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這個理由很強大,反正李父一聽就真的攔住了李母,決定給女兒一個鍛煉的機會,只要自己老兩口站在身后給女兒助威,不讓她吃了虧就可以了。 不過李母沒辦法理解自家閨女話里的意思,皺著眉頭問丈夫:"難不成學校里,還得教吵架的功夫?咱閨女這門功課不行?" 不行的話,那還真得練。 小梅確實是在鍛煉自己,她正用一個高中生的智商,在給王母、給圍觀的鄰居們剝繭抽絲,把這件事情從頭到尾解說一遍。 "我在我哥跟小玲姐的這樁婚事里面,基本上沒多說過什么話,做過什么事兒。要說他們兩個矛盾的由來,那確實跟我有點關系,我記得很清楚,那是因為我買了一臺縫紉機,用我自己掙的錢買的,小玲姐看著喜歡,說要把它放在她的新房里面,讓我想用的時候去找她借著用。我當時沒有同意,小玲姐就從那個時候和我哥鬧翻的。王嬸兒,這事兒我沒有添油加醋吧?" 王母這段時間以來,有事兒沒事兒,來到李家罵幾句都成了習慣了。李家人老實,在外面也是比較出名的,而且因為王小玲的原因,大家都謙讓著她,所以她的氣勢,依然很囂張。 "大家伙聽一聽啊,聽一聽!十幾歲的毛丫頭,天天詐唬著說,是自己掙錢買的縫紉機,我呸!自己不知道吃幾碗干飯了吧?一個小毛孩丫頭,用什么本事掙來的錢買縫紉機呀?還不就是你李家老兩口攢的錢嗎?你們老兩口攢的錢,不應該給兒子嗎?你就這一個兒子,你買了縫紉機給兒媳婦做陪嫁又怎么啦?我王家又不占你那個便宜又不是要把縫紉機搬到王家來,你憑什么不讓放在你哥房間里?就是你這個攪屎棍子攪得你哥和小玲婚事成不了。" 這下子,周圍的鄰居們算是徹底明白了,還真是像小梅說的,原因就在那個縫紉機上。 聽到這兒李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覺著小梅鍛煉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店里還急等著那幾條牛仔褲要銷售呢,今天來訂貨的有好幾個小年輕,牛仔褲簡直是供不應求。還是讓小梅去學習,再不做衣服去吧。 "我閨女還就是有錢了。"李母挺身應戰,一手把女兒拽往身后,冷著臉說,"小梅,回去念書是正事兒,別跟沒有文化的人吵架,降低你的身份。" 如今的李母已經覺著自己脫離出了沒文化的文盲這個群體。就是嘛,她現在會用計算器算賬,而且手寫的阿拉伯數字,也寫得不錯,那就應該不是文盲了。 小梅乖乖的往回退,耳朵卻支棱著,隨時還準備著再扭回頭去,大戰個三百回合。 說老實話,這次主觀愿望上想吵架、想找人練練嘴皮子,當真的身臨其境了,那種恐懼感便沒有那么強烈,更多的應該是興奮和激動。 還挺讓人欲罷不能的呢。 要不然,明天想辦法,跟王美娟懟上一架? 難不成真的像郝佳偉所說的,一旦練起了拳腳功夫,一個人內心里的那種好動的暴亂的因子,也會因此而被誘發出來? 小梅沒舍得進屋,站在陰影里,聽著外面李母那驕傲的、高音炮一樣的聲音,在向周圍的鄰居宣告。 "我們家的幾個孩子,還就是這么厲害我們家小梅,還就是能掙錢人家都說,她是先天聰明。先天聰明,你們懂吧?就是她看兩眼就能知道這衣服怎么剪,怎么做。我們家開了個服裝店,你們都知道吧?那就是小梅開的!都是小梅掙的錢置辦的,里面掛的衣服也是小梅親手做的。我們家小紅也會做,我們家國慶現在又學了電氣焊,能掙兩份工資、兩份錢。你們還不用眼紅,我家孩子了,自己有錢,自己買了宅子、蓋了房子,還買了鋪子,別人羨慕也羨慕不來,國慶的婚事我還真的就不犯愁了。只要我開口啊,說要給國慶找兒媳婦了,那恐怕想說媒的人得排著隊到我們家來吧。" …… 小梅覺得自己可以捂臉逃走了,母親的吹捧,很有力度啊。 自己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好青年,確實不適合跟文盲、跟中年婦女們站在街頭撕逼大戰。 她推門進屋,耳中再次傳來李母驕傲的聲音:"對呀,咱家小梅現在學習可好了!期中考試你們知道吧?她考了班里第二名,第二名呢!這要是在原來呀,不是狀元,是,是什么來?當家的……" 房門嚴嚴實實被自己關住了,小梅雙頰guntang,兩條腿又打起了哆嗦,我的親娘啊,最怕的就是提這一茬兒,這樣說行嗎? 小梅又有了新的認知,原來孩子成績好,也可以被父母拿來當作跟人吵架的武器,而且這武器貌似還挺結實、挺堅韌、挺有力度的。 還能怎么辦?拼命學習吧,下次給老爹、老娘考個狀元回來。 其實現在的服裝店里面,擺著賣的不全是小梅親手做的衣服,還有一部分是她完成樣子,讓邱師傅加工的成品,又有三分之一是她批發來的新樣式的衣服,包括郝佳偉的小姨從省城批發市場給她郵寄過來的。 141服裝店紅火了 紅梅服裝店目前的生意真心不錯。不但因為那兩個特別出彩的、寬大的、耗費巨資的門窗,還因為李母的兢兢業業。李母是從早開到晚,連午飯都是在鋪子里吃的,那是李父送到的愛心快餐。 因為前期的投入比較大,所以老兩口堅決不同意小梅再請一個人的想法,李母覺得自己完全應付的來。何況平日里,總是有幾個特別清閑的中年婦女,會到店里來找她聊天兒,順便也都能搭把手、搭雙眼睛。 小梅舍得花錢,在服裝店正式營業半個月之后,就把一部分利潤拿出來,采購了一個長條的沙發。沙發面積不算太大,放置在服裝店的一角,前面再放一條小茶幾,茶水、點心、糖果常備著,就是為了讓李母能夠不寂寞有人陪著。 王小玲結婚前一晚吵的那一架,李母倒是沒有說虛話吹牛,自從她在服裝店里跟周圍鄰居混熟之后,有不少人提出來要給她家的大閨女和大兒子提親呢,都被她給推掉了。因為李小紅和李國慶都提前囑咐過,不想過早的考慮這件事,也不想讓父母cao心這件事。 每日的忙忙碌碌,還能掙到錢,對李母來說日子就過得特別有意思,就連思想也比以前開放多了。覺著早早的娶兒媳婦,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了,比如說王小玲這檔事吧,萬萬沒有想到,因婚事不成,兩家竟然要鬧到這種局面。撕開了臉之后,才發現原來特別要好的親家,竟然是這副德行。 吵得那么熱鬧的一架,最后是王小玲哭哭啼啼地出來,把她母親扯走的。想不到的是,這場架竟然還有余音。 當晚李國慶回來的時候,都得是將近11點了,卻在胡同口,發現了王小玲。 女人嘛,對于自己的初戀,總是難以忘懷的。 王小玲提出了一個要求:"國慶,明天,你送我上車吧。" 新找的這一家,據說條件很好,所以王母才那么氣勢洶洶、趾高氣揚的。跟別的姑娘結婚用自行車來馱不同,王小玲嫁的這一家,是要騎摩托車來接親的。 李國慶不能理解王小玲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心理,才會提出這樣一個荒謬的要求。 但是,他知道自己應該拒絕。 "對不起啊,明天我得上班,沒空。" 記得前一段時間還沒分手的時候,如果自己有什么事不能陪伴她,對王小玲說沒空,那王小玲立刻反應很強烈,不高興地跺腳嘔氣,甚至吵鬧,一直要到李國慶服輸、道歉、答應陪自己才算作罷。 但是今夜,她還有什么理由繼續不高興、跺腳、慪氣呢? "你,心可真狠。"這四個字,好像算是徹底了結了一男一女之間的恩恩怨怨,王小玲轉身跑走。 李國慶的嘴唇顫動了幾下,內心萬分的激動,他想說:"……" 話始終沒有說出口。 好像也沒有什么可說的。難道要說“珍重”就此告別,亦或是說祝愿她婚后幸福、和諧美滿、白頭到老?…… 反正無論說什么,都是不合適的,不如就此沉默。 李國慶心情很沉重,兩條腿也像灌了鉛一樣,沉著一張臉慢慢挪回了家。腦海里像放電影似的,反復回放著兩個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中,各種歡快愉悅的場景,一種悔意悄然之間出現在腦海,并隨之蛛網似的向全身蔓延。結果,被在等著他回家的李母兜頭一盆涼水澆了下來,從里到外都涼透了。 李母描述王母今天如何的欺負她,如何地找到家門口來罵架,如何的拒絕了五十塊錢的禮錢,前前后后的都描述了一遍。 講真心話,剛才二人之間的告別還不能算徹底了結,在聽了這一樁子事兒之后,李國慶的那一顆心中還有些藕斷絲連的、斷斷續續、若隱若現的絲,現在是徹底沒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