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從國營飯店開始 第351節
吃進嘴里的東西,那才是真的! 等到廚房里的紅燒rou端上來的時候,祥叔頓時就覺得,自己這個選擇是錯誤的! 蘇清風還沒做完菜,他們出于做客的禮節,總不能只上了一道菜,就開始吃吧。 更何況蘇清風這么一個小輩,還在廚房里忙活了。 但是光看不吃,就這么聞著,對于祥叔和他那兩個徒弟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甜蜜的折磨。 好在蘇清風手腳麻利,將菜盡數端上桌面以后,一群人就熱熱鬧鬧地坐下來,準備開吃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祥叔這次還頗為客氣,帶了一瓶自己釀的高粱酒。 白岳以前不愛喝這玩意,覺得燒心還容易出事,但是在這地方待久了,一些習慣也就變了。 偶爾心里郁悶的時候,來上這么一杯,倒成為了不敢想的事情了。 把酒打開了,白岳問蘇清風,“清風,來一杯?” 蘇清風遲疑了一下,還是遞過碗去了。 橫豎有體質加成,是喝不醉的。 這次的紅燒rou,除了虎皮雞蛋,還多了鮑魚。 中醫認為它能養血柔肝、滋陰益精、清熱明目、行痹通絡,入羹肴時特別鮮美可口,富含蛋白質、脂肪等許多營養,結果在這個時候,小鮑魚這種東西,不要太多,根本賣不出價,剛好讓蘇清風撿了個便宜。 胡萍原先是不愛吃這玩意的。 只覺得這個口感雖然有嚼勁,跟rou似的,但是一想到這不是rou,總覺得心里怪怪的。 但是沒想到,當鮑魚放到紅燒rou里去,表面澆上醬汁以后,居然會變得這么好吃。 她只覺得,以前浪費了那么多的機會。 但是轉念一想,能把鮑魚做的那么好吃,花刀也改得整整齊齊的,除了做菜的人是蘇清風以外,更是因為,蘇清風還放了好多的調料。 這些調料日積月累加起來,也是一筆不菲的數目。 還有那些油啊,rou啊,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弄來的。 想到這里,胡萍瞅了蘇清風一眼。 這個大外孫平時總是笑呵呵的,但是現在喝了酒,看起來反而更加真實了一點。 這孩子,胡萍就不相信,他就沒有吃過一點苦。 可他從來沒說過。 第294章 聰明人的遠見,未來的曙光 日子晃晃悠悠。 在蘇清風到來的這些日子里,白家人總覺得像是活在夢里似的。 這日子,簡直美的快要冒泡了。 蘇清風溜溜達達了幾天,有的時候上工幫會忙,有的時候,就在家里準備午飯,等到中午下工的時間一到,就屁顛屁顛地給姥爺他們送去。 就這么吃了幾天,農場的人都能夠感受到,白家人的臉色紅潤了許多。 不過農場里的閑話,倒是比想象中的要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黃二癩子和胡麻子的前車之鑒,現在剩下的那些小混混,看見蘇清風的時候,都是夾著尾巴做人,絲毫不敢露出囂張的神色。 誰敢在蘇清風面前嘚瑟??! 怕不是已經忘記,那天下雪的晚上,自己躺在雪地里,后腦勺的那一記悶棍了。 蘇清風在閑暇的時間,就到處亂逛。 因為這邊靠海,經常有小漁村的人,鋌而走險,來農場這邊賣東西。 蘇清風站在攤位上,看著袋子里裝的長島海參,鳥貝還有蠣蝦,挑揀了一下,裝了一袋子。 本來還想要買更多的,但是想到回去以后,還得坐一天半的火車,于是忍痛買的少了點。 大不了回去以后吃完了,再寄點過來,他可是跟這些小漁村的人都說好了。 一想到這些性價比超高的扁口魚、扇貝……蘇清風就能想到清炒煸炸等數十種做法。 對了,這里的鲅魚還可以用來做鲅魚餡的餃子。 眼見蘇清風一直盯著鲅魚,旁邊坐在小馬扎上,抽著旱煙斗,面色黝黑的老頭,就看著蘇清風,咧嘴笑道,“小同志,要不要來點鲅魚???你這樣子,細皮嫩rou的,一看就是外地人,你是不知道,咱們這里有個說法,上老丈人家里的時候,提一條鲅魚去,你老丈人都會笑成一朵花?!?/br> 說完,他頓了頓,又做了一個直達主題的結尾,“買點鲅魚唄?!?/br> 蘇清風想到黎瑞光那張嚴肅刻板的臉,在看到鲅魚后,會笑得褶子都露出來的畫面,忍不住有點想要發笑。 他當即爽朗地點頭,“行,拿三條給我?!?/br> 說完,他又從衣服兜里拿出來一張白紙,上面寫著一行小字。 那老頭接過去以后,左看右看,就是看不懂上面的字,直到蘇清風挑完鲅魚,看見他的動作,眼角抽了抽,這才開口,“紙條拿反了……” 小老頭也不在意,極其自然地將紙條倒回來,結果定睛一看,還是發現,十個字中,至少有九個字是不認識的,他淡定地放下紙,理直氣壯,“你這給我也沒啥用啊,我不認識字?!?/br> 蘇清風比他還淡定自若。 “沒事。等你們撈上來什么好貨的時候,記得給我留一份。這紙條上,是我那里的地址,你給郵局的人看一看就知道了?!?/br> 嘿。 這買賣還不是一錘子買賣,居然還能夠一直做下去。 顯然,這個小同志看起來年輕,但卻是個財大氣粗的主兒。 小老頭來了興趣,“那我們咋知道你哪些貨要,哪些貨不要呢?” 蘇清風想了想也是,琢磨一會,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跟小老頭描述自己要的海鮮。 像是大蝦海參鮑魚這種東西,營養價值高,再加上家里還有一個孕婦在,蘇清風把這兩樣東西,各要了一部分。 剩下的像是鲅魚、大黃魚、小黃魚這樣的海魚,也要了一部分。 這些東西,放在黑省,那也是屬于海邊的稀罕貨。 蘇清風看到小黃魚,就忍不住想到了干炸小黃魚這道小吃,酥脆鮮香,再蘸點椒鹽,吃進嘴里的時候,簡直是唇齒留香。 眼看蘇清風提著一大包裹走了,小老頭手里捏著一沓錢票,笑得牙不見眼,好不容易收斂了一點,但還是咧著牙,坐在小馬扎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抽著旱煙斗。 旁邊的人這才聚攏過來,看著小老頭,眼神中,透露出一些艷羨: “年叔公,你這是發財了?” 小老頭笑瞇瞇的,也不接茬,拍拍屁股,拿起小馬扎,就準備往回走,“賣完了就趕緊回去,這大冷天的,待在外邊就是受罪?!?/br> 這話倒是說得也有道理。 但是眾人還是心里癢癢的,就是想要知道,年叔公究竟賣了多少錢的海鮮,他剛剛又跟那個年輕的男同志說了什么,紙條上,又寫了什么東西。 只可惜,小老頭雖然看上去好說話,但是真要說起這件事的時候,簡直滑不溜手的,任憑他們怎么試探,他就是不透露出一絲口風,賊精賊精的。 等年叔公走在了前面,坐在牛車上,等待眾人上車的時候,有幾個不同村的,就開始咬起耳朵來: “這老家伙,嘴是真嚴實,有賺錢的路子,偏偏說到現在,我們連剛才那個小年輕是誰,叫啥名字都不知道……” “算了,還是別得罪人了。就這么賣點東西,賺點小錢算了。那老家伙在他們村里輩分高,真要是在我們手下出啥事,那不得鬧翻天?” 年叔公所在的小漁村,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氏的,所以宗族的力量強大,凝聚力也比一般的小漁村強。 年叔公真要是碰上啥事,說不定大半個村子的壯丁都會跑出來,替他撐腰。 說到這里的時候,他們忍不住看了一眼那邊的牛車。 就見姓年的那老頭,已經靠在牛車上,腿上蓋著被褥,背后靠著茅草,嘴里抽著旱煙斗,瞇縫眼,搖頭晃腦的,還在哼著紅歌,看樣子比他們悠閑多了。 對比他們還在賣這些無人問津的小魚小蝦,這些人的心里更郁悶了…… …… 蘇清風不知道他離開后,那些小漁村里的人,究竟是怎么個想法。 他回到家里,看屋子里面沒人,神色有些怔松,隨后就開始慢慢收拾東西起來了。 來了五六天了,算上時間,也該走了。 畢竟請假也就請了那么多天。 更別說黎冉現在肚子里還揣了一個,哪怕身邊有老爹老娘看著,蘇清風心里也實在是有點不放心。 至于姥爺這邊的事情,蘇清風覺得,還是得慢慢謀劃,現在離真正開放,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如果這段時間一直待在農場里,未免也太磋磨人了。 等姥姥和姥爺回來的時候,他們一進門,就看到門旁邊,已經收拾的干干凈凈的行李。 比起來時的大包小包,蘇清風走的時候,簡直可以說是輕裝簡行。 除了自己換洗的衣服外,就是一些已經處理好的海鮮。 像是烤蝦干、炸小黃魚干之類的東西。 白岳和胡萍看到這一幕,心里頓時就不是滋味了。 他們對視了一眼,白岳去廚房燒水去了,胡萍則是去房間里,從炕上翻出一把鑰匙來,然后把鑰匙插在屋子里唯一的柜子上。 這柜子還缺了一個角,表面還坑坑洼洼的,掉了好多漆,一看就知道,這是從廢品收購站里撿回來的。 而且料子也不是啥好貨色,就是普通的木材。 雖然說好木料在這個年代不值錢,很多時候,都因為那些事情,被打得七零八落,丟到廢品收購站里去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 也有不少人,覺得世道不會一直這樣,像是這種木材,也不會一直以明珠蒙塵的形式,散落在這些廢品收購站中。 因此,有不少識貨的行家,都偷偷把這些木材家具都收攏到家里,就準備哪一天,行情好了,再拿出來好好曬曬。 所以真想要去廢品收購站撿漏,還真沒那么容易。 不管在啥時候,都是有聰明人的。 等到胡萍打開柜門的時候,她掏出來兩件東西。 而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