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我初時接受不了,但轉念想想,若是像我想的那般,給你找一個名門淑女,難道便合宜了嗎?你性子倔,又常年守在邊關,與朝廷關系也……誰家的女兒不是如珠如寶養大的?嫁給你,一則要侍奉我這個老婆子,二則要與你長期分離,三責要應付咱們家背后那些彎彎繞的關系。哪個女孩家里樂意?便是家里樂意的,嫁過來,女孩扛不住事,你又在邊關,夫妻少不得離心。遇到朝中有人算計這樣的事情,也只能著急哭啼。反倒是你與伯爺,相隔千里,卻能彼此性命相托,這樣驚險的事情也一處思量,算得是同心同德?!乙话牙瞎穷^,活了這些年歲,也看透了,什么娶妻生子、延續香火,那都不打緊。只一點,咱家不興那些三妻四妾小老婆的,你若與伯爺結契,就好好地處,兩個人,能平平安安一生一世,便是說不出的福澤了?!?/br> 顧母這番話,叫夏翊聽著,又是驚訝又是動容。 他沒想過他和檀九章的關系早叫這位母親看破,更沒想到她悄無聲息地想得如此深,如此透徹。 這更加夏翊生出無比的愧疚來: 對這樣溫柔慈愛的一位母親,他一直沒有告訴她自己在做什么。雖然是出于怕她擔憂的考量,但畢竟是欺騙和隱瞞。 到了嘴邊的話變得無比沉重又艱澀。 可到底還是要說的。 夏翊囁嚅良久,垂眸道:“我……我沒想到您已經看出來了。是的,我和懷石……確實是這樣的關系。但,很抱歉,母親,我所隱瞞的,不僅僅是這一件事……” 顧母露出困惑的神情。 夏翊咬了咬牙,不敢看她,悶聲把自己造反的始末與現在已經打下京城的事全說了。 顧嫂嫂捂著嘴發出了一聲驚呼。 而顧母沉默著,仿佛被刺激得太過,以至于說不出話。 “……娘……” 夏翊有些膽戰心驚地去看她,卻見顧夫人胸口劇烈起伏著,似乎情緒緊繃到了極點。 他心里一慌,連忙兩步上前扶著顧夫人坐下: “您……您若是接受不了,罵我也行,打我也行,別氣出病來!” 顧母依舊沒有說話,半晌,才終于消化了整件事情,表情恍惚了一霎,忽然就落下淚來:“翊兒……” “娘?娘您別哭啊,我錯了。都是兒子的錯……”夏翊嚇得手忙腳亂去拿帕子給她擦眼淚。然而手臂卻被顧母一把抓住,緊跟著,這位老夫人便非常違反這個時代禮數地、直接把人緊緊抱在了懷里。 “……我的兒啊,你都遇到了些什么啊……要不是朝廷逼迫,你這樣好的孩子,怎么會揭竿而起呢……” 夏翊怔怔地看著她。 他沒想到,在知道所有一切之后,顧母的第一反應,是在心疼他。 他眼眶忽然覺得有些發脹。 “……苦了你了。我以前早同你爹說,別太信朝廷。他總是生氣,說我女人家頭發長見識短??墒墙Y果呢?你父親,你哥哥,他倆就是太忠誠于朝廷,結果都死在那么遠的地方……到了你。咱們家就只有你一個,朝廷也不放過……” “娘。沒事了,都過去了。如今天下是兒子在坐,您就是尊貴的太后娘娘。您別哭啊……” 夏翊好一通安撫,才叫顧母止住了眼淚。 檀九章在身邊,家里人也都團聚了,夏翊覺得,這個世界,自己算是圓滿了。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也順理成章。 夏翊的兵控制了整個京城,兩天的功夫,秩序也重新平定下來。與此同時,清理徹查皇宮的工作逐步推進,很多原本的宮人看新的上位者似乎對平民很溫和愛護,又大著膽子回到宮門,表示希望繼續在宮中服侍——他們離宮之后也沒什么生存技能,許多也沒有家了,不如回來。 夏翊想了想,宮里即使是宮女很多也都生得好看,如果沒有家人,在外面更危險,還不如叫他們回來。太監因為受了宮刑,因為特殊的嗓音,如果沒有背景,出去了也就是被欺凌的命。 所以,叫親衛仔細篩選了一番,有用的便留下來了。 至于朝廷班子,自然是要慢慢組建。 夏翊召回了一些宿朝的官員,暫時把各個部門都撐起來。不過這也就是一時得用,等到一切都安穩了,重開恩科,再選拔一批真正本朝的人才豐富朝堂。 “登基大典你想用什么規格?和宿朝的一樣?還是效法先秦?” 檀九章拿著厚厚一沓禮部遞上來的折子,問夏翊。 對此夏翊表示頭疼: “……這什么規制什么花紋什么唱誦的順序,太麻煩了。我又不在乎這些?!?/br> “但是這百官和百姓在乎。新朝建立,開國皇帝,如果開國大典和登基儀式不夠莊重,是會給時人一種實力不足或者底蘊不足的感覺的?!?/br> 檀九章很理解夏翊怕麻煩的心情——畢竟這小混蛋如果不是必要的責任驅動,一貫是懶洋洋能坐著不站著的類型。而且說句實話……還有點嬌氣。真虧得這個世界半年多的戰爭條件,他能硬生生忍下來。 男人伸手擼了一把青年的頭毛,以示安撫。 ——這個動作看得隨侍的宮人一個哆嗦,差點把手里的茶盞摔了。 那可是皇帝的……那啥,“龍”頭??! 你怎么敢說上手就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