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節
傅湉早就料到這情況,所以才暫時沒有找那幫假和尚的麻煩, 而是和衛鞅一起,借著假和尚先前的名聲, 與災民們拉近關系。 “我們兄弟聽聞普度大師在長流郡救助災民, 深受感動, 便效仿普度大師來施粥, 望能與各位共度難關?!?/br> 衛鞅一張娃娃臉,笑起來毫無威脅感,災民們再聽他們搬出普度大師, 就信了大半,又見前頭穿著短打的活計拿著大勺在濃稠的木桶中攪動,聞著大米的香味兒, 災民們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 紛紛往木桶邊圍攏過去。 傅湉站上矮凳,大聲讓他們排好隊, 連喊了好幾遍人人都有, 急切的災民們才按捺住渴望, 按照順序排好隊, 眼巴巴的看著木桶中的粥。 城東的災民不少, 加上消息傳出去, 其他不在城東的人家也有拿著瓷碗來排隊領粥的,裝著濃粥的木桶換了一桶又一桶,直到天色將暗,才終于派完。 災民實在太多,后來人手不足,傅湉衛鞅他們也卷起袖子幫忙,忙到現在終于能松一口氣。 有衣衫襤褸的老人捧著碗蹲在墻根珍惜的喝著碗中的粥,喝了兩口就舍不得再喝,將豁了口子的粥碗抵到身邊的老伴嘴邊,讓她多喝一些。 “老伯,我們明天還來?!?/br> 傅湉看見這一幕,心中有些酸澀,將木桶中剩下的一些粥盛出來遞給他。 老人抬起布滿褶皺臉,雙眼已經十分渾濁,他顫抖著手接過瓷碗,一個勁兒的道謝,眼淚從渾濁的眼中流出來,在松垮的皮膚上蜿蜒出道道溝壑,“謝謝公子,佛祖會保佑你們的,好人有好報,好人有好報……” 傅湉避開老人家的禮,笑著道:“您慢慢吃,別省著,這粥放到明天吃要壞肚子的,我們明天一定還來?!?/br> 老人老淚縱橫的點頭,埋頭大口喝著碗里的粥。 傅湉轉過頭,忽有所感轉頭看向后方的普度寺,普度大師站在寺門口,正朝他們這邊看來,傅湉瞇起眼睛,雙手合十一揖,朝他露出個有些冷的笑容。 兩人距離有些遠,普度大師估計沒看清他的表情,假模假樣的還了一禮。 次日,傅湉依舊帶著人來城東施粥,經過一天的時間,不只是城東的災民知道,整個長流郡的人家都知道城東有人在施粥,百姓們早早就拿著家里的瓷碗,排起長長的隊伍。 施粥一施就是一整天,為了確保人人都能領到,即使有的人吃完了再來排,他也不計較,直到日薄西山才收拾東西回去。 如此一天、兩天、三天……傅湉日日帶著人來施粥,幾日過去,大家就都知道長流郡來了個大善人,日日施粥,吃不上飯的人也不至于擔心會被餓死了。 百姓們每日的盼望就是等著傅湉過來施粥,過了幾天之后,甚至連普度寺的講經也不去聽了。畢竟滿滿一碗濃稠的粥飯,可比虛無縹緲的講經要實惠多了。 去普度寺聽講經的人rou眼可見的少了起來。 如此十天之后,傅家米鋪的名聲迅速的蓋過了普度寺,傅湉跟衛鞅兩人更是被百姓稱為活菩薩,百姓麻木的眼中泛起希望,死水一樣的長流郡總算有了一絲生機。 但是到了第十一日,每日都準時到城東施粥的一行人卻遲遲不見蹤影,早早就拿著瓷碗來排隊的百姓神情驚慌,猜測會不會是今日不來施粥了。 長龍似的隊伍鬧哄哄的,被搶了幾日風頭的普度大師趁機出現假意安撫民眾,被徹底忽視了幾日,他也端不住慈眉善目的面孔,覺得傅湉他們是來跟自己搶“生意”的,于是借著安撫的機會,明里暗里說了傅湉他們不少壞話。 原本就焦急的百姓們情緒更激動,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抱怨和謾罵。 都說斗米恩升米仇,傅湉這一陣子免費施粥,許多人都記著他的恩情,可也養刁了一小部分人,這部分人因為失去了固定食物來源,反而開始怨恨起來。 激動過后便是失望,有人提議說不如去傅家米鋪問問今日還會不會來施粥,有人躊躇的阻止,兩位公子愿意來施粥是他們的心善,但現在的米糧多貴,就是再有錢,這一天天的施粥也要遭不住。 而他們議論中的傅湉,其實早就算好了這一日。 先前他跟衛鞅出面施粥,博取百姓的好感跟信任,秦吏則負責去郡守府跟郡守會面,商議救災的詳細事宜,現在他們在災民中已經有了一定聲望,就要開始實施第二步的計劃了。 在一片鬧騰之中,傅湉帶著兩個侍衛出來,面帶歉意的拱手,“諸位抱歉,今日來遲了?!?/br> 鬧哄哄的百姓頓時安靜下來,目光落在他空蕩蕩的身后,有急切的人忍不住問道:“傅公子今日不施粥了嗎” 傅湉搖搖頭,“今后改為施米,不過要換一個法子?!?/br>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議論聲,有人問道:“什么法子?!?/br> 傅湉側臉示意侍衛將之前擬好的章程貼在墻上,因為有人不識字,還讓侍衛大聲念了兩遍。 “城中蝗蟲泛濫,我們與郡守商議,希望大家能一起撲捕蝗蟲……” “人都快要餓死了,哪還有力氣捉蝗蟲,我就說哪有什么大善人,原來又是跟那些狗官同流合污來騙我們的!”傅湉的話沒有說完,下面有人大聲的罵道。 烏壓壓的人群又哄得炸開,傅湉臉上神情不變,抬手往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 “也不是讓大家白出力,十只蝗蟲可換一文錢,一百只蝗蟲可換一斛米?!?/br> 傅湉的聲音不算大,可當他的話說完,四周卻陡然安靜下來,隨后便是一陣比先前更大更嘈雜的議論聲,顯然大家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一文錢十只蝗蟲,那一百只蝗蟲就是十文錢,而現在,一斛米也只要一百只蝗蟲,那就是十文錢! 要知道,從旱災開始之后,糧價就已經漲到了二兩多銀子,普通人根本就買不起,可是那些黑心的糧商,都約好了似的,價格一個比一個高的離譜,所以才導致了如此多的百姓為了一點口糧傾家蕩產。 可現在他卻說,一斛米只要十文錢!這可是旱災之前的價格! 良久才有人顫抖著聲音問,“這、這是真的?你沒騙我們?” 傅湉肅容,“當然,這是我們與郡守大人商議的結果,各位若是捉了蝗蟲可拿去郡守府換銀錢或者米糧,銀錢跟米糧由傅家米鋪來出?!?/br> “謝謝公子!公子可真是活菩薩!” 激動不已的百姓接二連三的跪下來,匍匐著給傅湉磕頭,傅湉出聲阻止他們,循循勸導道:“朝廷尚在努力救災,大家不要輕言放棄,同舟共濟,天災很快便會過去?!?/br> 百姓們跪在地上,都眼含淚水,等到哭過了,便三三兩兩的結成隊,去城中捕捉蝗蟲。 蝗蟲四處都是,災民們也不管死活,全部捉住塞進衣服做成的口袋里,或者從家中尋來的麻袋之中…… 普度寺跟普度大師徹底被拋到了腦后,所有災民都加入了捕蝗的大軍之中。 有人不相信有如此的好事,先帶著捉的幾十只蝗蟲去官府換,郡守府大門敞開,門口擺著一張桌子,穿著官服的官員就坐在桌后,見有人來了,便接過口袋清點數量。 “整六十只,一共六文錢?!惫賳T提筆記錄姓名、數量還有銀錢數量后,從桌肚中的錢袋里拿出六文錢給來兌換的男人。 男人握著六文錢,有些激動也有些不可置信,顫抖著聲音又問道:“我不要錢,可、可以換成米嗎?” 官員便一指對面,“換米的去對面?!闭f著他便朝對面喊了一聲,“數好了,六十只?!?/br> 男人將布口袋拎過去,神情期待的看著對面,這邊的官員身后放著打開的米袋,米袋中放著標了刻度的竹筒,他重新記錄一遍后,便讓男人拿個裝米的口袋來,用竹筒舀了大半斛米進去。 捧著白花花的米粒,男人神情又是高興又是激動,匆匆將米帶回家藏起來,便到城中準備繼續捉蝗蟲,可是他這一去就傻了眼,大街小巷都是人山人海不說,就說原本天上地下到處都是的蝗蟲,竟然沒剩下的幾只。 第117章 長流郡的災民不知凡幾, 加上原本還能勉強過活的人家也聽說一百只蝗蟲便能換上一斛米,便都忙不迭帶著捕網和麻袋出門。 大街小巷上頓時擠滿了人, 男女老少都有,此時他們也不怕這些蝗蟲了,看見一只便趕忙用手捂住塞進袋子中。 城中猖狂的蝗蟲不過半日,便被捉了個精光,還有沒被捉到的, 也都嚇得往城外飛去。 于是捕捉蝗蟲的百姓便也追著蝗蟲往城外蕭索的田地趕去。 這些蝗蟲除了成群結隊的看著嚇人些,實際上對人倒是沒有什么殺傷力,城外蝗蟲成片,啃光了糧食后還在田地間盤旋,大片的百姓涌過來,直接用布口袋一蓋,便能捉住一大片。 當天郡守府大門前, 全是排成長隊、抱著裝滿蝗蟲的口袋來兌換糧食的百姓, 反倒是對面兌換銀錢的桌位人少了許多,對比著對面忙的腳不沾地的同僚,還顯出幾分蕭索來。 貼了公告的第二日,關門許久的傅家米鋪宣布重新開張, 大堂內擺滿了糧食,糧價與旱災之前一般無異,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只是為了防止有人惡意囤積米糧, 這次購買米糧需要按戶統計, 官府的人拿著人丁冊子幫忙記錄, 每一戶按人頭來買糧食,吃完了方才能夠再買。 一時間大半個郡縣的百姓又都涌到傅家米鋪買糧,米鋪前排起的隊伍不亞于郡守府門口的人。 絕望多時的百姓仿佛重新看到了希望,紛紛精神抖擻的拿著口袋去外面捕捉蝗蟲,拿回來換了銀錢再到傅家米鋪來買米,又或者直接到郡守府去換米糧,反正兩邊的米價都是一樣的。 百姓們歡欣鼓舞,坐地起價指望大賺一筆糧商們卻高興不起來了。 旱災初始,商人們就敏感的嗅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暫停售賣,等到旱災真正開始,再相約一起抬高價格,大家一起賺錢。 有人昧著良心掙錢,自然也有人覺得這樣太過心黑。 天災人禍,世道原本就不易,糧商將米價抬得如此高,等于是逼那些買不起米的平民百姓去死。 但是有這樣想法的商人是少數,胳膊擰不過打大腿,這些人只能不參與也不出聲,關上門默默的過自己的日子。 直到傅家米鋪做了這個領頭羊,背后還站著郡守府撐腰,先前良心過意不去的兩三家米鋪也試探著開門,價格跟傅家米鋪一樣,一時了吸引了許多百姓過去,倒是緩解了傅家米鋪的壓力,讓傅湉他們能緩口氣。 新招了三個伙計來幫忙,傅湉將事情交還給王管事,自己則抽出空來,跟衛鞅他們商議這些蝗蟲要如何處理。 捉來的蝗蟲按原本的計劃,是要填入深坑之中,加石灰水碾碎后深埋。 但是前幾日衛鞅翻看前人治理蝗災的書籍,卻發現有些書中零星提到,蝗蟲可入藥或食用。 尤其是其中一本書中還詳細記錄了蝗蟲的食用方法:蝗蟲去翅,以鹽水洗凈,焯水后加入油、鹽、姜以及少量白酒,大火烹炒至棗紅色,rou質松軟鮮嫩,味美似蝦。 衛鞅將疑將信,便與傅湉又翻閱了許多書籍,發現《本草綱目》中亦有對飛蝗的記載,記錄飛蝗能治療小兒驚風、發熱、平喘等各種病癥。 為謹慎起見,秦吏還將醫館的大夫請來,確認過這些蝗蟲確實無毒無害,且可以入藥使用后。才決定將這大批的蝗蟲暫時留下來,準備想辦法將這些蝗蟲變成百姓的口糧, 畢竟國庫的存糧早就都用作賑災,所剩無幾,現在百姓用蝗蟲兌換的米糧都是傅湉私人出的,但是受蝗災的郡縣除了長流郡還有周邊的四五個郡縣。 周邊郡縣在長流郡的方法見效后,一樣效仿長流郡開始治理蝗災,如果單靠傅家米鋪囤積的糧食支援各個郡縣,很快就會見底,還是要想辦法盡快讓這些百姓能自給自足。 而蝗蟲如果可以食用,倒是確實可以解決糧食緊缺的大問題。 但是怎么讓百姓接受就是個大問題。 “如果實在餓得很了。別說蝗蟲,就連草根泥土也會吃?!鼻乩舻_口,他出身寒門,對這些貧苦百姓更加了解,反而不如傅湉他們擔心。 “想個法子,找些人帶頭,自然會有人效仿?!碑吘姑准Z還需要銀錢去買,田地中的蝗蟲卻不用錢,吃光了作物后的蝗蟲只只養的個大肥嫩,比起清淡的白粥,這好歹也算一道rou菜。 傅湉跟衛鞅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便迅速的找來廚子,讓廚子按照古籍上的記載,煎炸烹煮做了幾盤蝗蟲rou出來。 廚子倒是見過世面的,什么稀奇食材沒做過,將大只的蝗蟲摘掉翅膀四肢,洗凈內臟后從中間切開,再以大火烹炒,辛辣的rou香傳出來,倒確實有幾分誘人。 為了照顧幾位少爺,廚子特意將幾盤蝗蟲做的看不出原來的模樣,頭翅四肢都去掉后,就是一個看不出原樣的長條形狀,rou呈棗紅色,筷子夾上去軟嫩有彈性,還能看見其中吸飽的油汁。 廚子手藝很好,幾盤蝗蟲做的色香味俱全,要是不去想他們原來的樣子話,倒確實是一道美食。 但是偏偏就是他們原來的樣子叫人無法接受,傅湉夾著一只大個的蝗蟲rou,手動了幾次,愣是沒能下去嘴。 衛鞅比他也好不到哪去,兩人互相對視一眼,又看向筷子上夾的rou,在心里暗暗給自己打氣。 反而是一直不聲不響的秦吏淡然夾起一只放進口中,咀嚼片刻夸獎道:“書中記載沒有夸大,確實rou松鮮嫩,口感似蝦rou,不失為一道美味?!?/br> 說完又施施然夾了一只入口。 “……”衛鞅一向愛跟他攀比,見他都吃了,自己卻不敢下嘴豈不是很沒面子,便咬咬牙,一閉眼吃了一只,待入了口,反而沒有方才的不適,濃郁的味道在舌尖爆開,他下意識嚼了嚼咽下去,一張臉要皺不皺,“確實……還不錯?!?/br> 就剩下沒吃的傅湉:“……” 三個人兩個都吃了,他也不好意思端著,只能學著衛鞅咬牙閉眼吞下去,結果自然也是神情詫異,他跟衛鞅對視一眼,同時道:“有戲!” 三人慢吞吞的就著酒將幾盤蝗蟲rou吃干凈,過了心里的那道坎后,蝗蟲rou確實十分美味,加上廚子的手藝也好,三人吃的十分滿足。 吃飽后便招來王管事,讓他去將郡守大人請過來商議。 郡守聽聞幾位大神有請,急急忙忙的趕過來,到了卻見衛鞅笑瞇瞇的對他招了招手,“郡守大人趕緊過來看看?!?/br> 郡守聽他們這么一說反而遲疑了下來,警惕的挪了過去,小心問道:“不知道侯爺跟兩位大人召我來是……?” 衛鞅按著他坐下,傅湉配合的將一盤爆炒蝗蟲rou推到他面前,“我們無意發現一道美食,想到郡守大人為百姓cao勞,便請你過來嘗一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