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書迷正在閱讀:揭短、宦臣、回轉(1v1 h)、重生八零:嬌妻養成記、勾引小黃漫靈感繆斯的101種方法(1V1 SC H)、卿本嬌、在豪門寵文里當女主角、重生九零:旺夫媳婦火辣辣、穿成反派的嬌滴滴[快穿]、他的小公主超甜
上面用浮夸的語氣,羞恥的贊美,介紹了建武帝身為帝王為了阻擋外敵不惜以身涉險。上面描述了他的諸多功績,歷經的戰役,取得的戰果,將他夸得是天上有地上無。 然后是細數戰事以來 這是一張紙 作者有話要說: 沒完,等一下 第279章 如今報刊的發行還是控制在國家的手上,概因一切還在摸索中, 輿論的咽喉不能落入他人手中。只待時機成熟, 才會放開。 如今只有寥寥幾本, 主要是負責向百姓傳達國家政策的時事報刊, 給予百姓知情權,讓他們能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人,培養主人翁精神;另外是主要宣傳各種先進技術的報紙,介紹農業方面的知識, 還有各項有利民生工具的開發;還有一本是專門報道海外風土人情的報刊, 描述在興朝之外有多少國家, 它們的風土人情如何, 都產出什么東西,吸引有意的人們去探索;人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坐井觀天,韓縝希望能開拓國人的眼界,保持對外界的興趣和警惕。能了解在國之外還有諸多國家,他們也有優秀的文明和出色的人才,甚至有比興朝優秀的地方值得他們去學習。 如果整個民族擁有一顆探索求知的心不斷的補益自身, 從長遠來看, 哪怕將來再如何朝代變遷, 只要民族的心胸氣魄不滅, 任憑艱難險阻也屹立不倒。 想做的事太多, 然而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探索,就怕一朝不甚會給這個世界帶來災難。 韓縝有時也笑自己不是王霸之氣四溢的主人公,做不到大手一揮睥睨天下, 揮斥方遒。 陪著建武帝邁步街頭,韓縝耐心的等他一路看過去,那樣子明顯是興趣昂然。 進城時無暇打量四周,建武帝現在才有閑心仔細觀察如今的京城,一看就發現開封城變了不少,距離他離開時有了很多的不同之處。 臨街的商鋪樓閣上,窗戶大多數都換上了透明晶亮的玻璃,更夸張的是有人竟然做了兩扇玻璃門。透過清晰如無形的門戶,可以看到里面擺設陳列的貨物,還有低頭打算盤的掌柜,以及勤快清掃的伙計,甚至可以他們臉上愉快的笑容,仿佛剛做成了一筆大生意。 什么時候,玻璃制品如此隨處可見了? 這是韓縝放開了手里玻璃制造的技術,使得價格大幅降低,只要稍有余財的百姓都可以買得起。對外,玻璃還是高價奢侈品,通過海貿出口海外獲得大量財富。 看出建武帝眼中的疑惑,韓縝低聲解釋著。 轉過頭,只見沿街一路上繁華喧鬧,兩邊商鋪林立,建武帝看到了很多新奇從未見過的貨物,它們大都是來自海外,甚至還看到了明顯是一家外國人開的店鋪。 轉眼一想,建武帝意識到自己剛才忽略了什么:是人。 他只覺得街道熱鬧,卻才發現路上往來不停的人潮夾雜了很多的女人,還有口音很重的外國人種。而大家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視若平常。 那些外國人被發達的海貿吸引人還能理解,而那些含笑坦然自若的相攜出現在街面上的婦女,就讓建武帝有些疑惑。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除了平民百姓沒有這么多顧忌,那些達官顯貴人家是不會允許女眷沒有遮擋就露面。而他清楚的看到,相當一部分婦女衣著華貴氣度儼然,明顯是出身不凡,卻相顧而笑的逛街。 路上,不是有蹦蹦跳跳的幼童嬉鬧著跑過,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皆是無拘無束的快樂! 建武帝瞇了瞇眼,他說不上是什么感覺,卻從中感受到了一種朝氣,一種對固有規矩的挑戰。 好還是不好?建武帝當下無法斷定,然而這一切讓他浮想聯翩,仿佛回到了盛唐氣勢恢弘的朝代,開放,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他看到了開封城中面貌的改變,百姓精神飽滿安居樂業,一派祥和。如果每個地方都一如開封盛景,那足堪稱盛世了! “你做得很好!”建武帝若有所思的道,他知道韓縝不會讓人失望,但是眼前所見的一切還是超出了他的預想,“假以時日,盛世可期!” 韓縝遺憾搖頭,道:“開封一城足不代表天下足,我做得還遠遠不夠!” 他嘆息,讓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拉近男女差距,讓人們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要做的太多了。長路漫漫,在其位謀其政,他只是盡自己的能力罷了! 現在是以開封為中心向外輻射,自從而下的影響會起到很大的重要,然后慢慢轉變人們的觀念。 “不要妄自菲薄,為父看好你!”建武帝拍了拍兒子,只怕讓自己來主持一切也不會比現在更好了! 韓縝莞爾一笑,開口道:“以后有時間父親可以慢慢看,現在先回宮休息吧!”到底一路辛苦,韓縝不忍心自家父親得不到休息。 “好,回宮!”建武帝翻身上馬,快意的朝皇宮馳去。 皇宮還是那個皇宮,只是里面的人已經不是原來的人,一代新人換舊人! 里面的宮室還是保持著原樣,改變不大。 葉婉婉按照規矩被封了皇后,一朝尊貴臨身,差點沒驚訝死。 怎么地,自己的丈夫就當了皇帝,自己的兒子就當了太子了?簡直像是做夢似的。 迷迷糊糊地進了宮,卻覺得哪都不舒服,倒不如在外面自在。 還好建武帝很快就離京了,韓縝體貼母親的心情,干脆隨她自由住在外面。至于朝臣的反對則是被他一力壓下,沒得當了皇后日子反而不如以前。自己有能力,為什么不能讓母親高興呢? 剩下建武帝原先收的女人,照理應給接近宮中,可惜他是個薄情的。當時忙著出征,壓根將這些女人拋在了腦后,片言囑咐也無。 還是后來韓縝寫信問了他,將那些自愿離開的女人安排了,至于不想離開的就養著。 鑒于建武帝不在宮中,只有韓縝一個成年男子不方便,所以還是讓她們呆在原地不動。 所以整個宮中,只有主子兩三只。 為了節省開支,避免浪費,在原來的基礎上,關閉了更多閑置的宮殿。至于人手除了必要的,富余的都放歸了。如果沒有去處,缺少謀生能力的都酌情安排,不至于讓他們沒了著落。 等建武帝進到皇宮,整個皇宮分外的安靜,好在他無心在意這些外物。 等休息一夜后,建武帝迫不及待的趕去校場試驗韓縝提到的新式武器,他可是期待已久了! 這三年間可謂是火器研制的大噴發,各種各樣的火器層出不窮,而韓縝不僅提供了來自現代的熱武器作為參考,更是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財物。終究不負辛苦,在眾人的集思廣益之下有了突破。 除了□□射程的改進,還有其他火器的誕生。 其中有類似明代的虎蹲炮,雖然技藝還沒有這么成熟,但是它的□□爆炸力和射程都有了近似的威力,足以給敵人帶來震撼;除此外‘□□包’的威力也得到了增強,更方便攜帶使用。 另外還有可以飛上天空的空中火器,類似明代的‘神火飛鴉’,落到時內部裝的□□就被點燃爆炸,給敵人造成打擊。 還有加大了遠程射擊的火箭,丟出去就會炸開的‘霹靂彈’,五花八門的火器擺滿了校場。 其中的佼佼者都是能給予敵人重創的遠程武器,只要戰略得當,武器足夠,甚至不需要近身就能贏得勝利。 而這些是在多年研制的基礎上厚積薄發,在三年的努力后迎來了收獲,在今天驗證成果。 等諸般火器一一在建武地面前演示,看得他眼眸幽深,仿佛預見到了戰爭的前景。 “如何,陛下可滿意?”韓縝調侃道。 “不錯,堪比神器?!苯ㄎ涞鄞曛种?,壓抑住內心的興奮,“有此火器在手,還有何可懼,為父踏平金國,北征草原指日可待也!” 建武帝始終心在四方,可是哪怕他再自信,也憂懼此生終老之前無緣見外敵臣服。戰爭從來都不簡單,除卻嘔心瀝血,天意從不由人。十年,二十年,誰知道會在何時結束? 然而擺在眼前的火器卻讓他看到了曙光,也許不需要那么長久的拉鋸對抗,他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打敗強敵,而后高居帝臺之上看八方俯首。 大丈夫當如是,有生之年終可得見偉業功成,豈不開顏! 建武帝重重的閉了閉眼,再睜開眼時似有火焰在升騰,他朗聲大笑:“賞,重賞!” 低低的歡呼聲在場中響起,那些研發者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一番辛苦終于獲得了回報。 韓縝淡淡抿唇一笑,最后認真的看向建武帝:“父親,接下來有何打算?” “這樣的火器有多少要多少,速速裝備軍隊!”建武帝低低的笑,“兒子,你待看父親為你打下萬里江山!” 孟朝的國土是從末帝手中獲得,得來全不費吹灰之力,只有憑自己戰功親手得來的才是功績。他要自己的兒子為父親驕傲,誰說只能坐享前朝江山,他一樣能南征北戰開疆拓土,不比任何一位開國□□差! 這一刻的建武帝像是蒙上了一層絢爛的光芒,豪氣沖天,令人向往! 韓縝突然很期待宏愿成真的那一天,如果能在歷史上抹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自己曾來過的痕跡,不是很有意思嗎? “好,我等著那一天!”韓縝遙望天空陽光炫目,如旭日東升,好似預示著光明的未來。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晚安,明天見! 第280章 興朝建武四年,經過一年的艱苦訓練, 從四方調度的兵馬熟練掌握了新式武器的運用, 全軍整兵頓發。 建武帝沒有率先攻打金蒙兩國, 而是趁著它們暫且無暇他顧, 大軍掉頭直撲大理。 大理王朝奮起反擊,然而在強大的火器面前兵敗如山倒,屢屢敗退。 建武五年六月,大理國王被圍困城中, 四面皆是興朝兵將。 在死守城池半個月后, 大理國王堅持不住開城投降, 甘愿奉興朝為主! 建武五年八月, 大軍凱旋而歸,封原大理國王為興朝新王定局開封。自此后,大理的國土被納入了興朝的版圖,大理國亡。 在修整半年后,建武帝再次率軍向西夏出發,這次他要拿回整個河套平原, 并向西夏宣戰。 西夏國勢正處于虛弱之時, 一面以金國為宗主國, 一面又受到蒙古的侵襲求助無門, 朝廷兩面討好搖搖欲墜。 面對著興朝氣勢如虹的大軍, 西夏軍一觸即潰,逃之夭夭。 西夏原本就是建武帝的手下敗將,更何況興朝軍隊的武器升級換代, 打得他們魂飛魄散。 眼看即將要亡國,西夏故技重施派人向金國求助,寧愿奉上雙倍的歲貢,也要求得金國庇護保住國家。 然而金國已經是今非昔比,他們維持自己的處境都艱難,更遑論派兵支援,西夏等來的是絕望的拒絕。 蒙古倒想趁機分一杯羹,可是要面對部落混戰,不同重新統一蒙古草原,就組織不起強大的軍隊,只能望洋興嘆眼睜睜的看著興朝吃飽喝足。 這場仗打了整整三年,吞下整個西夏的國土,還要主持鞏固打下來的地盤治理,格外的漫長繁瑣。建武帝此次耐心的配合韓縝在開封的動作,而不是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慢慢一點一點蠶食西夏的根本。 興朝建武九年,建武帝在盤桓修整半年后,正式對上了金國。 此時蒙古已經有人注意到了興朝的強勢崛起,看著興朝國土擴大,軍隊所向無敵,遲早有一天也會對上蒙古。 盡管他們一早就對中原王朝心懷警惕,可想不到那么快就會面對這個冷酷的現實,著實出乎人的意料。 反觀一向自傲無敵的蒙古,因為進軍孟朝的失敗而導致了王帳的萎靡,以致內部陷入了分裂,實力大減。 蒙古內的有識之士呼吁內部停戰,正視興朝的威脅,然后不但要暫時停止對金國的作戰,還要聯合金國一起共抗興朝。 蒙古與金國有唇亡齒寒之感,一旦金國被滅,到時就只剩下蒙古一家面對吞食了鄰國土地龐大起來的興朝,必將獨木難支。 反過來金國也一樣,如今兩國最大的敵人是野心勃勃的興朝,也是共同的敵人,和金國結盟將士最好的選擇。 蒙古的汗王不是短視之人,雖然面對內部的反叛連連受挫實力大減,還是忍下了這口氣宣召各部首領聚會,探討停戰抗興朝一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韓縝早就派人聯絡了主張和興朝保持友好關系的一派,坦白興朝只是對蒙古四王子率軍犯邊屠戮子民的行為不滿,他們只追究蒙古主張對抗興朝的幾個部落,而不想牽連其余人。 除了那幾個和興朝為敵的部落,興朝愿和草原民族保持長久的友誼,甚至可以加大通商,在邊境交界設立互市以滿足兩國百姓的需求。 興朝還愿意接收蒙古幼童進入興朝書館學習,停供六年免費教育,六年后可隨蒙古學生們自有來去。只要有本事還可以參加興朝的科舉考試,還可以進入朝中為官。 此外,還有各項有利于蒙古的政策,他們愿意遣使簽訂正式的國書,保證承諾有效。 想擁有安定的生活,而不是無止境的打打殺殺的部落皆心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