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國小鮮(科舉)、重生八零世家子、大撞陰陽路、爆寵痞妃:殿下,乖乖就寢、他的小溫暖、快穿之美色動人、步步逆襲冷面總裁別囂張、[重生]霍爺家的寶貝超甜的、七零:重回和家暴渣男領證前一天、女配有個紅包群[重生]
宋小五走到太和殿前,迎上來了快步下階迎她的太子。 “恭,見過叔公,叔祖奶奶!” “見過父王,母妃?!?/br> 先是太子見禮,一直在宮中陪同太子的周恭接緊著向父母親請安。 “起?!彼涡∥暹t疑了一下,沒去扶見禮的太子,說了聲就抬步往太和殿走。 “來?!毕啾韧蹂牟豢蜌?,德王則單手有力地托起了彎著腰的太子,隨后抓住太子的手臂,讓太子與他同行,跟上了王妃。 一跟上他就道:“王妃,想來恭兒等我們許久了?!?/br> 王妃只好側頭:“有勞太子?!?/br> “恭兒天天念著你?!?/br> 宋小五瞥了一輩子都沒學會好好說話的小鬼一眼。 德王不自知,見王妃不說好話,便轉頭自己與太子說:“你有心了,你叔奶奶在家里還說要來早點,讓你忙完了好早些歇息?!?/br> 太子輕輕頷首,眼睛對上了視線從叔公身上轉到他這邊的叔奶奶。 話都說了,宋小五只好道:“打擾了?!?/br> 還是有禮、生疏,叔奶奶對他十年如一日,冷靜客套從不親近,對他一如陌生人。 因此,太子從始至終都相信她的不所圖,而他母后對她的那些愛憎,太子也很了解——當給過你希望的人最后還是離開了你,當你明白你在他的生命當中無足輕重后,你對他所能擁有的最強烈的感情就是恨了,恨會讓人感覺他還存在于他們的生命當中。 就像他也曾失望過他不是叔爺爺家的孩子一樣。 “不曾?!碧佑质┝艘欢Y。 這廂,周承只見他母妃扭過頭,抬足往前走,步履不停,而他父王一手捉著太子,忙不迭上前跟上。 周承在后心中哂笑不已,算來,母親對他,是再溫柔耐心不過了。 如此,太子讓位這一事,他定要出頭出面出力不可了。 他不想他留在燕都,與父母分隔兩地…… 至于晏地,就給meimei了,在她成年之前,可接來燕都與父母住在一起接受母親的教導。 周承心中劃算著,等到進了太和殿,太子一說出他的打算,他就與太子跪在了一起,搶過太子的話道:“兒子也有此意?!?/br> 不止是太子想讓位,他也想接位。 宋小五看著一剎那間就跪在她面前兩個人,轉頭對上了自家王爺看向她的眼神……“你腦袋進水了?”德王一看過王妃,轉首就朝太子劈頭罵去,“立馬兒起來,見人就跪,你的老師他們就是這樣教你當儲君的?那個董太傅,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鳥,為人師表者我就沒見過比他更jian滑的!” 德王驚了,連太子的啟蒙恩師一并罵了進去。 董太傅為了幫他們都裝病不見人了,世子見狀,瞄了他父王一眼,沒想到被德王逮到,對著世子也是一頓劈頭蓋臉:“我們教你治世,是讓你治理晏地的,不是為的助長你的氣焰來的!你身為長者,不知道對小輩珍之護之,還跟著一起胡鬧,還有臉看我?我打死你這個不孝子!” 說著,德王巴掌就往世子頭上扇去。 扇了一巴掌,第二掌被王妃喊住了:“王爺?!?/br> 王爺回頭。 “夠了,”宋小五朝他搖搖頭,朝太子和世子道:“都起來,坐好了?!?/br> 她神色冷酷,冰冷的話語當中透著讓人不敢反抗的力道,太子和世子對視了一眼,隨后同手同腳起來,規規矩矩坐在了內侍抬來的椅子上。 內侍按王妃的指示把椅子搬到了她和王爺對面不足一臂之遙的位置,太子和世子坐下后,雙方膝蓋不到一指的距離。 太子坐在德王的對面,世子坐在他的母親對面,他一坐下后,就見他母親的聲音異常清晰地響起:“世子,你想當皇帝?” 周承試想過無數次此境下面對母親的情況,他本以為自己準備已足,但此時他緊張得不敢回話,咽了好幾口口水才直面她的眼睛,朝她局促地點了下頭。 他想為自己解釋,但一開口,只道了一個字:“我……” 他說不出話來了。 但這時候他母親沒有只管他,隨即朝太子道:“董先生跟我說過,你是一個有決心毅力的人,擁有正直仁義的可貴品質,我以為,這些年里你已經做好了準備?!?/br> 因為董之恒的判斷,德王府給太子送過很多書,世子從她這里受到的教育,太子一樣沒少。 “是的,恭已做好了準備,”相比世子的局促不安,太子恭恭敬敬,回過神來的他冷靜自持,絲毫不見慌亂,“就因做好了準備,把事情想得一清二楚,方才請皇叔祖爺爺把皇叔祖奶奶請過來?!?/br> “不當皇帝,那你想做什么?”宋小五問。 德王因她的話看向了她。 宋小五不為所動,看著太子。 “恭擅機弩兵械,”太子起身,快步去他的桌前拿來準備好的圖紙和新弩,雙手奉于德王面前,“這是恭所制?!?/br> 他朝皇叔祖奶奶又道:“恭之前還與叔公獻過魚鱗刀,也是恭親手所制,從精鐵的提練到打制,無一不是恭所為?!?/br> 宋小五朝德王望去,得了德王的點頭。 德王點頭,但又搖頭,他對太子搖頭道,“你擅長兵械,就更應該當這個皇帝,兵武乃國之重器,過幾月我把我手里的兵權全部交予你,等你心里穩了,你自然會懂得怎么當這個皇帝,你現在失母又失父,哀傷受至,一時糊涂我懂得,周承越逾,我回去自會罰他,等會我們一出了這個門,就當這事沒發生過?!?/br> “可恭已想好了,”周恭掀袍,直直跪下,望著德王的眼里一片水光,他的淚眼凄愴悲戚,卻又是無比地明亮赤誠,“叔爺爺,恭也想向您一樣地活一輩子,有事可做有事可為,心里有人身邊有人,您就成全我罷?!?/br> “誰告訴你當皇帝就不能有這些了?”德王臉色劇變,一腳踹向了世子,“讓你陪你侄兒了你就是這樣陪的?” 世子生生挨了這腳,低頭不語。 宋小五皺眉,拉了世子過來,離德王遠了點。 “王妃?!钡峦跄樕浅ky看。 “太子的想法最重要,”宋小五對上他,“不是世子的?!?/br> “可……” “世子是我們所教,我們既然教了他家國天下,就要接受他心中藏有家國天下,難道這不對?”宋小五說罷,沒跟德王對峙,轉頭跟太子道:“你也有人教了你家國天下,你是太子,享受了當太子的尊貴,你有當君主的潛質,先不說你的放棄是一種浪費,你覺得當你年紀漸長了你不會后悔?你要知道,你的抱負需要很大的權力才能完成,你現在的放棄,可能就是放棄了你的一切。你不要覺得世子乃你叔公之子,定會待你不薄,這些年想必你看得已夠多了,足夠明白人心的不可靠。當君王辛苦,當個平常人,也不會有多容易,你以為你叔公的日子很容易得到?是你不當君王就能得到的?” 太子慢慢道:“如恭學不來叔公,想來這君王也當不好罷?!?/br> 說到此,他笑了笑,垂眼看著地下,自嘲道:“恭這小半生,從未說服過誰,沒有人聽進過恭的話,也沒有人敬重恭的想法,叔奶奶覺得恭年紀小,所說的話不過是孩子話,恭懂,恭明白,如此,那恭還是當恭罷,下次時機到了,我會再來請求叔公公叔奶奶的……” 太子朝他們磕頭,再抬起臉來,沒有表情的臉上已掛了一行淚。 沒有人給他一個未來,那他就給自己爭一個未來,只是他再明白心里還是免不了疼痛,叔爺爺再是疼愛他,也只是想讓他當一個好太子、好帝王,而不是當一個為自己好好而活的人。 “你……”德王火大,他拉著太子的手臂,瞇著眼沉聲道:“你這話,敢在你母后面前說嗎?” 他可知他的母后為了他,付出犧牲了什么嗎? “恭敢?!?/br> “你不敢,你知道她為你付出了什么嗎?她為了你連死都要算好時辰!” “是啊,我知道,恭兒知道,”太子抬起臉,閉眼無聲抽泣,“就是因為知曉,周恭才想帶著弟弟開心如意地活下去,替她的那一份一并活下來,我不想當皇帝,不想讓我的妻子當皇后,不想讓我的孩子當太子禮王,周恭慚愧,日夜惶惶不可終日,就是因為這個想法在我心中已落地生根不可退卻。叔公,我的心里只有小家,沒有天下,愧為太子??!” 最后一句,太子哀嚎出聲。 他怕了,怕了當帝王,怕了沒有親人、每日都在斗的日子。 “你,你怎生這般糊涂,沒出息!”德王埋怨他,痛斥他,但卻彎腰,抱住了緊緊揪著腿邊袍子的太子的肩膀,在他頭上狠狠抽了一巴掌后道,“你叔奶奶說的對,你只是不知道當皇帝的好處,等你知道了……” “叔爺爺?!?/br> 太子一聲“叔爺爺”,叫停了德王的話,德王征住,聽著太子的哭泣聲,他亦紅了眼睛,半晌后,他嘆道:“再等等看,再過一兩年,行嗎?” “是!是!謝您了!謝您了!”太子抓住德王的衣袍,泣不成聲。 “母妃,對不住?!币慌?,世子跪在母親的身邊,小聲地道。 宋小五摸了摸世子的頭,低頭與他道:“你沒做錯什么,不用道歉?!?/br> 如果他的野心是錯誤的,那么錯誤的不是他,是教出他的自信來的她和他的父親。 她對太子的讓位沒有那么不可接受,誠然,之前她認為太子會當好一個好皇帝,但他要是無心于此,她不覺得太子的想法有何不對。 “讓太子執兵如何?你要是沒能耐坐穩這個位置,到時候他也好反?!彼涡∥宓?。 世子睜大眼。 宋小五摸著他的頭發,被世子驚呆了的模樣逗笑,“還是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耐?” “我有!”世子下意識反駁。 “那好,到時候看你們的了,太子?” 太子滿臉的淚,看著宋王妃一臉癡呆,半晌在德王的催促下緩緩地點下了頭。 “那就不用等到以后了,”宋小五看過在位的三個周家男人,最后眼睛定在了她的兒子身上,“即刻上位罷?!?/br> “承兒行嗎?”德王接話。 “他不行也得行,我希望他在風雨在長大……” 宋小五拉了世子起來,黝黑幽深的眼定在了兒子的臉上,“這是你的選擇,你自己的路要自己闖,可行?” “是!” ** 大燕文德元年,剛登基為帝的燕帝周恭不足一月就讓位于王叔周承。 次月,德王之子周承登基為新帝,先帝周恭為仁王,主掌兵部。 燕帝周承年號為興盛,興盛六年,燕帝推行了名為“民制”的新政。 興盛四十二年,燕帝斃,其子周子業繼位為新帝,在位時長三年,病逝于正德宮,其后查出他的太子乃皇后以女易來的娘家外甥,實非周家血脈。 皇后扶侄子上位,三月后,逝帝堂弟玄武王與逝帝堂妹晏地西王周小嬌舉兵勤王,年底,玄武門登基為新帝,在位時長十年。 公元五百八十六年,燕朝一百七十二年,燕朝迎來了史上第一名女皇長宋帝,其在位十三年,帝女承位,當年太子女死在了繼位日前夕,其弟取而代之。 公元六百零八年,燕朝崩,郯朝起。 燕朝在史年長為一百九十四年。 《宋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