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這是有些習慣性的,想要自己去或者派人去王家,叫她的未來準兒媳婦,一起分享豬耳朵豬蹄rou吧。 然而,她又覺著家里目前的氣氛融洽,兒女們都歡天喜地的互相打趣著,在外面擺上桌子,一副悠哉悠哉的樣子;如果真的請了王小玲過來,會不會多一些尷尬,以往都是那樣的難以下臺,李國慶那張臭臉,可能又要擺出來了,何苦來哉? 到最后,李母什么話都沒說,什么事兒都沒有安排,一家人安安靜靜、歡歡喜喜的,享受了一頓略晚些的晚餐。 李小紅現在,能幫meimei做點兒事兒了,即便是在上班的時候,也能捎帶著,推銷幾件衣服。 "小梅,就昨天我拿到廠子里的那件裙子,你再加加班,幫我做一條肥些的吧,尺寸我給你量好了,拿回來了。我們那個同事,得有160多斤,在外面買衣服根本就買不到;她也相中了那條裙子,你給他做一件。她說,要是合適的話,以后的衣服就都交給你來做。" 李國慶有些猶豫地說:"我有個工友要結婚,嗯~他比我稍胖一點兒,婚期是定在了11月份,他想問問,到時候能不能給他改出來一身中山裝,包括里面的襯衣。要是小梅你實在沒空做的話,就把我那身先給他,反正我還沒穿過呢。" "上次那身中山裝做的慢,是因為,二雷殺人的事情影響的?,F在我的手藝可是更熟練了,做中山裝沒問題,很快就能做好。你讓他到在攤子上或者到家里來,我給那個哥哥量尺寸,不過——我給你們可得提前說好了,我這里做衣服賣衣服都是一口價,誰來了也不會少收的。" 小梅如今,儼然就是一個老jian商。她做到了:不管是誰來,有什么樣的交情,買衣服做衣服一律一口價。對于幫自己忙的哥哥jiejie,父親母親,也都有明確的提成價格或工資,絕不少一分,也不多一分。 哥哥jiejie、父親母親親自推銷出去的衣服,都是按照的10的提成,這個價格一點兒都不低,大家都很滿意。 李父所在的是機關單位,里面工作的都是清一色的要臉面的人。李富現在穿的衣服,都是小梅親手按人量身定制的短袖、長袖襯衣,圓角、平角襯衣和西式長褲。 李父原本就是長得高大清瘦的,穿起衣服來就是個標準的衣服架子,自然他的穿衣服在單位里,就成了被爭相效仿的對象。于是,小梅所做的衣服,幾乎就成了工作服的代表。給李父長足了面子,也鼓起了荷包。 所以,最近的伙食可實在是好。每個人兜里有了閑錢,都喜歡往家里買各種吃的喝的。李父在一開始,只能做個簡單的:熬粥,熬飯,騰個饅頭,挑個咸菜?,F在直接就演變為,可以下廚烹炒煎炸了。舍得用油,材料又足,餐餐有葷有素,一家人都吃的舒舒坦坦。單位里的人稱,李父做晚餐的積極性特別高,有時候同事之間的小應酬,他也會推掉,就為了跟家人一起享用一頓快樂和諧的晚餐。 大家都在忙,風風火火,開開心心的。王佳和王小玲,被徹底的遺棄在了腦后,這件婚事,看起來就已經算是結束了。 沒人知道,王小玲這心里有多么的懊悔!簡直要后悔的前心貼著后背了,尤其是不時看到,李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下,每個人經常穿著新衣服,臉上掛著笑容,說說笑笑的,從胡同口經過。那笑聲四溢,每一陣笑聲,都像一把把鋼錐子,扎入王小玲的內心。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后悔藥可以買來的。但是,性格執拗的王小玲,不相信這條真理,她想要試一試。 在工廠里:每次追上李國慶的腳步,得到的都是冷漠的一瞥,然后甩手就走,什么話都聽不進去。 在路上:李國慶騎自行車要騎得飛快,王小玲根本就攆不上。而李國慶,是要爭分奪秒的,盡量去幫母親和meimei的忙的,深恐因為自己不在,母親和meimei受了什么人的欺負,所以更加沒有心情搭理王小林。 萬般無奈之下,王小玲只能破釜沉舟,親自踏入李家的大門。 頗有一段時間沒來了,李家的看家犬,竟然也不識抬舉的,汪汪叫了好幾聲。 院子里,已經吃過了飯,收拾完了餐桌,一家人還圍成一圈兒聊天喝茶,氣氛熱烈,現在卻一下子被打斷了。 李父正說到一個備受歡迎的話題:"咱家里應該再添一輛自行車了,這樣,以后我也能去接送你們,小梅以后上學也可能用到自行車。" "要不,咱再買一輛大金鹿吧,那個車子,能馱東西,現在國慶這一輛,后座太窄。" 李母現在,也經常加入各種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了,她自認為如今已經算得上見多識廣,因為每天都要到最繁華的十字路口,跟很多差不多年齡的老太太們,聊各種各樣的話題。 "大金鹿的話,模樣可不好看,不適合小梅這樣的女孩子騎。"這是李國慶的意見。 057錯過的還能挽回嗎 李小紅還沒來得及發表自己的感慨呢,李小梅先插話:"我以后要是在第五高中上學的話,距離近,用不著騎自行車,不如我們全家再攢攢勁,給我哥直接添一輛摩托車怎么樣?到時候,接送人,馱衣服貨物,都可以。" 哇,這可真敢想,就目前摩托車的行情,那可是緊俏的很。一輛普普通通的八零摩托車,都能賣到七八千、八九千的價位上,那是普通人能買得起的嗎? 可是,男人對于摩托車汽車的熱愛,那簡直是,出自骨頭縫里的。李國慶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聲音也變了腔調:"小梅,你可別忽悠哥哥,咱家真的有可能,哪天買一輛摩托車回來嗎?" 王小玲就是在李國慶的這一聲變了腔調兒的歡呼聲中,邁進了家門。她剛才已經在門外聽了好一會兒,心里一陣說不上來是什么滋味兒,李家的條件竟然已經這么好了嗎?前些日子,連縫紉機都買不起,如今一家人竟然在計劃買摩托車了。自己到底錯過了一個怎樣富裕的家庭???不行,這堅決不行 其他人的眼睛全部望向了院門口,李國慶本來已經站起了身子,伸著雙臂慷慨激昂呢,覺著氣氛不對,也轉過頭去,看到了曾經的青梅竹馬。 "國慶,我來找你……",王小玲向前走了幾步,張著水汪汪的大眼睛,貌似是傷心流淚的樣子,可憐兮兮的看著李國慶。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青梅竹馬的感情,又怎么可能只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徹底斷絕了呢? 李國慶本來還微張著嘴巴,沒有把剛才對于摩托車的向往表達清楚。此刻,表情立馬變得冰冷,看著王小玲那張泫然欲涕的臉,開口問道:"你找我,有事兒?" "國慶……",王小玲又向前邁了一步,再退回兩步,一副備受委屈的樣子。 李父看不下去了,伸手拍打了兒子的大腿一下,說道:"國慶,你帶小玲……到外面走走,看看她有什么事要說。" 中間猶豫的那一句,是有原因的。按照原來的習慣,王小玲到了李家,其實跟回自己家沒什么兩樣,都是直接跟國慶鉆入他們那一間未來的婚房中去,啼啼咕咕、竊竊私語的。但是像現在,兩個人已經冷卻了這么長時間,王小玲也是很久沒有登門了,好像再鉆到一個屋里去,不怎么合適,所以李父便讓兒子到外面去談。 李國慶悶聲應著,果然跟王小玲一塊兒出去。院子里,李母又茫茫然地站了起來,一只手向前伸著、嘴巴張著,卻沒有說出什么話來。這個兒媳婦迷,雖然暫時忘卻了這件事兒,但是一見到王小玲,還是又繃不住勁了。 "哎這倆孩子啊,真讓我費心,這想要抱上孫子,得到猴年馬月嘍。" 李母感嘆,李父不語,小紅、小梅姊妹兩個互相看著,眨巴眼睛。 反正無論哥哥做出什么樣的決定,他們兩個都是堅決的,支持哥哥、站在哥哥這邊兒的。至于嫂子到底是誰,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當李小紅手中攥住了比原來工資更多的錢之后,才真正領會到了meimei小梅曾經說過的,"金錢獨立""生活獨立""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己手里有錢,不指望家里,那么,嫂子到底對自己怎么樣,真的關系不大。 當然,如果長兄娶來的長嫂,能跟兩個小姑子相處的融洽親熱,是最好不過的。但是,這個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完美的生活模式呢?做人不應該期望的太多。 李小紅雖然在家里被公認是個榆木腦袋,但是,在meimei和嫂子之間,她很明確知道選擇meimei后的利益,這就證明腦子不笨。 何止不笨呢?小梅甚至于發現,在jiejie上班所用的那個花布兜里,跟飯盒摞在一起的,有兩份厚厚的書信,信皮上是蒼勁有力的字體,而且地址并沒有詳細書寫,看郵戳就知道是本市的。那是不是可以猜想為:這是jiejie收到的情書兩封呢? 小梅也曾偷看過馬向東的字體,跟這個信皮上的字體相比,明顯不是出自一個人之手,她就沒有多事去打聽這個人。 再親的姊妹,骨rou相連也罷,血脈相通也罷,都不能代替她,去經歷自己的人生。 唯一可以確信的是,李小紅的眼界也提高了,她在評論周圍的男孩子的時候,有時候會說:"真沒出息,都長這么大了,給自己對象買件衣服,還得先回家找父母要錢。大小伙子了,渾身都是勁兒,大凡肯多做點兒什么,怎么能窮成這樣???" 甭管這算不算是敗金主義,反正李小梅覺的,這改變挺好的。 或許,小紅和國慶心境的改變,眼光的抬高,只對于李母來說,不是一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