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從國營飯店開始 第239節
老支書可是帶著他們,從饑荒年代,一路走過來的。 只不過,如果這事是真的話…… 旁邊一個濃眉大眼的嬸子,聽完了全程,眼神微微亮起來了。 “我家鐵頭今天給了我一毛二,這豈不是說,只要要是一家五口都出動,一天就可以賺六毛錢!讓我算算……要是一天六毛錢,一個月就是多少……” 那嬸子掰著手指頭開始算,算到后面,已經算不清楚。 根本賺不完??! 這捉知了要是能一直捉下去,根本賺不完??! 被她這么一說,周圍的村民,心中也逐漸火熱起來,愈發期待大隊長和老支書露面。 這事到底行不行,給句準話吧! 現在弄得不上不下的,難受的緊。 一群人正議論紛紛,就看見喬寡婦的身影。 不得不說,雖然蘇清風吐槽喬荷是老黃瓜刷綠漆,但是人家的姿色,確實算是不錯。 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的二流子和老鰥夫,跟蒼蠅似的,圍著她到處亂轉了。 眼見喬荷裊裊婷婷地走了過來,不少男人的視線,都在她身上有所停留。 連帶著村里的女人,看向她的目光,都變得有些不善起來。 喬荷瞥了那些娘們一眼,見她們面色黑黃的面色黑黃,嘴唇蛻皮的嘴唇蛻皮,不由得在心里輕哼一聲。 先前在蘇清風面前,受創的自信心,又再度升騰起來。 只是這種“眾星拱月”的目光,還沒在她身上停留多久,她就感受到,這些目光又如同潮水一樣退去,轉而聚焦在了一個人影身上——蘇清風。 又是蘇清風! 喬荷撇過頭,故意當作看不見。 但是她當作看不見,不代表別人看不見。 說起來,現在蘇清風可是蘇家村里,最有出息的年輕人,想要巴結討好他的人多得是,根本不差喬荷一個。 沒見喬荷雖然站在原地,但是蘇清風身邊,已經圍滿了人。 一幫人七嘴八舌的,其實說得也就是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再問幾句吃了沒一樣的廢話,蘇清風倒也沒露出不耐煩的神情,笑呵呵地回話起來。 村里人有心交好,見他態度和悅,對于蘇清風愈發有好感了。 時候差不多了。 大隊長拿著一個大喇叭,就扯著嗓子喊起來了。 曬谷場上,頓時安靜下來。 大隊長說話,沒有那么多虛頭巴腦的東西。 大意很簡單,老太太都能聽清楚。 那就是捉知了猴,確實能賣錢。 在鎮上收購站上,知了猴一斤三分錢。 想要賺錢,速度還得快,因為知了猴這玩意,市場有限,今天蘇家村賣了這么多,村子里還有不少婆娘要幫襯娘家。 所以知了猴可以賺錢的事情,傳到其它村子,幾乎是顯而易見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想要多賺點錢,只能搶占先機,比別人先啃下一大塊的蛋糕。 大隊長這么一說,全村的人都沸騰了。 雖然先前他們說的篤定,但是直到此時此刻,他們心中的大石才算落地。 旋即他們心中涌來的就是緊迫感。 幾乎不需要大隊長和村支書催促,每家每戶,壯勞力、女人,上至五六十的老人,下到五六歲的小孩,幾乎都拿著工具,跑到樹下捉知了猴去了。 大隊長和村支書看著烏泱泱的人群,也有些發愣。 尤其是老支書,忍不住笑著感嘆一句,“要是他們上工也有那么積極,那我就不愁了?!?/br> 沒看見那幾個村子里有名的懶漢,在聽說知了猴可以賣錢后,也積極的不行,與平日里上工時憊懶的樣子判若兩人。 大隊長也拿著這些家伙,沒有辦法。 想到今年夏天,村子里的人也許可以多一筆進項,日子會好過許多后,他的眉頭隱藏的川字,頓時就隱沒在眉宇間。 蘇清風捉了會知了猴,就有點受不了了。 人太多了。 一大堆知了,吵得耳朵嗡嗡作響。 想到這里,蘇清風干脆回了趟家,自己提了個鍋來,腰間一個小挎包,挎包里裝著一小瓶菜籽油。 蘇清風雖然已經快要結婚了,但他面對村子里幾個二流子的打探和巴結,還是有點煩躁,干脆找了個借口,混到小孩堆里去了。 看著蘇清風走了,有幾個二流子臉色不大好看。 其中有一個,以前跟蘇四衛有過節,如今眼見蘇清風乃至蘇家起來了,不敢再拿以前的恩怨說話,只能酸溜溜地開口說了一句: “如今蘇家是真不一樣了。咱們這些人,都不被看在眼里了……” 旁邊幾個人,也是村里鼎鼎有名的二流子,但是他們聽到這話,眼皮子都不掀一下。 甚至聽到這話,還有人頂了一句,“人家搭理你,你嫌人家逞威風;人家不搭理你了,你又說不被人家放在眼里。橫豎不管怎么滴,蘇清風都是個錯字。換作是我,我也不樂意跟你打交道。煩!” 那人也算是心直口快。 說完以后,竟然直接走了。 留下剛剛說小話的二流子,氣得一摔瓶子,忍不住罵了一聲,“他娘的,一個兩個的,就是會見風使舵!” 話音剛落,他就看見自己瓶子里,原本裝得滿滿當當的知了猴四下散落起來,在地上鋪成密密匝匝的一堆,看上去簡直令人頭皮發麻。 但是此刻,那個二流子更多的卻是心痛。 這可都是錢??! …… 另一邊。 蘇清風卻掄起大勺,站在用土磚塊,堆壘起來的簡易灶臺前,額頭上流淌著汗水,但臉色卻輕松愉快。 在土灶臺上,一口鐵鍋內,知了猴在菜籽油上,像是烙餅似的,被反復煎炸,再撒上一點鹽巴,就這么熱騰騰地盛出來的時候,蘇清風一口一個,覺得這個用來做小零食,再適合不過。 不過知了猴作為高蛋白食材,也要注意一些對蛋白過敏的人士對此是否有異常反應。 金黃酥脆的知了猴,掐頭去尾后,愈發讓人容易接受了。 一群小孩就眼巴巴地看著蘇清風嚼,頗為心動。 蘇清風看著他們,笑瞇瞇地開口,“想吃嗎?我可以幫你們做,你們只需要給我一點點知了猴就行?!?/br> 每個人手上只拿幾只,根本無傷大雅,甚至對于孩子們來說,拿走的知了猴,還沒有做菜需要的油鹽貴。 但是對于蘇清風來說,這樣類似中介的做法,節省了時間,更節省了精力。 等到摳出一整盤的知了猴中,蘇清風見沒人注意,朝一個人少的樹林子里,鉆了進去。 第210章 張利民走關系 樹林子里。 江鋒拿著一根細竹竿子,在月光下,瞇著眼睛,對準樹上就在那捉知了。 按理來說,捉知了得用手電。 不然這烏漆嘛黑的,能看到什么。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就連手電筒,放在鄉下農村,那也是個要錢要票的稀罕貨色。 許多人沒辦法,只能借著月光,或者幾家合用一個手電筒。 蘇清風看到江鋒這個樣子,倒是忘了這茬,還好有隨身的小挎包做掩飾。 他從里面掏啊掏,掏出來了一個比較秀氣,剛好適合小孩子用的手電筒。 旋即就把還冒著熱氣的煎知了猴,遞給江鋒。 江鋒沒推拒,只是把瓶子中的知了猴,又倒了一半給蘇清風。 這樣一來,蘇清風非但沒有損失什么,反而又多了半瓶子的知了猴。 這小孩倔得要死,蘇清風知道,江鋒有他的堅持,故而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囑咐了一句,“別太晚了。捉知了猴是一時的賺錢路子,以后的賺錢路子,還有著呢?!?/br> 以后……還有其他的賺錢的路子? 饒是江鋒信賴蘇清風,也不由得愕然。 這知了猴的路子,來錢快,又不會被人捉住把柄,可謂是最完美不過。 如果硬說哪里不好……那只能說是知了猴有限,夏天也就那么兩三個月,還有鎮上的收購站不知道能吃下多少知了猴。 其余的……再挑不出毛病來了。 如今蘇清風卻說,以后還有差不多的賺錢路子。 這到底是在畫餅安慰人,還是說……清風哥真有這路子? 江鋒皺著眉頭,有些不解。 但是他卻知道,如果蘇清風真有這路子,能夠造福蘇家村的人,只怕從今往后,他在蘇家村的地位,就連大隊長和老支書加在一起都比不上。 家家戶戶,都得念著蘇清風一句好。 哪家要是吃著蘇清風的飯,再說句壞話,不用蘇清風親自動手動嘴,村里的人,就能戳他們的脊梁骨。 江鋒看著蘇清風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