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真言
突然說要去佛寺,又不許人打擾清修,便是說明了潘老夫人對此事的態度。 蘇老夫人碾著手里的佛珠,對蘇二太太道:“你母親如此,也是為了全家考慮,如今是多事之秋,齊家姑娘又和她沒什么淵源,她為潘家選擇明哲保身,也無甚錯處?!?/br> 蘇二太太也不能說自己的母親什么,只得無奈道:“如今與潘家的婚事恐怕是做不成了,只是先前五叔曾提醒我,若是他能將此事解決,讓王府松手,還是早些讓齊家姑娘的婚事定下來的好?!?/br> “這幾日我遍尋那些與我有交情的夫人太太們,求她們幫忙介紹個合適的門戶,可她們一聽是齊家姑娘,都滿口拒絕,說她同王府有這樣的淵源在,一般人家哪里敢娶這樣爭議的媳婦入門,只怕自己會得罪人?!?/br> “我思來想去的,也就只剩下一個法子了?!?/br> 蘇老夫人動了動眉頭:“你說?!?/br> 蘇二太太橫了橫心,道:“我家顯哥兒如今也十二歲了,與齊家姑娘也就差了兩歲,雖然成婚尚早,但也可先定下婚事來,約定到了年歲再行成婚之禮?!?/br> 一旁的嬤嬤聽了她的話,神情里浮現幾分驚愕之色,忍不住看向蘇老夫人。 蘇老夫人卻依舊面容冷靜,問蘇二太太:“這就是你想出來的法子?將齊宸聘回來給蘇顯做正妻,你可問過了他的意思?他如今才十二歲,不懂男女之愛,可若是能日后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又該怎么在這樁婚事中自處?” “況且我們蘇家的孩子,不論男女,婚事敲定之前都是要安排互相相看的,只有看對了眼才會議親,你在他少不更事的時候就給他定了這么一個媳婦,讓他和哥哥jiejie們變得不一樣,他心里會如何想?” “況且那齊家姑娘如今都十四歲了,正是妙齡,卻定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夫君,等到能行婚禮時,她都快要十八歲了,那可真成了老姑娘了,她因著宋家和王府的事,本就惹得一群看熱鬧的在后面指指點點的,若是再等上四年,豈不是要被那些人的唾沫星子給活活淹死了?” “能不能熬得出頭都難說?!?/br> “況且就算她能忍住,等到和蘇顯成婚,即便能和顯哥兒能相敬如賓,可家里這些個妯娌又要怎么相處?若是顯哥兒有了他心,只當她是個擺設,到時候你難道還能將他們兩個強行綁在一起過日子不成?” “那她這一輩子才真是毀在蘇家了?!?/br> 蘇二太太聞言,眼淚瞬時就落下來了,起身跪倒在蘇老夫人腳下。 她鮮少有這樣在蘇老夫人面前聲淚俱下的時候。 “如母親這般說,那無論怎么走都是一局死棋了,我只想著能幫她過得好一些,卻沒想到竟是這般艱難?!?/br> “誠然如母親所說,齊宸是齊家的女兒,和我本沒有半點關系的,雖她面貌上和我那苦命的女兒生得有幾分像,可也不該將二人混做一人,越了自己的本分?!?/br> “但您可知齊大太太幾日前在屋里上吊自盡了?” “她是想舍了自己的性命,用三年喪期換了自己女兒的平安?!?/br> “我瞧著她們母女倆,就好像瞧見了過去的自己,更是后悔……” “若是當年我能如她那般不顧一切地去護住自己的女兒,又何必這二十幾年都飽受良心煎熬,午夜夢回時總夢見我那女兒啼哭……” 她說著這些,哭得愈發厲害:“母親,都說為人母不易,可若是連身家性命都豁出去了卻還不能保住兒女平安,看來眼里未免太讓人心涼?!?/br> 一番話說得蘇老夫人心中惻隱,不禁嘆了口氣。 二十幾年前的那樁事,旁人不知道,她卻清楚得很。 不過為了蘇、潘兩家的顏面,更為著二郎日后的前程,她將此事壓住,一封就是二十幾年。 她知道老二媳婦冤枉,可也恨她的拎不清楚,只把孩子當做了在丈夫心里占地方的工具,卻忘了懷胎十月究竟是為了什么。 當初旻兒死了,是蘇家的不幸,可對于老二媳婦來說,卻也是幸事。 她是自小在蜜罐里長大的,對人對事都看得極淺淡,想東西也是浮于表面,甚至有幾分愚。 失了這個孩子,是對她的一個天大的打擊,可只有痛徹心扉過,才能明白什么的最珍貴的。 后來她陸續生下幾個孩子,對他們悉心照拂,用心教導,幾個孩子都長得很好。 她心思不再擱在二郎身上,夫妻倆才能真正的相敬如賓,和睦到二郎從卓氏死后再也沒動過納妾的心思。 其實男子所求的也不過如此,家有賢妻孝子,夫妻和睦,又何必再鶯鶯燕燕的徒增煩惱。 只是蘇老夫人瞧不慣她還和潘二太太有來往,只因當初潘二太太聲淚俱下的說了一通好話,又是恨不能身死謝罪,又是被那老虔婆給蒙蔽犯下大錯,她就輕信了那毒婦和此事完全沒有干系,還當作座上賓一樣的款待著。 這些娘她和潘二太太來往越甚,她敲打就越甚,有時候連身邊的嬤嬤都看不下去,勸她干脆將實情同她說清楚算了,可蘇老夫人卻不愿意。 自己如今年歲大了,對這些個子女們,能照看得了一時,卻照看不了一事,若是每次遭了劫難后都不反思,將自己一雙眼睛擦亮,將一顆心練得九曲玲瓏,那蘇家未來也是沒有什么指望的。 況且人總要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當年老二媳婦愚蠢到相信潘二太太的鬼話,找婆子推拿助產與妾室爭寵,那旻兒的性命就是她要付出的代價。 如今她若還是人鬼不分,與潘二太太糾扯不輕,那之后若是再有什么代價,她也得自己咬牙承受。 若是蘇家也會因此而受到牽連,那還不如放任事情繼續發展下去,由得它越來越壞釀成惡果,在她還在的時候就顯現出來,或許她還能來得及為蘇家留一條后路,給他們提個醒。 至于以后再要如何,到時候她兩眼一閉入了黃泉之地,身后之事也是再也管不著了的,就看他們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