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明人不說暗戀、變成偶像弟弟的貓[穿書]、延禧攻略、ABO頭號芋圓、你有糖果,我有乳牙、穿成女alpha后的荒謬生活、穿成反派的貓、村支部來了個小jiejie、帶著鬼兒子們重生、重回十年前
江秋月繼續下一位,一點沒受到影響。 “江同志,俺不得不說你,大家伙都下地播種為大隊出力做貢獻,你整天坐在這里只是寫幾筆字,不覺得羞愧嗎?” 高云梅說的一腔熱血,并且右手握拳放在胸口,手肘抬起擺出一個積極向上的造型。 “俺們社會主義接班人應該奮戰在前線,不能偷懶?;?,要吃苦耐勞多干活!” 等她說完,江秋月收回目瞪狗呆的表情,帶頭鼓掌。 “高同志,我知道,你們艱苦播種的形象是無比光輝,十分光榮的?!苯镌乱桓闭J真無比的樣子,話頭一轉。 “但是我覺得在這里做記錄的工作同樣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它們工種的不同就產生歧視。地里的活用體力,而記錄的活用的是腦力,咱們都是在為集體做貢獻啊,你說是不是高同志?” 周圍人聽得暈乎,但不妨礙他們認為小江知青很有文化,都跟著附和。 高云梅跺腳,說她是狡辯。江秋月又懟了她兩句,一邊不忘把本職工作做好,記錄的活沒落下。 柳蘭花回家看過皮蛋過來時,站那兒聽了一段,此時不由插進來。 “哎呀,梅子你在這干啥,有閑空咋不去和平家里看看他哩,你們早前不是還說要做一家嗎?” 柳蘭花一通笑嘻嘻打趣的話,讓高云梅胖胖的臉蛋一紅,扭頭甩辮子走了。 江秋月聽得兩只耳朵支棱了一下,有情況! 有人起了頭,接下來小媳婦老婆子們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高家那宗子事兒。 據說村支書媳婦很喜歡跟她一樣高胖的高云梅,認為她養的白胖好生養,又家境富裕,合該進她家門。 高家作為外姓人在臨河村根基淺,有機會抓住一條大魚傍上簡直是樂意之至。 兩家一拍即合,說是要做兒女親家。 但是還沒等放到明面上定下,村支書兒子柳和平就被人發現跟村尾鰥夫家的女兒相好了。 不待村支書媳婦棒打鴛鴦,撮合柳和平與高云梅兩人,村里知青點新來了兩人。 其中的白面書生看起來比柳和平面皮子強,三兩下把高云梅的心勾走了。 這下子郎無情妾無意的,看村支書媳婦咋撮合去。 江秋月一邊工作一邊聽了一耳朵,估摸著劇情沒偏,之后柳和平和高云梅還有湊到一塊的可能。 沒看打蛇事件過后,可憐兮兮的柳翠花已經被村支書媳婦料理的不敢去找柳和平了么。 等哪天高云梅突然眼瞎地移情別戀,看上柳和平,兩人估計立馬能成。 一切都是妥妥的套路。 江秋月為即將被綠的林文清默哀三秒鐘,誰讓他挖誰不好專挖男主墻角。 下工回去時,江秋月正面遇上一起回來的林文清高云梅二人。 林文清跟她打招呼,高云梅一點不給面子鄙視地上下看了江秋月一眼,扭頭走人。 林文清尷尬地笑笑,說起其他的話題圓場。 江秋月跟他一路回知青院,總是忍不住想看看他頭頂上方。 是不是有一片青青草原…… 從這天開始,整個播種期間,高云梅都對江秋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明擺著看不上眼。 江秋月干脆擺出一副寬容大度臉,愛咋咋地,我自巋然不動。 這樣反而為她贏得一片贊譽,高云梅的一番作態倒像是小孩子鬧別扭似的小兒科。 四月初,如火如荼的春季播種終于接近尾聲,江秋月不知不覺已經來到這里一個月時間了。 有天上工時,柳蘭花交給她一個帆布包裹,說是京都寄來的東西,收件人是她。 江秋月晚上回去拆開,最上面有封信,江春華大姐寫的。 說家里惦念她的平安,問她在隊上吃不吃得飽,干活累不累,爸媽要給她寄東西補身體之類的。 信下面包裹嚴實的包袱里是一罐麥乳精和幾瓶桃梨罐頭,還有兩鐵盒像是行軍糧里類似午餐rou的碎rou塊。 最下面是幾張全國通用的糧票布票副食券,還有一張大團結。 這些東西省著點足夠一個小姑娘在一個月內吃好喝好綽綽有余,如果全換成粗糧細糧,夠吃兩三個月。 劇情中,小姑娘轉手就把東西和錢全花在柳和平身上,換來幾個似是而非的笑容和若即若離的態度。 江秋月整理東西的時候,劉愛英和李永紅在一旁看的很是羨慕。 她們家里雖然也是城里的職工家庭,但絕對做不到肯給她們寄來這么多好吃的營養品。 家里兄弟姐妹多,糧本還不夠他們吃的,哪里還會寄來。 有時候發了口糧和票子,她們還要擠出來一些寄回去補貼父母。 江秋月把錢票放進帆布包,間接收進空間,罐頭和鐵盒rou收進柜子里。 麥乳精這東西她比較好奇,原主記憶里小時候喝過。 罐子蓋打開一看,里面是黃色的細碎顆粒,有點像前世的板藍根沖劑。 劉愛英和李永紅圍過來看個稀罕,江秋月一人捏一小嘬讓她們嘗嘗鮮,自己也捏一點舔了舔。 甜甜的,有股子麥香,還帶點奶香味。 江秋月讓兩人把各自的茶缸子拿出來,倒上暖壺的熱水,一人一勺麥乳精, 攪拌化了后有點像糖水,麥香更濃了,喝起來沒有剛才吃著甜。 江秋月感覺味兒淡,可能是放的少。 劉愛英說喝著不錯,她也算是喝過麥乳精,知道是啥味的人了。 李永紅捧著茶缸一口接一口喝,眼睛不住地看地柜上的麥乳精罐子。 江秋月幾口喝完,被劉愛英說是牛飲不知道慢慢品嘗。 江秋月笑著讓她們慢慢喝,自己把罐子收進柜子里放好掛鎖,又去漱了口,回來躺被窩里想著江家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沒喝過麥乳精什么味,吃過罐頭和午餐rou。 第14章 供銷社 青山大隊緊趕慢趕終于在農歷四月初完成了春季播種任務,柳建國作為生產隊長要去縣里匯報工作。 接下來會有幾天空閑時間,女知青商量著搭生產隊長的驢車去一趟縣里。 劉愛英跑去問了問,柳建國答應下來,讓她們一早在村口等著就行。 林文清在臨走時蹭上來,說是去縣里逛逛。 驢車比拖拉機慢的多,木架子板車在土路上搖搖晃晃顛簸的厲害。 到達蘭縣時,幾個女知青從車上爬下來差點在路邊吐了,惹得林文清一陣調侃。 幾人跟柳建國商定好回去時會合的地點和時間,女知青們打算一起先去郵局再去供銷社。 林文清不跟她們同路,單獨離開辦他自己的事情。 蘭縣不大,兩條街交叉成十字形,郵局就在十字路口邊的一條道上。 上午的時間,出入郵局的人不多,大都是知青和一些干部軍人家屬們。 江秋月跟另外兩人進去后在窗口買張合適的郵票,再遞上需要郵寄的包裹和地址就可以了。 劉愛英把冬天不穿的棉衣和一些實在不能穿的舊衣服打包寄回家,補貼家里的兄弟姐妹。 李永紅寄回去的是糧票布票,是她從牙縫里摳唆出來的,仔細數了好幾遍才交給郵寄員裝進信封。 江秋月只是把之前做給雙胞胎便宜弟弟的帆布書包給裝到包袱皮里寄回去,還有一封寥寥數語報平安的家書。 郵寄員辦事效率很高,同現代那些辦事的磨磨蹭蹭的態度沒法比。 不出十分鐘,三人滿意而出轉向另一條街的供銷社。 供銷社的門面比郵局氣派多了,門頭上有‘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門邊是寫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標語的牌子。 不過進去后才發現,里面雖然面積很大,但是只有一個長長的柜臺,整體看起來有點類似現代的小賣部。 進去后,地面上都是青磚鋪地,打掃的干干凈凈。 木質柜臺上圍滿了人,熱熱鬧鬧的。 劉愛英拉住江秋月的手擠進去,李永紅緊跟其后,三人擠到柜臺前。 旁邊有人問的確良棉布紅糖之類的東西,售貨員愛答不理的,手上算盤撥拉的噼里啪啦響。 江秋月看了眼售貨員姑娘身后的貨架,貨架很多,大多卻是空的,中間集中擺放著一些毛巾手帕、搪瓷碗缸、副食雜貨等日用品,另外一處較遠的掛著幾件衣服和布料。 劉愛英興奮的看了一圈,舉高手朝售貨員招呼,“同志,有皮帶嗎?” 售貨員在眾多你說棉布我喊花生酥的聲音之中準確定位到真正有需求的聲音來源,睜開眼皮子朝劉愛英看了一眼。 “有”話落,轉身從柜底下抽出三條皮帶,啪地甩在柜面上,“要哪條?” 劉愛英很是欣喜,一點也不在意人家態度如何,仔細看了看三條清一色棕黑牛皮帶。 “同志,有其他款式的嗎?女同志用的那種?!惫衩嫔先龡l皮帶款式太老,比江同志帶的難看太多了。 售貨員盯了她一眼,撇撇嘴,“就這些,要不要?”手抓上皮帶就要收起來。 “哎哎,我沒說不買啊?!眲塾⑸斐鍪肿钃?,就差上手拽住了。 售貨員斜眼看她,“有工業券嗎?一塊五?!辈粌H要掏一塊五買,還得有工業券的票證。 李永紅眼巴巴地從各種日用品上收回目光,一聽劉愛英要花一塊五買根不值當啥的皮帶,差點跳起來。 “劉同志,你買那個干啥,回去找點布自己做個布帶子用就行了?!被敲炊噱X還費票。 旁邊圍著過眼癮聊天的人也有插嘴說小姑娘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亂花錢干啥,有那一塊五還不如買幾尺布做件衣裳,買幾斤粗糧飽飽肚。 江秋月不做評論,她知道劉愛英雖然時不時要接濟家里,但也是看情況行事,不會一氣兒的全把東西貼補出去,她自己手里還攢了些錢,買點自己想要的東西無可厚非。 果然,劉愛英摸了摸腰包,又看看皮帶,來回幾次在售貨員很快不耐煩要收回去的時候方小心地掏出一沓毛票數了又數,拿出一塊五的數,又摸出一張皺巴巴的工業券交上去。 售貨員臉色有點嫌棄的接過票子甩了甩,數完后開出一張單據,讓劉愛英從中選一條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