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書迷正在閱讀:揭短、宦臣、回轉(1v1 h)、重生八零:嬌妻養成記、勾引小黃漫靈感繆斯的101種方法(1V1 SC H)、卿本嬌、在豪門寵文里當女主角、重生九零:旺夫媳婦火辣辣、穿成反派的嬌滴滴[快穿]、他的小公主超甜
夫妻倆各有喜好,可惜時代所限,男人可以肆意的風流快活,女人卻必須恪守三從四德,一身少有幸福! 幸好他娘很能自得其樂,抱著話本就能很開心,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該感謝將他娘教養成這樣的人? 當初永寧侯府迎娶葉婉婉也是打探過的,一則是因為她出身伯府身為嫡女身份夠得上。二來也知道她雖是嫡女,但是生母早逝,歸繼母教養,性子溫婉柔順,不會對先頭的嫡出子女有什么壞心。當時顧忌著長寧侯府,為著韓維和韓敏蘭著想,不可能娶家世太好本人太出色強勢的繼室,世子韓重也是默認的。 唯一沒有想到的大概就是誠寧伯繼室壓根就沒有對葉婉婉施手管教,而是干脆地放任自流,什么也沒做。繼母沒有慢待她,卻只是放手不管,就輕輕松松廢了她,還不落個壞名聲。 葉婉婉是順著天性自由成長著,比起同期其他的侯門閨女,她的生活無疑無拘無束幸福多了。父親誠寧伯不會插手后宅女兒的教養,兄長男女有別接觸得少。要不是繼母本身沒有兒子,懶怠伸手,葉婉婉還真不一定能帶著嫁妝完好的出門。 所以外人只道誠寧伯嫡女性子內向溫柔,不善言談交際,卻不知道她壓根沒被教過管家的事,性子早已定了。 而且在葉婉婉眼里繼母還是個不錯的人,從來沒有壞心眼的好人。因此她對著韓維他們也是干脆的放手不管,諸事不插手,這算是傻人有傻福吧! 韓縝依著她道:“沒事娘親,以前該怎么過,以后還是照樣子,如果你不喜歡父親的話,就少見面,想來父親也不會在意的!等到待會兩個姨娘來敬了茶,我們就回‘瀟湘苑’,往后也不用去理會她們,只讓她們去服侍父親吧!” 她們挺好安分就好,如果不安分的話,他可不是什么真的無私的好人,自會讓她們服帖!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看文愉快! 第44章 昨天大家都累了,永寧侯夫人早就吩咐過今天各房都不用去請安, 因為韓縝還要趕著上學, 因此陪著用飯完畢沒有等到世子出現, 就直接就去學堂了。 不過韓縝還是謹慎交待了春風和春露, 待會兩個妾過來請安敬茶的時候多看著些,到時不用多加理會,照著程序走過一遍就行,然后回‘瀟湘苑’關門過日子。 不過這兩個妾夠聰明的話, 就知道怎么做才對她們是最好的, 但愿她們一直知分寸才好! 春風和春露應了, 不過就是兩個妾, 她們還是自信能應付的,保證一定會保護好夫人! 韓縝這才帶著人急匆匆地往學堂趕,到課堂時,幾個堂兄弟已經都來了,正各自專心地背著眼前的書,好在他沒有遲到。 韓紜向他擠了擠眼算是打招呼, 就急忙把注意力轉回到今日要完成的課業上, 韓縝一笑, 接著忙放下書包, 然后向先生問好。 謝琦身前一杯清茶, 手里拿著一本書看著,見了韓縝只是稍一點頭道:“先練字吧,把昨天的份補上!”此時韓縝的學識還可以在短時間內慢慢補上, 可是一手好字卻是需要持之以恒勤練出來的,在考場上也是至關重要。謝琦有心想讓他早點下場,難免督促嚴格。 經過差不多半個月的相處,謝琦也摸清了幾個學生的習性資質。對韓紜他并沒有太高的要求,不會一味要求他背下整本書,而是分段限時背下,每次都卡在他剛好能做到的耐性內,不至于讓他產生畏懼之心,反而充滿成就感,逐步建立自信心,覺得沒有那么困難。 在下次再逐一解釋字義或者典故,他講得清晰明了,而且一些名人故事隨手拈來,讓人聽了趣味橫生,好動的韓紜也不由聽住了,不知不覺竟然已經記了兩三百字了! 因為下午韓紜和韓縝要習武,謝琦在早上重點放在他兩人身上,韓緯和兩個剛啟蒙的小孩子都是自己念書的多,下午則是進行解答釋義,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狀況進行教學。 韓緯缺少天分,需要加以點撥引導,在讀書很是靜得下心來。而兩個小的里面,韓云清更突出些,也學的更快,謝琦也放了更多的心思;韓云靜也是普通的水準。 反正韓縝覺得自己是沒請錯老師,能找到一個能因材施教而不是胡亂教一氣的老師也是不容易的! 因為想買下‘書香閣’周圍的店鋪不是一時半刻的事,還在交涉中,因此謝琦也先靜下心來,和韓縝修修改改的完善計劃,兩人因見解不同時有爭辯,雙方都還在適應調和中。 韓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擺好東西,執筆認真的完成作業。 不知不覺已經是半個時辰過去了,韓縝放下筆,活動了下手指,才拿著寫好了的作業送上去給謝琦檢閱:“先生,你看我的大字!” 謝琦接過一一看過去,間或用紅筆圈出幾個不錯的字,不足的地方也會指出來。閱罷,他嘆氣:“你的字風骨初成,歸根究底還是筆力太弱,看來一時半刻我還是別指望著你下場了!” 韓縝嘻嘻笑,調侃道:“先生要有耐心啊,拔苗助長可是不成的!”反正他不急,才不要為了克服困難,就為難自己的身體。他就是再等兩年,那也比同齡人超出很多了,順其自然就好! 謝琦忍耐地喝了口茶,他怎么瞧著這破小孩輕松的表情就不順眼上火呢,敢情急著只有他一個! “昨日你父親歸來,為師還沒恭喜你呢,祝賀你一家團圓!”謝琦知道永寧侯世子離家五年了,韓縝這個學生怕還是第一次見父親。 “哈哈,同喜同喜,多謝先生!”韓縝眉開眼笑。 謝琦晃了晃手里的書本,瞇眼打量他:“你好像很高興,看來世子對你不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謝琦大致了解韓縝別看年紀小,心思藏得可深了,一般人很難知道他表現在外的是真是假,不過他感覺這次韓縝應該是真的。 韓縝擰眉,嘀咕道:“對我不錯嗎?暫時還感覺不出來。不過我是很喜歡我爹,覺得他當我爹還是可以的?!?/br> “為何,你可不像是輕易被討好的人!”謝琦道。 韓縝噘嘴,世子爹才沒有討好他呢,相反自己還得小心拍馬屁逢迎,有一個氣場強大能力高的爹,他也是不好混??! “因為他是軍人啊,在邊關保家衛國,沙場殺敵飲血,我敬重他!”這是韓縝第一次坦白為何輕易接受世子這個爹的原因,拋開其他的因素,單是軍人的身份就天然的讓韓縝對這個父親有了好感。 很多男人都會有一個軍人夢,夢想成為保家衛國的英雄,特別是在古代以冷兵器為主的戰場,只有比現代更殘酷激烈,士兵要直面冰冷的刀鋒,比起現代戰爭更需要勇氣血性。從前韓縝最佩服的就是當兵的人了,所以韓縝是發自真心的敬慕崇拜永寧侯世子,覺得他是一個值得讓人敬佩的男人。 謝琦默默聽完,正色道:“琦也同樣敬佩世子,他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將軍馬上為國殺敵,可敬可佩!” 韓縝與有榮焉的收下先生的贊賞。 “不過世子此番進京述職,我看沒有意外的話,想來你們侯府很快就迎來喜事了!”謝琦老神在在的道。 “哦!”韓縝眼珠一轉,他也猜到他爹既然被召回述職,那很大可能會調動職位,甚至直接留京。而且他看他爹好像一副留在京城的架勢,把女人孩子還有隨身的東西都一股腦的搬了回來,也不像是回邊關的樣子。就是不知道到時留在京城的話會是什么職位,“承先生吉言,到時如果真是喜事的話,一定請先生喝酒!” “那看來我是不用等太久了!”謝琦悠悠的道。 而事實上,謝琦說的很快就被言中了,即使身在課堂,韓縝等來也收到了好消息,喜事比想象中來得更快! 這酒還真是請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 沒了,明天見! 第45章 皇帝并沒有讓人等太久,傳旨的太監在午時前就上門傳旨, 永寧侯府忙大開中門, 擺上香案。永寧侯夫婦更衣畢, 方和永寧侯世子一起跪下接旨, 其余無關人等遠遠地在后邊跪著。 傳旨的大太監白白胖胖,圓潤的臉上一團和氣,等底下人都跪好了,他才慢條斯理的拿出圣旨宣讀:“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將軍韓重, 領軍揮殺, 斬首破敵, 為國浴血沙場,不畏勞苦,朕心甚慰。卿之勇武,智計百出,朕之幸甚,民之幸甚, 國之幸甚。即日起, 封黑旗軍大將軍, 領正三品銜, 命抽調京城各處守衛軍, 重建黑旗軍,重振我朝君威,為國效力。欽此!” “臣韓重接旨, 謝主隆恩!”韓重雙手接過圣旨,方站了起來。 大太監笑瞇瞇的道:“恭喜將軍,賀喜將軍,陛下對將軍可是寄以厚望,將軍前途無量!” 韓重瞇眼,沉聲道:“惟賴陛下垂恩看重,韓重只有肝腦涂地以報陛下!” “好好,將軍一派忠心,真是忠臣也,奴當轉告陛下!”大太監笑容可掬地道。 永寧侯夫人早已準備厚厚的封賞打點,言語間很是客氣,那厚厚的紅包讓傳旨的一干人都很是滿意。當下拒絕了挽留招待,痛快地打道回府。 送走傳旨太監,永寧侯謹慎將圣旨放進楠木做的匣子內,裹上黃綾,帶著人將之供奉在家族祠堂內。 一時整座侯府都沸騰起來了,畢竟永寧侯府已經很久沒有接到過圣旨了,這是一件大喜事??! 打發掉聞聲而來的家人,顧不上解釋,永寧侯和世子先去了書房。 依次坐下,讓侍候的下人退出門外,書房里只剩下父子倆。 永寧侯感慨著摸著胡須,臉上的神情也說不上是喜是憂,良久方道:“不想陛下竟有此打算,將此重任托付與你,也忒為難人!” 永寧侯原先以為皇帝最多讓兒子在京城守衛軍中任一軍統領,如今卻著實有些出人意料了。 何為黑旗軍,黑旗軍曾是本朝開國皇帝起義時所領導的軍隊,它轉戰四方,擊潰過南宋小朝廷,也曾正面抗過金國士兵,打得他們四散潰逃,是所有軍隊中戰斗力最強的,是精銳中的精銳。 它一直歸屬于太。祖領導,在旗下出了無數的名將先鋒,大多數都成為了開國功臣,現今京城中的武將勛貴,祖上大都跟黑旗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永寧侯祖上,先祖本就是黑旗軍內的一名隊長,因為打仗有天分,后來慢慢分出去獨自領軍。 在國家初定時,黑旗軍以全國精銳之師,駐扎京師守衛京城。后來慢慢分化出去,分為三大營,余下的拱衛皇宮京師,后被太宗皇帝撤銷黑旗軍名號,即為現在的禁軍。 名義上來說,黑旗軍凌駕所有軍隊之上,京中其余軍隊當歸他旗下。然而事實是黑旗軍徒留一個名號,兵員被打散入各軍旗下統管,韓重如今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而想從各軍中抽調人手重建黑旗軍,各營又如何甘心,說不得會橫加阻撓,只會送出些歪瓜裂棗,真正的好兵肯定是自己藏著的。 韓重輕笑,眼神幽深:“父親何須擔心,如果不難,那兒子何以能得陛下垂青賦予重任,又如何憑此建功立業,重振侯府神威?黑旗軍一定會在我的手上重建?!?/br> 永寧侯吁了口氣,壓下所有的擔心,接下來只能是全力支持兒子所為,如兒子所說,真的成功了,侯府的聲望將更上一層樓,同時也進入政治權利的中心,占有一席之地。 永寧侯沉吟,疑惑不解道:“我觀陛下此番行事,與往日大有不同,如此痛快下令讓你重建黑旗軍,莫非還有其他的緣由?” 當今這位陛下啊,他倒也不會如前朝般赤裸裸的壓制貶低武將,起碼領兵在外的將領還是有相當的自主權,并不會做出如宋太宗戰前對將領賜陣圖的蠢事來。他只是無限制的抬高文臣的地位,以文抑武,從精神上進行打擊,從而將武將踩在了底下,自覺低人一頭。 加之國家承平已久少有戰事,除了極少數守衛邊關的將領,武將的作用被逐漸淡化,在朝中也被邊緣化,而當今皇帝卻不動聲色地收繳兵權,將大軍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還不落罵名。畢竟有前朝前車之鑒擺在那里,他做的太過,難免會引起隱憂! 由此看來,皇帝心里還是明白的軍隊的重要性的,他不放心的只是這東西不在自己的手里。 對著永寧侯,韓重也不吝于直言相告:“父親,上次我就說過了,陛下如今后悔了!他太過抬舉文官,以致于如今文官一體壯大,加之民間文風高漲生源注入,長此以往,各官員之間關系交錯縱橫,竟連陛下如今也不能輕易壓制了!而此時拉抬武將對抗文官,就是陛下想要看到的?!?/br> 想來各家聽到韓重要重建黑旗軍的消息,有心的人必然聞風而動,到時免不了參一腳,一旦對上文官一伙,那些想重拾軍中勢力被壓抑久了的家族,為了利益還不得捋袖子干上!毀人前程,如殺人父母,雙方沖突在所難免,而皇帝卻可以居高調和。 “再則父親你還不知道吧,金國如今被蒙古打得朝廷內部都在商議起要遷都避禍了?”韓重閉眼,再睜開眼時里面已經是一片冷靜,“我昨日就曾向陛下講明兩國形勢,將來蒙古威脅更甚金國,朝中須得早做防備,想來陛下應該也是得知了確切的消息,明白我所言非虛!” 韓重的眼中也有了深重的陰影:“父親,我怕蒙古終會成為比金國更強大的對手,那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永寧侯驚聲道:“你剛才說的是真的,蒙古竟然已經強盛如此,逼得金國要遷都?” 韓重點頭:“金國如今已經自顧不暇了,忙于應對蒙古,暫時該是不會對我朝出手了!”除非他們是想兩面受敵。 “這就是你不擔心金國因十三皇子找麻煩的原因,你早知道金國式微,無暇為一個皇子大動干戈?”永寧侯猜道。 韓重沉聲道:“金國起碼還有一二十年好撐,在此期間我們應該盡快做好準備,以應對蒙古!” “陛下帝皇之尊高座龍庭,手握兵權,大權獨攬。然而做了皇帝,他就當不了將軍,他命手下心腹充任各軍將領,那些將軍有幾個上過戰場,會指揮作戰。如今守在京師的大軍,包括禁軍,還有各地守軍,又保存有多少戰力?他們從來沒有出過上過戰場,殺過敵人,而沒有見過血的士兵,不過是擺設?!彼恍嫉氐?。 皇帝陛下也恐懼了,他不能讓一個沒有作戰經驗的將領來帶領他手下的兵,重用韓重,也是想讓他能訓練出一支戰力強大的軍隊,改變京中各大營糜爛的現狀,要不然有個萬一,難道指望著這群人來守衛京師嗎? 韓重起身:“總之父親放心,陛下如今一心重建黑旗軍,于我等有利!兒子先往宮中謝恩,到時候如果各府有人來探口風,父親盡可看著辦!” 就像永寧侯府在軍中殘留勢力,各武將勛貴家多多少少保有一些老底子,互相聯系一下,人脈什么的也不少,雙方可以互惠互利。 永寧侯點頭:“你去吧,為父自有分寸!” 韓重往宮中而去,經過通報,永平帝在‘雄安殿’召見,令他入內覲見。 韓重昂首闊步邁入,上了年紀的帝皇盤踞在寶座上,身上自有威勢,手里正拿著一本折子看著。 孟朝永平帝如今已經年將六十,這年紀即使在皇室中也是高壽了,不過保養得很好,看上去不過四十多中人,面容清癯,留有長須,一身貴氣。 “臣韓重見過陛下,謝陛下隆恩!”韓重行禮。 永平帝從案上移開目光,點了點折子道:“剛收到的密報,蒙古軍隊臨陣殺了金國幾位大將,以致大軍潰敗,占領了金國不少土地。就像你說的那樣,金國不是蒙古的對手,即使有我朝暗中加以援手,也不過是螳臂當車,無濟于事!” 永平帝猶自不甘心地道:“真的有如你所說的一日,我朝遲早會有對上蒙古的一天!” 蒙古,蒙古,在皇室里一直隱秘保留著太。祖臨終時的遺言,那就是必須警惕蒙古的崛起。然而時日已久,長久的和平也讓歷代皇帝遺忘了這句遺言,只不過一直堅持暗助金國分化蒙古各部。 永平帝以為自己有生之年都不會有對上這個外敵的一天,在他的治理下,國家一直風調雨順文風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即使稍有不足,也是瑕不掩瑜。而在朝堂上更是一言九鼎大權獨握,甚至連歷代帝皇頭疼的武將問題,也在他不動聲色的打壓下,輕松將兵權收入囊中,可以說是志得意滿。 除了儲君未立,他覺得自己一生修文偃武教化百姓,足以堪稱一代明君,在歷代皇帝中能占得一席之位,將來史書中必有他的筆筆功績。 他想看自己的江山在手中長治久安,永世傳承,不想在有生之年見到干戈四起,直面強敵。 如果他能年輕二十歲,胸中必然鼓起蕩平外敵的勇氣,舉全國之力厲兵秣馬,再從頭收拾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