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可是,連攤兒也不擺的話,李母這兩天拼命練習的200以內的加減法,不就用不上了嗎?老太太有些失落,只能轉回頭來,對老公嘟念了幾句。 "不是說是現成的鋪子嗎?拿回來就能用,就能掙錢了,非得再把錢投進去,把房子拾掇的跟天宮一樣,有什么用???" 其實做父親的,也不怎么贊成小梅耗費大量資金在房子的裝修上面,不過夫妻兩個對孩子做事的態度,總要有一個白一個黑、一個笑一個哭的吧?各站一邊兒各執一詞,這才能保持一個家庭的平穩和諧。所以,他跟老伴解釋:"實在是因為原來炸油條,屋里太臟太油膩了,沒辦法直接拿過來用。咱賣的是衣服,用那么臟的地方,誰還敢來買呀?你放心,小梅心里有數,用不了多長時間,也花不了多少錢。" "反正就是人小心大唄,我說的話她也不怎么聽了,非得自己可著勁兒的折騰。不行,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得去看看,親眼看看……" 自己還是被全家公認的店鋪的老板娘呢,不去親眼看看裝修的進程,那也不合適啊。 李父大為頭疼,他自己是忙不過來的,因為那邊的新房子還沒有拾掇利索呢,只能千叮嚀萬囑咐:"你去看看沒關系,可千萬別多嘴,別瞎指揮。" 其實,這事根本不用叮囑,李母不是拿錢的那一個,自然也就不會多加干涉,何況當老太太走的一身熱汗淋漓,趕到了店鋪那邊的時候,一下子就被新開出來的大門大窗,給驚喜住了。 小梅耗費巨資定做來的雙面玻璃和鋁合金的門窗口,剛剛運回來安放好。那么寬敞,那么透亮,那么美麗的門窗,周圍擠滿了年齡大小不一的鄰居們,都是來看新鮮的。 "老劉家賣掉的房子新主人可真富啊還有,這么大的大窗戶,這么大塊玻璃,要是遭了賊可怎么辦呀?" "可不是嘛,這要是來個賊,用磚頭直接把玻璃砸掉,不就可以到里面隨便偷東西、愛拿多少拿多少了?" 李母的心里一緊。好在,正在繼續給門窗校正位置的工人說話了。 "我們配著這套門窗來的,還有一套卷簾門窗呢。到時一關一鎖,保準嚴嚴實實安安穩穩,什么毛賊都進不去,一點差錯都出不了。" 這下子,李母就放心了。她本身不是特別張揚的性子,而且這里周圍的鄰居們,她也不熟悉,更不好意思直接對眾人宣稱,她就是這個店鋪的老板娘,于是,只好暗搓搓地興奮著踮起腳尖,盡力從門窗里往里查看。里面還是狼藉一片呢,墻面上大概是被重新鏟下了墻皮光禿禿的,反正目前的模樣很不好看。 "瞧瞧,還真是應了那句話,沒有白花的冤枉錢。"李母心里感嘆著,自豪又羨慕的再瞧一眼透明閃亮寬大的玻璃門窗,慢悠悠的走回家去。 女人嘛,甭管到了多大年紀,從骨子里都是喜歡美好漂亮的事物的,看過了玻璃門窗的李母,一路上的心情都額外的愉悅。 以后,自己就能以一個老板娘的身份,站在寬敞明亮的玻璃門窗內,向顧客們兜售自家的衣服,然后快速精細的算賬,一點兒錯誤都不出。讓其他庸庸碌碌,只會在家做飯看孩子的中年婦女們,都用艷羨的眼神看自己…… 看來,除了做繡花,以后得繼續苦練自己的計算本領,不能讓人家看了笑話去。 李母躊躇滿志地進了家門,再次拿出了一沓小梅剩下的舊本子,要做計算題。 接下來,讓這位勤勞本分的中年婦女,感動的都想要哭出來的一幕發生了。 平心而論,自從結婚以來,李父與李母只是平平常常的生活,那種精心營造出的浪漫時刻,基本上是沒有的。 李父倒不是沒給李母買過東西,但是像現在這樣,直接送給媳婦一件奢侈品——很先進的奢侈品,是從未有過的。 "你看啊,只要你每次摁出來衣服錢數兒,再把加減鍵按下去,在上面這個長方形的框里,就可以直接顯示出來計算的結果,保證一點錯誤都不出。你學著用用,要比你用腦子計算,或者在紙上列算式,要快捷準確的多。" 這是件新鮮玩意兒,而且是最適合目前李母現實情況的好東西。 李母高興的不知道如何表達興奮之情,所以脫口而出的話竟然是:"你又亂花錢這么厲害的東西,得有多貴呀?" "不貴,比起你真的當了老板娘算錯一筆賬,一下子賠個幾十、幾百元的,不得算便宜嗎?" …… 總之呢,就是夫妻二人雖然感情不錯,家庭很穩定很和睦,但是都屬于拿著好話不會說的那種。老實人嘛,思想也陳舊,不會甜言蜜語互相哄著。 131“小金庫”被沒收了 何止不會哄著呀,沒多大會兒,竟然又敵對上了。 李母總是頻頻的出狀況,手指頭不聽使喚似的,總是按錯鍵,有時候計算器會發出刺耳的警報聲,被嚇到的中年婦女一緊張一松手…… 每到這時候,李母就會著急,怒火就只能撒到老伴兒身上去。 李父也心疼新買來的計算器,花了好多錢,而且自己還舍不得用一下呢。這老太太,一出手就給摔了好幾下,電池都摔出來了幾次。 不得不承認,沒有文化底蘊的人,學什么東西都有點兒費勁,尤其是,現代化一點的東西。 好在這也不屬于原則性的階級斗爭,只是至于拌嘴的程度。夫妻二人鬧騰的時間不短,在互相的埋怨和指責中,李母卻是把計算器的每一個按鍵,都弄明白了,再摁起來也沒那么恐慌。 李父又得忙活兒做晚飯,又得教導媳婦學習新知識,一腦門子的汗,說道:"蒼天保佑,幸虧你認識阿拉伯數字,要是連這個都不認識,那神仙也難教的會呀。" "那是,你就知福吧,我畢竟是上過掃盲班的人,有底子。"李母提到這事還有幾分驕傲。憑良心說,自己算不得純文盲不是?而且,自家的幾個孩子都那么聰明,肯定也跟自己的遺傳基因有關系,當娘的要是憨了、笨了、傻了,那孩子能長這么多心眼嗎? 李母摸索懂了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心態也平和了一些,好脾氣的說:"這東西到底花了多少錢?我給你拿。" 通常來說呢,李家的錢是由李母掌管著的,李父需要花錢買東西的時候,要提前向媳婦伸手并且說明原因,被批準了,才能得到使用的權利。 像今天這樣先斬后奏的時候,少之又少,李母以為這肯定是李父跟單位上的人挪借的錢。 沒料想,李父卻搖頭擺手的說:"不用給我了,我還有錢呢。" "你怎么會有錢?有錢你怎么沒交給我?" 剛剛恢復了平和神色的李母,登時又要爆炸了。 難道是自己監管不力,讓男人有機會積攢自己的小金庫了? 這種行為可萬萬要不得 "是……咱家國慶跟小梅給的我錢。這不,國慶接活兒,電氣焊那邊有的掙嗎?小梅上次讓我幫著轉運書包,也給我錢了,他們說讓我自己拿著點兒,說我一個大老爺兒們,兜里比臉還干凈不合適、不好看……" 李父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的解釋了一通,一只手掂著鐵鍋鏟,一只手捂著自己的口袋。 托兒子和閨女的福,自己在同事們面前,終于能把腰板挺得更直溜兒了,隨手就能掏出一把錢來…… "老劉家的日子,這次算是真的過起來了。"當時,就有一個老同事這樣評價說。 "何止是過起來日子了呀,簡直紅火的不行了,又是裝修鋪面,又是買宅子蓋房子的。平常人家,誰不是一家子都得勒緊了褲腰帶,從嘴上省著?只有老劉不但沒比原來節省,這新衣裳一套一套的穿,臉上吃的也紅光滿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