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
楊蓁臉上一熱,小聲辯解說: “我這算不算是好養活...?” 晴初極為嚴謹地點了點頭: “算?!?/br> 就這樣她們隨著晃動的馬車一路走到午時,這才到了潼關外的桃林別苑。 等到了地方,還沒等傅虔過來扶她下來,楊蓁便迫不及待地跳下了馬車。 她是打心眼里喜歡這里的,或許是因為這里遠離京華的嘈雜,或許也是因為她心底里覺得這是她和傅虔的第一個家。 傅虔將駿馬給小廝帶去后院,然后便走到她身邊來牽起她的手: “怎么,一個多月沒見就不認識這里了?” 楊蓁搖了搖頭,跟著他的腳步走進院中。 從院子、長廊再到堂屋里,這里被添置了許多新的物件和擺設。 樓子里裝了紗幔,每一處拐角都放了一盞半籠紗一般的長明燈,長廊兩邊都掛了竹簾…… 每一處都按照她曾說過的那樣擺著,這里看上去愈發跟她夢里時常夢到的一樣。 小姑娘看著周圍琳瑯滿目的陳設,一時間竟有些看不過來。 傅虔將她抱過來坐在自己膝頭,環著她輕聲問: “怎么樣,還滿意么?” 楊蓁側目看他,眼角眉梢卻帶上一絲戲謔: “不滿意?!?/br> 傅虔輕輕勾起她的下巴又問道: “什么地方還不夠滿意?” 小姑娘環著他的腰,輕輕貼在他臉頰上吻了吻: “我們還沒有住進來,所以還不算完整?!?/br> 他的氣息湊得很近: “可惜我們只能在這里待一天,明天就要去鄴城了?!?/br> 小丫頭倒是蠻不在乎道: “一天也很長很長了,等我們回來了可以長長久久地住在這里,不是嗎?” 等她說完,傅虔卻輕笑一聲,大手將她鎖在自己懷里,逐漸收緊兩人之間的距離。 “你可知,春宵一夜值千金?” 接著,他便猛然將小姑娘打橫抱起,往樓上走去。 楊蓁驚呼了一聲,小聲呢喃道: “我們還沒吃午膳...” 傅虔一邊走一邊道: “小廚房已經開始準備了,等過一會兒就好?!?/br> 可是誰知這“一會兒”的功夫,卻足足折騰了一下午,一直到日暮西沉的時候,兩個交疊的人影這才精疲力盡地分開。 楊蓁總算真正明白了,“春日一天值萬金”。 好在傅虔是個頗為“大方”的人。 知道小姑娘餓了一天身體發虛,晚膳便做的格外豐盛了一點。 從兩人落座開始,他便不停地給楊蓁夾菜,一直到小姑娘的碗里都成了一堆小山這才罷休。 楊蓁倒是照單全收,每樣都讓布菜的侍女給她夾著嘗了一點。 一桌晚膳吃完之后,楊蓁便讓侍女服侍著去沐浴了。 泡進溫熱的水中之后,一天的精疲力盡幾乎都消散而去了。 等沐浴完,她裹著一層新的浴袍出來,卻看見傅虔正伏在寢臥的書案上寫著什么。 楊蓁稟退了侍女,獨自一人倒了一盞茶送過去,撒嬌一般伏在他背上問: “你在寫什么呢?” 傅虔任由她壓在自己背上,仍然專心致志地看著手里的手書: “我們去鄴城這幾日,我將軍營里一應事務全都教與季康。 還有些事情我要單獨告知與他才行?!?/br> 說著,他擱下了手中的狼毫,從一旁取過一方血紅的印章來,仔細加蓋在上面。 待墨跡干透了,他將手書合上,借著小姑娘的姿勢將她背起來。 他一手扶著她,一手端著燭火,一步一步地往床榻走。 到了床邊,楊蓁順著他的身子滑到床榻上,乖乖地躺好。 傅虔俯身準備吻她,小姑娘卻頑皮地用單薄的夏被捂住了自己的嬌唇,眉眼笑得像月亮一樣。 他也跟著笑了,隔著夏被落了一吻: “乖,你先睡,我去沐浴?!?/br> 等他的腳步聲走遠了,楊蓁才偷偷地將腦袋伸到床邊去,隔著屏風偷看。 按理說那屏風是瞧不見人的,可傅虔是端著一盞燈去的,從暗處瞧過去,是可以看到…… 她不禁捂住了眼睛,卻偷偷從指縫里看他的影子落在屏風上,映出一個結實的身形。 等他靠近屏風了一些,那身影愈發清晰了起來。 可又等了一會兒,便聽見一陣嘩啦嘩啦的水聲,他走進木桶里去了。 這樣一來,便什么也瞧不見了。 楊蓁失落地將小腦袋枕在床邊,仰頭順著窗子望出去,窗外幽暗的景致全都倒了過來。 如水的月光傾瀉而下,順著圓窗的木格剪成影子。 桃花雖然謝了,但是桃林里依然涼爽。 被這樣的晚風吹著,小姑娘不一會兒便睡著了。 她的浴袍從肩頭滑落,露出修長玉白的脖頸。順著一路瞧過去,只見她纖長的手臂也舒展開來,擱在一邊。 傅虔沐浴完畢之后回來,看見的正是這樣一副場景。 他低下頭去吻了吻她,大手從她臂彎探過去,把她抱進床幃深處。 在桃林別苑里的日子總是這般短暫。 第二天一大早,小姑娘就被人半哄半騙地喚了起來,開始換衣裳收拾行囊。 他們從京華帶來的馬車太過于招搖,于是傅虔便用了別苑庫房里存的馬車。 天還沒亮的時候,那駕灰蒙蒙的馬車便載著他們一同奔赴鄴城。 第六日晌午,他們才到了鄴城。 楊蓁還是第一次來自己的封地,一直好奇地將腦袋鉆出去看著熱鬧的街市。 可是傅虔總怕有人認出她來,將她牢牢地固定在自己懷里不能動彈。 楊蓁仰起臉,哀求道: “我不把腦袋伸出去了,就在邊兒上看看成么?” 傅虔不假思索: “不行?!?/br> 楊蓁繼續懇求道: “就一條縫就好,我想看看外面...” 她委屈巴巴地求著傅虔。她還是第一次有自己封地,還是第一次踏上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她是真的很想看一看外面的情形。 經不住她的軟磨硬泡,傅虔終于給她拉開一條小縫,讓她往外面看。 鄴城是十二州府里最大的。 這里來來往往的行人眾多,絕大多數都是大孟人和楚人。 除此之外,就是南陳的人。 南陳亡國之后,大量從歸元而來的流民便四散進入十二州府安家。 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真正的貧民百姓,可是也混入了不少王室余孽。 可是單從外貌看來,他們與其他人似乎并無區別。 看了一會兒,他們便到了楊昭所說的那家明盛客棧。 此次出來是為了掩人耳目,所以除了一個趕車的老管家之外,他們并沒有帶任何侍女和小廝。 傅虔讓老管家將馬車趕去后院,自己則帶著她走近明盛客棧里。 客棧的掌柜是個約莫三十歲上下,風韻猶存的女人。 她上下打量了兩人一番,便斷定他們不是普通人,便言笑晏晏地開口: “兩位是要一間天字號上房么?” 楊蓁率先開口道: “要一間朝街市的上房?!?/br> 一說完,她便心虛地看了傅虔一眼。 傅虔低眉,露出一個淡淡的笑意來,卻并沒有說些什么。 女掌柜爽脆地應了一聲,便將一把銅鑰匙遞給楊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