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在廖淑芳看來,這位陳師傅是勢在必得的,畢竟他要是失敗了,灰溜溜地回到國營食堂,那以后的日子可不是更不好過了嘛! 還有一個女的,姓萬,叫萬柳芳,可不得了,是個黑五類,解放前全縣最大最好的餐館萬香齋就是他們家開的,家傳的手藝,后來萬香齋收歸國有,變成了國營食堂了,萬柳芳也因為身份的問題不能留在國營食堂工作,不過他們家的手藝老一輩的人都還記著呢,那叫一個好。 還有一個小伙子叫做王亮的,聽說以前在市里的某個單位當過廚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來到這個小縣城的,反正從一開始他的表情就高傲得很,似乎迎賓館這么一個小單位他根本就不看在眼里,能來應聘就已經是他紆尊降貴了似的。 廖淑芳最后看了一眼跟自己差不多的小伙子一眼,心想他們兩個,大概就是來陪跑的命運了。 被廖淑芳認定為陪跑的小伙子名叫呂鵬飛,農村出身,下邊某個公社的大隊社員,聽到消息以后跑來報名的,聽說也跟廖淑芳一樣,沒有專門學過廚,能夠混進最后一場,就算是幸運了。 盧鵬飛注意到廖淑芳的目光,也看了過來,朝她樂觀地笑了一下,露出一口大白牙,還悄悄地朝她豎了一下大拇指,大概是鼓勵的意思了。 廖淑芳的心里安定了一些,不管怎么樣,總是要好好比一場的,不然也對不起謝華香這幾天辛辛苦苦幫她找的材料和花那么多時間幫她練習。 時間到了,迎賓館的負責人出來宣布了一聲,比賽就正式開始了。 第194章 迎賓館的這場比賽,是公開進行的, 場地就在迎賓館的待客大廳里, 臨時搭了一個灶臺, 旁邊一個大桌子備菜用的。 前邊坐了一溜的評委, 主要是迎賓館的領導,還有一位專門從縣政府請來的領導, 過來給他們長臉的,另外東水日報的記者也請來了兩位,這樣的公開招聘算是東水縣一件從未有人嘗試過的新鮮事,記者當然要來報道的。 再后邊就是圍觀群眾了, 迎賓館今天公開比賽廚藝招聘廚師的事情, 早就貼了通知出去, 只要有興趣的群眾,都可以前來圍觀,于是就來了許多閑人, 有些人甚至請假都來了, 畢竟廚藝比賽這種事, 幾十年都未必能看得到一次呢! 謝華香是陪著廖淑芳一起來的,比賽的順序是抽簽決定的,廖淑芳運氣不算好, 抽到了最后一個,而且比賽沒有時間限制,如果前邊的人拖的時間比較長,輪到她的時候, 評委們可能都累了。 又或者她的作品如果不能讓人眼前一亮,評委們經過前邊那么多個人,也會審美疲勞,很難脫穎而出。 “沒關系?!敝x華香說,“剛好有時間可以給我們處理食材?!彼齻兘裉鞄淼氖巢亩际腔畋膩y跳的,如果事先太早處理好,會影響最終成品的風味,所以她們算好時間,等到差不多還有一個小時,也就是前邊一到兩位候選人在做菜的時候,再去后邊處理就可以了。 現在時間還早,她們還可以在前邊看一看別人做菜呢!謝華香對這個時代其他人的廚藝水平也是很好奇的。 正巧來當評委的縣領導前幾天剛去過安吉大隊的食品作坊參觀,跟謝華香算是熟人了,見了面自然地打了個招呼,這么一來,其他的候選人再看她們兩個的時候,那眼神里就帶了點兒微妙的感覺,不過謝華香是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的,她們又沒有找領導給開后門,誰還能沒有個熟人??! 不過,在這些微妙的目光當中,謝華香倒是捕捉到了一道似乎帶著很大怨恨的目光,她好奇地看了過于,喲,居然又是個熟人。 說真的,謝華香現在跟她庭生哥那么好,身邊又沒有了王秀芬在聒噪,她早忘記還有彭月這么一號人了,沒想到這姑娘到現在對自己好像好怨氣頗深的??! 出于一種勝利者的寬容心態,謝華香并沒有跟彭月計較,反而還對她露出了一個寬容的笑容,誰知道彭月臉色立刻就變了,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之后,轉開了眼睛。 謝華香十分洋氣地聳了聳雙肩,愛咋咋地吧,還不如認真看比賽呢! 那個被廖淑芳認定跟自己一樣陪跑的小伙子呂鵬飛的運氣也不怎么好,抽中了第一個,第一個通常也是炮灰的命,主要是評委們給了太高的分也不好,會導致后面沒有空間,所以一般第一個的得分都不會怎么高。 呂鵬飛參賽的菜色也十分鄉土,他參賽主題就是豌豆多吃。 豌豆是一種隨處可見的農作物,適應性強,栽種容易成活,即使是經歷過旱災不久,現在鄉下也幾乎到處都重新種植了豌豆。 小小豌豆全身都是寶,種子、嫩莢和嫩芽都可以作為食品,做出各種美食供人食用,莖葉能做綠肥、飼料,曬干以后還可以當成燃料,一點都不會浪費的。 新鮮的豌豆可以煮著吃、配著各種其他的菜炒著吃,滋味清甜,味道都是很不錯的,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在比賽上做出來,卻并沒有什么出彩之處。 但呂鵬飛帶來的原材料卻是干豌豆,向大家展示的是幾種特別富有當地鄉土氣息的傳統吃法,這些大多數都是鄉下人吃得多,生活在縣城里的人平時還真不見得能吃得上。 當然預備工作都是事先做好了的,現在帶過來的都是半成品。 干豌豆先用水浸泡一夜,然后用農家的石磨磨出漿,一般要研磨兩次,第一遍磨出來的是頭漿,比較粗,需要加入清水過濾以后,用紗布過濾出渣,再進行第二次的研磨,這次研磨出來的叫做清漿,同樣用紗布過濾之后,漿水倒入桶中,安靜地放置三個小時左右。 這時候漿水會變成兩層,呂鵬飛便把上層的漿水帶過來了,直接倒進鍋里煮開,碗里事先扔進幾顆青花椒和一小撮食鹽,舀上一勺煮開的漿汁沖進碗中,就是一碗熱乎乎的豆粉漿了。 呂鵬飛十分識趣地首先給每一位評委都送上了一碗豆粉漿,評委們一大早趕過來看做菜,這個時候喝上一碗豆粉漿暖暖胃也是很不錯的。 底層是沉淀的豌豆淀粉,這淀粉可以做的花樣也不少,最常見的豌豆涼粉和干欄片。 豌豆涼粉是將沉淀以后底部的淀粉攪拌均勻以后,煮熟了倒入模具中冷卻而成。 而干欄片,則是煮熟的稠粉漿趁熱倒在芭蕉樹桿上,形成薄薄的一片,等冷卻后再小心地剝落下來,攤開放在簸箕上,在大太陽底下曬干。 曬好的干欄片是淡黃色的薄片,yingying脆脆的,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都不會壞。 呂鵬飛把豌豆涼粉和干欄片都帶過來了,他當著評委們的面把豌豆粉從模具中取了出來,用小鐵片化成小塊,放入碗中,再加上切成薄片的火燒rou,倒入用當地特有的調料調成的蘸水,略一攪拌,就是一碗火燒rou拌豆粉了。 至于干欄片,能做的花樣就更多了,直接掰成小塊,扔進油鍋中,干欄片在熱油中卷縮、膨脹,一炸透馬上用筷子夾起來,就是香香脆脆的油炸干欄片。 鍋燒熱,倒入打好的雞蛋炒熟,加水,加切片的番茄稍煮片刻,再加入干欄片,煮軟之后加鹽起鍋,這是番茄雞蛋干欄片湯。 還有農家自己腌制的酸蕎頭,倒入鍋中爆炒,加少許水,再加進干欄片一起炒熟,又是一道具有農家特色的酸蕎頭炒干欄片。 在炒蕎頭的酸香味中,不少圍觀群眾都開始咽起了口水,評委當中也有出身農村的,都被這道菜勾起了nongnong的鄉愁。 迎賓館的領導們互相對視一眼,都不由得點了點頭,表示這個確實不錯,迎賓館一直以來走的是比較高檔的路線,做的也以大菜硬菜為主,但是把這種鄉下美食引進來也不失為一種創新嘛,特別是在現在各種精細糧食和rou類都比較缺乏的時候,這些鄉土美食無異于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廖淑芳也忍不住悄悄跟謝華香說:“我怎么就沒想到呢,他做的這個太符合主題了,你看這豌豆到處都可以找得到,可不就是又便宜又常見的嘛,要我是評委說不定就選他了?!?/br> 謝華香也側過頭在她耳旁低聲說:“這個想法是不錯,但也先別急著下結論,還有別人沒看呢,而且這迎賓館是咱們縣最高檔的賓館,要論食材,還是比不上咱們的?!?/br> 第二個參加比賽的是王亮,還以為市里來的大廚,能帶來什么新花樣呢,結果讓人大失所望,做了一道紅燒rou太過油膩,rou也燉得不夠酥爛,想賣弄一下技巧做一道豆芽釀rou,結果賣相奇差,謝華香看都不想看第二眼。 他還自鳴得意地覺得縣城的人都是鄉巴佬,只會做一些土掉牙的鄉下菜,他做的這些有多了不起似的,誰知道他做的菜送到評委面前的時候,評委們連品嘗一下的興趣都沒有,看了兩眼,揮揮手就叫人端下去了。 廖淑芳眼看再有兩個人就輪到自己了,著急得不行,沒有心情再看下去了,拉著謝華香要去后廚處理食材。 謝華香在后邊聽說萬柳芳做了一個一魚多吃,一條三四斤重的花鰱魚,魚頭一劈兩半,一半做了剁椒魚頭,另一半做了豆腐魚頭湯,魚尾做了個紅燒魚尾,魚身上的魚皮剝下來,做了一個涼拌魚皮,魚骨燒成番茄魚骨湯,還有魚身上的rou,一半清蒸,一半做成酥炸魚塊,剩下的魚腸和魚干也不浪費,用來煎蛋。 一條魚足足做出了八種吃法,可算是把題目中的豐富多樣這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了。 而且萬柳芳的手藝確實是很不錯,就連謝華香她們在后廚中,都聞到了香味,廖淑芳的心里反而平靜了下來,能進入到這第二輪考核的,都是厲害的人,她有幸能夠跟他們同場比賽,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一件榮幸的事了。 謝華香見她沒有發慌,處理食材的手反而更穩了,心里也是高興的:“對,就應該這樣,你要是對自己沒信心,那可是對我沒信心啊,我給你想的主意,能差得了嗎?” 廖淑芳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不管怎么樣,她待會都要好好表現,不能辜負了謝華香的這片苦心。 至于排在第四位的陳師傅,兩人就沒費心去打聽他到底做的是什么菜了,而是專心做她們自己的準備,直到她們把食材都準備好,只等陳師傅做完下場的時候,才聽到迎賓館其他后廚的員工在議論說:“哇,真沒想到,原來我們平時都扔掉的魚鱗,居然還有這樣的吃法,真是一點兒也不浪費??!” “可不是嘛,那一道魚鱗凍和香酥魚鱗,剛上桌的時候,我都沒看出來是用什么做成的?!?/br> 魚鱗凍和香酥魚鱗?謝華香的心中一動,想不到這里還能有一位跟她心有靈犀的廚師呢!她不由得微笑著問那位員工:“請問陳師傅除了這兩道菜之外,還做了什么呀?” 第195章 被謝華香問到的那位后廚員工說:“還有西瓜皮炒綠豆芽、蘿卜纓炒豆干、玉米蘿卜葉菜團子、土豆絲芹菜葉湯, 你看看, 這西瓜皮、蘿卜纓、芹菜葉, 都是我們平時做菜扔了的下腳料, 沒想到還能做成菜,這位國營食堂的大師傅,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嘛!” 聽到這里, 謝華香可笑不出來了,如果說光是做了魚鱗凍和香酥魚鱗, 還可以說是跟她心有靈犀, 可這所有的參賽作品, 都跟她上次做出來招待領導的菜色是一模一樣的是什么意思?雖說這些菜也不是她謝華香特有的版權,但連上菜的順序都一模一樣,那給人的感覺就太微妙了。 謝華香那天招待領導的事不是秘密, 當天吃了什么菜色, 也是很多人都有目共睹的,也許里面恰好有這位陳大廚的熟人, 事后說給了他聽也不奇怪。 謝華香對這位陳大廚的觀感立刻一落千丈, 難怪他在國營食堂會跟其他廚師處不來,這種人,不管去到哪里,都沒有辦法跟人好好相處的。 廖淑芳不知道這其中的干系,一聽到外面叫自己的名字,她趕緊拿齊自己的東西,走了出去。 謝華香也趕緊跑到前面, 找了個地方看廖淑芳比賽。 上臺的時候,廖淑芳的手腳還有點發抖來著,直到看到謝華香朝她比了一個“加油”的手勢,她的心馬上就安定了下來,一定要好好做,千萬不能丟華香妹子的臉??! “我今天要做的,是小龍蝦宴?!绷问绶寄贸鲆粋€淺盤,盤子里放了幾只活生生的小龍蝦,然后把淺盤托起來,讓大家都可以看到小龍蝦的模樣。 “這個就是小龍蝦了,跟我們平時見得比較多的河蝦、草蝦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頭特別大,殼厚,蝦螯強壯有力,看起來是不是有點嚇人的樣子?但是它的味道一樣鮮美,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rou質松軟,容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很好的補充營養的食物?!?/br> 這些話,都是謝華香跟廖淑芳說的,她花費了不少心思背熟了,如今說起來,倒也是頭頭是道。 廖淑芳的小龍蝦拿出來的時候,觀眾席中就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就算聽了她的解釋,也只記得這是蝦了,蝦多貴呀,跟螃蟹一樣,都屬于貴價菜,不是一般人能夠吃得起的。 就連評委中也有人微微搖頭,他們舉辦這個比賽的初衷,就是要尋找能適合大眾的常見便宜的食材,其他人都是圍繞這個主題來做的,特別是剛剛的陳師傅,居然還能將別人都會扔掉的邊角碎料做出美味的菜肴,這才是用心來參加比賽的態度。 可是現在這個候選人,居然拿出這么稀罕的小龍蝦,根本一點就沒有推廣價值嘛!叫什么小龍蝦,該不會是從海里來的吧,云南本來就是一個內陸地區,根本就不靠海,想弄點海產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這個來做菜,那不是瞎胡鬧嘛! 可是觀眾中又有人說:“這玩意兒我認識,鄉下的溝里多的是,我吃過一次,味道還是挺不錯的?!?/br> “那殼得多硬啊,真能吃嗎?” “那有啥不能吃的,王八的殼夠硬了吧,還不是照樣被人燉湯喝?!?/br> 廖淑芳沒有管眾人的議論,繼續說著:“大家別以為這小龍蝦是什么稀罕的食材,恰恰相反,這玩意兒在鄉下的河里溝里多的是,我今天帶來的這些小龍蝦,就是一位安吉大隊的朋友給我帶來的,前些時候,我們縣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旱災,這環境才恢復了沒多長時間,河里其他的魚類可能都還沒恢復呢,可這小龍蝦又開始有了泛濫的趨勢,實在是因為,它們太能長了?!?/br> 臺下的觀眾笑了起來:“真有那么好?那我們怎么都沒吃過這小龍蝦呢!” “因為這小龍蝦呀,不是我們本地的物產,是外來物種,大概是十幾年前才因為某些特別的原因進入到我們國家的,但是它適應環境的能力特別強,而且啥都吃,生長速度很快,你們看它這鉗子特別大,把河里原來的主人都趕跑了,還搶別人的東西吃,吃得個個膘肥體壯的,都快成為河里的霸主了?!?/br> “而且這小龍蝦吧,看起來挺兇的,身上又沒什么rou,大伙兒都不知道這玩意兒能吃,就由著它越長越多,現在不光是河溝里有了,有些還跑到了水田了,在咱們種糧食的地方安營扎寨,把咱們的水稻都給啃了,如果這里有農村來的朋友,一定也有過這方面的煩惱的,對不對?” “對對對,這玩意兒特可恨,只要田里有了這玩意兒,那稻谷準遭殃,有一次我下田,好家伙的,還被這玩意兒給我來了一大鉗子,劃拉開好大一道血口子呢,養了好些天才好的。老子一氣之下,全撈出來用石頭砸個稀巴爛了,要早知道能吃,準得把它祖宗十八代都抓來吃了?!庇^眾里有人大聲說。 評委們也提起了興趣,如果真的如她所說,那吃這個小龍蝦非但不難,而且還是為民除害了呀!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安吉大隊,現在肯定是沒有了這個煩惱的,因為他們大隊的小龍蝦,全都上了餐桌了?!绷问绶夹χf。 “安吉大隊?不就是做出來代食品的那個大隊嗎?怎么他們還知道吃小龍蝦?” “人家連代食品都能弄出來,還有什么是不知道吃的??!” 廖淑芳繼續說:“說起安吉大隊,大家一定都知道代食品吧,這代食品,就是一位叫做謝華香的同志弄出來的,還有這個小龍蝦,也是她教安吉大隊的社員們端上餐桌的,今天,我在這里,也要把這種特殊的食材介紹給我們全縣的群眾們,讓大家都能享受到這種美味?!?/br> 在觀眾的一片喝彩聲中,一聲冷哼特別明顯,就連坐在前邊的評委都忍不住轉頭去看了一眼,看看到底是誰發出的這一聲充滿了不屑的冷哼。 謝華香也不經意地看了過去,只見彭月鐵青著臉坐在那兒,如果不是因為要工作,恐怕她早就拂袖而去了,謝華香不禁有些好笑,她好像也沒怎么針對她呀,這姑娘老是這么看不開,有意思嗎? 還好庭生哥沒有看上她,要真是跟這么個女人在一起,一天到晚發脾氣使小性子的,他哪來的精力好好創業??! 廖淑芳介紹完小龍蝦,便開始做菜了。 見識過“宵夜之王”小龍蝦全盛時期的謝華香,自然知道有許多受歡迎的吃法,什么麻辣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啤酒小龍蝦、紅燒小龍蝦、蒜泥小龍蝦等等的,不管多挑剔的人,總有一種合你的口味。 但是考慮到現在的人們對小龍蝦這種食材的接受程度,謝華香還是先借鑒了很多其他種類的蝦的做法,總是先要讓人知道,這種蝦是可以吃,而且很好吃的。 所以她們特地把蝦仁給剝了出來,首先做了兩道魚香蝦球和麻辣蝦球,再來一個糖醋蝦仁,另外再把蝦殼從背后剖開,鋪上調好味的蒜蓉,做了一道蒜蓉蒸蝦。 最后還有一道壓軸的十三香小龍蝦,這可是謝華香上輩子的絕技,是她親自去拜訪了好幾位做十三香小龍蝦的大師,以誠意感動了大師們給她傳授的秘訣,然后在融匯貫通,獨創出屬于她自己的謝氏十三香小龍蝦。 這道菜的關鍵,就在于配料“十三香”,傳統的十三香,指的是用山東鹵菜的“八大味”和傳統的五香粉調配出來的十三香調料,但后來的十三香,已經不僅僅指這十三種調料了,而是多種乃至幾十種香料的組合。 基于各種組合搭配的不同,十三香小龍蝦也衍生出多種門派,謝華香的這一種,當初可是她的飯店里的臺柱子,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謝華香相信,吃貨的味覺是相通的,即使是拿到這個時代,也肯定能夠獲得相同的效果,哪怕因為時間太緊和香料的缺乏,她來不及調配出與上輩子完全相同十三香調料,但即使是這個簡配版,也足以驚艷大眾了。 在廖淑芳用蝦仁做各種菜的時候,評委們還能夠保持臉上的平靜,畢竟他們都是有見識的人,用蝦做的菜也見過不少了,這些不過是常規做法而已,不足為奇。 但當廖淑芳起了油鍋,將十三香龍蝦調料加入龍蝦中開始翻炒的那一瞬間,大多數人的表情都繃不住了,這是怎樣一種神奇的香味啊,帶著極強的沖擊力,透過鼻腔,直沖上腦門,整個人的感官完全被吸引住了,舌根不受控制地開始分泌唾液,全身心都在叫囂著兩個字:“想吃!” 廖淑芳還在不緊不慢地翻炒著,加水,收汁,讓汁液里面豐富的味道慢慢地滲透到小龍蝦的身體里面,與原本就鮮美的蝦rou相結合,醞釀出更極致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