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莊子上的老人總說趁著年輕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去看看邑城沒有的大漠和峻嶺。 于是程琉青往更西更北的地方走去,直到程琉青看著腳下的黃土,和被熾熱烈日灼燒的皮膚,他才想這的確是不可多得的體驗。 待了半月后他從西北往回走,在去看人們口中的峻嶺的途中鼓起勇氣去了外祖家。 外祖父和外祖母拉著他痛哭一場后才想起問他跑到哪里去了,前些日子趙家的人來就沒見他的蹤影,程琉青支支吾吾答不出來,只搖搖頭說不知道。 他在外祖家住了五六日,舅舅來過幾次,說著若是程琉青不想回趙家去便上他那里住著,只是外祖父和祖母替程琉青拒絕了,說舅舅家尚且有兩三個孩子們怎么方便,再說程琉青到底是趙家的兒子,總是要回趙家的。 程琉青得知后只說好,反正他過幾天他也要走了,住在哪里都是一樣的。 在第七日的子夜,程琉青趁著眾人沉睡時再一次準備翻墻,在他攀上墻體的一瞬間身后傳來了外祖父的聲音。 “你母親在趙家過得不好我都知道,只是趙家于我們有恩,況且你母親做人妾室的確也要低人一等,我們也不好無理取鬧?!?/br> “你若要走我也不攔你,這些銀子你拿著,都是你舅舅給的?!?/br> 程琉青站在高墻上低頭看著外祖父,他身上穿著新裁的衣服,手里抓著錢袋,月光灑在他卷曲的胡須上,他的神色好像悲憫至極的模樣。 “謝過舅舅了?!?/br> 程琉青說完便跳下了墻,腳步飛快地離開了,逃也似的隱入了夜色中。 離開程家后程琉青去到了舉世聞名的高山,爬上山頂的那一刻他再一次想起了母親。 母親的一生被她的夫君和父親用寥寥幾句概括,或許他們還記得母親的樣貌嗎?可能很難記起了,畢竟程琉青也很難從這些只字片語中體會到除了無奈之外的情緒。 云霧縈繞在山峰之間,日光在跳躍,在云層中穿梭如飛舞的絲線。 或許是眼前的廣闊將程琉青從狹隘的縫隙中拽了出來,在這一瞬間他不再想去討伐父親對于母親的忽視,也同樣不想浪費精力去追究外祖父的漠然了。因為他突然明白這世上已經沒有能讓他為了揣測心意而輾轉反側的人了,除了他已經過世的母親。 大漠和高山程琉青都看過了,他在京城的大街上看著忙忙碌碌的人群想著接下來要去哪里,他問客棧的掌柜,掌柜告訴他東邊的惠州城中有一潭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 于是程琉青便往東走,走到岱鎮時遇上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連綿下了好幾日,泥土味和青草味占據了這個小鎮的所有。 程琉青被困在岱鎮倒也不惱,他將客棧的窗戶打開,雨絲順著微風飄落進屋,他看著遠處朦朧綿延的山突然嗅到了一股若有似無的茶香,于是下樓去尋味道的源頭,不近不遠的距離,就在客棧的大堂。 就是這樣程琉青遇見了婆婆,她叫喬阿妹,是孟云和蓮息的婆婆,她在岱鎮做了幾十年的茶餅,一個人將孟云的父親和孟云姐弟拉扯大,是鎮上響當當的能人。 程琉青好奇地拿起她的茶餅,想起母親曾經對自己說過茶葉的話,挑著說了一些。喬婆婆笑了笑,說他講的一半對一半不對,問他要不要跟著自己學做茶餅。 程琉青問,“有工錢嗎?”聞言喬婆婆大笑著說有。 于是程琉青跟著喬婆婆回了家,他心想著要是被騙了也沒事,喬婆婆這么老了肯定打不過自己。 跟著喬婆婆做茶餅時程琉青認識了蓮息和她的弟弟孟云。 蓮息長得好看,鵝蛋臉圓眼睛,皮膚白皙身材高挑,身上總有淡淡的茶香味,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是一個很溫柔的女子。 孟云則不一樣,小小的個子縮在蓮息身后,黑溜溜的眼睛格外有神。他在程琉青面前卻總是很內斂,程琉青同蓮息做茶餅時他就窩在屋子里看書,他最常說的話便是等他考了功名就再也不做茶餅了。 程琉青看著孟云如癡如醉的看書一時心癢,他便偷偷跟著孟云去學堂看看,趴在窗戶外聽里面的夫子子曰子曰時他認識了吳三能。 吳三能比他要大上幾歲,甚至比蓮息都要大,他這人笨笨的,所以考了幾年也沒能考上秀才,他總說今年要是再考不上他就跟著父親做木工了。冬天時吳三能的父親去世了,沒人再供他讀書,他便開始摸索著做起了木匠。 程琉青在岱鎮過得簡單又安逸,喬婆婆教他做茶餅,閑下來時他會同蓮息說母親的往事,有時候又會去招惹孟云讓他給自己講學,實在無聊了就去看吳三能做木工。 在岱鎮的第三年,蓮息和吳三能訂了親。吳三能做木匠賺了不少的錢,他總想著要給蓮息好多好多的聘禮,于是一得空就拉著程琉青往城里去挑東西,程琉青也樂在其中。 那日他本該先將茶餅送到縣令的府上,再等著吳三能用班車拉著自己去城里??赡翘靺侨苷f上次他們沒遇見的商販要早點去才行,于是程琉青便想著讓孟云去送茶餅,孟云推脫著不想送,嘴里嘟囔著要念書的話。 一旁的蓮息聽見了便說她去,程琉青便囑咐她別亂看也別亂說話,將茶餅交到管家手上就出來,用不了多少的時間。 蓮息向來穩妥,程琉青也不擔心會出什么岔子,于是他便跟著吳三能進城了。