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從國營飯店開始 第108節
這靴子一看就不是鎮上的貨,連縣里也不一定有,說不定就是省城,甚至是滬市的緊俏貨色。 蘇清風能拿到這種東西,只怕費了不少關系,花了不少錢票。 再說……這靴子,是真送到老太太心里了。 這大冬天的,就算是穿棉鞋,有的時候,也覺得腳凍得跟冰塊似的。 這鄉下的棉鞋,哪里比得上城里的靴子來的洋氣又暖和。 除夕夜大晚上的,老太太險些被感動的眼淚汪汪。 這可真是兒子的福沒享到,cao勞了一輩子,臨老了,反而孫子的福先享受到了。 拿出一雙靴子后,眾人都以為結束了,結果令人沒想到的是,蘇清風居然又拿出一雙,顏色稍微亮一點、柔和一點的小羊皮靴,除去顏色,單看款式,這兩雙幾乎是一模一樣。 蘇清風咧著嘴笑,“買了這些東西,我把一個多月的工資全花完了。不過現在看來,沒買錯?!?/br> 老太太聽到這話,嘴角微微抽搐。 一個多月的工資! 那得有多少??! 蘇清風現在是八級廚師,雖然肯定不如八級工,但是廚師不僅受人尊敬,工資也高,一個月三十五塊肯定有。 那可是整整三十五塊??! 就這么沒了。 老太太是又心疼又高興。 一沖動,她就拿起小碗,一口飲下白酒。 老爺子抽旱煙的動作一緩,有些委屈,“誒!這是我的酒!” 好不容易過年小酌一口,他還等著細細品嘗呢。 結果這婆娘倒好,直接虎了吧唧的一口給干了。 另一邊,白靜也翻來覆去地看著手中的靴子,還挺高興的。 錢沒了再攢,但心意是難得的。 要不是礙于人多,她甚至都想要親自上腳試試。 以前這種東西,她見多了。 但是在這個年月里,又是兒子在除夕夜送的,白靜被感動的不行。 等到夜深了,黎景直接帶著倆小姑娘,出去放鞭炮了。 等十二點一過,各家各戶噼里啪啦地響起鞭炮聲,其中以老蘇家的聲音最為密集響亮。 蘇清風就透過窗子,看向外面小院的雪地上,村里的一群小屁孩,圍著逢夏和寄秋打轉,在她們放禮花炮的時候,露出驚嘆的聲音,一個個的,都是資深的捧哏專家。 寄秋還在那做起了“小買賣”。 因為禮花筒最稀奇,所以它理所當然地受到了更多人的歡迎。 寄秋通過手持禮花筒放炮,放一發,就上交一塊水果糖,等禮花筒全放完的時候,她兜里的糖塊幾乎都快滿出來了。 除了水果糖之外,還有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像是松子、核桃、瓜子花生之類的東西。 閑來無事,吃這些也能填飽肚子。 蘇清風看的正熱鬧,就見門口突然突然有一道人影,遮住了光亮。 定睛一瞧,才發現,這不是別人,正是小老太太。 她走到蘇清風身邊,拿出一個紅包,也不管蘇清風的推拒,一把塞在他枕頭底下。 蘇清風有些無奈,“奶,我都工作了,還拿什么紅包啊,都是大人了?!?/br> 老太太哼笑一聲,“什么大人?你都沒結婚,算個屁。紅包里也沒多少,里面就是我和你爺的一點心意,拿著吧。還有,今天晚上別打開,放在枕頭下,明天早上醒來,再打開?!?/br> 蘇清風知道老太太的脾氣,就是倔。 就算現在不拿,遲早有天也會想辦法塞給他,還不如現在直接拿了。 至于什么他還只是大人的話,蘇清風覺得,這些不過是說辭罷了。 真當他結婚了,就老太太那嘴硬心軟的性子,指不定過年還會給他紅包。 好不容易送走了老太太,蘇清風剛準備躺下,瞇一會覺。 但虛掩著的門,又被敲響了。 走進來的是白靜,她隨意聊了一會,就又神色自若地走了,蘇清風像是想起什么,一掀開枕頭,不知道什么時候,枕頭下面,居然又多了一個紅包。 這下子,瞌睡算是醒了。 橫豎怎么也睡不著覺,蘇清風干脆和衣躺在床上,繼續進入系統空間,練習手藝。 系統空間內依舊是冷色調的環境,根本沒有因為是過年,而顯露出一絲一毫熱鬧的痕跡。 蘇清風看著灶臺前,那教學人影,熟練的整雞脫骨的手法,忍不住睜大了眼睛。 這可真是及時雨啊。 白天的時候,蘇清風雖然目不轉睛地學習林端陽的手法,但是他畢竟是人,不是神。 不可能在時間短暫,且從未上手實踐的情況下,就能將整雞脫骨這樣的手法,練習的完美無缺。 此時有了近距離反復學習的機會,蘇清風幾乎是如饑似渴地盯著畫面中的人影,接著,就把手上出現的雞如法炮制。 當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后,蘇清風的手法,也從一開始的青澀,再到熟練,最后甚至隱隱有了一種舉重若輕,信手拈來的趨勢。 雖然有些地方仍然不夠完美,但如是被林端陽知道,蘇清風現在的手藝,只怕會驚得說不出話來,最后感嘆一句妖孽。 正月初一。 這一天可不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 民間認為這個日子走親戚,是不吉利的。 蘇清風享受著難得的假期,興致頗好地在廚房里做起了黏豆包。 這個東西,上次去囤年貨的時候,也買來吃過,可惜太拋費材料了。 不過好在今天是大年初一,老太太昨晚又收獲了一雙小平底靴子,心情頗好,特地大方了一回,打開櫥柜和地窖,一家子齊心協力黏豆包。 只是吃的時候,他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將手伸向蘇清風做的豆包。 沒辦法,明明是一樣的調料和餡,偏偏他做出來的就是要好吃一些。 兩個小姑娘坐在門檻上,吃著甜甜的豆包,曬著難得的太陽,好不自在。 新的一年,吃的第一個東西,就是黏豆包,這也從另一種意義上,寓意著今年,日子將會過得紅紅火火,甜甜蜜蜜。 偏偏這時候,王桂花扭著水桶腰出來,看見倆丫頭片子一副自在的模樣,心底冷哼一聲。 不值錢的小丫頭也配吃豆包? 給她家的金蛋吃還差不多。 今天是初一,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特地穿上了鄧小雅給她帶來的大花襖,一條灰撲撲的大棉褲,以及那雙有些破舊的短靴。 要不是她現在年紀大了,王桂花甚至還會在兩邊各扎一個麻花辮。 在她看來,那叫一個洋氣。 正巧隔壁的嬸子在院子里喂雞,見王桂花那件大花襖,有些羨慕,“桂花啊,你這大花襖襯得臉都白凈了許多,樣式那么新,是小雅給你的吧?” 王桂花聽到這話,心情有些莫名。 但絕對不是高興。 這件衣服是鄧小雅的沒錯,但卻是鄧小雅穿膩了,嫁到城里后,覺得土,這才丟給王桂花。 只是對外,王桂花總是炫耀,是鄧小雅特意孝敬她的。 所以面對鄰居的恭維,王桂花非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有一種心虛的感覺。 雖然王桂花家里一攤子爛事,鄧小雅和何家之間,也是鬧得不可開交,先前更是因為鄧小雅找姘頭的事情,讓村里人都有些鄙視。 但是鄧小雅最終還是嫁到城里去了。 在蘇家村的大部分人看來,這已經算是飛黃騰達,過上好日子了。 那大娘有意和王桂花拉近距離,那是夸得唾沫橫飛,從王桂花身上的襖子,夸到褲子,又夸到腳上的皮靴。 她下意識地忽略了皮靴的老舊和上面的劃痕。 王桂花聽著,只覺得心氣舒緩了一些。 但是很快,她這一口氣,又堵在了喉嚨口。 因為……小老太太出來了。 她的腳上,也有一雙靴子。 但是無論是從低調的款式,還是細膩的皮革光澤,都在說明,蘇家老太太腳上的靴子,可比王桂花腳上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許是王桂花那里的聲音有點響,小老太太下意識地看了她們一眼。 王桂花不知道怎地,突然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就好像被人扇了一巴掌似的。 這一刻,她甚至開始埋怨鄧小雅了。 明明都嫁到城里去了,為啥還不買雙全新的靴子。 憑啥老蘇家的那個死老太婆都穿上了新鞋,她還只能穿剩下的。 尤其是這鞋子還有些偏小,平時穿著的時候,只覺得緊繃繃的,極其不舒服,在外面走一天,回到家后,腳后跟都是血。 正月初一,本來應該是高高興興的日子,王桂花心里又不舒服起來。 她不怕自家日子過得不好,她怕別人家的日子,過得比她家好。 尤其是老蘇家! 真他娘的走了狗屎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