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節
李小梅總是覺得自己努力不夠,眼界不夠,心胸不夠,所以,比別人多了一輩子的經驗,卻依然活得很慫,活的很不精彩。但是,現在再來看張店長,比她還要艱辛,還要更加小心,努力的從頭再來,她又覺得,可以小小的給自己點一個贊了。 她如今,比張店長所擁有的資源要多的多了,而且,也已經成功繞過了前世的兩道婚姻坎坷,那么,現在的張店長還能夠重新打起精神來,做一個快樂的,有希望的寡婦,自己又怕什么做寡婦的命運呢?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李小梅不由得笑了。 前世,她背著一個寡婦的思想擔子,覺得人活一輩子,最悲傷的事情莫過于此。覺得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最不幸的人。 所以,她在這一輩子,總是逼迫自己努力,逼迫自己樂觀,積極,向上。 她自認已經擁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可以對來自父親母親的各種不如自己心意的教導訓斥不在乎,那么,為什么一定要在對待愛情的時候,又回歸到原來的那種小家子氣,患得患失,矯情,作妖呢? “李小梅,你醒一醒,別再說不可理喻的話,做沒骨氣的事兒了?!?/br> 人生好像就是需要這樣,經常自己跟自己說說話,自己教導教導自己,然后,前方的道路驟然開朗。 再回頭看時,再密實的歡樂,再深刻的悲傷,一彈指,也就去了。 回到家的時候,天色已晚。父親母親在等她吃飯。 丑毛毛不知從什么地方繞了出來,絲毫不客氣的,跳到小梅的大腿上,給自己尋了一個舒服的位置,打起了呼嚕。 燈光有些刺眼,丑毛毛用小爪子捂著眼睛睡覺。小梅的心里,柔軟濕潤的想要滴出水來。她喂貓的時間不長,但也了解,貓咪這種動物,如果是自己睡覺的話,會找一個舒服的,光線暗的地方,只有想呆在鏟屎官身邊睡的貓咪,才會讓自己不得不忍耐刺眼的光線,并且學會捂著眼睛睡覺,目的,不過是就為了多陪陪主人。 “這貓還真的夠通人氣的,原來動不動就是,三四天不著家,最近又哪兒都不去了,小梅回來以后,老老實實在家守著等著,小梅吃飯都得過來陪著?!?/br> 李父晃著腦袋評價說。 “我明天就帶它回省城,正好,我在那邊,一個人住,也挺寂寞的?!?/br> 李小梅的話說完,得到了母親的一頓白眼珠子的攻擊。 “開車,費油,從省城跑回來,就為了把這小東西接到省城去,你說值當的嗎?有這個錢還不如省下來,在省城買一只貓就得了?!?/br> 李小梅只笑,不搭腔兒,不說話。她是個大學生了,其實早就完全脫離了李母的掌控,所以,對于母親的各種嘮叨,訓斥,或者是指責,她完全可以不用在意,因為這影響不到她什么。 “小梅,前兩天打電話,不是說那個演講比賽時間很緊嗎?你這樣跑回來兩天,不妨礙吧?” 相比來說,做父親的要明智很多,跟女兒坐在一起的時候,也能夠平心靜氣的交流一點兒學業上工作上的內容。 李小梅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笑著說“參加了好幾場的初賽,膽子早就練出來了。這東西,主要是平常的積累,不需要臨時抱佛腳。而且也沒佛腳可抱,據說,正式比賽的時候,不會提前給你內容讓你有時間準備,考的就是臨場發揮,所以,我跑回來接毛毛回去,影響不了什么?!?/br> “那就好,煩凡事兒你多盡力,結果怎么樣也不用太在乎,就當是多鍛煉吧,多長見識。家里一切都好,你在外面不用擔心,也不用老是惦記著回來看看,要是有什么事兒的話,我會給你給你姐打電話的?!?/br> 李父的殷切叮嚀,讓李小梅的心里暖暖的。 剛才,她踏著夜色開車回來,看見老父親在胡同口等著,幾乎站成了一塊兒“望女石”。 家里現在,確實沒什么事值得她惦念,即便是惦念也幫不上什么忙。比如,從過年的時候起,就下了決心的張若彤,現在,幾乎全部的時間都放在了娘家那邊,一邊看顧兩個孩子,一邊照應她的快餐店,日子過得緊張又紅火。 李國慶是站在老婆那一邊兒的,總是讓他在三邊跑,也確實太辛苦,所以他的大部分時間也是除了用在了自己的電氣焊小加工廠,閑暇下來,就去快餐店那邊幫老婆看孩子。 之所以這兩口兒態度如此堅決,是因為看到了兩個孩子在一起集中撫養的好處,寶兒貝兒如今相處的融洽親密,真正有了雙胞胎的心靈相通的意思,這很讓做父母的欣慰。 像年前的那種情況,兩個孩子分開,在李家一個,在張家一個,在彼此的家里被寵的無法無天,到了另一個家里又處處不順心,那種場景,是張若彤和李國慶再也不愿意看到的。 李母偏待寶兒,這幾乎就成了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很難轉變。張家那邊則不然,寶兒到了張家沒幾天,張家兩口就把寶兒放在了跟貝兒相同的位置,兩個小家伙的一樣吃穿用度,全部是一樣的,這讓李國慶和張若彤心里舒服了很多。 所以,基本上,李國慶夫妻兩個是不會再讓兩個孩子在李家這邊住上一宿兒的了。 沒辦法,當爹當娘的,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女兒被忽視,自己的兒子被溺寵,兩廂總在對比,那場景,赤裸裸的扎心。 李父和李母,就是這樣清閑了下來,李父倒是還有個工作能打發時光,李母現在則是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發展,每天在家里拾掇拾掇家務,見到回來的親人,出口就是抱怨,各種的抱怨,不滿…… 432您跟我去省城吧 李母自己覺察不出來,越是這樣的抱怨不滿,兒子和兒媳婦就越是跟她離心,更不愿意讓孩子們回來,長期承受她的各種嘮叨…… 上了年紀的人,固有的思想很難轉變,李母從來不認為兒子和兒媳婦這樣做,是她的原因,她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張家父母的身上,認為是那老兩口太過于有心機,把自己的兒子也給哄到她家去,跟個上門女婿似的。 李小梅回來的這兩天,壓著自己的耐性,很是聽母親抱怨了幾場。 “娶了媳婦就忘了娘,老輩子說的話就沒錯,你哥原來是多孝順的孩子啊,現在可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從誰的肚子里爬出來的,一門心思,只聽張家的話……” “我算是白疼他了。他就差一個給自個兒改性了。他改姓倒沒關系,我不在乎,我給他們兩口子砸下規矩了,誰都不許給寶兒貝兒改姓,他們是李家的孩子,絕對不能去姓張……” 老太太的生活大概是太過無聊了,所以,不知道怎的,就自己琢磨出這么多的戲份來。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張家當時,在張若彤結婚和生孩子的時候,都從來沒有要求過讓李國慶倒插門,改姓氏,也沒要求過讓寶兒貝兒改成姓張,現在就更不可能提出那樣的要求來了,李母這是患上了被害妄想癥??! 可想而知,老太太唾沫橫飛的,給人家兩口子砸這樣的規矩,母子之間,婆媳之間的感情,得被毀壞的多狠。 “媽,既然我哥他們自己能看顧的過來孩子,用不著你搭把手幫忙,那你跟我去省城住一段時間好不好?我哥和我姐都長大了,用不著你照應了,還有我呢,我還小呢?!?/br> 活了兩輩子的老妖精,還得撒嬌賣萌,做出一副幼稚的嘴臉,李小梅也很無奈。 李父對這個建議倒是很贊成的,他現在在家里,是老太太唯一的出氣筒,兩個耳朵里早就堵滿了各種抱怨與忿忿不平,巴不得老太太離開幾天,讓他也清靜上幾日,順便能拉下臉來去張家看看自己的孫子孫女。 沒錯兒,因為李母自從過年之后,就跟兒子兒媳婦跟張家弄的水火不容,他這個做爺爺的,也不好意思去張家看孩子了。 李母一開始是持反對意見的“你那里是省城,我一個人都不認識,地方也不熟悉,我去你那里不得跟坐監獄一樣?” “這怎么能跟坐監獄一塊攀比呢?”李小梅對母親的腦洞特別佩服,“省城跟在咱家這里,都差不多的,一開始周圍認識的人少,多相處上幾天,不就多了嗎?反正您在家也沒什么事兒做,到我那里就當是散散心,跟我作作伴兒?!?/br> “你還用我給你作伴兒?你的膽子能把天捅破了!在家你哥惹我生氣,去了省城,你也難保就能給我好臉子看……” 李小梅想象一下母親跟她一塊兒在省城的場景,也是一腦袋包,但是,就當是日行一善,幫哥哥嫂子一點兒小忙,也給父親幾天喘口氣兒的時間,她要繼續想辦法勸解。 “媽,就算我容易惹你生氣,那不還有一個我姐不是?她跟立強哥結婚這么長時間了,上次過年的時候回來,不也說想要孩子了?我覺得你應該再去那邊催一催,如若不然啊,你想抱外孫,那時日還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