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說完掙扎著下了床,簡單收拾一番,系好披風后,便慢慢往外走去。 待出了房門后,施蘭如深深吸了一口氣,方又與小晏子道:“勞公公回去替我帶聲‘對不起’給皇后娘娘,那是我母親欠她母親和她的,可惜這輩子是沒法償還了,只等留待來生了;再替我帶一句‘謝謝’給皇后娘娘,謝謝她慈悲為懷,還肯留我一命,給我重新開始的機會,可惜一樣只能留待下輩子再報答她了?!?/br> 小晏子還是滿心的不痛快,不過聽了施蘭如這番話,到底沒再說什么,只瞧著她上了車,又一路出了京城后,方回了宮去向施清如復命。 施清如聽完小晏子的回稟,聽完他轉述的施蘭如帶給她的話,片刻方道:“那你知道她去了哪里嗎?” 小晏子賠笑道:“這奴才就不清楚了,只恍惚聽見她與車夫說了一句往南去,還請皇后娘娘恕罪?!?/br> 施清如擺手道:“無妨,本宮也就隨口一問罷了,想來她多半是要去一個誰都不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吧?那宣武侯府的婦孺下人如今是個什么情形?” 施蘭如若能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也挺好的,終究作孽的是金氏,她只是被連累了,以致一錯再錯的,如今她既已徹底醒悟了,那當然該有一個新生的機會,下半輩子也是可以靠著自己的雙手,讓自己重獲幸福的。 小晏子忙道:“下人都已被官賣了,婦孺孩童則都被虞夫人讓張家兄弟二人出面,給重金買了下來,因此連他們住的房子都給賣了。如今兩家的所有人都在一處賃來的破房子里住著,靠張家兄弟抄書養活,每日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br> 施清如聞言,雖有些意外虞夫人的雪中送炭,卻又覺得是在意料之中,她本來就是個品行端正的人。 至于他們兩家人如今每日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那本就是他們應得的懲罰,怨不得任何人! 第二百八七章 大結局(上) 展眼又是幾日過去,封后大典也終于到了。 一大早,施清如便被桃子和采桑叫了起來,沐浴焚香后,便開始穿起了皇后的全幅禮服鳳冠。 明黃織金繡鳳凰展翅的大禮服既繁復又華美,赤金的十二尾鳳冠亦是華美異常,待施清如終于穿戴完畢后,別說桃子采桑等人覺得她們的皇后娘娘變得有些陌生起來,便是施清如自己瞧得鏡中那個金玉堆砌起來,華貴得風姿氣度渾然天成的人,都覺著有些不敢認了。 片刻,還是采桑最先回過神來,就地跪了下去:“奴婢恭喜皇后娘娘,賀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才讓桃子和其他宮人也回過了神來,忙亦拜了下去:“奴婢恭喜皇后娘娘,賀喜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彼時天已亮了,施清如笑著抬手叫了眾人起來:“都起來吧,這些日子辛苦你們了,等封后大典完滿結束后,本宮再好好賞你們?!?/br> 采桑與桃子便領著眾人謝了恩,起了身,隨即服侍起施清如用膳來,都是些能充饑卻又好克化的東西,以保證她有足夠的體力度過整個封后大典。 一時用完了膳,奉旨冊封皇后的正使安親王、副使陳閣老也持節抵達了體元堂,代韓征正式冊封施清如為皇后,并授予皇后的金冊金寶。 冊封詔書是早已下了的,今日不過再重復一遍: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化始人倫、萬國仰母儀之重……咨爾原配施氏,世德鐘祥,性秉溫莊,度嫻禮法,柔嘉表范,風昭令譽于宮廷……茲仰承列祖列宗慈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欽此!” 施清如待安親王宣讀完立后詔書,三跪九叩謝了恩,起身接過了陳閣老奉上的皇后金冊金寶,親自送至體元堂正堂供奉起來后,方登上鳳輦,擺開全副的皇后儀仗,由安親王陳閣老等一眾人等,簇擁著去了乾元殿正殿。 遠遠的,就聽見喜悅的禮樂聲已經奏響,鼓聲也已敲響,待禮官高聲唱完:“皇后娘娘駕到——”后,施清如讓女官們扶著下了鳳輦,在肅立在大紅氈毯兩旁的文武百官的注目禮之下,一步一步,緩慢卻莊重、堅定的走向了丹陛之上早已等著的明黃色身影。 韓征一直站在原地,定定看著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身影,他的清如終于成為了這個王朝的女主人,他也終于帶著她,站到了皇宮之巔、天下之巔,給了她最至高無上的尊貴與榮耀! 等施清如終于走到自己面前時,韓征立時握住了她的手,讓她站到了與自己一樣的高度。 安親王作為冊封正使,再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兒,高聲宣讀起冊封皇后的詔書來:“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 韓征趁機低聲問施清如,“累壞了吧?” 他一個身強力壯的大男人,當日登基大典尚且累得不輕,她那般纖細,身上的禮服鳳冠卻那般的繁重,更是可以想見。 施清如卻是低笑道:“還好,還承受得住,畢竟這份沉甸甸的尊貴與榮耀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我若說太累、實在沒有必要,豈非太過矯情?何況如此萬眾矚目,俾睨眾生的感覺,是真的挺不錯,就更不覺得累了。不過也虧得如今天兒不熱也不算太冷,不然就真是遭罪了?!?/br> 韓征也笑起來,“承受得住就好,待會兒還要去祭拜天地太廟,還要去鳳儀殿接受內外命婦們的朝拜,你也要撐住了才是,大不了晚上我親自給你按摩,怎么樣?” 施清如笑道:“那就這么說定了啊……” 說話間,安親王已宣讀完了詔書,隨即禮官一聲高呼:“跪——” 文武百官連同視線范圍所及的所以侍衛宮人,便都跪了下去,齊聲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施清如再是自詡冷靜的,在這震撼人心又讓人心神眩暈的巨大山呼和由此帶來的巨大回聲下,也禁不住心潮澎湃起來。 難怪人人都拼了命也要往上爬呢,這份舉世無雙的榮耀與尊貴,實在太讓人激動,太讓人沉醉了! 但她很快便自省起來,既然她享受了這份舉世無雙的榮耀與尊貴,那便要時刻清醒的記得與之對應的責任與擔子,不辜負了這份榮耀與尊貴才是! 念頭閃過,她察覺到韓征在看自己,忙看了過去,果然迎上了他清明幽深的目光,那里面雖然也有狂熱與激動,更多卻是沉著與篤定。 施清如心里便也跟著變得沉著篤定起來,只要一直有彼此作伴,一直督促著彼此,他們一定能變成更好的他們,大周也一定能變成更好的大周,迎來真正的太平盛世! 接受過文武百官的朝拜后,韓征攜施清如一起上了御輦,被簇擁著浩浩蕩蕩去了太廟。 文武百官不少人都對此頗有微詞,覺得韓征此舉太不合規矩,卻也沒誰傻到會在今日這樣的大日子、大場合公然說出來,掃韓征的興。 于是夫妻兩個一道到了太廟,待一個在里,一個在外,祭拜過天地和宇文家的列祖列宗后,帝后君臣一行人又回了宮里。 這回韓征便不得不與施清如分開了,一個去了乾元殿升座,接受百官上表行慶賀禮了;一個則被簇擁著去了鳳儀殿,在鳳儀殿升座,接受所有內外命婦的朝拜慶賀。 如今宮里沒有其他妃嬪,內命婦便以衛、安二親王妃為首,此后是眾王妃、公主、郡王妃、郡主們等一眾宗眷。 外命婦則分文武兩批,以幾位閣老夫人和奉國公夫人等為首。 所有人都是一臉的恭謹肅穆,三跪九叩之禮一絲不亂,有頭有臉的一眾內外命婦還得絞盡腦汁想不重樣的吉祥話兒來為皇后娘娘祝賀,以期能趁此機會在皇后娘娘跟前兒露個臉,排上號。 自然,所有人心里亦是免不得艷羨乃至妒忌這份至高無上的尊貴與榮耀。 誰能想來,那樣一個出身近乎卑微的小女子,竟能這般年紀輕輕,就封了皇后,母儀天下呢?也不知是積了幾輩子的福,這輩子才能有此等滔天的福氣運道! 說來說去,還是當初人家有眼光,早早便跟了皇上,與皇上一路患難與共的走到今日,皇上自然要念她的好,給她能給的一切;何況她如今還正當妙齡,恰是女子一生中最好的年華,當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又叫皇上怎能不喜歡? 換了誰都得喜歡。 可就算在心里如此寬慰自己,眾人心下的酸妒還是不能減少分毫。 皇上已經給了她無上的尊貴榮耀也就罷了,聽說還與尋常夫妻一樣的與她在宮里過日子,不但就讓她住在乾元殿的體元堂里,還日日與她吃住在一起,別說天家、也別說他們是全天下最尊貴的一對夫妻了,就算是尋常人家,就算是再恩愛的夫妻,丈夫待妻子似這般寵愛縱容的,只怕也找不到幾個來。 閣老王公們覺得此事于禮不合,據說曾諫言過皇上,哪怕皇后娘娘再尊貴,再與妃嬪不同,亦在“后宮不得干政”之列,那便該早早搬出乾元殿,入主鳳儀殿,與皇上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以正規矩禮體,亦為臣工百姓表率才是。 亦直接被皇上給駁回了,只說那是他的家事,于朝堂朝政都不會有任何影響,于他會成為一位明君、一位好皇帝,會帶領群臣開創一個太平盛世不會有任何影響,那便不是眾臣工應當過問的。 雖之后皇上還是放緩了語氣,勉強給了眾臣工一個理由:“鳳儀殿自廢帝之廢后鄧庶人亡故其中后,便一直荒廢至今,不好生修繕布置一番,實在不宜住人,也實在太委屈皇后,此事且容后再議吧!” 可這會兒大家就身處鳳儀殿,也都不是瞎子,哪里瞧出鳳儀殿有半點需要修繕布置的樣子了?分明皇后娘娘隨時都能入住,皇上也分明就是為了她,在睜眼說瞎話,——她到底何德何能? 且如今只是讓皇后搬到鳳儀殿這樣一件本就理所當然的事,皇上都要替她出頭,駁回眾臣工了,那將來眾臣工還要如何勸諫皇上廣納后宮,開枝散葉? 只怕剛開了個頭,已被皇上冷冷駁了回去,不敢再說半個字了吧,——這位皇上可不是先頭那一位,當初做司禮監掌印、東廠提督時,便已讓人膽戰心驚了,如今更是做了皇上,君心難測,就更讓人望而生畏了。 那自家的女兒們哪還有機會,別說承君恩懷龍嗣了,只怕連進宮的機會都沒有; 便是退一萬步說,僥幸進了宮,以皇后就近水樓臺住在體元堂,還專房獨寵的架勢來看,自家的女兒們亦勢必只是擺設,除了位份,旁的都是奢望! 這樣擺在眼前的事實與認知著實令人沮喪,眾外命婦里一些疼女兒的,少不得已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皇上再尊貴無匹,年輕俊美,再滿大周都找不出能勝過他的乘龍快婿了又如何,做母親的也舍不得將自己女兒的青春與幸福白白葬送,將一生都白白葬送! 但更多卻是已被天家滔天的權勢富貴徹底迷了眼,或是反被激起了好勝心,不到最后絕不肯認輸的。 誰年輕時能沒幾年夫妻恩愛,蜜里調油,彼此間再容不得第三人的好日子過的? 尤其皇后當年能被其時還是東廠廠公的皇上選中,破例留下,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又與皇上一路共患難過來,在皇上心里的分量定然就更勝于尋常妻子在丈夫心中的分量了。 可“色衰而愛弛”是這世間所有女人都逃不過的宿命,連莊稼漢今年多打了二斗米,再瞧家里的黃臉婆都會不順眼,想要換一個,或是再娶個小的,好享齊人之福了,何況皇上還是一國之君,是站在大周之巔的至尊,本就該有三宮六院,三千佳麗? 自然更不能例外了。 所以眼下且忍忍吧,等過上兩三年后,就不信皇上還會只守著皇后一個人過,勢必會選秀,廣納后宮,以綿延子嗣的,屆時便是她們女兒的出頭之日;若皇后專寵一年半載的后,仍不能懷上龍胎,那一日就更是近在眼前了。 到了那時,便是皇上也會無話可說,文武百官都是一樣的意思,皇上總不能都駁回吧,況后繼無人真正最慌的,可不會是別人,而恰是皇上自己,順水推舟便是必然了。 可見皇后出身卑微也不是全無好處,雖然免不得讓人心生妒忌不服,然若換一個家世顯赫的,大家可就真只能死心了! 在絲竹禮樂聲中,總算所有內外命婦都朝拜完了施清如,由宮人們分批引到了事先搭好的帷帳里,稍事更衣修整后,再回鳳儀殿領宴。 其時已是午正了,不止內外命婦們都饑腸轆轆,累得夠嗆,只面上絲毫不敢表露出來,以免一個不慎失了態,丟臉還是輕的,若再落個“殿前失儀”或是“對皇后大不敬”的罪名,可就糟糕透了。 施清如更是身心俱疲,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住了。 待被眾命婦目送著、被宮人們簇擁著腰背筆挺,儀態萬方的剛回了今日供她暫時歇息修整的后殿,便立時靠在了桃子身上,“快扶本宮一把,脖子快要斷了,腰也快要斷了!” 桃子聞言,忙招呼另一個宮人一道上前,一左一右攙住了她,笑嗔道:“皇后娘娘嘴里怎么也沒個忌諱的?不過從四更一直到現在,您就沒一刻能稍稍喘息的,也不怪您累,奴婢先扶您去榻上坐下吧?!?/br> 一面說,一面已小心扶了施清如到榻上坐下,隨即便指揮起宮人們沏茶的沏茶,拿點心的拿點心,給施清如捶腿揉肩的捶腿揉肩起來,雖忙卻不亂。 看得施清如暗暗點頭,倒不想這么短的時間內,桃子便歷練出來了,看來成為第二個采桑,指日可待也! 她快速吃了兩塊點心,又喝了半杯茶后,覺得總算好受了一些,便讓早已候著的尚儀局的女官進來,給自己卸了鳳冠,褪了大禮服,開始換起第二套雖也同樣莊重,卻要輕上不少的禮服來。 待會兒的宮宴至少也得一兩個時辰,不換身輕簡些的衣裝,她的脖子和腰可就真要斷了。 一時施清如換好了衣妝,就有宮人進來稟報:“啟稟皇后娘娘,眾位王妃夫人都已入了席,在等候皇后娘娘了?!?/br> 施清如點點頭,“本宮這便出去?!?/br> 于是桃子與一眾女官宮人又簇擁著施清如,回了前殿,隨即在太監的高唱聲:“皇后娘娘駕到——”和眾內外命婦齊齊跪下的山呼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中,一直到丹陛之上的寶座前落了座,方叫了眾內外命婦起身,隨即吩咐開宴。 眾內外命婦都早餓得狠了,如今好容易有吃的了,卻又哪敢真敢放開來吃? 不過只強忍著,象征性的動了動筷子與酒杯也就罷了。 還是施清如也列席過宮宴,如何不知道就沒一個人能吃飽的,待先舉杯敬過眾人,令眾人都不必拘謹,又下令傳了歌舞來,才讓眾內外命婦漸漸放開了些。 如此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安親王妃笑盈盈的拉著衛親王妃上前給施清如敬酒了:“臣妾們?;屎竽锬锔删d長,仙壽永享?!?/br> 她二人都是長輩,施清如自要給她們面子,笑盈盈的回了一句:“本宮也祝二位皇嬸多福多壽?!?,滿飲了杯中的酒。 因見衛親王妃氣色不大好,少不得要關心一番:“二皇嬸莫不是累著了?那還是快落座吧,都是自家人,二嬸嬸不必與本宮見外?!?/br> 衛親王妃本就因當初廣陽郡主的所作所為,對她既愧疚又感激,只一直找不到機會表達而已,如今好容易彼此能說上話兒了,忙笑道:“臣妾很好,多謝皇后娘娘關心,倒是皇后娘娘今日才真是累壞了吧?不過就算再累,也是幸福的累,亦只有皇后娘娘才有福氣受得起這個累?!?/br> 施清如笑道:“都是皇上厚愛,宗室的長輩們也厚愛,本宮才能有如此的福氣。廣陽meimei這些日子可有信來?二皇嬸膝下就只廣陽meimei一個女兒,如今卻遠在千里之外,母女連見一面都難,等將來有了合適的機會,郡馬可一定要自請回京來,好與廣陽meimei一道承歡二皇嬸膝下才是?!?/br> 衛親王妃聽得她這話竟大有將來會助她們母女團聚的意思在,又驚又喜,連眼圈都紅了,只能忙忙借再敬她酒之舉來掩飾,以免失態:“臣妾再敬皇后娘娘一杯,?;屎竽锬锱c皇上永結同心?!?/br> 安親王妃與宗室其他的宗眷們見狀,豈能讓衛親王妃專美,忙也都上前又敬起施清如的酒來:“臣妾也再敬皇后娘娘一杯……” “臣妾?;噬?、皇后娘娘白頭偕老……” 相較于眾外命婦的心思各異,面服心不服,一心謀算著將來自家女兒好上位,眾王妃宗眷卻多是由衷敬服認同施清如這個皇后的。 原因無它,韓征自上位以來,對宗室比廢帝當初的只知防備打壓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幾乎各家出眾的子弟都得到了辦差出頭的機會,連帶施清如這個皇后也對眾宗眷各有賞賜,和氣得緊。 叫王妃宗眷們怎能不喜歡,她們的女兒可與皇上是同宗,那與皇后便是友非敵,當然要越發處好關系了! 待眾王妃宗眷敬酒告一段落后,以奉國公夫人和幾位閣老夫人為首的外命婦們也滿臉堆笑的上前敬施清如的酒了。 施清如卻是紋絲不亂,與每位夫人雖都只說了一兩句話,卻都說到了點子上,讓人人受寵若驚之余,都如沐春風般的熨帖,盡顯一國皇后應有的從容和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