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節
不過沒關系,剛開始學,不都這樣嗎? 寶珠最終,還是得到了阿娘的夸獎。然后,她就又喜滋滋的說要繡只老鷹,這目標似乎定的太大了。 顧相思抬手扶額,算了,女兒是個積極向上的好寶寶,是好事,繡老鷹就繡老鷹吧。 趙晟帶著幾個人,來了紫薇院。這是王妃早就吩咐好的,吳家來人不必通報,直接領進來就好。 吳栓抱著他家兒子,本來他不想進這后院來的,因為……大戶人家不忌諱著男女有別這些事嗎?他一個大男人進人家后院,可就有點不適合了,對吧? 可這位趙管家非說沒事,還什么王妃一早吩咐好的,后院也別的什么女眷,他進去無妨的。 吳栓一想也是,鎮國王府就相思一個女主人,聽說相思生母湘江郡夫人也在,加一起,鎮國王府后院,似乎也就她們娘仨這些個女子。 一路走來,他們之前還是坐一種羊車來的,實在是王府太大了,他們又帶來不少東西,不坐車也不好搬運??! 之后,這位趙管家又安排他們坐上那什么肩輿,一路把他們抬到了這里來了。 紫薇院如今冬日是有些蕭索,所以,顧相思之前就讓人搬了一些菊花和松樹盆栽擺著,好歹有點生命氣息嘛。 楊百花進了這所院子,是真大。又是游廊,又是涼亭的,還有個秋千架,比他們一家子住的院子,還要大上好幾倍呢! 王府主子的住房沒有左右廂房,大都是配置一條游廊和一座涼亭,屋后有后罩房,可以供下人休息。 自然,也是設有小廚房的,這是為了方便給主子做茶點,以及偶遇雨雪天,或者天氣太冷太熱,用來給主子們準備膳食之用的。 “嬸子,嫂子……栓子哥,快進來坐?!鳖櫹嗨纪χ鴤€大肚子,請了他們一家子進了廳堂,吩咐人把桌上東西收拾一下,上些茶點上來。 寶珠一看到吳栓家的兒子,便鬧著要和弟弟玩兒。 顧相思笑著讓甄喜帶著兩個孩子去院子里玩耍,她則在初晴和飛漱的攙扶下,扶著肚子落座,笑容滿面的看著他們說:“早就盼著你們來了,可我也知道如今你們太忙,就想著??!你們十一月份應該就得閑了,到時候就讓阿滟派人把你們接來,咱們也都好好聚聚?!?/br> 楊百花看她這肚子不小,便是關心問:“你這肚子里……不會又是雙生胎吧?” 顧相思聽楊百花這樣問,便笑著點了點頭道:“是雙生胎,阿月給看了,胎位很正,沒事的?!?/br> 楊百花和桃娘互看一眼,都是無比擔心的扭頭盯著她的肚子。女人生孩子,本就是九死一生,生雙生胎,更是要命的事??! 顧相思一手摸著她圓滾滾的肚子,笑著寬慰她們娘倆道:“嬸子,你和嫂子別擔心,不還有阿月這個神醫在嗎?沒事的?!?/br> 楊百花還是很擔心拉著她一只手道:“相思啊,你當初生君兒和寶珠的時候,那是因為日子不好過,吃的又差勁兒,孩子生下來,一個也就五斤多點, 你也沒遭太多的罪??墒侨缃瘛?!日子好過了,吃的太好,生孩子時,你可就要遭大罪了??!” “嬸子,我真沒啥事,等到生產的時候,要是孩子長得太壯,我生不下來,大不了就剖腹產唄!絕對生的下來,且母子平安?!鳖櫹嗨际钦娴囊稽c都不怕,有阿月在,她有什么好怕的? 阿月的刀功,可比她這個半路出家的厲害穩妥多了。 “剖……腹?你是說,切開你的肚子,把孩子拿出來嗎?”楊百花這可是嚇出一身冷汗來了,這相思的徒弟是什么神醫???這人肚子切開了,還能活嗎?這不胡鬧嗎? 吳栓和桃娘也是嚇了一跳,哪有這樣生孩子的???這不是真要玩命嗎? 顧相思讓喬雪她們把茶點擺好,讓他們喝杯茶壓壓驚,她才對他們解釋道:“這個剖腹產雖然有一定的危險,可是卻是對付難產最好的法子了。之前那個五洪縣的縣官大人的夫人,她就是我給她切開肚子,把孩子取出來的。她如今不也好好的活著嗎?而且還嫁了丞相府五公子為妻了呢。唔!還有德妃娘娘,被一個小才人驚了胎,沒力氣生下孩子了,不也是我幫她剖腹產接生出來一個小皇子嗎?如今,他們娘倆好著呢!德妃也恢復的不錯,小皇子白白胖胖的可討人喜歡了?!?/br> 楊百花他們娘幾個,那還喝得下去這杯茶???她居然還給德妃娘娘切過腹?她怎么就這么傻大膽??? 那德妃娘娘是誰?皇上的女人??! 那小皇子又是誰?皇上的兒子??! 她這要是一個弄不好,就是害死皇上的女人,害死一位皇子的大事??! 笑,她還敢這樣沒心沒肺的笑,她到底知不知道這樣做不好的后果,到底是有多嚴重??? 啪!外頭傳來東西打碎的聲響。 “弟弟乖,不怕不怕!歲歲平安??!”寶珠正帶著吳栓家兒子在院子里玩,小孩子走路搖搖晃晃的不太穩,就把一個花盆給從游廊臺子上撞地上去了。 桃娘忙起身向外跑去,跑到兒子身邊,見兒子沒什么事,就是……就是把那一盆罕見的粉菊,給打碎了。 這色的菊花她都沒見過,一定很值錢吧? 楊百花和吳栓也出來了,一瞧見小孫子把好好一盆粉菊弄壞了,他們可就太不好意思了。 他們娘倆想的一樣,別說這青瓷花盆了,就是這株粉菊,也得是他們干一年,也掙不夠錢賠的吧? “沒事沒事,孩子沒事就好!”顧相思也挺個肚子走出來了,笑著吩咐喬雪道:“讓人收拾一下,把碎片小心撿干凈,可別回頭再碰傷孩子了?!?/br> “是?!眴萄┤崧晳?,便找來打掃庭院的粗使丫頭,讓她們把地上收拾干凈了。 楊百花面上有些臊得慌,看向顧相思小聲問:“相思啊,這盆花……” “哦,這些菊花都是靜王爺派人送來的,他有個上白畝的百菊園,什么顏色的菊花都有,這不秋天了嗎?別的花都謝了,我瞧著寶珠這院子里挺蕭條的,便讓人搬了些菊花和矮子松來,好歹擺著好看些嘛?!鳖櫹嗨伎刹皇菚B花種草的閑雅之人,她對花也不怎么能欣賞來,反正就是看著好看,能調節心情就是了。 “上白畝……”楊百花話說一半就不說了,這些個有錢人,可是太能任**費土地了。 桃娘還是臉皮薄不好意思,看向顧相思紅著臉說:“相思妹子,不知這花……它一盆多少錢?” 顧相思一聽桃娘這話,便是搖頭失笑道:“我說嫂子,這花真是靜王送的,再說了,不就是花盆碎了嗎?回頭找個花盆再重新種上,花匠照顧幾天,也就恢復過來了。嗯,你們要是喜歡,回頭就帶走幾盆,剛好!靜王爺送了幾盆綠菊,那花色碧綠的那叫一個稀罕,回頭你們就帶一旁回去,我讓花匠告訴嫂子怎么養這綠菊,絕對到明年能開一大盆?!?/br> “啊,花兒還有綠色的???”桃娘是真沒見過這么罕見的花,她以前也真以為,菊花就紅黃白三種,誰能想到,不止有粉的,還有綠色的??? “不止有綠色的,還有很多顏色的,回頭你們多帶幾盆回去,擺家里肯定好看?!鳖櫹嗨颊f話間,已經又拉著楊百花回屋做去了。 楊百花他們落座后,吃茶吃的都有點恍惚了。這王府就是王府,也忒富貴了。 “嬸子,你們家的紅薯粉塊曬的咋樣了?按照我說的步驟做的吧?”顧相思之前就和吳家說了一下打粉的事,她以前下鄉見過最原始的傳統打粉,就是把紅薯磨成渣,制作一種床,上面用結實的窄木條橫上釘好,每條木條留縫隙一指寬,上面弄個很大的方形羅框,上面是釘好刷上桐油的框子,底部用上結實的羅紗,人穿上膠鞋,用木質的一種工具,兩人來回走著按壓,擠出的粉漿,在下頭池子里后頭粉漿凝結,便可挖出來用白棉布兜起來,四角系著麻繩,掉在結實的木頭架子上控水,干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卸下這粉坨子,搬到地里鋪好的晾曬厚塑料紙上掰成塊曬了。 總之,這種傳統工藝挺累人的,古代又沒有塑料紙,大多數人都只能用普通的布,這樣又會損失許多了。 所以,她當初才讓朝廷在各地開起作坊,生產一種比較柔軟耐用的油布,防水比較好,比不上塑料紙好用,也差不多了。 楊百花聽她問起這事,她便捧著茶杯,猶豫一下,看向她問道:“相思啊,這個什么紅薯粉,真能吃嗎?” 他們一家子也就兩個大老力,打這些粉,可是累掉栓子他們爺倆半條命了,這要是回頭粉賣不出去,他們家可就…… “當然能吃了,而且還很好吃?!鳖櫹嗨汲砸粔K點心,見他們一家三口都質疑的盯著她看,她便把點心整塊往嘴里一塞,咀嚼幾下咽下去,喝口茶后說道:“今兒我教你們打涼粉,回頭你們帶回去點嘗嘗味道,就知道這紅薯粉做出來的東西,有多美味了?!?/br> “涼粉?”一家三口,一臉懵然的看著她,不懂什么是涼粉??! 顧相思是說干就干,讓喬雪去把楊百花他們帶來的五斤紅薯粉拿來,今兒就先打些涼粉嘗個鮮吧。 這五斤紅薯粉,可能還是最先曬出來的,畢竟這打粉才開始,不可能那么早就把粉都曬好了。 楊百花他們一起跟著去了紫薇院的小廚房,一進去,就又吃驚的目瞪口呆了。 這廚房還小???頂他們農村兩間房了,這灶也漂亮,上面貼的是白瓷吧?真干凈亮堂。 顧相思讓喬雪找個陶瓷盆來,把面粉放進去加水攪拌均勻,不用稠,稀點就行。 然后倒入鍋里,燒火開煮,火不能太大,畢竟王府是地鍋,燒的又是上好木柴,火太大了,非焦了不可。 這體力活可就得吳栓這個大勞力來干了,就是用搟面杖,單手握著一直攪啊攪,要不停的攪,不然就粘鍋底了。 還有一動做粉條粉絲的做法,這個對和粉面很講究,不然,農村下細粉,也不會總要找老師傅來幫忙了。 這個她倒是會,可誰敢讓她個孕婦干這體力活??? 桃娘以往在家總和面做饅頭,這個她來就行,顧相思只要說和成什么樣兒就成。 這個紅薯粉和面是需要力道的,主要是來回用拳頭按面,一遍又一遍,把面按的軟和光滑為止。 然后,就得用上漏勺了。 傳統下細粉的漏勺比較像水舀子,那種又大又深的漏勺,可以盛很大一團面。 傳統下細粉也是個體力活,一人一手托著漏勺,一手握拳狠砸在面上,這也是為何下細粉的師傅,都是五大三粗的男人的原因。 喬雪是習武之人,這體力活她干得了。 楊百花和桃娘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位嬌滴滴的姑娘,年紀不大,看起來嬌柔的像個小姐,沒想到干起活來,比他們農村婦女還有一把子力氣??? 甄喜也來幫忙了,在喬雪捶打下,漏勺小孔眼兒里垂下細長均勻的粉條,落入滾水鍋里,便翻身成了晶瑩的一條條粉絲了。 ------題外話------ 我們老家還真是這樣制作紅薯粉的,傳統工藝,耗時費力,可是東西是真好。出門多年,還懷念這種傳統工藝粉面做的涼粉和粉絲,那是真勁道好吃有彈性,q彈的那種哦。 第六十六章 可憐母親(二更) 楊百花這邊仔細看著粉絲制作過程,甄喜把熟了的粉絲,放在了冷水里過一遍,便聽顧相思的吩咐,搭起來晾曬,一會兒就做豬rou燉粉條招待客人。 “嬸子你也看到了,這種是比較細長的粉條,為了區分開,這種就叫細粉。還有寬條較短的叫粉條,這個暫時沒有合適的漏勺,就不好弄了,咱們今兒先嘗嘗這種細粉兒?!鳖櫹嗨紴樗齻兡飩z仔細解釋著,讓她們記住這些步驟,畢竟她月份大了,康乾太子余黨又是無處不在,西陵滟是絕對不可能讓她離開西蘭城去上河村指導大家下細粉兒的。 她這回也只是人西賀國百姓自由選擇,就好比去年朝廷撥發的玉米和紅薯,也是隨大家去,想種就種,不想種也不勉強。 至于誰能在今年這個冬季大賺第一桶金,就看誰的膽子夠大了。 畢竟,打粉這種事,是又累又最終收的粉面比較少,這些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百姓,很少有人敢冒這個險。 比如當初現代,出現磷化肥時,許多百姓都不信,老人更罵罵咧咧的說,往年上那么多大糞收成都不見多高,這一小袋東西,咋可能有這么好用? 當初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信的果然高產了,不信的,就是錯失很多利益。 這個新物產推廣更是如此,第一批人,第一年新食物推出,大家總會因為圖新鮮,再貴也有人湊熱鬧買來嘗試一下。 特別是這些不缺錢的富貴人家,他們吃的不止是個新鮮,可能更是一種炫富的心態。 反正,今年出的第一批粉面,朝廷已經給百姓定好了價格,一兩銀子一斤粉面,愛買不買,就這個價兒。 朝廷也不能真這樣一直付出,而不要一點收獲,如此下去,國庫豈不是要空了? 也是因此,朝廷幫助百姓發展的條件便是,今年百姓每賣出一斤粉面,便要給朝廷十分之三的利潤做稅收。 這項稅收,將由皇上下旨,吏部親自挑選稅收官員去各地收取,每一個欽差負責兩百里范圍內的百姓,不可有人逾越自己掌管的地界。 后頭也會派下去記錄官員,每人配一騎兵保護,也是互相監督,一旦發現借機以權謀私者,便是抄家下獄之罪。 所以,這是個有油水不敢澇的苦差事,許多人都不想干,想干的人,幾乎都是今年科舉的進士。 沒辦法,與其這樣干等著吏部派遣他們官做,不如接這個活,論功行賞,他們以后的仕途也不會太差吧? 所以,這些進士報以這樣的心態,便一個個的自薦到吏部,厲明景近日正在讓屠禮和顧玉煙辦這些事。 上河村的人,基本都信顧相思,只有一部分喜歡唱反調找存在感的人,直接把紅薯擺地攤賣了,或者是賣給酒樓飯館,一些大戶人家,以及自己做起烤紅薯的生意。 當然,這些人都種植的紅薯比較少,這樣賣也行,賺得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 吳丙身為一家之主,倒是很有主見,楊百花雖然婦人之見,多少有些擔心,卻也不會因此反對吳丙的決定。 更何況,她對顧相思也信任,相信她不會害他們一家的。 也是因此,顧相思一句話,他們家所有的田地,除了一片菜園子,全都是種的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