有? 年輕人都是不服輸的,尤其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路寬已經收起來,剛才那種松松垮垮的舉止,坐直了身子,開始認真的,一字一句,跟李小梅交流起來。當然了,用的全是英語。 英語,在李母的印象里,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鳥語”。 原本,李小梅只要是在家空閑的時候,總是站在客廳里,觀摩學習錄像上的對白和動作,做母親的就覺得特別的高大上,一點兒都不敢打擾。 現在,家里又多了一個,能說“鳥語”的人。 “開……開飯……”,李母這會兒手足無措的,感覺自己特別多余,特別的沒能耐。 在聽不懂的人面前說“鳥語”,很打擊人的自尊心好吧? 路寬一下子沒轉換過來,竟然敢用英語作答“ok!” “ok!”沒料想得到,李母喜出望外,還能隨之用英語回復。 沒吃過豬rou,到底也是見過豬跑的。李小梅經常站在客廳里嘰里咕嚕說鳥語,“ok”這個發音,是李母所熟悉的,意思也大略能懂,只是原來沒自己親口說過罷了。 路寬的聰明才智馬上又都回來了。他站起來,跟著往廚房走,幫著端菜,嘴里還沒忘記溜須拍馬“阿姨,你可太厲害了!做菜做的這么香,做針線活做得這么可體,還能學會說英語……” 李母自然是要謙虛兩句的“我哪會什么英語呀?我就是聽著你們說,自己跟著隨便說說?!?/br> “隨便說說?哎呦,阿姨,您可真是太謙虛了,您剛才說的這個‘ok’,發音特別標準,聽起來,就跟一個學了好幾年英語的大學生一樣。阿姨,您是念過大學的吧?” 李小梅從臉到脖子全紅透了。她其實這段時間對母親的方針策略也是溜須拍馬,但真是自愧不如,深覺自己遠遠趕不上路寬的溜拍能力。 難道說,自己還是太有下限,太放不開了? 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母親此刻肯定心里都樂開了花。 “哎呀,阿姨還真不像你們這么有出息,念過書,還上了大學,成大學生了。阿姨沒文化,打小不認得幾個字兒?!?/br> “天??!”不管驚訝的表情,完全不像是偽裝,他很真誠的說下去,“阿姨,你就不要哄我了。一開始我從電話里跟您說話,就猜測你肯定是個非常有文化的,特別講道理的長輩。今天這一過來,看您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怎么可能是沒上過學沒文化的人呢?叫我看,我們大學里的教授,都不如您的氣度好?!?/br> “哈哈你這孩子說的……哈哈……”,李母就只剩下開懷大笑了。 自愧不如的李小梅,只能在背后給路寬豎大拇指。她臉紅的厲害,可不是因為替母親羞愧的,她是真心在替路寬難堪,覺得能把話說到這個程度,實在太不容易了。 偏偏母親還就喜歡這一套,聽她今天的大笑頻率,比之在小縣城里面,一年的笑聲都要多。 這頓飯吃的不但是和諧,還非常開心,非常輕松。 反正對李小梅來說,是感受到了輕松的。身心勞累的,大概只有路寬一個人。 李小梅只負責吃,和聽,和看。 路寬禮貌又周到,人家不是空手來的,還沒送什么貴重禮物。一塊絲綢的布料,可以直接卷邊做成絲巾,也可以裁剪成一件合體的襯衣,那顏色適合中老年人,很得李母的喜歡。 還送了一盒點心,路寬說不知道李母偏愛什么口味的,所以,各式口味都裝了一點兒,漂漂亮亮的碼放在紙盒子里,又好看,又不顯得特別貴重和刻意。 “你是個能過日子的好孩子,又懂事兒,又不亂花錢,阿姨最喜歡了。下次周末,你不許再帶東西了,就空著手來,也陪阿姨說說話……” 李小梅在廚房拾掇碗筷的功夫,路寬竟然要告辭了,聽李母絮絮叨叨的囑咐,就跟這是已經多么相熟,和特別親密的晚輩似的。 “路寬,謝謝你今天來陪我們共度周末,也歡迎你下次再來?!崩钚∶芬哺庀嗨?,最后又利用了一把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 “應該是我謝謝你們母女兩個的盛情款待,讓我又感受到了家的滋味,我們下周見?!?/br> 路寬手里還拿著跟李小梅借用的兩盤錄像帶,算是小有收獲??此男θ?,是真心實意的?;蛟S,能在遠離家鄉的時候,有這樣一對母女肯招待他共進晚餐,真的令他很開心吧? 送走了路寬,母女兩個回到家里,李小梅沒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媽,你怎么就想到了請路寬到家里吃飯的?我跟路寬并不熟,就在比賽的時候見過一面,后來托他幫我打聽了點兒事兒?!?/br> 李母的回答,特別簡單,特別出乎人的預料。 “這孩子,在電話里說話的音兒,跟你哥一樣?!?/br> …… 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理由嗎?上了年紀的人的世界,年輕人真心不懂。 路寬就這么登堂入室,走進了母女兩人的世界,原因就是這么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